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石原莞尔的中国行(中)

PS1:昨天晚上突然有事,现在才发,不好意思。

PS2:好吧,好吧,我错了,你们赢了!没想到对于金琳的归属反响那么激烈,鲁夏铭小胖子的未婚妻改成。改成金琳的徒弟“唐枫”妹子得了。想不到我也遇到这种事情了,以前只是在别的书遇到过,好囧啊。

……………

……一战后的事实证明了“亚洲主义”的局限性,生活凋敝的人民就是最好的证明。一战的得利说明以前我们期盼的“亚洲主义”成功了,在中国的支持下,我们顶住了英法的压力,牢牢的掌握了摩杉,这是亚洲主义的成功。

但是因此得利的也只是财阀和权贵,广大日本人民并没有得到了应有的利益,他们仍然在饥寒线上挣扎。许多农民除了夏季紧张的耕耘土地外,冬季则须进城作工,即使如此,一年所得除去租税,往往难以维持一家人的温饱生活。有些农民,特别是长野县信浓川一带的山区农民,不得不全家人背井离乡随政府组织的开拓团到摩杉垦地谋生。在城市,有劳动力的青年男女进厂作工,尽管十分勤劳,每天劳动18个小时以上,所得微薄之工资,仍难以养家糊口。各财团势力以其产业、经济上的优势地位,残酷地剥削劳动群众。整个日本贫者越贫、富者更富的两极分化和资本垄断等问题比之战前更加严重。

为什么会这样?我以前也看过北先生(译者注:北一辉)的《日本改造大纲》,但还不以为然,认为他是危言耸听。等我到了中国,了解到这里的社会变化之后,才彻底醒悟过来。北先生是对的,日本人民的灾难正是天皇体制的固有缺陷,因为天皇本身就是财阀们的保护者,而反过来,财阀又成了天皇体制的最大支持者和捍卫者。只要天皇体制还在,那么无论我们怎么做都无法改变这种现象。

————摘自《从亚洲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作者石原莞尔。

……………

在2世纪的前三十年,尽管经过了甲午之战和庚子事变,俺大清已经被彻底打回了原型。但此时的一些日本人对中国仍然存在一些“同文同种”的感情,他们认为中日都是黄种人,都被白种人欺压,如果中国也和日本一样都崛起了,那么两国可以互相依靠了。

而且这种思潮在当时的日本还有不小的市场。比如侵华时多次担任首相的近卫文麿的老爹——近卫笃麿,就是一个非常活跃的亚洲主义者。他曾经提出过“东亚保全论”和“亚洲一体论”,主张建立日清同盟,创建东亚同文书院,目的亦在于反对欧美、俄国主导支配中国,推广亚洲主义。

后来看到俺大清实在太废柴,他们又转而支持革命党,试图帮助中国革命,从而弄出一个强大的盟国。尽管到了后来侵华战争时,“中日亲善、东亚共荣”之类的亚洲主义口号彻底成了忽悠中国人的幌子。但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半个世纪里,“亚洲主义”这种思潮在中日两国里都是有不少拥护者的,有不少人是真心相信这个理论。

这个石原莞尔也是其中之一。在原时空的1911年,石原莞尔正被派驻在朝鲜当少尉。当他听到武昌起义成功消息后,就把自己手下的一小队兵带到附近的一个山上,然后对天鸣枪,一群人泪流满面,使劲高呼:“中华民国万岁!”

而本位面中国革命的时间更早,1907年“丁未革命”那时,他还没毕业。他就和陆军士官学校的同学们一起跑到学校附近的山坡上,泪流满面的使劲高呼:“中华革命万岁!打倒清廷!”之类的口号。

后来中日发生战争,日本被狠狠抽了一顿,割地赔款,多年扩张的结果毁于一旦。但是日本的惨败非但没有减少国内“亚洲主义”的受众,这种思潮反而比原时空更加火爆了。

怎么说呢?这是因为日本这个国家非常的奇葩,他们的大脑沟回和其他民族大不相同。别的国家如果是被敌国暴打了,肯定记恨一辈子。但日本不一样,他?是个天生抖M的民族,被抽得越惨就越听话,被揍得越惨就越服你。这也是有先例的,比如在唐朝时,他们在白江口被唐军推了,于是就直接跪舔大唐了,什么都学唐朝。明朝万历时,丰臣秀吉被明朝暴打,接下来的德川就对明朝老老实实的。原时空的二战,被美国吊打,又被强喂了两个蘑菇,就老老实实的给美国当小妾了,啥都学美国。

所以要日本搞好关系的话,就得先把他们狠狠的抽一顿,抽得越惨越好。抽完之后,他们就会自动贴上来跪舔,赶都赶不走。这方法是绝对有效的,根本不用搞什么友好亲善之类的东东,那根本没用。只管逮着打就是,你把他们打得越惨,他们就对你越孝顺。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有特例,但至少绝大多数日本人的思维方式都是这种。

