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北京的一天

p:求票票啊

……………

今天是今年春节长假的最后一天。在激烈的战火中,世界迈入了新的一年,在中国人的欢庆新春的时候,欧洲那边还打得热火朝天。因为距离大家太遥远了,所以大伙都只是把欧战当做一种谈资,而不是什么攸关身家的了不得的事情。

北京以前叫顺天府,明清两朝都是这名字,北洋政府上台后,就将它改名为北京。不过这个位面没有民国了,所以北平这名字就和它无缘了。科社党统一中国后,也没有改变它的名字,延续了北洋时期的名字,还是叫北京。

新中国虽然没把北京定为首都,但还是把它设为直辖市,辖区要比大图朝时期小一些,密云、怀柔、延庆、平谷等几个县,因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所有都划到定位为重工业身份的河北省去了。所以本位面的整个北京直辖市辖区面积只有不到平方公里,比原时空的大图朝时期小了差不多一半。而本位面的河北省则比原时空更大,因为它不但接收了北京的几个县,还把天津也划了进去,因此河北的地盘增加到。万平方公里。

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沉淀,是北方的文化中心,来自后世的文德嗣非常清楚,这样的地方就是旅游开发的黄金地段。而且北京还有几所著名的大学。

因此,它在本位面的定位就是一个旅游和教育为主的城市,这里不准备搞重工业,文总是准备把这里搞成一个旅游中心、文化中心和宜居城市。至于重工业啥的,就别搞了。

实际上北京这个城市缺水,人口承载能力很有限,并不适合作为首都。在清朝后期就已经很勉强了,原时空的大图朝当年是穷疯了,没办法才选了这里当首都。而且因为穷,基础建设差,所以也把各种工厂的东西都集中在这里,搞得每年光是治理污染,就是一笔极大的花费,后来实在不行了,又花了海量的金钱和人力物力,把各个工厂迁出去,劳民伤财的重复建设搞了不少,效果还不咋样。

有了大图朝的前车之鉴,所以文总一开始就不打算在北京建重工业,直接把它定位成旅游、文化和教育为主的城市。而且像北京这一类的古城,发展现代工业就会与很多古迹产生冲突,不管是拆迁还是整顿,都要花费大量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显得得不偿失。所以本位面中国的建设规划,就是将现代工业移到那些没有什么历史基础的新兴城市,将北京、南京、长安(建国后,西安就恢复旧名了)等历史古城发展成旅游和文化产业城市,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它们的文化优势,还能增强民族意识。(?)

俺大清时期的北京城,别看是首都,可城内除了紫禁城一片,其他地方用肮脏都无法形容,道路泥泞,倒是是人畜粪便,街道上污水横流,就连四九城也好不到哪儿去。直到北洋上台后,才开始整顿市容,不过面对科社党的攻势,他们也没什么精力来管。

这样的市容显然是不足于作为一个旅游城市的,在新中国建立后,就对北京就行了全面整改。经过几年的建设,现在整个北京城都已经重新修缮了。城里所有的道路都已经改成了水泥路和石板路,所有的破旧民居要么就地推倒重建,要么就索性拆迁。(?)像那些有价值的古迹就在保留原有模样的基础上,进行全面修复和翻新,现在整个城市都显得干净整洁,就像一座全新的城市。

故宫紫禁城这一块儿更是旅游重点,被全面休整后,改成了文化博物馆。这里按照文总的意思,宫殿楼阁都全面恢复到明朝时期的名字,其中的摆设也全面复原到明朝的模样。就连清朝时期增建的那些建筑,也把满汉两种文字的牌子换成了汉字的牌子。因为文总非常讨厌清朝,自然是能抹掉就抹掉了。

自从故宫博物馆在前年月完成整修,全面开放之后,就成了国内著名的景点,每天都有为数众多的来自各地的游客在此游览。在最开始的,还只是各个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学校和民间团体组织的集体观光团,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个人也开始到这里来游览了。

…………

今天一大早,那五就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拉着两个客人,来到紫禁城门外。

“客官,您看,这就是紫禁城了。这里以前可是皇上住的地方啊,一般人别说进去玩,连大门口就进不了……”那五对后面的游客介绍道。北京人就是能侃,他这一路上就没停过,吹得两个游客喜笑颜开的。

“呵呵,咱们专程从天津过来,就是要看看这皇上住的地方。听说这金銮殿上的龙椅也能坐坐?”为首的中年旅客一脸兴奋的问道。

那五如数家珍的说道:“那是,只要您去拍照就能坐,不过一次要一块钱呢,不能超过五分钟。而且,我听说那龙椅也是复制品,真品已经收起来了,放在博物馆展厅里。不过,虽说是复制品,也是真品做的一模一样,那可是原班师傅做的……”

“好,今天咱就去坐坐龙椅了,哈哈哈哈……”老李大笑,然后说道:“师傅,多少钱?”

