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尚书人选

朱怡成听完何显祖的解释并没有马上说话,而是静静思索着。

蔡世远作为福建左布政使,朱怡成当然知道他,何况当初蔡世远调任福建还是朱怡成做的决定。

当年福建贪腐大案后,整个福建官场从上到下几乎被撸了个遍,大大小小的官员被砍了脑袋的不少,至于判刑和流放者更是不计其数。

为稳定福建地方,改变福建现状,朱怡成亲自提拔了不少干吏能臣去福建任职,蔡世远虽然不是头一批去福建的官员,但他在后来中央对福建多次官员调整和任命中却是留在福建级别最高,干的时间也最长的人。

蔡世远这人官声不错,能力也没问题,再加上他在满清时期就曾今在福建呆过,对于福建地方很是熟悉。更重要的是蔡世远在文人中名气不小,不仅是理学大师,同时还极为热衷教育。

当年蔡世远就主持福州鳌峰书院,成绩显著,从所从这点来看他对于教育不仅有资格也有能力,再加上威望足够,官职也高,正如何显祖说的那样他的确是担任教育部尚书的合适人选。

不过,蔡世远真的是最合适的人选么?

对于这点朱怡成倒不是对蔡世远的品格和能力有什么看法,而是觉得作为理学大师的蔡世远在这点上并非最好的人选。

要知道教育部的建立意味着什么,朱怡成要用教育部的设置推行未来的大明教育体系,从而由根本上来影响中国数千年下来的科举制度和人才培养制度。

这点才是朱怡成的真正用意,所以教育部尚书这个位置非常重要,其他的不说能够领悟朱怡成的想法并且把这些想法付诸于实施这是最为关键的。

其实朱怡成之前开玩笑的说让何显祖来当教育部尚书,实际上也并非全是笑言。何显祖这人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从来不会反驳朱怡成的想法,而且还会尽最大努力来进行实施。

从这点来讲,何显祖的执行能力很是不错,所以这些年来他在军机处虽然排名不高,但何显祖却在这个位置上坐得稳稳当当,不得不承认他在这方面的能力。

所以讲,蔡世远虽然从表面上看适合教育部尚书的职务,但他是否能真的体会和执行朱怡成的意愿么?对于这点朱怡成有些保持怀疑。

“蔡闻之是个人选,他这些年在福建做的不错,前些时候也有人向朕推荐蔡闻之,不过朕暂时还没决定。”朱怡成淡淡地说道,接着又问:“依卿看,除蔡闻之外,还有何人适合?”

何显祖微微一愣,心里琢磨难道皇帝连蔡世远都看不上?还是真如皇帝说的那样因为有人推荐蔡世远,要另有重用不成?

可不管如何,作为臣子既然皇帝这么说了,何显祖肯定要为皇帝解忧,当即他转动着眼珠子,心里不断思索着。

接下来的近半小时中,何显祖又向朱怡成推荐了几个人,这些人基本和蔡世远差不多,都是大明文臣中的佼佼者,虽然他们这些人中有些官位并不高,可在学术名望上却颇有建树,而且个人品德也没什么问题,在何显祖看来朱怡成应该满意了。

可谁想到,朱怡成越听越是皱眉,何显祖推荐的人如果放在前明的时候别说新成立的教育部尚书了,恐怕就算当个礼部尚书也够资格。但是现在的大明和前明完全不同,朱怡成要的不是精通理学的官员,他要的是能够独当一面,能够实施对教育体制改革的先锋者。

何显祖后面推荐的人甚至有几个还不如蔡世远,还有些人朱怡成虽然听说过名字,但仅仅也只是听说过而已,教育部尚书这样重要的职务不可能随便任命一个不了解的官员,朱怡成必须谨慎,如果是那样的话,他倒不如直接任命蔡世远呢。

至少朱怡成对蔡世远有所了解,他的品格和能力都没问题,仅仅只是蔡世远在理学方面的偏向罢了。

思索了片刻,朱怡成最终也没决定下来,反正教育部从礼部中拆分出来这事要办也需要时间,朱怡成暂时不需要这么着急,他打算仔细考虑后再决定。

何显祖的动作不慢,第二天他就以礼部尚书和军机大臣的名义上书朱怡成,主动提出了建立教育部的建议。朱怡成看完何显祖的奏折后,对于何显祖奏折中所写的理由和条文颇为满意,从这些足以看出何显祖对自己想法的领会和执行力。

