第309章 伪军

察哈尔省,多伦县城。

李守信在日本人的组织下,带领近八千余人的伪军,已经从热河省归来,对多伦县城实施攻击。

抗日同盟军在冯玉祥离开后,由方振武任总司令,兵力仍然有五六万人,不过面对李守信的攻击,抗日同盟军开始进行撤退,让多伦县城拱手让给了李守信。

在部队撤退之后,抗日同盟军彻底瓦解,大部分部队被宋哲元的西北军收编,残余的兵力分别由方振武、吉鸿昌带领,也被限制在察哈尔省活动。

而在这个时候,作为政府先期入察部队的保安总队,已经进入到了察哈尔省,其先头部队保安第一旅,已经开始向多伦急行军,准备对李守信的伪军部队进行攻击。

早在保安总队进入察哈尔省的时候,孙兴华就特别给张智能发过电文,对待抗日同盟军的部队,不准进行任何攻击,即便他们挑衅,也不能够进行攻击。

这支部队的一部分官兵,本意还是好的,他们都愿意抗日,只不过被上面的领导坑骗了而已,所以孙兴华不愿意让保安总队和同盟军部队有任何的冲突。

实际上面,北平的军分会也正式下达了命令,所有部队不得对同盟军进行攻击,毕竟他们打的是抗日的旗号,只要他们不和政府做对,政府是不会和他们计较什么的。

“旅座,前面就是多伦县城了。”保安第一旅的参谋,迅速的来到了保安第一旅旅长胡链的身旁,汇报着前面的情况。

胡链早已经打开了地图,同时命令侦察连对多伦展开侦察。

旅部直属的侦察连,下属一个骑兵排,一个自行车排,一个机炮排,在得到胡链的命令后,侦察连就对多伦展开了侦察。

此刻在多伦驻守的,是李守信的先头部队,有三千多人,装备有重武器,在李守信夺取没有任何人驻守的多伦后,日军对李守信是大加赞赏,特意增加了一批重武器给李守信。

在攻下多伦之后,李守信亲自来到了这里驻守,准备继续加大自己的攻击力度,在国民政府援兵没有到达前,尽量多占取察哈尔省的地盘。

李守信当初放弃多伦,是迫不得已,现在他可不会放弃多伦了,更何况他身后有日本主子撑腰,他觉得在整个中国的地头上面,没有人敢和他的日本主子动手。

当然,李守信是不会知道党军部队的威武,更不知道他的日本主子畏惧党军部队。李守信有点夜郎自大,这也是导致他灭亡的原因。

日本人不会去告诉这些伪军自己吃了什么样的败仗,更不会告诉李守信,遇到党军部队千万要小心。

“好好休整几天,咱们一直打到张家口去。”李守信在多伦里面,大言不惭的说着。

侦察连却早已经被多伦的情况摸清楚了,迅速的汇报给了保安第一旅的旅长胡链。

察哈尔省已经由政府交给了西北军宋哲元的二十九军,而何应钦派遣保安总队到察哈尔省,就是威慑在热河察哈尔省边境集结的日军部队,对于这些敢进入察哈尔省范围的伪军部队,何应钦下达的是彻底围歼的命令。

胡链得到侦察连的情报后,迅速的召开了作战会议。

在会议上,胡链以保安第一团配属旅部直属炮兵营,侦察连,工兵连,对多伦县城实施三面合围,猛攻多伦县城。

在东面上面,则是部署保安第二团配属旅部直属反坦克炮连,埋伏在多伦县城的东面,一旦伪军部队从东面突围出去,第二团就要彻底的围歼伪军部队。

长春,关东军司令部。

关东军司令菱刈(yì)隆和参谋长小矶国昭两个人聚在了一起,看着面前察哈尔省的地图,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

关东军的前任司令武藤信义在接受日本元帅称号后,在七月份却因病去世了,而菱刈隆则是接任武藤信义的关东军司令的职务。

察哈尔省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正是夺取察哈尔省的好时候,但是他们有些害怕了,害怕党军部队会再次投入作战之中,那样日军部队又要付出重大的伤亡了。

菱刈隆在日本军界因严肃果敢而知名,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面,菱刈隆也颇有研究,所以他被冠以军中之魁的称号。

他和武藤信义不同,他对中国各个方面有很大的研究,所以在对待察哈尔省的问题上面,菱刈隆要清醒很多,这也是日军一反常态,在同盟军将伪军击溃后,并没有出动兵力进入察哈尔省的原因。

“根据第二课的报告,北平的军分会已经下达了命令,将察哈尔省归属二十九军宋哲元控制,并且抽调了保安总队进入察哈尔省驻防。而现在的保安总队,已经开始向多伦县城行军了。”参谋长小矶国昭,指着察哈尔省的地图,看着面前的菱刈隆说。

菱刈隆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如果国民政府将察哈尔省交给二十九军,那么就会派遣二十九军的正规部队进入察哈尔省,让他们驻守在察哈尔省。

现在二十九军的部队还没有任何的调动,一个保安总队却先期展开了行动,这是非常不寻常的地方。

“保安总队?”菱刈隆非常疑惑的询问道。

“是的,司令官阁下,根据第二课的报告,是保安总队,不过这是什么样的部队,第二课目前还没有掌握,他们正在打探之中,相信不久后就会有这支部队的相关报告。”小矶国昭急忙的回答着说。

