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北伐作战

“教育长,这是什么军歌,我们怎么没有听过?”

学生们听到激昂的军歌,看着一旁的孙兴华询问道。

“这是党军的军歌,一般很少有人知道的。”孙兴华笑着回答了一句。

不一会的时间,孙兴华带着学生们,就赶到了第一团的驻地。

到达驻地之后,学生们直接来到了训练场上,看着进行训练的官兵,学生们一脸崇拜的样子,这是他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近党军第一团,接近这支被誉为百战百胜的不败之师。

“学校弹药困难,你们可以到训练场上,领取弹药进行射击训练。”孙兴华看着学生们蠢蠢欲动的样子,笑着说了一句。

得到孙兴华的命令,学生们纷纷敬礼,朝着训练场上跑了过去。

领取枪支弹药后,学生们随即展开了射击训练,在学校的时候,他们可不会有这样的待遇,毕竟整个广东的部队之中,每支部队的弹药都紧张,唯一不缺乏武器弹药的,就是孙兴华的党军第一团。

“团长,这。。”一营长沈健走了过来,看着正在放枪的学生们,脸上有些不高兴了,本来自己部队训练好好的,这些学生一上去,把自己部队的训练都打乱了。

“无妨,让他们先训练。”孙兴华心里可清楚这些人以后的成就,如果把这些人都拉到自己的部队里面,自己的党军第一团,就能够成为一支无比精锐的部队了。

“通讯队的可以到通讯连那里去,经理科的可以到辎重连那里去。”孙兴华看着愣在一旁的学生,随即下达了命令。

比起黄埔前三期,黄埔四期的人数不但最大,所学的专业也是最多的,除了步兵以外,还设有炮兵,工兵,通讯,经理,政治五科。

学生们听到了孙兴华的命令,乐滋滋的离开了这里。

不过他们可不知道,从现在开始,他们的命运,就掌握在孙兴华的手里了。

广州,蒋校长住所。

此刻的蒋校长可是春风得意,他不但赶走了汪精卫,而且掌握了部队的大权,接下来的一步,蒋校长就是要稳定自己手里的权力,而稳定军权的最好办法,就是继续作战,继续在战场上面展现自己的才能。

在三月二十六日的时候,广西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的新桂军部队,已经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下辖九个步兵旅,二十一个步兵团,有了新桂军的力量,蒋校长对北伐的议程,已经开始重视了起来。

“敬之,你怎么看孙辅国这个人?”蒋校长沉默了一阵,看着一旁的何应钦说。

在这次的事件之中,何应钦的第一军,可是帮了蒋校长不少的忙,现在蒋校长最信任的,就是面前的第一军军长何应钦。

“能文能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恐怕在广东的部队里面,还没有哪个将领,能够有孙辅国这样的能力了。”何应钦犹豫了一下,看着蒋校长说。

蒋校长点了点头,看着何应钦说:“党军第一团虽然是团级编制,但是实际人数,已经超过了一个师。我有意将第一团扩编为第一旅,以应付即将到来的北伐,但是这次孙辅国的表现,让我有些担忧。”

此刻的国民革命军编制为三三制,一个步兵团拥有一千多人,一个步兵师下辖三个步兵团,一个步兵军下辖三个步兵师,除了广西的新桂军,其余的六个军都是这样的三三制部队。

孙兴华的党军第一团,虽然是团级编制,但是人数已经超过了一个步兵师,现在汪精卫已经被解决了,蒋校长有意扩编党军第一团,同时在党军部队里面,安插自己的嫡系,让整个党军部队,成为蒋校长信任的部队。

“校长,您有何担忧?”何应钦不解的询问道。

“上次在造币厂,我有意将周主任和孙辅国关在一起,让人注意他们的谈话。不过他们并没有多说什么,孙辅国的态度很冷漠,本来这让我很高兴,但是我转念一想,以周主任和孙辅国的才智,他们怎么会不知道的打算?”蒋校长面色冷漠,缓缓的说着。

何应钦看着面前的蒋校长,心里可是另外一番滋味了。孙兴华两次东征的表现,深得蒋校长信任,蒋校长更是亲口赞扬孙兴华为黄埔第一骁将,但是现在,蒋校长竟然对孙兴华产生了怀疑。

