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做客君山

ps:感谢登娃娃爸、树上福语、触摸冰川肌肤的打赏。那什么,投月票的道友比较多,贫道实在没法一一列明,以后就一并道谢了。

嘉靖十七年的春耕正在紧张的进行着,赵然从长宁谷回来的时候,阡陌纵横的田野中,百姓们正在辛苦的播撒种子。村子里炊烟袅袅,鸡鸣犬吠声不绝于耳,真是好一片田园气息。

蓉娘跟在赵然身后,满脸好奇地不停张望着,时不时问上几个幼稚的问题,比如秧苗在水里泡着会不会死?比如沟渠中的水那么混浊,鱼怎么养得活?赵然没有笑话和鄙视的意思,一一耐心解答。

身为君山地区道门和官府的最高领袖,赵然对自己的“怠政”很是惭愧,一回来后便立刻进入角色,下基层走起了群众路线。他按照十选一的比例,在农户中挑选了一百户家庭,耗费七天时间挨个走访一遍。

询问的问题大概集中在几个方面:去年的收成好不好、田租交了多少、在村中的“农业大比武”中排在第几个等次、是否收到了与等次对应的奖品——他去年让金掌柜订购的铁锅、陶罐等物;田租是怎么上交的、除了田租外是否缴纳了别的税赋或杂钱、君山庙下发的物品是否收齐、有没有被经手人克扣;家里存下的余粮打算怎么使用、最想换取的物品是什么、来君山贩货的商贾走卒用什么价买粮;今年的心愿是什么、觉得君山还缺什么……

蓉娘耐着性子陪赵然挨家挨户走了一遍,看他将这些对话记录在纸上,然后逐渐形成一些或圆或方的图形,最后算出一些歪歪扭扭的字符。最后忍不住问道:“这些事情有意思么?”

赵然指着纸页上的字符和图形向蓉娘解释:“大约八成的百姓都对今年的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这表明我们的政策是有效的,努力方向是正确的;六成百姓的收获扣除田租后可以支撑到明年,三成百姓能够支撑到秋收,还有一成百姓粮食不足。这里面原因复杂,你看,都在表中列明了……说明今年的外购粮食还不能停下来,唔,由此我决定建立一座粮仓,作为君山的战略储备粮库。库存至少保持在五千石以上;从价格上来看,粮食仍然居于高位,其次是棉布,再次是农具,这是君山今年急需解决的三个问题。也是今年的农业工作重心;有三成百姓都提到一个问题,君山没有学塾,这是我的疏忽……”

看着略显疲惫的赵然,蓉娘心中微怜,想了想道:“东方赔的银子到手后,我都匀给你吧,够么?”

赵然毫不客气的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多谢你有心了。不过你也别全给我,自己留下些吧……很多事情不是钱的事儿……你看,已经有苗头了。几个村子都出现了村佬代收田租时以大秤收粮的事,还有,我去年采购了一批铁锅、陶罐之类的奖品,本来是按照各家贡献大小不同来分发奖励的,但是实际发放中,有两起以低充高的现象。虽然不起眼,但这个苗头不好。得想办法从制度上解决……”

蓉娘道:“我刚才问你有意思么,是想说。你总是把心思放在这些琐事上,会不会耽搁修行?”

赵然差点就脱口而出:我修行的就是这些琐事!好在他还有几分理智,没有因为太熟而泄露自己的秘密,不过他觉得自己也应该为修炼的与众不同而做一些铺垫了,于是道:“蓉娘,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万物,万物之中皆有大道,你别小看了这些日常琐事,他关乎百姓民生,这里面就含有最根本的大道。不是只有在深山中吸纳灵力才算修炼,那只是一个方面,除了修行法力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面,就是我们的道心。”

“道心?与天地相合,圆融虚实,这不就是道心么?”

“说得不错,但这是修道的最终目标,那么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各人有各人的方法,我的道就在这些百姓的琐事之上,这是我走的路数,旁人学不来,我也学不会旁人的道。”

蓉娘想了想,点头道:“好吧,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虽然和我的不一样,但殊途同归?”

“嗯,看来你领悟力还是比较强的,怎么样,是不是对我的道很感兴趣?想不想拜师?我可以勉为其难收下你。”

赵然整理完手上的数据后,又拉着蓉娘来到小君山西麓的上新村,这里是去年江油县洪灾后新开辟的定居点,如今已有三百二十户移居至此,都是江油县逃荒而来的灾民。

上新村的村落建设已经竣工,因为户数比较多,建村的时候分散成大约五个聚居点,呈梅花状分布,各自相隔百丈远,中以水渠相间。

这里原本是密密的老林,现在周围已经开出了一片片新田,大致已经超过千亩,新移民们同样在田地间忙碌着。上新村西北处堆积了厚厚的一排排原木,垒得很高,上面有几个幼童正在玩耍。

赵然一处处向蓉娘介绍:“这些灾民去年秋天才逃荒到了这里,我们君山庙组织他们建设家园,开垦田地,现在已经有了初步的基础,当然,开出来的田地还是不够,还需要继续加大力度,争取在明年春耕前,将这片盆地全部开发出来,总计将超过五千亩……看到那些木头没?我们正在筹建家具作坊,师傅已经请来了十多位——那头的大竹棚就是作坊,第一批家具都是桌椅。不过这两天调研下来,还是应该将生产重心放在农具上,这一批桌椅完工以后,就让作坊赶制农具,当然,铁头还需要外购……”

蓉娘怔怔看着山谷盆地中辛勤劳作的百姓,再看看赵然,良久无语。

比起开垦了上千亩田地的上新村,下新村的开发时间还要晚一些,进度也更慢,至今只有不到五百亩。赵然对此有些心急,如果只有这点田地的话,今年下新村的粮食绝对是个大问题,将成为君山的一大负担。

赵然立马赶到小君山五色大师的洞府,将五色大师唤了出来。看着兀自哈欠连天的锦鸡,赵然气乐了:“我说大师,我这才出去几天啊,你就躲着偷懒?我说下新村那头新田开垦缓慢呢,原来你跟这儿睡大觉?”

