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会试、殿试,三元及第!_第二十九章 官吏

此时,阿莲端上了茶,徐乙连忙起身对阿莲说道:“莲姐,我从省城带回来了汴秀布匹,你和娘都做几件新衣裳吧!”说完,把包袱里的布匹递给了阿莲。

“小乙,你给娘买就行了,姐不用做衣服!”阿莲满脸幸福地说道。

徐母忙接口说:“阿莲,你拿着吧,咱们家你最辛苦了,现在乙儿有本事了,以后你就别出去做工了。”

其实,阿莲并不是徐乙的亲姐姐。十七年前鄂省洪灾,当时阿莲才五岁,和父母离散了,流浪到南和县,饿晕在了路上,被徐母发现后,将她带回了家。当时徐母正怀着徐乙呢,徐宝山才七岁,家里粮食也不够吃,但是,徐母依然把阿莲留在了家里,后来多次托人去阿莲所说的地方去找寻她的父母家人,都回信说那个村落已经不存在了。于是徐母就收阿莲为义女,起名叫徐莲。

南和县出了个解元郎,那可是县里的大事。晚上又是一顿欢宴,街坊邻居、当地的大小官员都来道贺,徐乙自是一一敬酒,笑脸相迎,笑脸相送。

翌日上午,柳傲天教谕按照县学传统惯例,把这次乡试中举的徐乙、胖子、眼镜三人的名字,铭刻在学院石碑上,以示后人,这可是将要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的。况且徐乙可是南和县百余年来,第一个在乡试中夺魁的解元郎。

午时,南和县衙门口鞭炮齐鸣,县令王有德在府衙内厅设宴,还请来了南和县的所有乡绅名流,一来庆祝徐乙三人考中举人,二来给南和县县学庆功。

南和县令王有德今年四十余岁,安徽人氏,出生书香门第,是道光八年安微省的举人,清代当官有地区回避制度,又称籍贯回避,清代规定地方上从督抚直至州县一级的各级官员,都不能在自己的家乡所属的省、府、州、县内担任要职。所以王有德到豫省的南和县做县令已近十年。

王有德为人心思缜密,面面俱到,还特意把三位举人的家人也接到了县衙用餐,单独安排了一桌,徐母和胖子、眼镜的家人也很熟识,交谈甚欢。

本来徐乙想和母亲、莲姐还有大哥坐一起的,后来被胖子拉到了主桌,和柳教谕、陆训导县令坐在了首席。因为胖子的爹张富贵和眼镜的爹孙云都属于商贾富人,就和那些乡绅名流坐在了次席。

见到众人已经全部落座,王县令站起身来,讲道:“诸位,今日设宴一为表彰咱们县学在今年乡试中取得好成绩,二来祝贺徐解元、孙举人、张举人,取得佳绩,同时也预祝他们三位能再接再厉,在来年的会试中一举夺魁,名扬天下!来,大家共同举杯……”

随着王县令讲话的结束,大家都开怀畅饮,频频碰杯。徐乙向胖子、眼镜使了个眼色,三人便一起来到王县令跟前,敬了王县令一杯酒,因为徐乙三人也是有功名之人了,王县令一点也没架子,彼此相互寒暄了半天。

三人又依次向柳教谕、陆训导,以及众乡绅都敬了酒。最后,徐乙三人来到家人这桌,敬了三位母亲一杯。眼见三个从小玩到大的顽童,已经长大成人,并高中举人,三位母亲甚是宽慰,眼中不由的都闪现出了泪花。

见徐乙回到座位,王县令主动攀谈道:“徐解元,学富五车,文采风流,在省城一首《乡试.鹿鸣宴》名震八方,真是我南和之奇才也!”

见徐乙回到座位,王县令主动攀谈道:“徐解元,学富五车,文采风流,在省城一首《乡试.鹿鸣宴》名震八方,真是我南和之奇才也!”

“王知县,过誉了,这些只是闲情小趣。倒是您为南和县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才是我辈之楷模啊!”徐乙满脸笑容的恭维道。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只是竭尽所能,做好为官的本分罢了!”王有德谦虚道。

两人举杯共饮,不觉间又亲近了不少。王有德说话也就放开了:“徐贤弟,今后你有用的着哥哥的,可千万别和我客气!”

“王世兄,我还真有点小事,想麻烦你的……”徐乙一副踌躇的模样说道。

王有德一听,连忙问道:“兄弟,有事就请直说……”

徐乙也就不再客气,说道:“王世兄,我大哥徐宝山,为人忠厚善良、聪颖过人,这些年他为了撑起我们徐家的家业,为了供养我读书,自己牺牲了许多,我心里很是愧疚啊!”说完之后,徐乙就目不转睛地看着王有德。

王有德一听就明白什么意思了,赞叹道:“俗话说,长兄如父!你大哥真是仁义之士啊!对于这样的忠义之人,正是我们县衙官吏之所需,不知道你大哥可有擅长?”

徐乙满脸笑容道:“我大哥木工,瓦工都是能手!”

