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无疾而终的御驾亲征

?在高仙芝、封常清固守潼关,整训军马的时候,唐玄宗李隆基也没有闲着。[燃^文^书库][www].[774][buy].[com]

作为整个国家的控股人,唐玄宗李隆基对反叛的仇恨无与伦比,其仇恨指数,没有任何人比他更强烈。在安史之乱的战火燃烧愈力的时候,感觉到自己不应该默认事情的发展,应该为岌岌可危的国家干点什么,于是突然想到了御驾亲征。

自古以来,在遇到关乎国家命运的重要时刻,为了鼓舞士气,皇帝要亲自率军上前线。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皇帝不避矢石,将士们没有任何理由后退。

而且,在大唐建国之初,秦王李世民就曾经亲自上前线征战,取得了令人炫目的胜利,由此具备了和太子李建成争夺继承权的资格。作为李世民的直系子孙,有着同样优秀的基因,唐玄宗李隆基自认也会干的不错。

对,就这么干!唐玄宗李隆基下定了决心。

其时,事情没有到最后关头,唐玄宗李隆基大可不必多此一举。

在安禄山反叛以后,兵锋凶悍,加上事出突然,河南、河北各郡措手不及,因此,唐军接连失败。如果安禄山不顾一切的向潼关突击,有相当大的可能夺取潼关。假如夺取了潼关,长安就出在叛军的马刀范围之内,而大唐朝廷从各道征集的兵马尚未赶到长安,都城守备空虚,大唐朝廷的崩溃就有极大的可能。

但是,安禄山从骨子里就是一个流氓,在砍人方面有一把刷子,在政治方面是不及格的。进入洛阳后,忙于做登基称帝的准备,减弱了攻势,这就给大唐朝廷以喘息机会,各道援兵渐渐云集长安,加强了守备。

如果通盘分析,唐军只要控制潼关天险。诸道兵马在河北、河南开战军事行动,安禄山的好日子就结束了,用不着唐玄宗李隆基亲自到前方走秀。

但是,唐玄宗李隆基已经彻底昏头了,他现在谁也信不过,甚至儿子们也不让他相信,他现在只相信自己。

但是。皇帝出行可不是驴友旅游,一个背包就成了。必须有大批的军队扈从。

为了策划御驾亲征,唐玄宗李隆基接连下了几道诏书,征调河西、陇右、朔方3个军镇的主力,在节度使的率领下进京勤王。而且,唐玄宗李隆基规定了一个期限,就是20天内到长安报到。

从历史的角度看,唐玄宗李隆基的这几道诏书,对于大唐朝廷而言,是非常致命的。

安禄山作乱。看着声势浩大,实际上,主战场就在黄河两岸,朔方、河东节度使的部队足够应付。现在,将河西、陇右、朔方的主力全部调走,只留下一些地方部队,这就给吐蕃人进入陇右和河西打开了一条康庄大道。“安史之乱”后。吐蕃成为唐朝的心腹大患,与唐玄宗李隆基的这次瞎指挥有着因果干系。

然而,事到如今,唐玄宗李隆基已经顾不上了,他要不顾一切的亲手掐死那个叫做安禄山的胡人。

遗憾的是,宰相杨国忠没给他亲自砍人的机会。

听说唐玄宗李隆基要御驾亲征。杨国忠当时就麻爪了。

杨国忠不在乎唐玄宗李隆基是不是受得了风寒,他害怕的是唐玄宗李隆基走后的安排。

皇帝坐镇都城,古来如此,如果一旦皇帝要巡幸天下,自然要让亲儿子看住都城,而这个亲儿子非太子莫属,这就是所谓的“太子监国”。

太子监督国政。就是朝廷的最高领导,生杀予夺,没有任何人能制约他的行动。

杨国忠不同于高力士,太子、皇帝两面不得罪,都维持得很好。而他一直忙乎唐玄宗李隆基,对太子非常的冷淡。

杨国忠为人奸猾,知道江山早晚是太子的,对太子冷淡不是出于本意,而是害怕唐玄宗李隆基对他有看法,将他划为“*”。因此,明里暗里疏远太子。

太子也知道杨国忠疏远自己,因此,对于杨国忠,他也是敬而远之,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这一下问题来了,一旦太子监国,太子会不会利用手中短暂的权力对付自己?杨国忠考虑再三,得出了结论:一定会!

杨国忠思前想后,决定阻止唐玄宗李隆基御驾亲征。

杨国忠很清楚唐玄宗李隆基得决心,因此,自己没有出面,而是召开了家庭会议,将3位堂妹请到了家里。

杨国忠没有心情废话,甚至应有的礼节都省掉了,开门见山的说道:“太子李亨为人有心计,向来对杨氏一门有成见。一旦皇帝离开了京城,太子监国,动用手中的权力,杨家的路就到头了!”

