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刺廖事件(下)

1925年8月20日上午9点多钟,宽阔的羊城大道上,一辆汽车正朝着坐落在惠州会馆的国民党中央党部急驶。

车内坐的是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工人部长、黄埔军校党代表兼广州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廖仲恺和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长何香凝。这对革命夫妻是去中央党部参加中央常务会议。

9点50分,汽车驶到了中央党部门口,廖仲恺、陈秋霖、何香凝及卫士们先后下了车,向大门走去。何香凝见到一位女同志,止步对那人说:“二十分钟我就到妇女部,我有事情和你商量,请等着我。”

这时候走在最前面的廖仲恺已登上了第三个台阶,突然,从中央党部大门前骑楼底下的石柱子后面,冲出来七八个凶徒,举枪对着廖仲恺等人猛烈射击。廖仲恺首先连中四枪,倒在台阶上,陈秋霖和一个卫士也中弹倒在血泊中。

落在后面的何香凝大惊,意识到有人行刺,急忙冲过来俯身保护廖仲恺,就在她低头的一瞬间,几颗子弹擦着她的头顶飞过。何香凝一边悲呼:“仲恺!”一面又大声呼喊:“快些抓人啦!”

卫士们此时已开枪还击,打伤活捉了一个凶手,其他刺客纷纷逃去,往常,中央党部大门都有警察站岗,可今天却不见了岗哨,一会儿,凶手们逃得无影无踪。

廖仲恺被刺,国民党内部人人自危,纷纷要求缉拿凶手。

是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政府委员会及军事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决议:特派汪精卫、许崇智、蒋校长组织特别委员会,授以政治、军事及警察全权负责处理廖案。

蒋校长随即下达命令,调教导第三团进入广州,实行全面戒严。

8月25日,国民政府命令设立审理廖案特别法庭。根据调查与审讯,证明刺杀廖仲恺的主使是朱卓文、胡毅生、魏邦平、梁鸿楷、林直勉等人,胡汉民、许崇智涉嫌参与到其中。

这件事情,本事胡汉民想要借助除掉廖仲恺,重新掌握政治权力的阴谋,但是他却没有想到,自己非但没有得到任何的好处,反而引火烧身了。

许崇智也有自己的打算,除掉廖仲恺,无疑是给党军部队最大的打击,因为在除掉杨刘军阀之后,许崇智的粤军,和蒋校长的党军,是广东两股最大的军事派系,只要任何一方打倒对方,那么广东的天下,就会落入胜利者一方。

1925年9月18日,蒋校长奉军事委员会命令,以广州卫戍司令名义全权处置粤局,逼胡汉民、许崇智离粤。蒋校长在处理廖仲恺被刺案中夺取了广东政府的军政实权,乘机扩大了自己的权力。

就在处理廖仲恺被刺案件的同时,8月26日,各建国军和党军改组为“国民革命军”。

党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由蒋校长兼任第一军军长,下辖何应钦的第一师,王懋功的第二师,谭曙卿的第三师。

其余各建国军部队,分别改编为谭延闿的第二军,朱培德的第三军,李济深的第四军,李福林的第五军。

不过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与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念及党军部队,为孙总理所创,经过慎重考虑之后,绝对对党军部队给与保留,以孙兴华的教导第三团,改番号为党军第一团,延续党军部队番号。

孙兴华在黄埔军校,并没有特意向谁靠拢,由他来担任党军第一团的团长,是最合适不过的,党军第一团直接归属军委会领导,接受军委会主席汪精卫指挥。

汪精卫对保留党军部队的番号,可是极力的赞同,因为他从党军部队,看到了自己的希望,因为他手上没有任何的兵权,所以他特意保留下党军部队番号,就是为了趁机扩编自己的势力。

蒋校长是以孙总理弟子相称的,孙兴华的第三团,不仅有孙总理手书的党军荣誉旗,还有廖仲恺赐予的党军第一营旗帜,有了这些原因,加上汪精卫的赞同,蒋校长也勉强的答应了下来。

不过对于孙兴华,蒋校长可是十分的惋惜,因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参谋长的职务,蒋校长是打算由孙兴华来担任的,协助蒋校长指挥第一军部队。