“咱们汇晟公司都是明码实价,您看,从火车站到故宫博物馆,五毛钱。(?)”那五从前面的车兜里拿出一块价码牌子,展示给旅客看了看。

“好,五毛钱,给……”老李掏出钱包,拿出一个银元。

“多谢惠顾,这是找您的五毛钱,请收好……”那五麻利的翻出钱包,摸出一枚五毛硬币递了过去。

这时,旁边的年轻人说道:“哎,老李,这人太多了吧,这都假期最后一天了,怎么还这么多人?”

那五笑道:“这也叫多?客官你有所不知,这里的人一直都多。还好你们是今天到的,您看,现在排队的才几百号人,根本不叫多,前几天的游客那才叫多,买票的排队都排到几里外了。这叫赶早不如赶巧啊……”

年轻人郁闷的说道:“这几百号人也多啊,得等到猴年马月去了?咱们下午还得回天津发货呢……”

那五笑了笑,说道:“客官,你们如果不想排队,也是有办法的,就是票价要贵一点。”

老李几乎没有考虑,就说道:“好,贵点也行,咱们赶时间……哪有?”

“喏,就是那边靠在路灯上那个背着绿挎包,戴狗皮帽的,我去叫他……”那五停下车,就对那个人喊道:“钮老三,有生意了,快过来……”

那个钮老三一听有生意,连忙跑了过去,一脸堆笑的说道:“哟,客官,您要票啊?”

“对,我们要两张,你这票怎么卖的?”

钮老三问道:“您要什么票啊?这紫禁城的门票有当日票、两日票、三日票和五日票,一共四种……”

“这门票还有这么多种?”那个年轻人好奇的说道。

“哎,您是第一次来吧。这紫禁城可大了,一天是肯定看不完的。所以才有好几种票,要是您买五日票,就可以五天内随时进去看,不用再排队买票了,只要在门口检票员那里换票就行。这也是方便游客嘛。”

老李说道:“原来是这样啊,不过我们还有事,今天就要回去,就买两张当日票吧……”

钮老三从挎包拿出两张票,说道:“好嘞,当日票原价是三毛。我呢,每张票多收三毛钱的排队费,也就是赚个辛苦钱……”

“哎哟,你这一转手就翻倍啊,这生意也太好做了,你要是买上几百张票,一天就能赚上百块呢,一年下来就发财了啊……”年轻人不满的说道。

“哪有这么好赚的钱啊!”钮老三苦笑道:“客官您有所不知,这地方的票可不是你想买多少就买多少。单位组织的是凭介绍信买专门的团体票,那个一般人是买不到的。像我们只能买个人票,这种票一个人一次只能买三张,这么长的队您也看见了,您觉得一天能排几次?咱这就是赚个辛苦钱糊口罢了,哪能发啥财啊……”

“好了好了,小王,难得来一次,不用计较这几个钱了。”老李摇摇手,直接找这个黄牛党买了两张门票。

两位旅客走后,黄牛党拿出两毛钱,对那五笑道:“那五哥,多谢你帮我找生意,喏,给你分成……”

那五把他手推开,正色说道:“得得得,别给我,你还是留着自己用。你家里还有几个孩子要养活。”

看到钮老三挎包里还有一叠票,那五就不禁说道:“我说,你现在干这个也不是长久的办法,肯多花钱的人可不多,春节长假快过了,旅客更少了。我看你这些票后面就难出手了。”

“那五哥,您说咱还能干啥啊?前清的时候,咱们就学会遛鸟逗狗,啥正经事都不会。北洋那会儿,又把家给抄了……”钮老三嘴角抽了抽。

“哎,现在到处都在招工,哪儿不能干?我知道,你就是拉不下那张脸皮,和以前的下人一起卖力吧。难道你现在干这个就很光荣?”那五摇摇头,说道:“老三,这样可不行啊,现在可不是前清时候了,咱们这些人还是爵位低,才没被送进去劳改。想想那些个王爷贝勒,黄带子红带子们,现在不是在挖矿,就是在沙漠里种树呢。你一个轻车都尉就别端架子了……”

他压低声音说道:“我听到消息,现在政府要全面清理无业流民,凡是在两年内没有正当职业的,都要被送去各个农场、矿山强制劳动,你这个可不算正当职业啊!”