杨国忠整得煞有介事,这几个堂妹都是床上的高手,对政治是狗屁不通,经不起吓唬,顿时吓尿了。

杨国忠就是要这样的效果,但他觉得戏份还不够,于是,咧开大嘴,也是一顿干嚎。

杨国忠一哭,将虢国夫人哭毛了,自己率先忍住了泪,狠狠的拍了桌子。

桌子“稀里哗啦”一顿乱颤,所有的眼泪都止住了。

杨国忠处心积虑的召开了这次家庭机会,当然不是展示眼泪的。看到几位堂妹成功的受到了控制,于是面授机宜,一定要想办法说服唐玄宗李隆基取消御驾亲征。

三姐妹中,杨贵妃是小三,虢国夫人是唐玄宗李隆基得姘头,都对李隆基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然而,任何事情都能分出远近,如果说影响力,非杨玉环莫属。因此,4人投票决定,由杨玉环出面,不管是采取什么办法,一定要绊住唐玄宗李隆基的马腿。

历史的实践证明,大美女杨玉环对唐玄宗李隆基具有无与伦比的杀伤力,而唐玄宗李隆基对于杨贵妃没有任何的免疫力。

会议结束了,暗箱操作开始实施。既然是暗箱,就没有人看到行动,不过,猜也猜得出来,杨玉环在床上一发嗲,唐玄宗李隆基就软了。

当时,唐玄宗李隆基已是71岁高龄的老人了,这是一个经不起折腾的年龄,所谓的御驾亲征就是为了装点门面,所以,杨贵妃的燕语莺声,勾起了他“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的甜蜜回忆。于是,也就顺水推舟,偃旗息鼓,只留下历史的遗韵颤音在宫廷里回旋。

从那以后,唐玄宗李隆基的“御驾亲征”成了好大的画饼,无疾而终,再无人提及。

打消了御驾亲征的念头,但唐玄宗李隆基的担心没有减轻多少,对战局的担心与日俱增,无奈之下,把目光投向了潼关。

潼关是长安的屏障,也是大唐朝廷的最后的防火线,过了潼关就是白鹿原,长安就没有任何地方可守。唐玄宗李隆基再昏庸,也会知道潼关丢不得。

想到了潼关,唐玄宗李隆基得担心少了一些,幸好自己棋高一着,那里有高仙芝、封常清两员大将镇守着。这两人砍人技术一流,他们镇守着潼关,应该出不了大问题。

唐玄宗李隆基得这个想法还是正确的,如果他一直贯彻着这个思路,并予以支持,那么,安史之乱无疑只会在小范围内进行,大唐朝廷的统治依然坚如磐石。

然而,历史有时是不理智的,常常会因为小人物的出现而改变方向,这一点很狗血,但毋庸置疑。

第282章 密诏第126章 做死的胡人第89章 逃出生天第127章 彩云之南的南诏第303节 英雄之死第239章 穆斯林总督的和平第185章 面圣第168章 达扎路恭元帅的犹豫第206章 黑衣大食的崛起第105章 围魏救赵第94节 追兵第70节 游击将军第221章 哈里发曼苏尔第185章 面圣第271章 联手哥舒翰第253章 陌刀军破敌第243章 锋矢阵第256章 唐军败了第20节 油焖大米饭第15节 诡异的羊皮卷第108节 布衣登场第306节 哥舒翰出征第85节 庭州被围第7节 相约从军第226章 诱敌聚歼第294章 潼关血战第70节 游击将军第153章 阿拔斯的黑旗第295章 烈士颜杲卿第253章 陌刀军破敌第162章 必死的信使第300节 城门风波第103节 讨伐达奚部第231章 庆祝胜利第327节 母马计第121章 交锋第79节 戍堡血战第159章 赛雅尔总督第148章 卡赫塔巴第35章 码头惊魂第251章 战前论史第59章 神秘的女孩第318节 吃人的睢阳第202章 悬崖上的绳索第220章 穆斯林总督的诡计第106节 去奴袜带刀见第263章 安禄山不见了第312节 安禄山死了第158章 段秀实揭榜第234章 顿兵于坚城之下第309节 李隆基下野第317节 回纥骑兵第257章 停止追击第220章 穆斯林总督的诡计第101节 攻克俱兰城第105章 围魏救赵第20节 油焖大米饭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296节 雍丘保卫战第324章 没有赢家的北邙山之战第109节 深夜求救第131章 一代天骄王忠嗣第201章 深山密洞第277章 荣义郡主第274章 太原平乱第51节 入幕之宾第213章 阿莱拉第255章 可耻的背叛第51节 入幕之宾第329节 再一次兵败邙山第311节 血战群敌第261章 蔡家楼第286章 叛军如火第217章 短兵相接第246章 唐军左翼溃败第269章 阿布思反了第301节 秘密接头第270章 搞死吉温第272章 “以番易汉”第153章 阿拔斯的黑旗第238章 段秀实出使第259章 萨珊王朝的宝藏第315节 太原保卫战第211章 鸵鸟比赛第88节 英雄末路第122章 杨国忠训诫第267章 虢国夫人思春了第99章 怛逻斯城沦陷第255章 可耻的背叛第101节 攻克俱兰城第62章 小茅屋第28节 力士脱靴第118章 马球大赛第181章 一骂服众第212章 同胞的出卖第145章 呼罗珊的来客第322节 安庆绪逊位第178章 踉铛入狱第175章 死里逃生第268章 左金吾大将军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