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狂飙猛进的北方集 群

7月15日。哈萨克草原。

北方集群是兵分两路进入哈萨克地区的。一路顺着中俄贸易铁路出阿拉山口,一路占领阿拉什自治共和国的阿克斗卡、塞米伊,然后就沿着俄阿边境线一路向西推过去,至于铁路线以东的地盘,根本没几个人,一个混成旅就够了。

另一路是通过伊塔铁路(伊宁到塔什干)从伊犁河进入,先是派出1个师沿着铁路线占领了阿拉木图等巴尔喀什湖以东的清末失地,然后继续推进,分出一个师去占领塔什干,然后主力一路向西平推。

阿拉什自治共和国是一个去年11月才成立的新国家。当时哈萨克地区的白卫分子、封建贵族、宗教上层和资产阶级民族知识分子们趁着沙俄帝国崩溃,红白大乱斗的机会,就在奥伦堡扯杆子宣布独立了。阿拉什的领土范围与“后世”的哈萨克斯坦大致差不多,包括哈萨克地区的三个玉兹,以及诺盖、卡拉卡利帕克,和一部分吉尔吉斯地区。

不过这帮人没得意多久,今年1月红军的势力就越过伏尔加河了。这些家伙的战斗力比白军还渣,权贵们哪里还敢留在奥伦堡,他们还有很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要是落到红军手里,绝逼是杀全家的待遇。于是这帮人就直接就脚底抹油跑了,千里转进,迁都到了东哈萨克斯坦的塞米伊,也就是塞米巴拉金斯克,试图取得白俄的保护。

但是白俄也不待见他们,虽然他们看起来是亲白俄的,但那只是相对于不共戴天的红俄而言。要是他们真的拥护白俄的话,还会自己扯杆子独立吗?对于这种两面三刀的二五仔,白俄政府没有丝毫好感,于是在和中国达成协议后,反手就把这帮人卖了。

在开战当天的下午,这帮人就被执行“斩首行动”的113师一锅端了,老老小小都成了解放军的俘虏。是的,这座位于额尔齐斯河畔的城市,连一天都没撑住。

是的,赵尔丰这老头居然玩了一次极为大胆的“空中跳跃”作战,在开战后一天就把阿拉什的首都和高层一锅端了。他在前面思考作战计划时,发现阿拉什自治共和国的首都塞米伊距离中俄边境的直线距离只有450公里,这么近的距离完全在空中力量的打击范围内。

于是老赵就脑洞一开,想出了利用巨型飞艇执行“空中跳跃”战术,对塞米伊进行“斩首行动”的方案。他能想出这个办法也不奇怪,因为他是本位面的世界上第一位享受飞艇服务的将领,早在他在入藏平乱时,就得到了星科集团的飞艇运输服务,那时文总都还没造反呢。而且后来解放军也有多次使用飞艇运兵的战例,在技术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他的这个创意很快就被参谋部继续深入分析并细化,很快一个大胆的“斩首行动”就出笼了。

在北方集群出击的当天凌晨,12艘翔鲸级超巨型飞艇和26艘腾蛇级巨型飞艇载着第113师全部和可用一个月的物资弹药,以及300吨航空汽油、机枪子弹、无线电台等空军物资,越过边境飞往塞米伊东南40公里外一处事先选好的地点。

这地方是情报部门事先勘查决定好的,有比较干燥坚硬的平地,远离人员聚居区。这里距离中俄边境大约420公里,是飞艇4个小时的航程。飞艇大队就在天亮前5个小时出发,38艘庞大的飞艇在两个大队的战斗机护航下,浩浩荡荡的越过边境。

天亮后,这队飞艇在事先潜入哈萨克的情报人员的引导下,降落在各自的选定地点,卸下了第113师的步兵与物资,发电通知后方空降成功。并马上开始整理地面,铺设信号布板和搭建临时塔台,建立临时野战空军基地。三个小时后,陆航4个大队160架(80架战斗机,40架攻击机,40架强击机)先后抵达这个基地,落地加油以后便升空开始进行战斗巡逻。

