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这一天,他翻出了苏轼交给自己的那本前有佛儒之理后有诗词文章的书来,很快便被其中的一段话吸引住了:“‘天不变,道亦不变’?此言差矣!《易传.系辞上》云‘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天地之大德曰生,人生之大德曰创。修炼神功,岂可无新?”

看到这里,他禁不住心中一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止于至善。’这不是孔修文等四位大儒闯入昆仑神山时留在石碑上的话吗?几句老话究竟蕴含了什么涵义?修炼神功,如何方能新新不已?”

他想了很久很久,然而始终无法将这些话跟个人修炼联系到一起。

他的心中倍感困惑,眼睛死死地盯着七色昙花,口中喃喃叙说,对着昙花自嘲:“苟日新,日新……你怎么总是老样子?都过去两个月了,还是没有一丝变化……”

微风一吹,昙花随风摇摆,仿佛用轻盈的舞姿嘲笑他的愚钝,又像在说:“你怎知道我没有变化,为何不用心看看我?用心看啊!”

叶昊天心中一动,旋即运起春风化雨神功,将自己的心神沉浸在昙花里。先前他怕影响昙花的生机,所以一直不敢运功察看。如今憋了那么久,眼见昙花还是没有动静,他终于决定出手了。这么糊里糊涂守着可不是办法,若是真要等上几十年,还不如暂时离开呢。

用心察看之下,他发现七色昙花并不像外表展示的那么平静,而是正在通过极为发达的根系吸收土中的灵气,然后将聚集的灵气压缩为很小的微粒,沿着茎部的经脉供应给含苞待放的花蕾。花蕾正在一点点积蓄能量,等待着绚丽爆发的那一刻。更为难得的是,每朵昙花都有各自不同的运作方式,如此才成就了不同的颜色。

对于昙花来讲,每一刻都有不同,每一刻都是新的,生命的意义就是不断的追求,追求前所未有的东西,力争达到从未经历的境界。

叶昊天反问自己:“对于我自己呢?我的身体也在一直变化个不停,生命的每一刻都是无可代替的。如何能把握好今天的每一刻?如何改造眼前的世界?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意义?只有撞击世界最有力的人才可以名留清史,只有那些人才可以浩气长存!”

“要想浩气长存,首先要有一颗‘济世仁心’,其次离不开‘浩然正气’,再次,还要有发展和‘创新’的眼光。白云苍狗,沧海桑田,天道始终在变,人道也要跟着改变。所谓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说人道要跟着天道变,不断追求,勇于探索,逐渐接近事物的内在规律,一直到完全符合的那一刻,才叫‘止于至善’。”

“‘日日求新’才是浩气长存的关键!”“要想尽快地吸收灵气,必须时时把握灵气流动的规律。”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找到了修炼的方向。剩下的就是如何将悟出的道理落在实处了。

他长长地舒了口气,跟兰儿交代几句,然后又开始修炼了。

这一次,他首先激发出“仁心”和“正气”,径直进入了“气贯长虹”的境界;然后由爱而通,借用一颗赤子之心迎合谷中的灵气,同时了解灵气的分布以及流动的规律;接下来通过顶天立地的浩然正气将弥散的灵气吸引到自己身边;最后才是吐故纳新,吸收灵气转化为神丹和丹心铁。

如此一来,他修炼的方式发生了巨变,从先前的守株待兔变为目标明确的大规模交流,吸收灵气的速度骤然加快了数十倍。只过了短短的一个月,他的功力又增进了十余倍。

到后来,他将儒家的浩然正气激发到极致,一任济世仁心充斥于天地之间,渐渐的,头顶的紫儒之气越来越见浅淡,变得蒙朦胧胧,若有若无,若存若亡。与此同时,他的元神也无限拓展开来,再非先前数千丈数万丈的样子,而是变得无边无际,无穷无尽,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

至此,他终于炼成了儒圣第二层的功夫,臻至浩气长存的初步境界。

25、儒家的勇气105章

听他这么说,叶昊天毫不犹豫地取了一颗“生之实”服下,旁若无人地修炼起来。

兰儿和云华夫人也各自吃了一颗,全都在厅内静坐调息。

一时之间厅内静悄悄的,只留下真神一个人斜靠在太师椅中,面上似笑非笑,似喜非喜,似忧非忧,高深莫测。看起来,他这神魔合一的功夫果然与众不同,连神态都具有神魔两重属性了。

三日之后,叶昊天率先醒转,睁眼看时,却见兰儿和云华夫人依旧端坐不动,真神却已经离开了。桌上除了开天九宝之外,还留了几个字:“玫瑰园中相侯。厅中修炼,高枕无忧,勿虑。”那是说厅中很安全,让他不必挂念兰儿和云华夫人。

叶昊天收了开天神器,却将书简原样留在桌上,然后轻手轻脚走出宫殿。

刚一出门,扑面迎来一阵凉爽宜人的和风,带来沁人心脾的花香。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玫瑰随风摇曳,仿佛五颜六色的花海,泛起阵阵波浪。

万花丛中立着一个身着华服的中年人,静立如山,神情肃然,低头望着一朵硕大的玫瑰,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叶昊天快步走了过去,对着真神深施一礼,心中感慨万千地道:“谢神君成全!服下长生圣果,我的功夫又进了一步,已经进入儒圣第三重的境界。”

真神目光如炬,上下打量了叶昊天一眼,轻“喔”一声,赞道:“至尊宝鼎,何其妙哉!同样服下‘生之实’,你我的感悟却自不同!我以魔身服之,悟出的是制衡与合作;兄弟以儒身服之,悟出的却是儒功。兄弟说来听听,什么是儒圣第三重的境界?”

