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准备还都

叶荣柏和包宏辉的身份不一般,他们除了是豪商外,各自还有着爵位和朝廷官职,对于他们两人蒋瑾自然是要另眼相看的,当即上前同两人交谈了几句,并感谢他们支持朝廷的铁路计划。

叶荣柏和包宏辉自然也说了几句客气话,同时婉转地向蒋瑾表示,由于叶家和包家的特殊情况,他们最多派人在董事会中占据一席,至于具体的运营不会进行插手,这其实也是蒋瑾想知道的答案,听到他们承诺后,自然心情更好。

叶荣柏和包宏辉并未在此停留,交谈了一会儿后各自找了个理由就分别离去。但有了他们两人的开头,接下来认购的进展就更畅通了许多,紧接着一些豪商也陆续进行了认购,自然后面人所认购的数额就没叶荣柏和包宏辉那么多了,尤其是代表王樊的王家和蒋瑾的蒋家,为了避嫌,他们所认购的数额仅仅刚过百万而已,可就算这样也不是普通商人能够相比的。

时间飞快流逝,铁道司那边的认购还在继续,等到下午时分京沪铁路的一亿五千万股份就已被认购的七七八八了,虽然还有些剩余,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部认购完毕也就是这一两日的事。

铁道司那边的情况,自然有人在第一时间就报给了在皇宫大内的朱怡成,作为铁路计划的始作俑者,朱怡成不会不关心这件大事,早就派了人去打听消息。

“叶荣柏和包宏辉各自认购了一千万?”朱怡成听到数额后不由得挑了挑眉。

“回皇爷,正是如此,而且听说他们向蒋大人表示,两家仅仅只会派人入董事会,不会参与具体经营。”一个锦衣卫千户当即回道。

朱怡成顿时就笑了,他自然明白叶荣柏和包宏辉的想法,其实以他们的财力认购再多也是没问题的。不过只拿一千万出来,而且还不直接参与具体经营,这倒是另有用意,分明就是想借这个机会向朱怡成和朝廷表明态度,以示忠心罢了。

忍不住摇了摇头,朱怡成心中有些感慨,看来叶家和包家还是可以信任的,这人必须要有自知知名,明白自己所处的地位,而不是像当年福建的那些商人那样在拥有大量财富后被冲昏了头脑,从而自以为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在后世,金钱之上的时代,同样也有些商人在拥有大量财富后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责任,最后被政府分分种种教做人的情况存在,何况在如今时代呢?

商人这个阶级,在中国古之就有,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当年的诸子百家中,商人就是其中一支,甚至那时候的商人其能力和地位还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兴旺。

比如说早些时候的范蠡,或者是后来奇货可居的吕不伟,甚至还有那位不得具体姓名,在国家危难只时,仅以一群羊和机智替自己国君人民消除一场兵祸的商人等等。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汉朝之后,商人所作所为就不被为统治者所喜,这其中固然有商人重利而轻义的缘故,更重要的是商人从眼界和大局观的缺陷,导致给世人留下了极不好的印象。

其实,朱怡成很清楚,随着他消除四民,解放工商,大力推广商业的同时,作为拥有资本力量的商人阶级崛起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必然性,一旦有了这片适合的土壤,这些都会应之而起。

不过,对于商人的控制和引导,这也是朱怡成一直在做的事。之前杀了一批福建豪商,固然是因为福建案的引发,同样也是用来敲打天下商人的一种手段。

而现在,无论是叶荣柏还是包宏辉,他们分明很清楚这一点,同样也担心自己的财力和权利过大导致皇帝的猜忌。做商人做到他们的程度,甚至比后世的红顶商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用这种方式表示态度是很自然的。

对此,朱怡成也不去管,接着细看起了锦衣卫打听得来的名单,其中也注意到了王家和蒋家的情况,并且微微点头。这些人都有着自己的小心思,朱怡成心知肚明,也不再多问,等初步看完后合上了这份名册,心中有些得意。

一亿五千万的巨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基本被认购完毕,这表示蒋瑾当初安排的一切还是靠谱的,更表明他这个皇帝作为掌舵人的英明。