从孙兴华的遭遇,何应钦似乎看到了未来的自己。

“校长,以我之见孙辅国未必会和他们有联系,从黄埔到东征,这一点我还是可以担保的。孙辅国是将才,也是各方拉拢的对象,如果让他寒心的话,恐怕只能够把他推给别人,校长也失去了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犹豫了一阵,何应钦还是决定担保孙兴华,唇亡齿寒的道理,何应钦还是了解的。

蒋校长看了看何应钦,缓缓的站了起来,走到了窗户面前。

看着外面广州的风景,蒋校长的心情也舒畅了一些,蒋校长最信任的一期生之中,有不少人被派往苏,,联,现在蒋校长身旁可以信任的人已经不多了。

“敬之,你说的有道理。”蒋校长思考了一阵,回头说了一句。

1926年四月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开始把北伐作战提上了议程,并且以蒋校长,李济深,邓演达等人组成了一个委员会,制定北伐作战计划。

担任黄埔军校教育长的孙兴华,也位列这个委员会之中,参与制定北伐作战计划。

不过这个制定作战计划,却不是孙兴华这个小小的委员可以决定的,多数都是上面的大佬所决定,而他们所决定的作战计划,多数又和自己的利益相关。

最终经过考虑之后,第一个作战计划被提交了上来,而这个计划让孙兴华有些哭笑不得,按照他们的意见国民革命军同时向湖南和江西进军,西路占领长沙,东路攻占南昌,然后会攻武汉;以三个军(六个师)进攻江西,四个军(八个师)攻打湖南。

然而这些大佬们似乎忘记了,国民革命军七个军的实力,不足十万人之众,而同时进攻吴佩孚的湖南,孙传芳的江西,无异于同时向北洋军阀之中的两大派系发起攻击,而孙传芳和吴佩孚,可都是号称拥有二十万兵马的大军阀。

第191章 围歼马麒(下)第134章 招抚人才(上)第174章 战争孩童第74章 驻守惠州(一)第169章 迷雾阵阵(上)第41章 淡水之战(五)第126章 攻击福建第201章 射日飞机第125致命一击第8章 总理北上第355章 晚餐第305章 回甘第32章 援军到来(上)第379章 万全县失守第358章 首次空战第340章 局面第348章 事变第322章 救援第128章 悍匪梁浩第112章 急援前线的387章大同会战4第382章 成败第257章 长城抗战1第274章 南天门4第152章 校长婚礼3第49章 棉湖大战(八)第397章 阵亡第255章 风波再起第158章 济南惨案第231章 九一八事变(五)第103章 军火商人第68章 二次东征第120章 死守阵地第24章 两个方案(下)第340章 局面第90章 上门生意第58章 广州平叛(三)第181章 乱中取栗(下)第135章 招抚人才(下)第240章 九一八事变(十四)第295章 反攻11第125致命一击第231章 九一八事变(五)第308章 入察第35章 军官守则第131章 相谈革命第79章 关键时刻(一)第334章 夺宁第207章 中原大战(六)第235章 九一八事变(九)第250章 报国疆场上(四)第332章 民心第18章 溃兵来袭第356章 龙虎台失守第239章 九一八事变(十三)第66章 党军一团(下)第133章 攻克永定第207章 中原大战(六)第53章 晋升团长第198章 部队扩编(上)第328章 兵法第84章 开展副业第46章 棉湖大战(五)第307章 婉拒第117章 侧翼行动第289章 反攻5第360章 突变第104章 友情价格第42章 棉湖大战(一)第358章 首次空战第175章 中国希望第230章 九一八事变(四)第360章 突变第213章 中原大战(十二)第225章 校长态度第67章 团部深谈第133章 攻克永定第117章 侧翼行动第291章 反攻7第334章 夺宁第37章 淡水之战(一)第62章 枪击事件第110章 良禽择木第44章 棉湖大战(三)第41章 淡水之战(五)第129章 初遇梁浩第367章 诱而歼之第78章 奉命增援第369章 功亏一篑第305章 回甘第1章 黄埔教官第333章 杀贪第374章 阵亡通知书第330章 赎人第16章 大战前夕第258章 长城抗战2第42章 棉湖大战(一)第258章 长城抗战2第265章 长城抗战9第103章 军火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