“啊,这……这怎么办?”钮老三脸色大变。

“我准备再添几辆车,你要愿意的话不如去帮我,虽然累了点,但总算是个正当职业……一个月十块,你来不来?”

钮老三脸色白了又青,最终还是咬牙说道:“这……好吧,我就跟你干了!”

……………

当日下午,那五收了车,就来到春来茶馆。这是以前他经常来的地方,不过那时是来聊天听评书,现在却是来看报听广播的。

现在的茶馆格局与以前不一样了,在大厅正中有一台配了音箱的收音机,在各个雅间则有单独的收音机,想听什么频道就听什么频道。走道两边都是书报架,有最新的报纸和杂志。在大厅正中,是一个讲台,上面放着一套桌椅,这是说书先生的位置,不过现在这些先生除了说书,还多了项业务,就是说报纸。大致就像是后世的新闻评论节目差不多,就是针对目前的热点新闻进行各种评论和吐糟。

“哟,那五爷,您来了……”跑堂的伙计,哦,现在叫服务员了。一看是熟客,就连忙上前招呼。“这边请,给您留着位子呢……”

那五来到靠前的一张桌子坐下:“还是老规矩来一份……”

“好嘞,一壶花茶,五香蚕豆、麻辣豆腐干、油酥花生……”在这些茶馆工作的服务员最要紧的技能就是要记住熟客的喜好。

“五哥,您来了……”旁边的一个熟人也过来招呼了一下。

“好说好说,今儿你来得早啊……”那五也点头致意。

“今儿生意好,卖得快嘛,我那小店就早点儿关门了。今儿刘先生要继续说欧战呢,这可不能拉下……”那人笑了笑。

“那是,那是,刘先生说得真好,我看着北京城里,这时政段子,就他说得最好。”那五深有同感的说道。

这时,又陆续有人来了,很多都是认识的熟客,大伙免不了互相寒暄几句。

这时,一个穿着汉式长衫的中年人拿着一把折扇,从后台出来,慢悠悠的走上讲台。他一出场,整个大厅就立即安静下来。

刘先生坐下之后,就动作潇洒的抖开折扇,朗声说道:“各位听众,我们刚收到一个新闻,不比欧战差,今天我们就说说这个……”

“好!刘先生说什么都精彩!”众人大声喝彩。

“啪!”刘先生一拍惊堂木,说道:“话说大伙都听过那西游记,这西游记里唐僧师徒要去西天取经。这西天呢,就是天竺国。这天竺国,就是现在的印度。这件事就发生在印度……”

这刘先生不愧是有名的说书先生,把印度被英国击败,成为殖民地的历史深入浅出的娓娓道来。其中又穿插各种典故,听得下面的人不时喝彩。

“……这无道已久,印度之人莫不切齿,恨不能啖其血,食其肉,寝其皮。草莽自有龙蛇,这印度之中也有英杰,这位英杰号为辛格。这辛格多年来招募同志,发展势力,发誓要驱除英夷。只是英夷势大,只得隐忍以待天时……诸行无常,盛者必衰。欧战爆发之后,德意志国兵威赫赫,横扫欧陆诸国,打得那英夷只有招架之功,难以兼顾印度,此正是天时也!昨日,辛格举起反旗,一鼓作气攻克海德拉巴……”

“哦,这印度造反了?”有人惊呼道。

“没错,辛格起事后,各地群雄纷纷响应,此时印度已经遍地烽火……”刘先生喝了一口茶,摇着扇子笑道。

“哈哈哈,想不到这英国佬也有今天啊,这就是报应啊!”在场的听众顿时都幸灾乐祸起来。要说这中国人里面最恨英国人的,恐怕就是北京人了。火烧圆明园、国联军,可把北京祸害惨了。

“这印度人干得好啊!妈的,就该多杀几个英国鬼子!”那五也一脸兴奋的说道。当年他家里也有人死在英国人手里。英国佬可不管你旗人不旗人的。

这时,一个服务员急急忙忙跑了过来,给刘先生耳语了几句。

“啪!”刘先生一拍惊堂木,说道:“诸位,刚才又有一个最新消息……”说着他神秘一笑,买了个关子,看到众人急得抓耳挠腮,他才慢悠悠的说道:“……今天,南非义士呼应印度,爆发反英起义!”

