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文献

丁立说:“好像是献书有功!”

“是啊,是说的献书有功。不过一个道士能献什么书?莫非还是献的长生不老的丹方不成?如果真是这样,朝廷里的百官可真要闹起来了。大唐吃道士们炼出来的仙丹不死药死的皇帝可真不少!”

丁立有些尴尬了:“献的好像是太古藏书!”

“访酉阳之旧典,那个太古藏书?”吴教授学识毕竟渊博,一听就想了起来。

“什么是太古藏书?”周青听着这几个字耳朵也竖起来了。他发现了自己家里的北宋秘阁藏书,自然对这些东西蛮感兴趣。

估计也是工作累了,吴教授伸了个懒腰:“坐下来歇歇,我讲个故事当放松了,最近真的是忙的昏天暗地的。你们听说过梁元帝吗?”

梁元帝萧绎,丁立最近还听说过几次,只是知道好像就是这个皇帝,在湘西那边发现了秦代的藏书。其他就不知道了!

周青一听:“文武之道,今日尽矣!就是这个家伙?”

原来这个梁元帝是南梁萧衍的第七个儿子,算起来也是很有传奇性的一个人物了。这家伙虽然说是皇子,可是天下却是自己带着兵马平定叛乱得来,而且一辈子又写过许多书,像什么《注汉书》《周易讲疏》《老子讲疏》《全德志》《江州记》《贡职图》,算起来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了。

但是这家伙才学虽然高,但是人品却不怎么地,最后闹了个众叛亲离,被北周给灭了。按史书上记载,江陵城破时,萧绎将宫中十余万卷藏书付之一炬,还将收集的许多宝剑在柱上击断,哀叹:“文武之道,今夜尽矣!”被俘后,西魏人问他为何焚书,他说:“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

那家伙不知道自己做人失败,反而把问题都归结到书身上去,焚毁了那么多的宝贵书籍,却是历史上最出名的十大焚书事件之一了!

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能排的上号的焚书都有十几次还不止,说是十大焚书只是说着顺口而已!

从最早的秦始皇焚书坑儒开始,大家都知道的。但其实焚书坑儒造成的后果并不算严重。焚书坑儒焚的都是些思想类的书,比如诸子百家的那些。但是对于技术书是保存的,“所不去(不烧)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焚烧的是《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以及私藏的《诗经》、《尚书》。

需要特加注意的是,从李斯的上书可知,当时帝国所有的书籍,包括明令烧毁的在内,在政府中都留有完整的备份。朱熹也云:秦焚书也只是教天下焚之,他朝廷依旧留得;如说“非秦记及博士所掌者,尽焚之”,则六经之类,他依旧留得,但天下人无有。

“所以说,”吴教授莞尔一笑:“如果哪一天把秦始皇陵给打开,说不定那些书都还能找回来!”

真正让书籍损毁严重的却是项羽纵火攻秦宫,把大秦朝廷里面保存的珍贵书籍和华美的宫殿一股脑的给烧了。后来刘邦打进咸阳,诸将都去抢金银财宝美女去了。萧何什么都不做,就是跑去抢救各种书籍和档案!

然后就是汉代那个篡位者王莽焚典籍了,这家伙当皇帝名不正言不顺的,想要堵塞天下人之口,干脆的要把天下书籍给烧干净。让天下人没知识了,自然没见识。来掩盖他谋朝篡位的事情。再到了东汉末年,又好不容易经过几百年的收集藏书,到了三国时候董卓发乱燔荡洛阳,一把大火给烧了干净。

没过几十年,五胡乱华的时候,匈奴刘曜和羯族石勒攻陷长安洛阳,又一把火给烧了个干净。

再过个几十年就是那位“文武之道,今日尽矣”的梁元帝悉焚天府书。没过几百年大唐盛世在李隆基手里玩完,安史叛乱掠长安。大唐苟延残喘了百把年,朱温干脆又是一把火把长安城烧成了一片白地。到了宋朝,朝廷又开始收罗秘阁藏书,结果呢?靖康之乱,金人劫典籍。秘阁藏书“悉维泥土!”

