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投降了唐军,却没有受到重用,本来就憋了一肚子火,有了重打锣鼓另开张的念头。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800book. 无弹窗广告)【首发】听说安庆绪以帝位相赠,顿时来了精神,命令13万军队开拔邺城。
史思明的反复无常引起了军队高层的反弹,很多将领劝他要三思,他的幕僚耿仁智的态度更为明确,劝他不要反复,以至于耽误了全家人的性命。
史思明勃然大怒,这个耿仁智太他娘的过分,偷偷改换自己呈报给唐肃宗李亨的信函,让李光弼那厮逍遥法外。这个账还没算,现在又嗦嗦的,让人讨厌!想到这里,一股怒气压抑不住,随手抄起身旁的大棒,用力一挥,击碎了耿仁智的脑袋。
救兵如救火,史思明在范阳调动军队,先派大将李归仁率领一万步兵,3000骑兵作为先头部队,到滏阳接应安庆绪逃出邺城。
李归仁率军到达了滏阳,看到唐军防守严密,一时不敢动手,原地驻扎防御唐军,然后派人向史思明求救。
史思明接到前线的紧急公文,马上率领5万主力启程,攻击邺城南面的魏州(今河北大名)。
史思明是叛军中最狡猾的一个,使出了反间计,魏州节度使崔光远斩杀了自己的大将,导致军心离散,向南逃跑。叛军占领魏州城,杀光老弱男丁,斩杀军民3万,以壮丁为挑夫,把妇女****数遍,凶淫无比。
将唐军势力清除干净,史思明完整的获得了魏州,获得了进攻唐军的前进基地。
叛军近在咫尺,唐军顿觉压力,马上召开了军事会议,研究对策。
李光弼看到了史思明军队的弱点,在军事会议上,建议分兵进迫魏州,牵制住史思明,使官军有较充裕的时间攻邺城。先解决邺城的安庆绪,然后再解决史思明。
李光弼的计策非常的英明,如果付诸实施,唐军取得胜利指日可待,然而,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对于李光弼的军事策略,监军鱼朝恩坚决反对。
唐朝的监军就是政委,具有凌驾一切的权力,众将不敢反对,李光弼的计划胎死腹中。
虽然唐军仍然采取了围困政策,而没有采取更有力的军事行动,但是,叛军的形势还是很难过的,邺城被围困4个多月,粮食吃尽,城里的人相杀而食,一斗米的价钱7万多个铜板,一只耗子价值好几千个铜板。#,最快更新就到om&
就是老鼠和树叶都吃光了,饥饿的人们把塌墙下的麦谷壳和马粪洗一洗就狼吞虎咽的吃了。本小说手机移动端首发地址:
饥饿能摧毁人们的意志,何况,安庆绪不值得人民为他牺牲。因此,邺城内酝酿兵变,很多高级将领都参与了这个阴谋,打算派人出城联络,里应外合出卖邺城。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在冷兵器战争中,天气绝对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这时,天降大雨,大雨连绵不绝,邺城城内波浪滔滔,道路埋没在洪水之中,房屋倒塌,派出的使者竟然无法渡过街道,暴动的事无疾而终。
城内的人在水中煎熬,城外的人也好不了哪儿去,唐军在风雨中挣扎,战斗力大打折扣。
然而,叛军不甘心失败,安庆绪困兽犹斗,在城外叛军的接济之下,再度大肆征兵,集结叛军15万人,在新店(今河南陕县西)与唐军鏖战。
这一战,李嗣业的陌刀军再一次承担了先锋的角色。陌刀军在强悍的回纥骑兵配合下,一路突飞猛进,直接打进了叛军的中军,一鼓未停,叛军全线溃败。
唐军击败了叛军主力,随即攻城。这一次,陌刀军再一次担任了攻城主角。不过,幸运之神没有再次眷顾陌刀军。
陌刀军受命攻城,李嗣业身披明光铠,肩扛大盾,手握横刀,第一个踏上云梯,向城头进击。
邺城是叛军最后的堡垒,这里的守军都是安禄山从范阳带来的嫡系,战斗意志顽强。面对唐军的进攻,叛军依托城墙抵抗,抵死不退,唐军损失惨重,李嗣业也被狼牙箭射中。
陌刀军冒死抢回了李嗣业,经过急救,他总算捡了一条命,不过,这条命也不完整了。
主帅郭子仪十分担心李嗣业的病情,命令他回到后方养病。
然而,李嗣业考虑到战况紧急,一旦他离开了军队,很可能造成军心动摇。因此,李嗣业不同意离开前线,就在军中养伤。
郭子仪无奈,唯有好言安危,让他心无旁骛的静养。
李嗣业的陌刀军遭到了挫折,因此,郭子仪改变了打法,命令军队层层设防,围困相州城。