有了这么大的一笔钱,京沪铁路很快就能开始建造,想来用不了多少年,自南京到上海就能一日走完,而这条铁路的建成也将开始成为彻底改变大明的一个开端。

至于京沪铁路,这个名字的命名,包括京沪铁路公司的名字都是朱怡成拍板定下来的。外人只知所谓京沪只是指的是南京和上海,可实际上朱怡成之所以选择这个名字,其实有更深的含义。

没错,朱怡成对于京沪铁路的含义,其中的京并非是南京,而是北京。在他的全盘设想之下,真正的京沪铁路是未来连接北京至上海的铁路。这是一条将来连通南北两京,纵贯各省各府的大动脉。

一旦这条铁路真正建成,不仅能使得两京的来往,包括铁路沿线所经的各州府获利甚至多,甚至还能起到从军事、政治、商业、文化、民生等各方面的便利。

当然短时间这条铁路的建成是不可能的,仅仅从南京到上海这一段要建成也起码数年时间,再加上南京再向北至北京,其中要过长江、黄河,以目前的建桥技术还是做不到这一点,但朱怡成并不担心,铁路可以分段建造,过河也能先使用轮渡的方式替代,等未来有条件时再建大桥进行连通就是。

想到这些,朱怡成就不由得心中露出喜悦,就连他的脸上都显出了笑容。他多么希望这一日会尽快到来,同时也暗暗琢磨起了北京之事,随着中原之战的尘埃落定,北方的局势已经平稳许多,一直被搁浅的返京计划看来应该重新开始了,南京虽好,可北京才是大明名副其实的首都,无论从那方面来看,还都返京这件事需尽快完成。

第一千七十九章 史贻直的怒火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思第一千六十三章 东山君第一百七十九章 问策张廷玉(求票)第一百一十一章 江南人选第三十四章 同病相怜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判断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华发第三百六十四章 战俘第七百一十八章 思州田氏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明马前卒第九百四十八章 问询第七百零八章 出尔反尔第二百五十三章 放火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情第四百七十七章 送别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遥控第七百六十三章 停战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讹诈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战俘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塞思黑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比中的意外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败第三百六十章 逃出生天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仇得报第九百八十八章 曲线求国第一百四十一章 攻击奉化第七百四十章 文章还是要做第九十四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四百零三章 北方第九百六十九章 惶恐万分第七百二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会师第一百一十三章 何去何从第一千五十九章 策略第七百四十二章 远来的军报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问政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气的朱怡成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下饵第五百八十六章 鲜花和血泪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明马前卒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方的朋友第六百七十八章 惶惶的满清第三百二十五章 皇家日常第五百八十四章 王樊的苦恼第四百一十五章 城门和炮台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王冠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皇帝的决心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激动的女王第八百八十三章 四平八稳第一百一十章 喜洋洋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方的朋友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表态第一百六十六章 五无总督第八百六十四章 走马观花第四百七十一章 东西联手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羡慕第六百六十三章 当殿拿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耽搁第四百一十四章 穆忠明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麻烦第七十四章 进王第六十三章 下桐庐第六百一十九章 仿制第一千八十五章 老狐狸出马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优势第六百二十二章 喀尔喀蒙古第五百二十六章 谣言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帅才?蠢才?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中俄开战第六百一十四章 曾舍人第六百一十二章 胆寒第七百四十六章 问斥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情第一千零一章 畅想第二百六十三章 碰撞第八百八十五章 暴怒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尘归尘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顺水推舟第九十五章 绝境第六百六十二章 惊天之雷第一千三百章 临危受命第六百四十九章 中原大变第一百六十七章 钓鱼第七百四十三章 意外的战争第九十三章 接二连三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绝不姑息第五百一十六章 建兴第四百七十六章 三省第九百二十九章 儿女第七百一十章 好奴才第一百四十五章 为王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连横第七百四十五章 入宫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蒙古之战(8)第三百二十二章 缩头乌龟第二百四十二章 轻取苍溪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纸风车第八百五十九章 格局第十二章 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