“哦……南非也造反了?”众人都惊呼起来。这里的老主顾在耳闻目染之后,对于世界格局早已经不是以前那样抓瞎了,世界各个主要国家他们都是知道的,南非是英国殖民地他们也知道。就算不知道具体位置,大厅墙上就挂着一张世界地图,自己去看。

新中国为了开启民智,不但普及了广播和报纸,更利用了说书先生、戏剧等传统文艺节目,把各种知识和新闻糅合在里面,寓教于乐。还真别说,这一套非常管用,像这个茶馆里面的老主顾就觉得,听刘先生说时政,比广播里的新闻还精彩,所以他们很多人家里都有收音机,但还是喜欢来茶馆听。当然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刘先生也是参加了培训班,接受了宣传部开展的职业强化培训。

第324章 先南后北?先北后南?第504章 钨网装甲第303章 俄国二月革命第458章 我到河北省来……第431章 红白歌会暂停了第131章 新的作物第148章 营养餐和俱乐部第470章 “奔月”和“东风”第251章 西亚风云(下)第425章 意大利的变局第606章 大洋风雨起澳新第167章 武装干涉(下)第682章 次大陆战争(1)第580章 新的军种——火箭军第219章 忧郁的首相第114章 啊,海军!(上)第244章 隔岸观火好种田第602章 血色愚人节——扬基佬下场了第38章 风云渐起第675章 不好意思,狗链松了!(上)第591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上)第429章 分田分地分媳妇第492章 黑鱼和黑蛋第54章 平衡贸易第327章 贷款的先决条件第451章 夜起暴风扫日本第116章 天下第一战列舰第400章 淘金热第283章 对日军售第108章 魏总工的生意第433章 惨烈的殖民地独立运动第125章 苏皖鲁战役(七)第111章 大天使长文德嗣第592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中)第240章 炮灰(上)第301章 进击的联合舰队第436章 关东大地震(上)第195章 舟山海战(二)第331章 下场前的准备第17章 地球牌圆珠笔第318章 法罗群岛大海战第440章 束手无策的裕仁第211章 战后处置第36章 热球机第318章 法罗群岛大海战第290章 重建的联合舰队第530章 人革联峰会(上)第523章 太空产业的起步第520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564章 埃塞俄比亚皇位继承战争第317章 法罗群岛大海战第625章 狼群盛宴第197章 舟山海战(四)第73章 空军发轫(中)第55章 王启年的春天第509章 即将失效的华盛顿条约第171章 法国远东舰队覆灭(下)第171章 《中法顺化和平条约》第238章 倒霉的约翰牛(下)第386章 地中海风云(完)第515章 苏联的总旗舰(下)第79章 空中攻击(下)第381章 南洋的科考团第174章 渔业(下)第424章 看电影第679章 “强大”的尼泊尔(上)第563章 颠覆进行时(下)第215章 捞船第571章 浴血熊猫(中)第60章 革命雷管陈夔龙第363章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第409章 魔改爱莉第528章 人革联众生相(中)第111章 大天使长文德嗣第83章 西门村长第363章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第214章 新地图,新忽悠第27章 拉羊与被拉羊第697章 打击(5)第364章 带路党和维持会第187章 焦虑的日本(下)第190章 中日癸丑战争(二)第64章 只有弱者才顾全大局第212章 大战后的影响第93章 第十八镇起义第221章 一战爆发第85章 基层(上)第694章 打击(2)第469章 代号“彩虹羽蛇”第23章 扩充第440章 束手无策的裕仁第68章 善后处置第334章 南洋攻略(二)第588章 磨刀霍霍向牛牛第146章 间谍(下)第523章 太空产业的起步第106章 引刀成一快第335章 一个神经病,两个好爸爸第157章 “一五计划”(6)第348章 王师!王师!这是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