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阵前换将

党军荣誉sodu

三位军长看着面前的孙兴华,脸上有了变化。他们知道孙兴华不是在说笑,作为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孙兴华有这个权力处理他们。

再者说了,就凭孙兴华黄埔第一骁将的名声,就算把他们砍脑壳,谁也不敢多说什么,虽然各地军阀都不服气,但是中央军是老大的事实,就摆在那里。

中央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除了个别的部队外,各个部队的军纪,战斗力,都是排得上数的。

中央军是中国部队的老大,党军则是中央军的老大。

党军部队是由黄埔教导团演变而成,称得上是国军部队鼻祖,而在战斗力武器装备方面,党军部队一直都是遥遥领先。

党军部队有着一批高素质的军官,不管他们职务怎么样的变化,他们的思想永远都不会改变,那面党军荣誉旗,更是党军部队的最高荣誉。

“孙长官,三十五军愿意听从孙长官调遣。”傅作义站了起来,率先打破了沉默,傅作义的指挥能力还算不错,部队也是有股战斗力的。

“孙长官,十七军愿意听从孙长官指挥。”高桂滋急忙站了起来,第二个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刘汝明沉默了一阵,不情愿的站了起来,表示自己愿意接受孙兴华的指挥,不过对于刘汝明,孙兴华可是有些不放心的,他担心会发生第二个十七军那样的事情。

所以在部署的时候。孙兴华对刘汝明是十分的小心。

“崇礼县。是日军混成第二旅团所驻守的县城,这里已经被我们孤立了起来。孙长官的意思,是西安打掉这里的日军部队,然后在集中兵力,对付尚义县的日伪军部队。”叶正清走到了地图面前,说出了这次作战的计划。

三个军长看着地图,脸上都沉思了起来。日军一个混成旅团,战斗力可不能够小看,能够把自己一个步兵旅和日军一个混成旅团进行作战的,除了孙兴华外。还真没有几个人敢这样做。

高桂滋的脸色有了很大的变化,因为在上次部署防区的时候,高桂滋的十七军,就i负责对阵崇礼县的日军部队。他倒不是担心作战。而是担心自己的部队再次出错,上次在救援东北挺近师的时候,十七军犯了大错。

“孙长官亲自指挥十七军,青年决死旅,炮兵第一团(欠第三营,第四营。),共六个旅十五个团兵力,对崇礼县日军展开攻击。”

“傅作义军长指挥三个旅九个团的兵力,炮兵第三营。出兵张北县,占据张北县。切断崇礼县与尚义县的联系,同时负责阻击日军援兵部队。”

“刘汝明军长指挥三个步兵旅,一个骑兵旅,炮兵第四营。驻守万全县,牵制尚义县日军,保证张家口侧翼安全。”

“荣誉旅驻守张家口,由我指挥。”

叶正清迅速的下达了命令,把各个部队的任务说了出来。

三个军长点了点头,表示对命令没有任何的意见。

“都回去准备吧,有什么情况。立即通知长官部。我还是那句话,哪支部队出现了情况,我就砍掉哪支部队指挥官的脑袋。”孙兴华也站了起来,目光一一扫过在场的军官们,他必须要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是。孙长官。”军官们不愿意在多说什么,纷纷敬礼。离开了会议室。

孙兴华知道他们心里对自己不服,但是只要他们完成任务,其它的事情孙兴华不愿意多计较,如果愿意的话,他倒是宁愿到怀来县,指挥自己的那四个步兵师作战,虽然现在他很风光,指挥三个军的兵力,但是实际上面的痛苦,只有孙兴华自己知道。

党军部队处于悬崖边上,进退不得,察哈尔省不容有失,党军部队不能战败,随着作战时期的延长,日军的援兵会越来越多,而精锐的部队消耗的越大,战斗力就会和颠峰时期相差太多。

日军有十分出色的预备役部队,他们可以迅速补充到部队里面,并且不会影响部队的战斗力,但是中国部队不同,大多数的中国部队,连作战的子弹都不充足,哪里有富余的子弹去给那些新兵训练。

“举步维艰。”孙兴华看着军官们的背影,无奈的说着。

一致抗日,这只是一个口号,他不能让原本各地方军放下偏见去联合抗日,虽然各个部队表面上是联合到一起的,但是实际上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指挥这些部队,还不如指挥一个军实际一些。

东北,长春。

日军封锁了所有日军失利的消息,但是仍然有不少的特工人员,将党军部队取得的成绩宣扬了出来,淞沪会战,华北大战,这一系列的抵抗作战,成为东北百姓最兴奋的事情。

国家,对于他们而言,是越来越远,但是现在,中国部队和日本人打起来了,中国不会在屈服在日本人之下了。

他们等待着,等待着中国部队收复东北四省。

不少人员偷偷的离开家乡,告别了自己的父母,他们要到察哈尔省去,他们要去投军,六年亡国奴的生活,让他们失去了尊严,但是他们却没有失去血性。

“东北挺近师浴血怀来,副师长,参谋长战死,师长吴国柱负重伤。”

“东北决死第一旅血战怀来外围,给与日军重创。”

“东北决死第二旅,东北决死第三旅激战南口,打死打伤日军几百人。”

一个个的东北挺近师部队的消息,传达在东北四省之中。

那些曾经被百姓十分怨恨的东北军,这一刻东北百姓们也清楚了,那些放弃他们的东北军,并没有龟缩在关内享受,而是奋战在第一线。

关东军司令部。

混成十五旅团的事情,让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十分的懊恼,植田谦吉已经开始准备撤掉东条英机的派遣兵团元司令官的职务了,而在植田谦吉眼里十分嚣张的党军部队,他也准备狠狠的教训一下。