“那徐贤弟,刚好咱们县衙工房缺人,就让你大哥,明日到工房报到吧!”王有德爽快地作出了安排。

清朝县衙里的官和吏,是分开的。一般的县里只有六个能够称为官的人,分别是知县,正七品(正处级),县丞、教谕都属于正八品(正科级),训导从八品(副科级),主簿正九品(股级),还有未入流的典史,属于从九品,这都是由朝廷直接任命的。

吏,包括县衙下属各个部门里的负责人和技术人才。吏的数量根据各县的事务多少以及财力多寡而不同,少的有二三十人,多的可以达到上百人。吏的来源是从民间招募,最早甚至是以徭役的方式征用来的。

根据清朝的制度,愿意充吏役者要自己先提出,称为“告纳”,然后由里老乡绅具保,上报至州县。州县的长官觉得合适后,会报给上一级的府,府再报布政司核准,这样人就成为一名正式的吏员了。

在一个县里,官员人数很少,主要是负责一些大政方针的把握。县里的具体事务都是由吏员负责*办的,所以有“官治之实皆吏治之耳”的说法,意思是说国家名义上是由官治理的,但实际上却是由吏治理的。

一个县有几万至几十万人口,各种事务也是非常繁多的。所以,在县衙里,设置了许多个部门,其中主要的是与中央的六部相对应的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分别管辖一个方面的事务,六房的负责人,就称为六房书吏。除了六房之外,县衙下面还会有马科、粮科、架阁库、册房等其他部门,也都分别有负责具体事务的吏员。

在县衙里,书吏属于技术干部,此外还有负责出力干活的吏员,称为典吏。在书吏和典吏之上,则有管人事的吏员,称为司吏。

吏员与官员相比,地位稍低一些,用后世的标准来看,官员属于县领导,而吏员就属于县里各个委、办、局的负责人了。

在后世,县领导与委办局负责人之间,不过是一个级别差异而已,但在清朝,二者之间却是有一条深不见底的鸿沟。

清朝的官,是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随着政绩的积累,官员可以逐渐升迁,从一个小小的知县,升到六部尚书甚至内阁大学士,也都有可能。

而吏员则不同,他们是通过向社会招募的方式招收进来的,基本没有什么升迁的机会。在清朝初年,为了给吏员们一些希望,曾规定吏员经过三次考核,也就是服役满九年之后,可以获得出任官职的资格,称为“出身”。

但事实上,规定仅仅是规定,由于吏员人数众多,而官缺极少,所以真正能够获得升迁的吏员数量很少,而且多数只能补充到那些科举出身的官员,所不愿意从事的岗位上去。

清朝还有个规定,就是曾担任过吏胥者,终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也就是说,如果你曾经过当吏员,那么不但在吏员的位置上无法升迁成为官员,甚至你想跳槽去参加科举考试,也已经没有资格了。

徐宝山,已经二十四、五了,不可能去读书了,是以徐乙想给他谋个差事。没想到,王有德如此的爽快,徐乙也很高兴,又多敬了他几杯。

午宴进行了一个多时辰方才结束,王有德送走了徐乙等人回到了内堂,师爷李靖已经泡好了王有德最爱喝的毛尖,听见王有德的脚步声传来,李靖就连忙起身相迎:“大人,先喝杯茶,醒醒酒吧!”

王有德落座之后对李靖说道:“你也坐吧!”

“对了大人,省城传回来信了,柳傲天这次调任开封府学,是徐乙向苗巡抚举荐的,而且内阁侍读郑仁军对徐乙也是偏爱有加。”李靖坐下之后,面无表情的说道。

王有德眼睛一亮,缓缓说道:“这郑仁军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看来只要徐乙发挥正常,进士及第指日可待,势必前途无量啊!”

王有德咂了一口茶,接着对李靖说道:“明天他大哥徐宝山会到工房报到,你告诉工房书吏毛三,给我长点眼色,千万别委屈了徐宝山,否则拿他是问!”