到了元代,那些蒙古人都是实用主义者,和书没仇,算是躲过了一劫。不过到了大清那号称康乾盛世的时候,屡次大兴**。后来干脆接着修四库全书的机会,对书籍大肆的删节或篡改。连《天工开物》《菜根谭》都还是从日本找回来的!

然后就是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连圆明园都给烧了。再没过多久洪秀全接着焚书,“凡一切孔孟诸子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藏读也,否则问罪也!”

这事儿没完,到了现代,本朝更加来了一次“史无前例”,更是浩劫惨重。总之,这么多次大规模的焚书,简直就好像拉网捕鱼似的,想象都可以知道传承中华文明的典籍还剩下多少?

说到这里,吴教授简直是痛心疾首。连丁立都是一脸的赫然,自己好像也毁坏了不少太古藏书吧?若是吴教授知道自己把那些上古藏书的竹简木简当火把来烧,不知道老头儿会不会气的过来打自己!

丁立腆着脸,嘿嘿笑,把自己带来的包打开。取出几份帛书还有一些照片。这些本来是他们从太古藏书那地方死掉的枪手身上发现的,等出了洞,又捡了一个被树妖撕碎的倒霉鬼的背包,里面也有一部分帛书。这些都是用清晰度极高的照相机拍下来的。

“这是?这是……”联想到丁立刚才的问话,吴教授似乎意味到了什么,一时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了。

帛书又名缯书,是以白色丝帛为书写材料。在那种时候,帛是很贵重的东西。也只有达官贵人才用的起,也只有非常重要的东西才会记载在帛书上面。

现在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帛书是1942年初,一群盗墓贼在长沙倒斗出来的。后来被美国人给骗走,现在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是现存最早的、春秋战国时代唯一的完整帛书。文字为墨书,共900余字,字体为楚国文字,图像为彩绘,帛书四周有12个神的图像,每个图像周围有题记神名,在帛书四角有植物枝叶图像。号称是中国文化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发现之一。

第33章 秦娜第1章 创业?第185章 该死的猫第141章 进入第96章 点穴第135章 鬼洞第119章 雷印第133章 创新第28章 尸解仙第138章 闯王宝藏第156章 炼金第105章 争吵第37章 龙的传说二第75章 武法第31章 美女第105章 争吵第142章 鹊巢鸠占第86章 冒险家第129章 人傀第64章 祭坛第136章 菟丝子第185章 该死的猫第23章 秦岭第27章 借运符第18章 分开行动第11章 铜钱第155章 巨鼋2第75章 武法第55章 尸群第33章 秦娜第5章 大禹九鼎第106章 棺材第103章 传承第18章 分开行动第29章 三尸炼丹第94章 山水第26章 炼丹炉?第84章 往事第140章 云家的秘闻第100章 老美的风水第184章 还击第28章 胡校长第75章 武法第159章 鼎第109章 佛舍利第25章 学校第4章 海上风暴第3章 神秘岛屿第97章 做局第一部七十五章 峰回路转第17章 秘阁藏书第124章 山路第66章 阵第154章 巨鼋第72章 猝死第102章 瘴气第84章 往事第108章 重逢第119章 老丈人第71章 斗法第45章 传说第15章 画中有神第146章 又见火鱼第114章 黑暗第126章 石堡2第3章 病房第162章 真相第113章 洞神第18章 麻烦第77章 阳气第161章 诸幻皆空第31章 上帝之手第170章 夺舍第133章 创新第50章 鬼打墙第16章 八字回魂第46章 分开行动第12章 从中套话第36章 阴身第24章 剑术第124章 号角第11章 密道壁画2第57章 黄泉阴气第104章 浮屠第134章 出错第50章 鬼打墙第74章 斗法第36章 阴身第57章 旱魃第167章 取义第26章 梦魇第143章 咒术盗墓第84章 解密第131章 疯子第109章 奇门第22章 铃铛第66章 阵第158章 七星祝死阵第71章 斗法第86章 冒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