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节 去奴袜带刀见

?唐军在前方血战,而作为职人员,封常青悠然自得的在后方的军大帐写着章。

在后方的营地,郎官郑德诠领着几十名火头军忙的一滩糊涂,看到封常青悠闲自得,马让人招呼他别闲出一个屁来,出来活动活动,帮着点火做饭。

封常青一梗梗脖子,让通知的人滚蛋,老子有正经活儿干,别在这儿碍眼。

郑德诠是高仙芝的发小,情谊自然不一般,仗着高仙芝的庇护,平时颐指气使惯了,没有人敢于不给他面子。今天让封常青卷了,面子下不来,气得破口大骂。

郑德诠满大营骂大街,声音高亢而响亮。封常青我行我素,你使劲骂吧,反正被骂不是第一次了,老子当王八放屁了,依然端着茶水提起毛笔勾勾画画,怡然自得。

夜幕时分,高仙芝率领着打赢了战争的将士返回了驻地。赢得了如此大的胜利,没有理由不喝一杯。全军举行了篝火狂欢,他在敬了将士们一圈酒以后,带着醉意返回了军大帐。

全军都在狂欢,每个人都有一千条理由将自己灌醉,唯有高仙芝还不能休息。他要整理思绪,将这几天的战斗经历和结果完整整理出来,交给夫蒙灵察。

这个报告很难写,高仙芝很为难,既要把抗命的责任推出去,又要把大胜的结果写得明白,通俗易懂,还要带统帅部的功劳。而这样的章,自己的几个幕僚都不胜任,只有自己干了。

自古以来,战争书可不是一件简单的字游戏,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其蕴含着大智慧。这可不是说着玩的,有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在祸乱大半个国的太平天国起义期间,清军节节败退。曾国藩的湘军草创,拉战场和太平军作战。然而,打仗可不是写章,湘军打一仗败一仗,没赢过一场。特别是在鄱阳湖口一役,如果不是手下的将士水性好,自己的老命也险些送掉。

经历了一连串的败仗,朝廷的弹劾书铺天盖地。曾国藩他不得不书皇检讨错误,在疏书里,其有一句是“臣屡战屡败,请求处罚”。

看到曾国藩的书,有个幕僚急了,这不是闲着没事儿整死自己么!于是,他建议曾国藩改动书,把“臣屡战屡败”改为“臣屡败屡战”。

不要以为这是几个字的变动,无关大雅。经过这么一修改,整个书的意义都不一样了。屡战屡败说明自己无能,辜负了朝廷的重托,堪称死有余辜;而屡败屡战,说明自己不畏强敌,一腔热血为国尽忠,迎着困难,绝不逃避。

果然,这一改成效显著。咸丰皇帝龙颜大悦,不仅没有责备湘军丧师失地的责任,反而公开褒奖曾国藩,号召各路大员向他学习不怕死的死缠烂打精神。

由此可见,章可以杀人的。要不怎么有了“口诛笔伐”这一个用了很久也依然不褪色的成语。

高仙芝辗转反侧,千头万绪,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正在此时,大帐的毡门推开了,封常青走了进来。

高仙芝皱紧了眉头,他对封常青这个人至今没有一丝好感,看到他觉得讨厌。

封常青注意到了高仙芝的不耐烦,实际,这一段时间以来,自己整天在军大帐转悠,高仙芝对他没有正眼儿看过,这样的冷淡他已经习以为常了。

封常青没有说话,将手的书放到了高仙芝的面前。

高仙芝很怪,不由得问道“封先生,这是什么?”

封常青淡淡的说“高将军鞍马劳顿,常青在后方无所事事,将战斗情况做了一个小结,写出了告捷书。常青笔粗陋,请将军过目。”

高仙芝翻了翻眼睛,不相信的看着封常青。只有亲自参加过战斗的人才能知道战斗的艰辛与不易,你一直在大营之喝茶水聊天,竟然也敢书写战争场景。“你以为你是谁,未出茅庐,三分天下的诸葛孔明么?真是无知者无畏啊!”然而,高仙芝没有说出来,也没有更多的客套,挥手让封常青出去。

高仙芝的头很疼,想来想去无从下笔,于是,将扔到一旁的封常青报来的告捷书翻了一下。

一行堪称秀丽的字跳入了高仙芝的眼帘,让他的神经顿时变得兴奋起来。

“卑职率军夤夜进军,次舍井泉,遇贼形势,克获谋略……”

章洋洋洒洒,数千言犹如行云流水,一泻千里,浩浩荡荡不可遏止,战斗的每一个细节都活灵活现,字里行间洋溢着大无畏的英雄主义豪情。高仙芝想说的,封常清都周到地替他说了,甚至他没想到的也历历在目,不动声色的将战斗的功劳说了出去。

这样的思想高度,是亲自参与作战的幕僚也未必能做到,而一个躲在后方大帐的人,没有经历战争,竟然写得活灵活现!高仙芝大吃一惊,按照史书的说法是“仙芝大骇异之”。

高仙芝立刻命令郑德诠觐见,询问他,封常青是不是在战后和将士们有过接触。

郑德诠肯定的说“那小子不干正事儿,躲在房间里写写画画,然后蒙头大睡。等到您回来了,什么也不问,吃了口饭,谁也不理,然后我看他到您的大帐来了。咋了,大哥,这小子有惹您生气了?我看,把这个东西开走得了,省得在这儿碍眼。”