没错,这个国家就是这么奇葩。所以他们在中日癸丑战争后,“亲华派”以及“亚洲主义”的人数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打着滚的往上翻了。

“亲华派大幅度增加”这种情况看起来似乎不错,但却并不能让文总满意。因为他们所谓的“亚洲主义亲华派”并不是他们真正的对中国有多深的感情,至少绝大多数不是。他们之所以“亲华”,仅仅是认为这样做可以比“反华”带来更多的利益。当然这也是人之常情,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最重要的是,他们仍然是“天闹黑卡”当作精神偶像,仍然倾向于君主制,这一点和以前的反华派是一样的。

这一点尤其让文总不满,只要“天闹黑卡”这个旧的偶像不被车翻,那么日本的主流意识形态就不可能掰直了过来,科学社会主义就没办法壮大。倒不是说君主制和科学社会主义完全不兼容,而是日本奇葩的历史传统,他们的“天闹黑卡”带有非常浓重的宗教色彩,对日本整个社会阶层都有很强的影响,哪怕他们毫无实权也是如此。

文总对于日本的态度是很明确的,就是要彻底控制起来,这种事情如果仅仅靠武力是不够的,必须在意识形态上也掰过来,再加上经济控制,这样的控制手段才牢靠。经过这些年科社党在日本的发展,已经证明了,只要“天闹黑卡”还在,科学社会主义就很难成为主流思潮,受到大多数日本人的认可。这当然是不能容忍的,所以在文总的计划中,日本皇室是必须被消灭的,“天闹黑卡”这个精神偶像是必须完蛋的,而且必须是被日本人自己消灭,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尽快的接受一个新的思想。

所以如果仅仅是“亲华”,并不符合文总的计划。这也是近几年来中日关系始终不冷不热的原因,哪怕日本政府再怎么努力的搞什么“中日亲善”,高层访华频繁,中国的态度也只是在表面上和气和亲切,正常的生意照做,一般性的国际配合也可以,比如在非洲问题上,但是更深入的合作确实不要想了。

北一辉的日本科社党组织在一战期间那几年虽然发展得不错,但那只是相对欧美国家而言。他们的同情者和支持者虽然很多,但却仍然对“天闹黑卡”抱有期望,这样的局面距离文德嗣的目标还差得太远。尤其是日本在一战中获取了大量利益之后,不断的胜利使得日本的社会矛盾有所缓和,科社党组织的发展似乎到了一个瓶颈。

原本文总对此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经主控光脑小扉扉的推演,按照现在的情况继续下去,科学社会主义在日本很难发展起来。因为日本在一战取得的利益和大片殖民地,足以收买大批下层民众,社会矛盾将大为缓和。

他已经在准备找个机会再把日本狠狠抽一顿。大不了中国直接下场,废掉日本的君主制,扶持一个日本的新政府,就像原时空的美国那样。当然这样吃相就太难看了,会有很多麻烦。毕竟君主制才是目前世界的主流,八大列强里只有中美法三国才是共和制国家,如果没有合适的借口,造成的反响就太大了。而目前的日本态度又那么恭顺,想找借口都不好找。

但是战后没多久,文总就发现是自己想多了,根本就不用中国下场了。因为北一辉他们一直想办而没办好的事情,日本上层已经帮他们办得妥妥的了。

日本上层权贵和财阀们比他想的还要贪婪,还要没底线。因为日本在一战中获得的利益,全都被他们占有了,底层屁民们一个子儿都没分到。就拿他们获得的土地来说,日本本土的耕地面积只有不到550万公顷,而摩杉(莫桑比克)的地形好,可耕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5%,大约3600万公顷,相当于他们本土的6。5倍以上。如果日本像欧美中国那样搞宅地法,把摩杉的土地分给国内那些缺地少地的贫民,那么日本的社会矛盾绝对会大幅度缓和。

按照正常人的理解,似乎都应该怎么干才对,但是日本上层的做法再一次刷新了文总的认知。一战结束后没多久,日本政府就宣布摩杉为皇室领地,也就是说,这块80万平方公里沃土名义上都是属于“天闹黑卡”的。当然,这么多地皇室自己肯定用不完,于是“天闹黑卡”又把大部分土地恩赐给上层权贵们,财阀、军头、新老贵族人人都有份。至于屁民,要土地干嘛?他们给老爷做佃户就可以了,以前只能租几亩地的,现在能租几十亩,多好。

不单单是日本农民白欢喜一场,工人也一样,日本工业在一战期间出现了飞跃式发展,财阀资本家们赚的盘满钵满,但他们的工人却照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他们有全世界最多的工作时间,最低的工资水平,福利更是半点没有。

也就是说,在战场战争中,日本底层平民除了得到一些诸如“大日本帝国战无不胜”,“大败欧洲鬼畜”之类的精神上的满足,啥实际好处都没捞到,生活也没有半点改善。他们卖身卖肉加卖命,只是给上层权贵忙活。

文德嗣一直很不理解那些日本上层的想法,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就不用说了,哪怕是欧美列强,他们的上层虽然同样也是对下层拼命压榨,不把屁民当人看,但是他们自己吃了肉,多少还得从手指缝里漏点儿残渣剩饭,留点儿汤水给下层。像日本上层这么吃独食,还吃得那么干净的,真是闻所未闻。

……………

石原莞尔忍不住感叹道:“真是难以想象,这样大的城市里,居然看不到一个乞丐!”