但是现在孙兴华担任党军第一团的团长,蒋校长只能够叹息了。

“汪主席,这是最新拟定的党军第一团编制。”国民政府主席办公室里面,汪精卫特意召见了孙兴华。

既然汪精卫打算利用党军部队和蒋校长抗衡,那么一个团的编制,自然是满足不了汪精卫,所以在决定抽调孙兴华教导第三团来延续党军部队番号的时候,汪精卫特意找过孙兴华,给了孙兴华三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机枪营五个步兵营的编制,并且规定了团直属五个连的超强编制。

当然,如果不是蒋校长和一些人的反对,汪精卫是想直接成立党军第一师的,由孙兴华来担任师长的职务。

“一营长由沈健担任,党代表是宋希濂。二营长胡伟,党代表是杜聿明。三营长董天勇,党代表是郭俊。炮兵营营长是文素松,机枪营营长是胡宗南。直属的侦察连,辎重连,工兵连,警卫连,通讯连,五个连长分别是关麟征,吴克丁,邱清泉,孙光平,楚龙。”

“其中吴克丁,邱清泉,楚龙,都是黄埔二期毕业生。团参谋长由陈山担任,党代表还没有合适的人选。”

孙兴华把编制表提给了汪精卫,汇报着情况说。

汪精卫接过编制表看了看,脸上露出了笑容,党军第一团的部队,总共有二十个连,拥有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通讯兵,人数在二千多人,接近一个步兵师的人数,这让汪精卫还是很满足的。

“辅国啊,我和你父亲也是老相识了。孙总理去世之后,国内的情况比较乱。但是只要你跟随我的步伐,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孙总理的遗愿。”汪精卫语重心长的说着,从抽屉里面拿出一份文件,递给了孙兴华。

孙兴华接过来看了看,是领取装备的文件,看来汪精卫为了拉拢自己,可是下足了本钱。

“是,汪主席。”孙兴华笑着答应了一句,直接把文件放在了自己的军装里面。

虽然他知道汪精卫不是什么好鸟,但是毕竟现在汪精卫是国民政府主席,军委会主席,掌管着政治,军事两方面的大权,最重要的一点,现在的汪精卫,还是主张革命的,并没有叛变投敌。

第382章 成败第333章 杀贪第388章 大同会战5第327章 开战第97章 重返黄埔第272章 南天门2第296章 反攻12第135章 招抚人才(下)第186章 飞机制造第13章 军事演习第99章 漏洞百出第375章 南口镇失守第119章 一番混战第337章 西北第389章 大同会战6第165章 撤职查办第347章 动乱第48章 棉湖大战(七)第284章 南天门14第108章 卫戍司令第50章 棉湖大战(九)第345章 密商第393章 打援2第201章 射日飞机第149章 校长婚礼第285章 反攻1第397章 阵亡第286章 反攻2第301章 求婚第177章 越乱越好第186章 飞机制造第288章 反攻4第222章 少帅学良第361章 万全县第306章 关爱第234章 九一八事变(八)第259章 长城抗战第200章 荣誉系统第9章 初见总理第138章 平定福建(三)第223章 年少轻率第103章 军火商人第51章 棉湖大战(十)第335章 交易第129章 初遇梁浩第322章 救援第182章 部队缩编第165章 撤职查办第396章 调兵第245章 九一八事变(十九)第118章 占领村庄第178章 坐山观虎第137章 平定福建(二)第74章 驻守惠州(一)第152章 校长婚礼3第58章 广州平叛(三)第98章 北伐作战第38章 淡水之战(二)第310章 复仇第396章 调兵第140章 调离福建第220章 甘肃乱局第69章 惠州之战(一)第264章 长城抗战8第348章 事变第130章 共同对敌第327章 开战第322章 救援第39章 淡水之战(三)第233章 九一八事变(七)第185章 蒋冯战争第362章 十七军第104章 友情价格第150章 校长婚礼第12章 广州之行第299章 委员长来电第42章 棉湖大战(一)第321章 迂回第376章 骑兵第119章 一番混战第250章 报国疆场上(四)第366章 万全县之战第227章 九一八事变(一)第207章 中原大战(六)第249章 报国疆场上(三)第171章 威逼利诱第344章 召见第279章 南天门9第317章 计策第29章 孤军奋战(上)第277章 南天门7第25章 占领寮步第25章 占领寮步第74章 驻守惠州(一)第85章 机要秘书第172章 各有打算第78章 奉命增援第302章 孙父第28章 防御寮步(下)第104章 友情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