这时,唐军的后援部队到了,总计拥有大军60万。
本来,邺城无战事,李嗣业在帐中养伤几日,伤势好得很快,甚至能够在亲兵的扶持下地行走几步。然而,一件意外的发生,彻底摧毁了李嗣业的健康。
在战斗对垒的情况下,交战双方的神经都紧绷着。有一天晚上,有人意外弄出了响动,整个军营以为叛军偷袭,顿时金鼓齐鸣,将士们乱纷纷的聚集起来应战。
金鼓声催动了李嗣业的神经,亢奋得一跃而起,大叫杀贼。
好人突然受到了惊吓,也受不了,何况一个身受重伤的人。李嗣业的激动导致了箭疮破裂,鲜血潮水般奔涌,军医束手无策,一代名将,就此告别人寰。
唐肃宗李亨听到李嗣业为国捐躯的噩耗,十分震惊,顿时嚎啕大哭。
大唐朝廷没有忘记为国捐躯的勇士,发布命令:追赠李嗣业为武威郡王,谥号忠勇。其子李佐国袭封爵位,食邑200户,后追赠宋州刺史。
李嗣业是为战争而生的,青年时期入伍,一直在安西保卫着国家,戎马一生,建立了无数的功勋,为国家巩固西域,消灭祸国殃民的叛乱流进了最后的一滴血。
史思明在魏州坐山观虎斗,等到大雨退去,带兵前进,在邺城城外围安营扎寨。
郭子仪很清楚史思明要干什么,因此严令军队备战,准备趁叛军立足未稳之际发动突击。但是,因为宦官鱼朝恩的干预,唐军人自为战,郭子仪的将令无法得到有效的贯彻,除了李光弼,另7位节度使和一位指挥使根本不听他的,导致唐军无法统一行动,进攻的意图无法实施。
唐军没有任何的干扰行动,史思明很轻松的进行了部署,他将部队分成了几部分,每部分都以邺城为圆心,50里为半径。
扎营完毕,史思明发布命令,每个大营发给战鼓300面,任务只有一个,日夜不停地敲。
震天响的战鼓很快震动了围城唐军的耳膜,唐军士兵仔细一听,鼓声居然从四面八方传来,马上人心惶惶,叛军咋就这么多的战鼓,到底来了多少人啊?
史思明的叛军在邺城的外围打鼓,唐军将士在心里打鼓。
在战鼓声伴奏下,史思明从每个大营里挑选出500名精锐骑兵,组成了无数个敢死队,从各个方向冲击唐军大营。
唐军不得不迎击叛军的进攻,不过怪事来了,唐军一出动,叛军马上就往回跑,唐军一回营,叛军后脚就追击。
这样的骚扰不分白天黑夜的进行着,时间一长,唐军的日子难过了,不仅每天都有将士受到杀伤,导致唐军不敢自由活动,甚至连日常的砍柴割草都成了难题。
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诡异的情况,人数众多的唐军被人数很少的叛军包围,只能龟缩在大营之中唐军抱团取暖,甚至不敢离开大营一步。
当时天下饥荒,军中所用粮饷都是南从江、淮地区,西自并州、汾州运来,船车相继不断。
于是,史思明派将士穿上官军的服装,窃取官军的号令,去督促运粮者,斥责他们缓慢,随便杀戮,使转运的人心中惊骇恐惧。他们又在运送粮饷船车聚集的地方,暗中放火焚烧。神出鬼没,聚散无常,他们自己能够相识别,但巡逻的官军士卒却抓不到,也侦察不出行迹。因此官军各路军队都缺乏粮食,人心涣散。
唐军的士气就这样每天都在消亡,而叛军的士气拼命的增长。从士气来看,唐军已经败了。
史思明当然明白气可鼓不可泄的道理,在第二年的三月六日,史思明率全部叛军突然攻击唐军固守的北邙山。
史思明担心唐军坚守,于是又派间谍扬言自己军士思归,诱骗唐军决战。
郭子仪当然不能相信这个痕迹太明显的诡计,因此按兵不动,不过,太监鱼朝恩不干了,想立大功,以唐肃宗李亨的名义下令各军进攻。
鱼朝恩代表唐肃宗李亨,唐军没有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出战。
在这里发几句牢骚,宦官制度是封建王朝的毒瘤,很多朝代都亡于宦官专权,秦朝如此,东汉如此,北魏如此,很多朝代都是如此。然而,历史的教训就在那里,为什么历代朝廷都没有接受教训呢?
原因很简单,这就是因为宦官和皇帝朝夕相处,以致到了不分彼此的地步,皇帝忌惮统兵在外的大臣,因此,派出自己人监督大臣的行动。
宦官因为身体的残缺,必然导致精神的创伤,人格也是不完整的,人格有缺陷的人决定大事,事情不坏反倒是怪事了。
有感而发,希望不要惹得残联不高兴。
在鱼朝恩的威逼之下,这一次,唐军的10个节度使和指挥使总算达成了一致意见,60万唐军步兵骑兵开始了统一行动,在安阳河北岸列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