他现在是在上海市区的一家日本餐厅里,这家餐厅的老板其实是中国人,但老板娘是正宗日本妹子。老板娘叫山口百惠子,是当年被日本政府作为“战败赔款”交过来的日本妹子之一。当然两国明面上都说这是“增加两国跨国婚姻,加强两国友谊与交流”等高大上的说法。

餐厅老板牛大春是个退伍军人,他是在政治部组织的“相亲大会”上认识了现在的老婆,两人都有意思后,就在组织的撮合下成了一对。山口百惠子在“新娘学校”里学会了一手高明的烹饪手艺,做得一手好菜。因为新娘学校的烹饪课程除了教她们中餐,还会教她们本国风格的菜肴制作,所以从里面出来的“预备新娘”们不但会做中餐,她们故乡的菜肴也不在话下。

牛大春在退伍之后,就带着老婆在上海开了这家叫“月亮亭”的日式餐厅。大家都知道,中国是著名的大吃货帝国。中国人民对于饮食的兴趣是世界之冠,没有哪个国家比得上,以前饭都吃不饱,自然没心思去追求口味。因为文总的出现,本位面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得非常快,愿意尝试一下异国风味的人也多起来,“月亮亭”的生意也特别的好。

…………

PS:求票票,求赞,求订阅……

第584章 海军间谍案(中)第341章 爪哇海之战(三)第676章 不好意思,狗链松了!(中)第353章 王师王师这是路(下)第39章 第八镇的进攻第251章 西亚风云(下)第723章 核平时代(上)第305章 勇气之源第235章 倒霉的约翰牛(上)第271章 英德决战日德兰(上)第640章 法兰西救国军第462章 南美烽火(下)第330章 航空工业的成果第302章 当前局势第327章 贷款的先决条件632章 纳拉伯装甲大会战下第554章 美日对峙(上)第39章 第八镇的进攻第670章 西门总督第690章 人革联维和部队(4)第31章 巴纳扎尔的奋迅第463章 拉普拉塔河口之战第197章 舟山海战(四)第496章 小胡子的崛起第624章 澳洲攻略之猎杀潜航(下)第56章 进口妹子第303章 俄国二月革命第391章 大西洋上的猎人第488章 国内国外的人才第274章 本土舰队的日落第42章 第八镇的惨败(下)632章 纳拉伯装甲大会战下第683章 次大陆战争(2)第387章 地中海风云(六)第290章 重建的联合舰队第636章 当前的世界局面第358章 把尼二那家子捞出来(上)第302章 中国的小弟们第635章 当前的世界局面第424章 看电影第234章 猎杀运金船队第160章 缘何点错科技树?第508章 环球访问第580章 新的军种——火箭军第369章 狂飙猛进的北方集 群第226章 飞艇、火箭、铀矿第589章 磨刀霍霍向牛牛第67章 四川解放第578章 国庆前夜第471章 新的黄河第612章 新加坡要塞之殇(上)第157章 “一五计划”(6)第62章 爆红的《清宫热》第581章 三十周年阅舰式第35章 飞艇!飞艇!第532章 “动物园禁运”事件第538章 与小胡子的会晤第401章 非洲的大坑第513章 铁路大建第456章 四五计划第250章 西亚风云(中)第448章 一?二八刺杀事件第135章 北洋降服第488章 国内国外的人才第580章 新的军种——火箭军第510章 考古当如孙殿英第497章 汉京奥运会第246章 第三代计算机第559章 扯皮时间第131章 新的作物第12章 公路规划第665章 非洲问题(1)第381章 地中海风云(三)第318章 法罗群岛大海战第601章 大白鲨级潜艇第710章 你们好好玩,我种田去(1)第291章 不平安的平安夜第658章 归化人(1)第468章 大蘑菇的栽培(中)第100章 急迫的美国第370章 红色哥萨克的覆灭(上)第404章 往沟里带人第186章 焦虑的日本(上)第94章 本时空PLA成立!第611章 崩溃第176章 我是自干五马克(中)第441章 40节的战列舰你怕不怕?第167章 武装干涉(下)第282章 日德兰的余波第119章 苏皖鲁战役(上)第700章 打击(8)第362章 趁火打劫为快乐之本第444章 新飞机第506章 加纳新政第521章 海军大建和西班牙的第三势力第88章 空军的新玩具第171章 法国远东舰队覆灭(下)第26章 “复汉子”官静第304章 沙俄的崩溃第171章 《中法顺化和平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