“额滴神啊!这是老子的诸葛孔明啊!不,是凤雏先生,他们两个丑的一样,聪明的更是如出一辙,一点儿都不带走样的。得出了这个结论,高仙芝欣喜异常,高兴地击掌欢庆,不再搭理郑德诠,让他该干嘛干嘛去,立刻命令亲兵通知封常清“去奴袜带刀见”。

这里解释一下,所谓的“去奴袜带刀见”,应该是“具奴袜带刀见”的笔误,是一种身份的提升,绝对不是市井间流传的所谓的免除了奴隶的身份的解释。

当时,下级参见级是有严格的服饰规定的,下级要穿的“奴”,是在西北地区流行的少数民族服装,紧衣窄袖,很适合骑马射击;“袜”当为“抹”字,即“抹额”,扎在额头的红头巾。

如果还不明白,那不是你的智商有问题,而是我的表述让人看不懂。换一个通俗的说法,现在一些日本和韩国“愤青”,不管遇到多大的事儿,经常在脑袋绑一条写着“必胜”的白布带子,抹额是那玩意儿。

多说一句,那是国人老祖宗的东西,日本人偷去的,我们完全可以向日本人陈述知识产权。偷了几千年了,给少了不好意思,每条带子收十块钱吧。日元不行,那东西太毛,当然是欧元,英镑也可以。

这一身标准的军服和佩刀结合在一起,逐渐成为下级军官晋见级军官的固定的戎服。以后,随着西北将领进入朝廷高层,这一风俗成为朝廷固定的礼仪。将军们参见宰相,都要“去奴袜带刀见。”

高仙芝如此决定,这是承认了封常青不再是他的幕僚,私人智囊,而是提拔他为有品级的军官了。也是说,封常青不再是“以工代干”,而是吃皇粮的国家公务员了。

凭着一片花团锦簇的字,封常青成功的实现了人生美丽的蜕变,进入了军官行列,前途因此一片光明。用事实反驳了“请君暂凌云阁,若个书生万户侯”的理论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第308节 马嵬坡第327节 母马计第247章 一战破敌第259章 萨珊王朝的宝藏第15节 诡异的羊皮卷第107节 庆功宴第79节 戍堡血战第55节 一路向西第307节 可耻的西原大败第261章 蔡家楼第7节 相约从军第265章 杨国忠的震怒第209章 遥远的呼罗珊第171章 峡谷血战第168章 达扎路恭元帅的犹豫第231章 庆祝胜利第225章 河滩之战第120章 杨钊改名第258章 呼罗珊警报第44节 大老板鲜于仲通第135章 折戟石堡城第169章 血肉磨坊石堡城第293章 陕郡败退第168章 达扎路恭元帅的犹豫第81节 拨换城陷落第124章 勒索第320节 光复洛阳第253章 陌刀军破敌第299章 无疾而终的御驾亲征第71章 死亡突击第118章 马球大赛第300节 城门风波第319节 睢阳陷落第292章 边令诚生气第176章 攻克石堡城第50节 兄妹重逢第113节 惨烈的睢阳第197章 拓枝城危急第255章 可耻的背叛第263章 安禄山不见了第322节 安庆绪逊位第40节 捕俘(2)第284章 封常清临危受命第314节 火烧叛军第5节 卖刀第218章 初战大败第253章 陌刀军破敌第234章 顿兵于坚城之下第120章 杨钊改名第330节 辛家大小姐第76节 狐狸尾巴露出来了第285章 洛阳守备第224章 康国的偷袭行动第108节 布衣登场第267章 虢国夫人思春了第168章 达扎路恭元帅的犹豫第72节 血战第315节 太原保卫战第71章 死亡突击第33节 倒霉的牛羊贩子第243章 锋矢阵第178章 踉铛入狱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1章 故土难离第44节 大老板鲜于仲通第119章 男女私情第170章 血战第22节 滑头小子郑德诠第272章 “以番易汉”第113节 惨烈的睢阳第135章 折戟石堡城第189章 翠儿第139章 盾兵婆勒川第285章 洛阳守备第298节 函谷关遭遇战第147章 目标麦赫万第234章 顿兵于坚城之下第134章 紫宸殿会议第162章 必死的信使第183章 抱得美人归第33节 倒霉的牛羊贩子第51节 入幕之宾第206章 黑衣大食的崛起第148章 卡赫塔巴第165章 名将登场第263章 安禄山不见了第328节 冒死突击第215章 别了,呼罗珊第85节 庭州被围第178章 踉铛入狱第110节 马老四来了第237章 信鸽第298节 函谷关遭遇战第209章 遥远的呼罗珊第241章 战争、战争第303节 英雄之死第232章 唐军出现在怛逻斯城第53章 牛大小姐私奔第48节 乌鸡变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