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道德经

下午我把李阳给叫进了房间,单独的给他讲了一些规矩,让他上山的要听师伯的话,好好跟师伯学东西。

我也知道师兄上山后会怎么样对他,也就是我那个时候学道的翻版,我也在担心这孩子上山后能不能吃苦,毕竟是城市里面长大的孩子。

第二天天一亮,我和师兄就带着李阳回到山上,简单的给李阳举行了入门仪式后,就算把李阳托付给了师兄,我顺便回了家看了下父母和妹妹,见没什么事我又返回的县城。

我心里牵挂着天然呆的事,进空间竟然没有找到他,也不知道有什么事。

回到县城后我就立即回房进了空间,进入空间后,天然呆仍然没有在第一时间出现。

不过在房屋的前面出现了一个小水池,难道天然呆在忙着挖水池,还想着养鱼?看到突然出现的水池我也就放下心来了,至少证明天然呆没事。

不一会儿,天然呆一身泥的出现在我的面前,总算是看到人了,这下也该放心了。

看到天然呆那样子我就想笑,浑身是泥,只有两个眼珠子在滴溜溜在的转着。

“你在干嘛呢,天然呆,怎么把自己弄得浑身是泥。”

“那个唐氏说在里面弄一个小水池,然后养鱼,种荷花,很不错的,我们就开始挖水池。”

当真挖水池养鱼呀,还荷花,我看你去空间里面哪里找去,又得需要我给你们弄种子吧。

“你挖个水池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弄得满身都是泥呀。”

原来昨日我进来的时候,天然呆带着一蛇一人跑到深处去了,说去巡逻一下 个空间,看看里面的情况,就没有听见我的叫声,人参已经收获了一季了,据天然呆讲,收获的人参也相当于外面的五十年的。

我觉得是年份还是少了点,就让天然呆不要收这么早,让他全部达到百年时才收获,可以单独弄点年份更久的。

天然呆则问我看没有他给我的《道德经》,那可是好东西,我藐视了他一眼后,觉得《道德经》我都能背了,我还不知道么。

见没有什么事,我就带了几支人参出了空间。

人参我先不着急处理,这样 我也不好说清楚出哪里来的,而且还是五十年的,这样拿去给李老板的话,很说不清楚,就干脆先自己用,我准备下次回去的时候给父母带支回去。

既然天然呆叫我看看他给我的《道德经》,那我翻出来看看吧。

取出书来,看着天然呆扭扭捏捏的字,心里感觉到好笑,还真是难为他了,这么厚一本《道德经》,写下来也要几天时间吧。

翻开书后,看到里面的《道德经》和我们平常看的不一样,不是说内容不一样,这本书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注释,我也不知道天然呆是怎么做到的,这些注释是从哪里来的,是他领悟的?

我静下心来慢慢的观看,觉得他的注释确实很经典,也更深层次的领悟了《道德经》,对道的参悟更彻底。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道是内心的境界如禅,术为外在的修为如武学。道是术的基础核心,术是道的外在表现,有道才能成就更高的术,有术无道只能是普通的人。道为本质,术为表象,道心不变应万变,术可千变万化。大觉者,洞悉世界瞬间变换,轻易的顺变应变,却符合事情的逻辑规律,这就是道术的体现,所谓的道法自然来。

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则是道产生的道,一即是道,道又产生了二,二即是阴和阳,有阴和阳后就产生了变化,即为三,阴和阳再产生世间万物。

人生看似是一个生老病死的过程,其实就是物质的阴阳表现,在世时为阳,死后为阴,阳极生阴,阳至生阳,世间变化无穷,而又遵循着道。

悟道,即是感情自然中事物进行的轨迹,触摸那看不见摸不着的道,比如风刮过来是有一定的轨迹,而悟道就是去捕捉其中的轨迹,发现其规律,某一天你参悟透了风的轨迹和运行规律后,你就成就了其中的一条道了。

术只是道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运用了道的规律,领悟了高深的道后,术才能更加的丰富成长,当领悟了风的运行规律和轨迹后,我们就可以运用风的能力,而运用风的能力就是术。

看来天然呆,对《道德经》的理解,参悟真的是达到一个很深的深度,我们都太肤浅了,都只停留在了文字的表面。

我现在被这本注释后的《道德经》深深的吸引住了,对于悟道也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

“常有欲以观其窍,常无欲以观其妙。”人们带着欲望的目的去观道,有欲望即有自己的认识、知见去观察道,而人的知见是有限的,观见的只能是自己知识见解的道,而不是本身的道。但一个人如果没有欲望的去观察道,就没有偏执,没有抵触,只有容纳接受,这才是正直的悟道,道才会融入到观察者的身心或者说是观察者的身心融入到道中,也就是合一,同于道,合于道就是悟道。

悟道其实就是去发现自然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运行的轨迹,体悟世间万物,感悟众生心即是也。