这个时代的活塞式飞机,特别是轻型飞机起降速度不高,只要在不是太软的草皮上就可以起降,因此可以很容易建立野战机场。如果是后世的喷气式就不能这么玩了。

还有就是哈萨克地区地广人稀,27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人口却只有不到500万人,多数都聚集在城市中,而城市之间的距离也很远。同时阿拉什的兵力极为弱小,主要部队大多在西部防备红俄,剩下的地方警备队要不在城市中,要不就集结在边境几个路口上,腹地则十分空虚。因此选好地点的话这个前进基地就很安全。

而且这时候除了中国之后,别的列强都没有雷达,更不要说阿拉什这种小国。只要让飞艇在航线上避开城市,甚至可能飞艇大队穿越边境在其腹地建立了前进基地,阿拉什都还还蒙在鼓里。

翔鲸级飞艇的运载量是240吨,腾蛇级飞艇的运载量是150吨,12艘翔鲸级和26艘腾蛇级一次就可以运送6780吨物资,如果运输部队的话,一整个步兵师连人带装备,甚至该师重炮、卡车乃至于装甲车等重装备都可以一起送过去。当然装甲师、机械化师之类重装备太多的部队不行。

这次为了执行“空中跳跃”战术,就特别选择第113师这个轻步兵师。早上9点,该师的先头部队一个加强营就乘坐50辆汽车直扑40公里外塞米伊,其余部队也以急行军速度前进。早上10点半,先锋营就赶到了塞米伊成为,在进攻之前,陆航的120架飞机踩着点到了,它们先对城市的防守部队进行了空袭。

阿拉什当局他们虽然也知道白俄把整个哈萨克都打包卖给了中国,当时也很是紧张了一阵,但是事后中国一直没动静,于是他们趁机就把大量部队调到边境,首都的防守反而很空虚。今天凌晨得到中国军队开始进攻的消息后,阿拉什的上层就慌了。他们一面调兵支援边境的守军,一面向中国派出人员谈判,另一方面就是准备跑路。

是的,他们自己很清楚,只是靠他们自己是绝对挡不住中国的,反正这个国家不过是玩票的产物,哪里值得搭上自家小命,不跑才怪。头头脑脑们都忙着收拾细软跑路,这首都的防卫工作嘛,那自然就哈哈了……

当113师发动攻击时,阿拉什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在他们想来,中华军队这是还应该在边境,就算再快,也绝不可能现在就打上门。随后,他们就被一窝端了,一个都没跑掉。

………………

而边境上的战斗也是泛善可陈,阿拉什这个玩票国家一共就只有十几架飞机撑门面,又缺乏防空火炮,中国战机在这里比演习还惬意,陆军都还没上来,阿拉什的守军就被炸得一哄而散。他们甚至跑得比火车都快,北方集群就跟在他们后面一路接收地盘,简直像是武装游行,实在跑不掉的也很光棍,直接就向中国人投降了。

到了7月6日,整个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前清失地就全部光复,期间遇到的地面战斗只有不到十次,规模最大的一次是一个哈萨克骑兵团,这个团与吴佩孚122师的装甲侦察营遭遇,这个团的团长表现出了难得的勇气,命令部下向眼前的钢铁怪兽们发起冲锋。

装甲侦察营官兵们先是呆了一下,接着就大喜,难得遇到一个不跑的。在上百挺机枪和20几门机关炮的扫射下,这发起冲锋的1000多名骑兵的下场完全可以想象,战斗在15分钟后就结束了。这个勇敢的骑兵团全军覆没,整个骑兵团1300多人只剩下了2个重伤员,其余全都成了肉筛子,那位勇敢的团长连尸体都找不齐了。而他们的对手伤亡率是零。