叶昊天恭敬答到:“启禀神君,在下悟通的是生存的‘勇气’,也就是儒家生命中‘勇气’人格的建构。孟子言:‘养气在不动心,不动心在勇,勇在气。’将‘勇’与‘气’打造为一个‘勇气’的概念,这就是我悟通的儒圣第三重境界,更是修儒者浩气长存的关键。”

真神奇道:“勇气?这跟长生久视有什么关系?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嘛!”

叶昊天坦诚答道:“所谓‘勇气’,并不是平常所说的有胆量那么简单,而是一个生命力攸关的十分严肃的问题。充沛的勇气代表着完美的生命力,增强生命力就意味着增强存在的勇气。儒家若想浩气长存,必然离不开‘勇气’这两个字。”

真神双目神光闪烁,微微一笑道:“怎么?贵派之人缺少勇气?要不要交我调教一番?我传他‘极端之谓魔’如何?”

叶昊天叹了口气,恨得牙痒痒:“近千年来,大儒日渐其少,犬儒日渐其多,修儒者一个个逡巡守旧,胆小怕事,说什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的椽子先烂’,嘴上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行动上却是‘各扫自家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面对强权更是噤若寒蝉,以至于屈身事贼,汉奸频出……唉!‘勇气’,‘勇气’,这两个字已经十分罕见了。”

真神若有所悟,“嗯”了一声,道:“你说得不错。勇气是可以修炼出来的。魔门修炼的是戾气,有了戾气就可以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如今兄弟竟能从浩然正气中修炼出勇气来,这种勇气想必与众不同。”

叶昊天颇为自豪地抬起头:“不错。仁者自勇,浩然和平,聚气胸中,以为气渊。源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乃能穷天地,被四海。中无惑意,外无邪灾,浩气长存,不死不灭。”

真神肃然起敬:“兄弟已臻长存不灭之境?好生了得!如此出鼎有望矣!”

第76章 丹心2 再遇秦淮第121章 钵盂第54章 九嶷58 瑶池阿母绮窗开穆王何事不重来第58章 疗伤3 九幽仙曲18 儒家的茶道5 紫云曲第173章 天心19 金丹大道第142章 昆仑第131章 王府第281章 仁心21 为道日损第63章 聚仙第97章 披风踏雪寻圣贤,勇者无敌仁为先第66章 天条第88章 神器第145章 算术5 有闲弄玉长安时不教终南出妖孽第136章 青冥76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拥楼船第233章 神宫41 为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鱼第21章 乡试第253章 贝叶第62章 仙丹后记5第96章 翠竹黄须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第301章 后记第228章 明魔67 李代桃僵魔焰盛调虎离山窃鼎归第13章 苏州第281章 仁心第190章 盗鼎38 枷锁深宫千叶落傲啸擎天一柱坚第135章 神啸18 平沙落雁第87章 魔尊身量等须弥,百万修罗忽动嗔74 今得帝赐难息壤明年俯看千树梅14 儒家的天人关系第195章 财迷18 平沙落雁第146章 治世第141章 赏梅第185章 赏石第232章 暗魔第254章 佛山第158章 重赏第299章 破茧第134章 虎鼓第280章 仙心第183章 开店第70章 真神第230章 死禅23 佛宗超度亡灵的实质第84章 梦至宝山千万次,此番不可又空回11 十洲三岛第27章 访旧13 佛家为何叫做空门23 祖州寻仙不辞远海角天涯逢贵人20 云门大卷51 闲来赏雪春窗外早为梅香醉若泥21 为道日损12 七金山佛教所说的因缘第95章 提挈天地日新德,把握阴阳生生易4 坚心苦志慕黄庭朝夕殷勤寻仙迹第183章 开店第226章 棋道第165章 香车第122章 地藏第87章 玉玺第22章 秦淮第123章 凤琴第6章 青城第67章 升职第299章 破茧第207章 神音后记2第205章 黄帝33 东宫摇摇灯欲坠黑雾沉沉晓寒深第72章 奸宦第6章 青城17 仁爱的生命观与气贯长虹82 缘起缘灭皆因爱死律生规总关情第78章 寻觅28 月上帘窗齐入梦星临玉宇已出墙23 祖州寻仙不辞远海角天涯逢贵人4 天书符箓3 九幽仙曲第299章 破茧23 正气歌后记512 七金山佛教所说的因缘65 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第279章 水遁11 十洲三岛第12章 王屋19 神尺监天护国运独手赈灾挽民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