道看似玄,其实也就是在我们生活当中而已,世间处处都是道,只是怎么去参悟,这才是我们需要做的。

我现在修行的只能说是小道,而且只是一些肤浅的道,根本就没有融入到真正的道,都是在走别的人路,师门的传承也好,别人的注释也好,那都是别人感悟出来的道,真正修道就得走自己的路。

每个人的见识都是不一样的,领悟出来的道也不是一样的,可借鉴但不可照搬。

现在看了这本《道德经》,我对道的认识又不一样,对悟道的领悟又深了一层,可以说,现在我才知道怎么去悟道了。

当年张三丰为悟太极,世人就认为他当时疯癫,哪知他当时只是一种对道的领悟,疯癫结束后,就立即创造出了太极来,何不是一种悟道的表现。

我沉浸在书中,也不知道外面的天日,如果不是何幻珊叫我吃饭时,我也不知道天已经黑了下来。

看来世人对《道德经》的认识还是不够,很多人认为自己从中获得了道术,却不知道真正的道术是什么,当年老子留下《道德经》,而骑青牛退隐,说了一番话,“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不知道有几个能真正懂得了。

当年老祖携《道德经》入青城山,然后开宗传道,传的也是自己领悟的道。

天色已暗,秦胖子这段时间很少回来了,晚饭时就我们三人,了凡是天天吃素的,我也不知道他身体能不能受得了,按他的说法就是出家人不杀生。

可我的理解不一样,杀生也是为了放生,动物有生命,难道植物就没有了么,素菜也就是植物,一样的有自己的生命,再说你不吃怎么能保住自己的生命,所以我觉得杀生也是为了放生。

但是这话我没有和了凡争论过,我也由得他去了,他不吃就不吃呗。

在晚饭的时候,何幻珊说她考警察的事基本上算是通过了,最近可能就会通知了吧。

我想这也算是好事了,孔力肯定在中间使了不少的力,对于孔力我还是比较认可的,自从那场道场救下他母亲后,就一直把我当恩人一样看待,我有什么事他都尽力的去帮我办,其实我也不需要他这样做,只是希望大家能作为一种好朋友的关系即可,有什么事大家相互照顾帮忙。

何幻珊的事定下来后,我心也放下了,等通知后就告诉他大伯他们吧,我当然是要请孔力他们吃顿饭表示感谢的。

我很想与了凡说一下今天的心情,想打听一下他们的参禅是否与我们悟道一样,但话临到嘴边,我还是没有说出口来,我觉得这种事也算是隐密的,不是很好的朋友或者师徒关系,参禅悟道的事是不可随便讲的。

但可以论道,也就是说说自己所领悟的道,但了凡是和尚不是道士,和他论道也论不到一块去。

第11章 古卦第105章 狐狸露出尾巴第281章 回家第191章 姐妹相见第67章 活葬2第217章 地狱恶犬第29章 暗河第196章 大蚕第194章 变第203章 破阵第109章 鬼打墙第211章 舍其派人来第147章 盗门第42章 何幻珊出事第63章 阳平治都功印第103章 山间老和尚第195章 小虫大茧第251章 受刺激的了凡第265章 南阳子第12章 浪费第21间 山臊第190章 如此巧合第2章 拜师第267章 候阳第140章 无知世界第179章 败第137章 骨塔第258章 晶核第171章 阴气冲天第213章 行尸第9章 阴煞局第77章 夜探雾山第253章 能量石第168章 全身如铁第257章 激战犀牛第233章 下战书第57章 河童第14章 烧棺第86章 双头蛟失踪第90章 寻地修房第111章 野人第281章 回家第263章 迟到的昆仑派第13章 迁坟第274章 小屋第128章 凶案现场第69章 鸳鸯井(加更)第205章 不想发生的关系第248章 师父的遗物第15章 假道士第45章 法号了凡第86章 双头蛟失踪第92章 再探雾山第114章 水龙吸月第198章 舍其的表白第58章 血棺第28章 万人坑第90章 寻地修房第207章 回人间第181章 道教协会第10章 摆地摊的老头第144章 鬼市第197章 差别第249章 无极飞仙第56章 巴文化第50章 空间种植第281章 回家第251章 受刺激的了凡第39章 天津菜第133章 噬主第151章 老天的不公第151章 老天的不公第265章 南阳子第235章 西北河之战第36章 回魂夜第254章 为比赛准备第 279章 杀神第162章 殉情的大蛇第164章 抢夺第108章 怪异的老人第248章 师父的遗物第9章 阴煞局第246章 魔蛟第25章 画第158章 一泡尿惹的祸第8章 成名第102章 人头蛇身第40章 无字墓碑第64章 李阳出事第181章 道教协会第175章 三味真火第157章 前往天山第75章 雾山1第110章 水村往事第132章 蜕变第99章 怪异的石柱第147章 盗门第147章 盗门第253章 能量石第137章 骨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