到了7月10日,整个哈萨克地区的南部和东部以及塔什干都落入中国手里,北方集群的几十个师旅在辽阔的哈萨克草原狂飙激进,尤其是那些个装甲师、机械化步兵师和机动步兵师,更是憋着劲的往前冲。

尽管他们划在战斗上的时间微乎其微,但哈萨克草原实在太大了,他们用在行军上的时间要多得多。后来老赵受到自己斩首行动的启发,就重施故技,继续对哈萨克地区的腹地使用这种“空中跳跃”战术。又在哈萨克北部的阿斯塔纳、中部的热孜卡兹甘,以及咸海边的阿拉尔斯克三个地方使用了“空中跳跃”。一口气建立起三个前进基地,把三个师和一个混成旅送到了哈萨克腹地,而三个基地也没闲着,他们也往外发动攻击。在这种全面开花的战术下,占领的速度大大加快。

到了7月15日,整个穆戈贾尔山以东的地区全都被解放军光复。

……………

7月16日,奥伦堡,苏俄红军中亚方面军指挥部。

“中国人的速度太快了!我们后方的部队还没整编好!他们就已经占了大半个哈萨克……”米哈伊尔?伏龙芝一脸阴沉的看着地图。

在得知中国进入中亚之后,苏俄也迅速做出了反应。他们很快就从高加索前线和乌拉尔前线调集了十五个师,组建了中亚方面军,任命红军名将米哈伊尔?伏龙芝为司令,进入西哈萨克。阿拉什的军队在红军面前几乎没有还手之力,没抵抗几天就跪了。随后苏俄红军顺利占领了阿拉什的欧洲部分,包括他们的前首都奥伦堡。

伏龙芝也知道自己手里的牌不行,他也没想过和中华军队硬抗,争夺整个中亚。他只是准备把西哈萨克吃下来,在恩巴河一带挡住解放军就算完成任务了,就算恩巴河拦不住,至少也要把他们挡在乌拉尔河以东。

但是他没想到,解放军的速度居然如此之快,他这边还在清理西哈萨克的反革命分子,中国人就已经打到穆戈贾尔山了,这个时候红军连恩巴河都没看到,而后方的十五个师也还在整编。

伏龙芝咬牙说道:“这样下去不行,要是等到后方的部队完成整编,中国人都能打到奥伦堡了!恩巴河防线已经没有时间布置了,我们现在只能把防线放在乌伊尔河一带,另外在乌拉尔河构筑工事的速度也要加强,中国人的动作太快,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司令同志,刚才接到消息,中国人的一支先头部队已经攻克了阿克托别。”这时,副参谋长急匆匆的拿着一份电报进来。

“什么,中国人已经到阿克托别了?”众人大惊。

阿克托别就在奥伦堡东南,距离只有270公里。以中国人现在的速度,恐怕三天就能打到奥伦堡城下。要是利用当地铁路的话,甚至当天就能到达奥伦堡。

“必须尽快挡住他们!”

………………

阿克托别。

这个城市始建于1874年,目前城市人口为15000人左右,大部分都是俄罗斯移民。城市虽然不大,但交通还不错,早在1901年就有塔什干至奥伦堡的火车在此经过。

苏俄红军在控制了奥伦堡之后,也派了一个团到这里作为前哨。不过这个团还没来得及建立防御,今天就被一群飞机没头没脑的一顿暴揍,随后大队的装甲车冲进城里,这个团还没来得及发挥,就被歼灭了。

“呜……”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一列火车缓缓停靠在阿克托别车站。这是一辆军列,前面是运兵的客车车厢,而后面的平板车上则停着一辆辆高抬这炮口的装甲战车。