“明白了,我会点拨毛三的!”李靖恭敬地回道。

乡试、会试、殿试,三元及第!_第四十一章 飞龙鼎大痞臣_第一百九十五章 藏拙示孝——今日五更,求鲜花!大痞臣_第一百七十四章 睁眼看世界——收到鲜花,加更四章!乡试、会试、殿试,三元及第!_第五十七章 测字——换书名,狂更!大痞臣_第一百七十二章 牵制——求鲜花!乡试、会试、殿试,三元及第!_第五十章 雪中送炭大痞臣_第二百零三章 花瓣大痞臣_第一百九十一章 时来运转——求鲜花!大痞臣_第二百二十一章 补偿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一百二十七章 父爱如山——求鲜花!乡试、会试、殿试,三元及第!_第四十一章 飞龙鼎大痞臣_第一百三十九章 鱼儿上钩了大痞臣_第一百九十七章 酒量好着呢!——今日五更,求鲜花!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八十章 老子才是病人——求鲜花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六十八章 嫌疑人——求鲜花!大痞臣_第二百一十二章 杀戮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九十六章 官侠——中秋节爆更!求鲜花!乡试、会试、殿试,三元及第!_第四十三章《度人经》乡试、会试、殿试,三元及第!_第二十六章 放榜大痞臣_第二百零五章 没资格乡试、会试、殿试,三元及第!_第十七章 茶中三味乡试、会试、殿试,三元及第!_第二十八章 乡试鹿鸣宴乡试、会试、殿试,三元及第!_第四十一章 飞龙鼎大痞臣_第一百六十七章 姜太公钓鱼——求鲜花!大痞臣_第二百七十五章 大清制造局大痞臣_第一百八十四章 沙鹰的妙用——求鲜花!乡试、会试、殿试,三元及第!_第十九章 仇英大痞臣_第二百四十章 华夏人的智慧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马当作活马医——求鲜花!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一百零三章 丹庐——今日10更,求鲜花!乡试、会试、殿试,三元及第!_第二章 永恒国度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九十章 勿忘我——中秋节爆更!求鲜花!乡试、会试、殿试,三元及第!_第五十七章 测字——换书名,狂更!乡试、会试、殿试,三元及第!_第四十七章 盘玉大痞臣_第一百六十六章 蕙质兰心——求鲜花!大痞臣_第二百六十九章 突现高手大痞臣_第一百四十四章 人情世故——求鲜花!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一百零四章 春风灵气化甘霖——今日10更,求鲜花!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九十三章 朱红斑斑已成人——中秋节爆更!求鲜花!乡试、会试、殿试,三元及第!_第一章 五元法箓乡试、会试、殿试,三元及第!_第五十六章 欢喜佛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七十七章 官道——求鲜花!大痞臣_第一百八十三章 裴大师——求鲜花!大痞臣_第一百八十五章 索命——求鲜花!大痞臣_第一百五十七章 变革——求鲜花,祝大家节日快乐!大痞臣_第一百五十九章 订婚——求鲜花,祝大家节日快乐!乡试、会试、殿试,三元及第!_第二十三章 马市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九十章 勿忘我——中秋节爆更!求鲜花!作品相关介绍_詹天佑大痞臣_第一百八十六章 冥婚——求鲜花!大痞臣_第一百七十九章 激战——收到鲜花,今日五更!作品相关介绍_揭秘萧元子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八十二章 老马嘶风——狂更,周末不书荒!大痞臣_第二百二十七章 拒绝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七十三章 名落孙山——求鲜花!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六十八章 嫌疑人——求鲜花!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九十二章 迷离飘渺林雨间——中秋节爆更!求鲜花!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七十章 破坏力惊人——求鲜花!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八十章 老子才是病人——求鲜花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一百零七章 不能乱喊师父——今日10更,求鲜花!大痞臣_第二百五十二章 强国之道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一百一十五章 女主人——求鲜花!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八十一章 姚氏父子——狂更,周末不书荒!乡试、会试、殿试,三元及第!_第五章 施术伤人者必被术伤之大痞臣_第一百六十九章 谈商论道——收到鲜花,加更两章!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九十五章 意外——中秋节爆更!求鲜花!大痞臣_第一百七十二章 牵制——求鲜花!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一百一十六章 赵虎——求鲜花!作品相关介绍_詹天佑大痞臣_第一百六十八章 愿者上钩——收到鲜花,加更两章!大痞臣_第一百七十九章 激战——收到鲜花,今日五更!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一百二十二章 记名弟子——求鲜花!大痞臣_第一百九十六章 韬光养晦——今日五更,求鲜花!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八十六章 黑龙潭(上)——狂更,周末不书荒!求鲜花大痞臣_第一百七十三章 商战——求鲜花!大痞臣_第一百八十五章 索命——求鲜花!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七十五章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八十二章 老马嘶风——狂更,周末不书荒!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命因你而改变——求鲜花!乡试、会试、殿试,三元及第!_第四十三章《度人经》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二百六十章 景美,人更美!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六十八章 嫌疑人——求鲜花!乡试、会试、殿试,三元及第!_第五十一章 宰相肚里能撑船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一百一十四章 血书——求鲜花乡试、会试、殿试,三元及第!_第三十五章 但愿人长久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一百一十八章 意外——求鲜花!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一百二十九章 献策(上)——求鲜花!大痞臣_第一百七十二章 牵制——求鲜花!大痞臣_第一百八十五章 索命——求鲜花!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九十六章 官侠——中秋节爆更!求鲜花!乡试、会试、殿试,三元及第!_第六十三章 驱魔龙族——换书名,狂更!乡试、会试、殿试,三元及第!_第十二章 徐府大痞臣_第一百九十章 报应?——求鲜花!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一百二十七章 父爱如山——求鲜花!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一百一十二章 万箭穿心——求鲜花!大痞臣_第一百三十三章 抗议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二百五十九章 归来大痞臣_第二百二十二章 前景大痞臣_第一百四十六章 赤脚医生——求鲜花县令、知府、尚书,九步官途!_第六十八章 嫌疑人——求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