菱刈隆对中国算是有些研究,保安部队的性质,菱刈隆是非常了解的。中国的保安部队,完全是一群乌合之众,平常欺负欺负老百姓,似乎除了欺负老百姓外,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事情做了。

如果孙兴华在这里的话,他会毫不犹豫的把后世的城管部队比作此刻中国的保安部队,他们的“工作性质”都是一个样子的。

菱刈隆很小心,在没有得到情况之前,他并没有对于这支保安总队做出任何的评论,只是让驻守在热河的一个混成旅团,仍然在察哈尔省和热河省的边境上面集结,对察哈尔省的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

此刻的关东军,已经没有继续作战的能力了,上一次的作战,第八师团基本上都已经被围歼了,如果再次展开作战,关东军没有足够的兵力,也没有足够的精力。

不过他们不会动用日军部队,但是不代表他们不会动用伪军部队,伪军攻占察哈尔省,属于中国内部的问题,和日本是扯不上关系的。

甘肃兰州,党军第一军军部。

张智能的保安总队,已经全面进入到了察哈尔省,保安第一旅已经对多伦展开了攻击,当电文传到孙兴华这里的时候,保安总队已经部署对李守信全面围歼的作战计划了。

孙兴华无意去干涉张智能的指挥,只是提醒张智能注意热河日军的动态,一旦热河日军采取任何行动,张智能要第一时间通告孙兴华。

“军座,目前察哈尔省形式混乱,让保安总队进入察哈尔省,是不是有特别的意义?”叶正清来到了孙兴华的面前,孙兴华同意让保安总队进入察哈尔省,总让叶正清觉得孙兴华有什么特别的企图。

“保安总队是党军打入华北的钉子,只要有这颗钉子在,日军就会有相当的顾及。这次让保安总队进入察哈尔省,就是为了告诫日本人不要乱来。政府需要时间,我们也需要时间。”孙兴华有些无奈的说着。

党军战斗力虽然可以和日军一决高下,但是党军部队的数量实在是太小了,他可以影响到局部战争的变化,但是对整个抗战局面,是形成不了任何的影响的。

日本人不是泥人捏出来的,他们不是随便打一下就碎。这次的长城抗战,党军部队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战绩,但是同样伤亡也是巨大的。

孙兴华需要争取时间,加强部队的战斗力,同时也要为日后的大战做准备。

从1937年开始,到1945年结束,孙兴华不知道党军部队要面临多少场战斗,甚至他不知道自己这几万人的部队,能够活下多少人。

但是孙兴华能够肯定一点,如果战端一开,党军部队就不会有清闲的时候,只要军委会的一纸调令,党军部队就必须赶到战场上面去。

别的命令,孙兴华可以拒绝,但是抗日的命令,孙兴华是不会拒绝的。

时间,看似很充足,但是实际上面已经不多了。

“军座,您的意思,我们和日本人之间的全面战争,已经不远了?”叶正清很聪明,他很快就从孙兴华的语言里面,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孙兴华看了看叶正清,又看了看不远处的全国地图,严肃的点了点头。他没有在说什么,甚至不需要去解释什么。

只要在这个时候,达到一定级别的军事将领,都明白一点,那就是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第140章 调离福建第368章 血夜第386章 大同会战3第300章 放人第348章 事变第229章 九一八事变(三)第84章 开展副业第365章 兽军第348章 事变第156章 武器图纸第114章 制定计划第131章 相谈革命第89章 艰难选择第167章 严词激辩第211章 中原大战(十)第37章 淡水之战(一)第174章 战争孩童第185章 蒋冯战争第385章 大同会战2第245章 九一八事变(十九)第48章 棉湖大战(七)第47章 棉湖大战(六)第325章 求和第342章 逼迫第310章 复仇第378章 刺刀见红第295章 反攻11第360章 突变第107章 誓师北伐第136章 平定福建(一)第71章 惠州之战(三)第251章 报国疆场上(五)第23章 两个方案(上)第295章 反攻11第167章 严词激辩第256章 司马台长城第235章 九一八事变(九)第303章 成婚第226章 互相交换第376章 骑兵第147章 龙潭大战4第251章 报国疆场上(五)第250章 报国疆场上(四)第191章 围歼马麒(下)第66章 党军一团(下)第274章 南天门4第167章 严词激辩第332章 民心第303章 成婚第144章 龙潭大战1第112章 急援前线第340章 局面第295章 反攻11第148章 龙潭大战5第166章 校长亲临第143章 龙潭大战第363章 苦战第86章 实验一下第16章 大战前夕第233章 九一八事变(七)第308章 入察第159章 校长阻拦第249章 报国疆场上(三)第174章 战争孩童第196章 三家联盟(三)第210章 中原大战(九)第126章 攻击福建第174章 战争孩童第8章 总理北上第89章 艰难选择第40章 淡水之战(四)第36章 团长照顾第39章 淡水之战(三)第115章 王牌对决第67章 团部深谈第142章 校长下野第92章 开发投资第253章 报国疆场上(七)第282章 南天门12第63章 刺廖事件(上)第193章 换装德械第17章 重任在肩第210章 中原大战(九)第320章 游说第338章 陕西第298章 救人第25章 占领寮步第364章 打乱部署第172章 各有打算第88章 汪家家宴第294章 反攻10第313章 假币第104章 友情价格第42章 棉湖大战(一)第203章 中原大战(二)第137章 平定福建(二)第14章 三弟卫华第81章 关键时刻(三)第361章 万全县第238章 九一八事变(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