“老毛子的铁路真是小气,居然修得这么窄,要是在国内,一列火车就能运走一整个装甲团……”吴佩孚一边看着部队下车,一边不满意的抱怨道。

“师长,咱们还算运气好,总算在塔什干车站抢到了俄式几个火车头。要不咱们的战车就只能自己开过来,那才够呛了……”一团团长魏长生笑道。

从塔什干到奥伦堡的铁路是俄式轨距,和中式轨距差别太大了,根本不能通用。中国也有俄式轨距的火车,但都在东北,短时间里根本运不过来。要不是在塔什干车站抢到一些俄式火车,这条铁路还真的无法用上了。

这时,一个通信士官跑了过来:“报告,师长。1师主力下午2点就向奥伦堡进发了,现在留守的只有21混成旅……”

“什么?他居然就跑了!”吴佩孚呆了一下,就骂道:“奶奶的,这个小徐子跑得也太快了!”

第68章 善后处置第233章 来人啊,喂陛下吃饼...第558章 摩杉海峡上空的手术刀(下)第456章 四五计划第463章 拉普拉塔河口之战第588章 磨刀霍霍向牛牛第418章 遗老遗少第433章 惨烈的殖民地独立运动第64章 只有弱者才顾全大局第542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第435章 yes,rpg!第710章 你们好好玩,我种田去(1)第202章 钓鱼岛大海战(四)第353章 王师王师这是路(下)第116章 天下第一战列舰第52章 年终总结第341章 爪哇海之战(三)第669章 非洲问题(5)第85章 基层(上)第363章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第711章 你们好好玩,我种田去(2)第313章 法罗群岛的烽烟第717章 根本停不下来(4)第114章 啊,海军!(上)第265章 肥美的南美军火市场(中)第528章 人革联众生相(中)第341章 爪哇海之战(三)第10章 检疫第46章 面目全非的历史第581章 三十周年阅舰式第151章 “一五计划”(2)第36章 热球机第64章 只有弱者才顾全大局第464章 南美洲大混战第443章 “海军假日”的海军第119章 苏皖鲁战役(上)第68章 善后处置第99章 下马威第329章 俄国政变第479章 牛牛,你为什么那么牛?!第447章 蘑菇是怎样栽培的(下)第510章 考古当如孙殿英第6章 出售钻石第159章 金本位,人民币第138章 小白舰队第446章 蘑菇是怎样栽培的(中)第169章 法国远东舰队覆灭(上)第221章 一战爆发第224章 毛熊的惨败第224章 毛熊的惨败第13章 忽悠锡良第483章 1929年的世界局势(下)第459章 南美起风波第574章 儿子是皇帝第198章 决战前奏曲第32章 1907年除夕第350章 盼王师的荷兰人第662章 拿破仑的战旗第713章 我们也要种蘑菇第437章 关东大地震(下)第418章 遗老遗少第23章 扩充第72章 空军发轫(上)第534章 太空试验田(上)第205章 钓鱼岛大海战(七)第235章 倒霉的约翰牛(上)第682章 次大陆战争(1)第198章 决战前奏曲第491章 “假日”中的中国海军(下)第204章 钓鱼岛大海战(五)第595章 美国的动作第102章 修约和关税(下)第587章 三把宰牛刀第212章 大战后的影响第667章 非洲问题(3)第128章 大获全胜第416章 石原莞尔的中国行(下)第207章 大捷之后第39章 第八镇的进攻第151章 “一五计划”(2)第295章 趁火打劫第271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鱼雷(下)第436章 关东大地震(上)第405章 跳反的日本,乐极生悲的德国第171章 法国远东舰队覆灭(下)第408章 海军假日和国际联盟(下)第624章 澳洲攻略之猎杀潜航(下)第89章 席卷天南(上)第716章 根本停不下来(3)第92章 选择第588章 磨刀霍霍向牛牛第549章 卖卖卖,不卖不是人...第343章 爪哇海之战(二)第561章 颠覆进行时(上)第425章 意大利的变局第437章 关东大地震(下)第380章 地中海风云(二)第507章 大德意志帝国第44章 烧烤大头第334章 南洋攻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