这份奏折朱怡成直接转给了军机处,让军机处进行讨论。虽然表面上朱怡成没有明确回复意见,但他这么做的态度已经表示了对这件事的支持。何况何显祖作为礼部尚书却上了这么一份东西,其中的道理大家自然明白,如果没有皇帝的默许何显祖绝对不敢这么干的,而且朱怡成把这东西转交军机处讨论也用这种方式表示了对这事的支持。

教育部成立的事正在按着朱怡成的意愿逐步实施,估计再过两三个月教育部就能够从礼部拆分出来,从而单独成为一部。

对于教育部尚书的人选朱怡成这几天依旧还在考虑,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觉得还是启用蔡世远来作为尚书的人选,不管如何蔡世远从品级、威望、能力、品格各方面来看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不过考虑到蔡世远偏向理学,这点和朱怡成要推行新的教育体系有所冲突,所以朱怡成假如真的任命蔡世远的话就必须给蔡世远配备一个副手,用这种方式来避免蔡世远在执行过程中的偏差。

这个副手的人选朱怡成也在琢磨着,而且这也是朱怡成目前能想象出来的最好办法了。

今日,朱怡成处理完公务后拿起边上的茶喝了一口,随意翻了翻放在另一边的一些文件。

相比皇帝每日都必须处理的公务,这些文件一般都不是必须的,很多仅仅只是一些处理后的反馈和抄送,以供朱怡成有空的时候御览一下。

所以这些东西朱怡成有时候会看一看,更多的时候就会放在一旁,等到第二天由内侍整理归档即可。

就像现在一样,朱怡成随手翻阅着这些文件,基本都只是看看标题或者在其内容上扫上一眼而已。

“咦!”朱怡成翻了几份,都不置可否地快速掠过,而当他看到夹在中间的一份文件时略有些意外,随后特意从中取出细看了起来。

第四百零三章 北方第九百一十五章 任命第四百七十三章 雷霆手段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遥控第一百六十六章 五无总督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八方而行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修史第八百一十章 巨大的胜利第八百六十四章 走马观花第七章 朱明后裔第一百零四章 出事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利益第七百五十八章 吃亏第五百六十二章 混乱第四百二十九章 直逼北京第二百七十一章 改换门庭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疑惑第四百七十八章 飞灰第九百六十三章 柔佛归明第一千六十九章 反应第六十八章 拜访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要了老命第四百一十三章 登船第九百七十八章 物是人非第九百零六章 老朽第七百九十四章 挑唆第九百八十二章 朱皇帝的决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粘杆处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万大军第八百章 南下马尼拉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决心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以退为进第六百一十章 忧心第一百五十一章 三个问题第四十五章 走风?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如梦似幻第一千九十五章 今夕大明第一百四十四章 败敌(补更)第六百一十九章 仿制第九百九十章 老汪修史第六百三十三章 圣上万岁第七百七十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各怀鬼胎(第三更)第六十五章 套路第七百八十五章 直亲王的忧虑第八百九十三章 榨油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接触第五百零一章 交通事故第一千一十二章 屯田第七百三十一章 聪明人的对话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小朝会第七百五十四章 增援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强攻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纸风车第三百七十七章 战术第九百一十四章 苏肯第九百五十八章 先查一查第四百七十八章 飞灰第一百七十八章 康熙的算盘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统治第四百八十三章 老八改良第三十二章 如山倒第七百三十八章 意外的来信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火花第六百零六章 弹劾风云第二百九十八章 工业革命第五百七十二章 谢千户第一千零六章 通车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缅甸第六百二十三章 分道扬镳第七百三十六章 准备还都第九百一十七章 祖宗之术第五百零九章 各怀心思第七百八十章 西北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越想越气第二百二十八章 密室之谋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安定军心第二百零三章 钓鱼第三百零九章 惊弓之鸟第四百六十一章 陪都第六百四十七章 试探第一百零二章 套路第六百六十章 出事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火上浇油第九百三十二章 一体第六百八十八章 老姜第七百二十四章 联手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另类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来去两路第七百七十六章 南京密约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合纵第三百七十二章 长崎第六章 惊变第四十六章 陈大老爷第一百二十九章 苏松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借花献佛第五百零六章 稳坐第三百二十三章 朝会(求票!)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算计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太子在吕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