此刻关东军副参谋长笠原幸雄正站在植田谦吉的一旁,而作为下一任副参谋长的石原莞尔,也来到了关东军司令部里面。

七七事变之后,石原莞尔担任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职务,他对七七事变的态度是采取不扩大方针,但是陆相杉山元的态度是主战,派遣部队占领中国。

而前线的部队,也都是主战派,最终日本政府采取了扩大方针,向中国增援部队,惩戒中国部队。

石原莞尔的态度,让他在参谋本部受到了排斥,经过第五师团长坂垣征四郎的介绍,石原莞尔回到了关东军之中,准备接任副参谋长的职务,辅佐参谋长东条英机。

而东条英机在前线作战失利,植田谦吉打算把东条英机撤下来,不让东条英机继续担任派遣兵团司令官的职务了。

“我已经决定,派遣第二师团师团部和第三旅团,迅速增援察哈尔派遣兵团,由第二师团长冈村宁次中将担任派遣兵团的司令官,笠原幸雄担任派遣兵团参谋长,全面占领察哈尔省,解决察哈尔省的支那部队。”植田谦吉站在地图面前,下达了自己的命令。

笠原幸雄嗨了一声,并没有在说什么。

石原莞尔则是看着地图,陷入了沉默之中,也不知道他在思考什么。

“石原君,你对察哈尔省的作战,是否有什么意见?”石原莞尔在陆军之中,属于被人讨厌的那种人,和他不和的人有很多,但是很多人都不得不承认一点,那就是石原莞尔的确是一个天才。

“党军部队的一个师,已经可以防御我们一个常设师团的攻击。我在思考,这应该是武器方面所起到的优势。”石原莞尔轻声说了一句,目光看着地图,继而沉思了起来。

植田谦吉无奈的摇摇头,坐在了椅子上面。

日本陆军信封的是大炮和刺刀,他们认为刺刀可以解决任何的战斗。但是石原莞尔不同,在他的思想里面,认为武器的对战争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他和很多日本陆军将领不和的原因。

不过正是因为他的个性,造成他在这场战争之中,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如果他代替了东条英机,恐怕战争又会成为另外一个样子。

石原莞尔堪称是日本几十年少有的战略家,他的能力十分的出众,而且不是空谈,策划九一八,这是石原莞尔干的一件大事,并且成功了。

在九一八事变的时候,石原莞尔还料定,以关东军这把竹刀,就可以横扫几十万的东北军了。

1937年八月二十一日下午,关东军司令部下达了命令,第二师团长冈村宁次带领第三旅团,增援察哈尔省的作战,冈村宁次同时接替东条英机司令官的职务,笠原幸雄则是担任察哈尔派遣兵团的参谋长。

第二师团的部队由热河省增援察哈尔省,冈村宁次判断了察哈尔省部队的情况,他制定的行军路线,是经由赤城县,增援崇礼县,会和崇礼县的混成第二旅团,攻击张北县,继而会和尚义县的混成第一旅团和混成十五旅团的残部。

第316章 獠牙第229章 九一八事变(三)第372章 军事会议第310章 复仇第396章 调兵第157章 开赴河南第89章 艰难选择第231章 九一八事变(五)第326章 后路第21章 攻击东莞(中)第293章 反攻9第331章 谋略第390章 大同会战7第113章 北洋精锐第221章 清剿土匪第209章 中原大战(八)第276章 南天门6第129章 初遇梁浩第262章 长城抗战6第344章 召见第23章 两个方案(上)第180章 乱中取栗(上)第292章 反攻8第319章 银弹第223章 年少轻率第319章 银弹第294章 反攻10第172章 各有打算第262章 长城抗战6第111章 以退为进第251章 报国疆场上(五)第243章 九一八事变(十七)第127章 突袭永定第195章 三家联盟(二)第81章 关键时刻(三)第51章 棉湖大战(十)第126章 攻击福建第182章 部队缩编第174章 战争孩童第66章 党军一团(下)第228章 九一八事变(二)第232章 九一八事变(六)第381章 荣辱第65章 党军一团(上)第292章 反攻8第53章 晋升团长第175章 中国希望第354章 龙虎台第198章 部队扩编(上)第225章 校长态度第84章 开展副业第388章 大同会战5第329章 攻坚第117章 侧翼行动第180章 乱中取栗(上)第2章 火攻西关第326章 后路第67章 团部深谈第96章 校长囚徒第371章 预备役第23章 两个方案(上)第183章 黄埔分校第22章 攻击东莞(下)第101章 留守部队第116章 火炮袭击第291章 反攻7第303章 成婚第332章 民心第58章 广州平叛(三)第68章 二次东征第343章 平息第280章 南天门10第351章 七七事变第141章 党军一师第28章 防御寮步(下)第287章 反攻3第258章 长城抗战2第212章 中原大战(十一)第354章 龙虎台第157章 开赴河南第267章 长城抗战11第146章 龙潭大战3第184章 借刀杀人第291章 反攻7第120章 死守阵地第176章 驻防河洲第291章 反攻7第54章 教导三团第211章 中原大战(十)第189章 围歼马麒(上)第206章 中原大战(五)第147章 龙潭大战4第45章 棉湖大战(四)第312章 霸业第63章 刺廖事件(上)第198章 部队扩编(上)第6章 校长召见第143章 龙潭大战第37章 淡水之战(一)第343章 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