五色大师不乐意了:“咯咯,你这个小道士,我哪里偷懒了?咯咯,这个小姑娘是谁?你还好意思说我?你自己跑出去勾搭了个小媳妇回来,还有脸怪我做事不尽心?”

蓉娘怒了:“好嘛,你这只大鸟是什么妖怪?嘴里不干不净说的什么胡话?什么叫勾搭?”

“咯咯,小丫头脾气不小……咯,什么大鸟?本师是五彩锦鸡!”

这两位说着说着就剑拔弩张起来,一个拍打着翅膀要冲过来“教训教训你个不知礼数的丫头”,另一个飞出满天法器嚷嚷“且让你尝尝本姑娘的厉害”,让赵然头大如斗。

赵然连忙左右安抚,好容易才让这两位收了斗法的心思。他将屠夫送的那条熏腿扔给五色大师,打发着这只锦鸡去下新村帮忙,这才回过神来安抚蓉娘。

不过蓉娘却没怎么生气,反而笑盈盈道:“赵师弟,我发现你这里真有意思,有只呆头呆脑的癞驴不说,居然还养着只会说话的灵鸟,有趣有趣……不过你养的这只畜牲不怎么听话,我且多住两天再走,好歹帮你把这鸟驯服一些……”

正说着,天边一道白光飞至,赵然抄在手上,然后置于额头上一探,不禁喜道:“师门相招,又可以回华云馆修炼一个月了。”

蓉娘路上听赵然说过拜师华云馆的事情,只是没想到刚好应在今日,不高兴道:“去就去呗,欢喜成这样,至于么?”

赵然笑道:“我跟你不同,难得有师傅……师兄指点一二,这是机缘,必须好好珍惜才是。对了,你赶紧回武后山吧,我回庙里嘱咐几句就要上路。”

蓉娘眼珠一转:“你自去你的,我在这里多停些时日,帮你管束管束这只大鸟,驯到它听话为止!”

第二十八章 关于过去的同道第十七章 大沼泽第一百四十八章 举荐第三十一章 西真武宫第三十六章 新鲜出炉赵静主第九章 普真禅师第五十二章 新成安第五十三章 刑台第四十二章 假道第二十章 五行神阵纂要第四十二章 赵方主和五色大师的对话流第一百三十章 绿地、灵气、阳光和道友第三十三章 死斗第五十八章 继续听和尚讲故事第四章 集中受箓第四章 修行中的台阶第四十五章 赵丹第二十一章 约期将至第十五章 一路向西第六十四章 自荐和力荐第五十六章 白马院同道第一百零四章 品行端正的反派第一百四十二章 排序第四十七章 习惯的力量第九十七章 君山日落第三十四章 罪责第七十章 变故第四十七章 分割礼单第一百一十三章 旧案第二十四章 一二三四五第九章 什么是牛人第十章 阵法之道(上)第十二章 乌塘初法事第六章 不一样的修炼第三十三章 关于服饰问题第二十四章 青苗钱第四十四章 接官亭一日第八十章 还要等?第一百八十五章 制度性障碍第三十七章 关键在于人心第二十七章 意识消磨第六十八章 框架第四十六章 群狼第六十五章 使命和职责第三十章 部民信道谏第一百三十四章 方丈短训班第七十三章 跑上级第三十一章 巡查第九十五章 梅里雪山第九章 五色大师第十二章 新农村运动第二十三章 道院二三事第五十八章 君山民事第二十四章 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第四十八章 挖人事件第六十八章 好大一条鱼第四章 新生活 新开始第二十二章 没那么简单第二十章 离山第一百八十九章 联合指挥部(为母猪催情专家盟主加更)第四十八章 议决第二十九章 救还是不救第七十四章 听证第四十八章 愤青端木第十八章 巡查第五十一章 庆云馆(补更)第八十七章 算错还是算对?第八十七章 算错还是算对?第四十一章 听话的宋师姐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师兄出关第五十一章 九州阁第一百零六章 越境斗法第一百三十四章 方丈短训班第四十八章 议决第八章 谁没几个朋友第七十六章 是敌是友第二十三章 下山吃酒第四十五章 一个跨越千年的故事第四十九章 栽培第十五章 再赴乌塘第十八章 画符和炼器第二十七章 心志坚定的雨墨(为阿喵家的猫盟主加更)第一章 楼观旧物第十六章 叶雪关第二十五章 舍利子第六十九章 讲讲道理第四十二章 后盾第一百四十九章 条件第六十二章 继续听赵庙祝讲故事第十三章 无极图第五章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道第十五章 理直气壮第十章 临别赠言第十章 道庙第七十二章 诊治第九十三章 振兴之兆第七十一章 何为胸襟第六十七章 搜谷第五十八章 笔记第六十八章 楼观丹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