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齐魏合盟?终是唇亡齿寒的道理

举国避难?

齐国皇子当听到这四个大字之时,周身一颤,目光凝视着出言的那一位齐国遗老,眼中已是冷意纵横。

他冷冷地对着眼前诸多齐国遗老开口说道:“诸位皆是我齐国的肱股之臣,当初我齐国亡国之时,诸位无不是在我齐国将士的护送之下方才保全一条性命。”

“现如今我齐国已经到了复国的关键时刻,诸位竟是想要让我将所有的计划功亏一篑,此举未免也太过于损耗我齐国国力了吧。”

“难道我齐国这么多年的谋划,就因为其中一环的失误,而导致功亏一篑?”

伴随着齐国皇子的话语出口,在场的几位齐国遗老面面相觑,无不是感觉到了一股无奈之情,他们很清楚为何齐国皇子会如此愤怒。

要知道当初齐国亡国之时,他们这些庙堂之上的股肱之臣皆是被齐国国君派遣麾下将士安全送离国都,而齐国国君则是与妃子一同赴死。

齐国与大秦的恩怨已久,若是此时选择放弃的话,那么这么多年齐国好不容易在大秦版图之上落下的棋子都将会沦为弃子,这对于本就已经损失了绝大多数国力,而导致如今底蕴不足的齐国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公子,此事当真需要从长计议,如今我齐国若是贸然与大秦开战,到最后只会是我齐国大败!”

“是啊,公子,我们齐国如今兵力加在一起也不过三万将士,根本就不足以与大秦的那些军伍掰手腕,若是继续暴露在大秦天子的视野之中,只怕是必死无疑!”

“还请公子三思啊,此事我们不得有着丝毫冒进的行为,不然的话我齐国这么多年的努力白费不说,极有可能连我齐国复国的希望都将会泯灭!”

“......”

听着这些齐国遗老的话语,齐国皇子眼神冰冷,他目光扫过在场众人,一字一句地开口说道:“诸位大人,我知晓诸位这么做都是为了齐国好。”

“但是请问诸位是否想过,我齐国为了如今的局面谋划了多久,二十年,足足二十年,多少文臣武将在这二十年内纷纷老死于病榻。”

“人生又有多少个二十年,倘若此番我齐国因为大秦势大便是败退的话,那么当初我齐国又何必想着复国。”

“没错,如今大秦天子麾下战力的确无双,但是那又如何,当初我齐国之所以能够在春秋之中站稳脚跟,靠的并非是那些武道宗师,而是我齐国将士手中的兵戈!”

说到这里,齐国皇子微微停顿片刻,旋即凝声说道:“如今我齐国虽说仅仅有着三万将士,但是那又如何,倘若大秦天子胆敢与我们为敌,那么我齐国将士人人皆愿赴死一战,到时候让世人看看,从始至终,我齐国一直未曾断了脊梁!”

听到齐国皇子的话语,在场的诸位齐国遗老面面相觑,皆是清楚无论自己说些什么都难以改变齐国皇子想要与大秦天子一战的决心。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在齐国皇子看来,若是齐国此番再不出手的话,那么便是再也没有机会想着复国。

毕竟现如今的大秦天子身边虽说有着足足三位武道宗师坐镇,但是如今的大秦却也是内忧外患,内有六国余孽密谋复国,外有北方匈奴,南方百越强势进攻。

在此等内忧外患之下,齐国方才能够抓住机会复国。

机会转瞬即逝,若是此刻齐国选择了退出的话,那么日后想要再密谋复国只怕是会难上加难!

不知道过去多久,从齐国皇子的营帐之外缓缓走进来一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来自于魏国的一位使臣。

这位魏国使臣的身后则是跟随着数位身材魁梧,腰间悬配战刀的军中将士,这些军中将士自然便是此番刚刚回归魏国的几位魏武卒的将领。

当这位魏国使臣出现在此地之时,齐国皇子的眉头微微皱起,满脸的疑惑之色。

要知道自从他们楚魏齐三国的盟友破裂之后,楚魏齐三国可谓是井水不犯河水,此刻谁能够想到魏国竟会在此等关键时刻派遣使臣前来。

齐国皇子凝视着眼前的魏国使臣,沉声道:“魏国使臣大驾光临我齐国,所为何事?”

后者闻言,拱手于身前,对着眼前的齐国皇子恭声说道:“齐国皇子,此番我家公子听说齐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故此特意派遣老臣前来看看。”

“顺便问一下齐国皇子,若是魏国愿意与齐国合作,不知道齐国还愿不愿意与魏国合作?”

伴随着魏国使臣的话语出口,齐国皇子眉头紧皱,满脸的疑惑之色,许久过后凝声问道:“当初是楚国与魏国一同说过解散合盟,现如今魏国又来找我齐国合盟。”

“这其中到底是打着怎样的算盘,不知道魏国使臣可否详细地说一说?”

魏国使臣面朝齐国皇子,微微一笑,开口说道:“齐国皇子不必多疑,只不过是我家公子听闻如今的齐国已经被大秦天子给盯上了,我家公子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

“故此不希望齐国覆灭,从而派遣老臣前来询问齐国是否愿意再度与我们魏国合盟。”

“只要齐国愿意与我们魏国合盟,那么此番我们魏国必然会与齐国共进退,到时候纵使是面对大秦天子麾下大军,也未必就没有一战之力。”

听着魏国使臣的话语,齐国皇子满脸的疑惑之色,要知道据他所知,如今的魏国战力也仅仅只是比齐国高上一点罢了。

失去了魏武卒的魏国就好像是一只没有牙的老虎,虽说威势尚存,但是却是已经没有了多少实质性的威胁。

毕竟如今的齐国虽然比不上楚国,但是努努力与魏国平起平坐,倒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一件事情。

齐国皇子目光落在眼前的魏国使臣的身上。

凝声说道:“就不知道魏国使臣你是如何有这么大的底气,认为我们齐国与你们魏国联盟就能够对付大秦天子?”

第112章:大秦暗流涌动!六国余孽欲复国第238章:荣辱与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第128章:悍狼?韩浪!河东郡郡尉人选!第50章:十三万石精粮换糟糠?意欲何为?第89章:祖坟冒青烟,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第288章:这泱泱大秦,终归是朕说了算!第67章:岂有臣子添衣,天子受寒的道理?第9章:刺客十一,一报还一报第29章:无人能敌!一人独战六剑奴!第160章:剑仙李白!卧龙府吟诗作赋!第13章:阴险赵高,罗网六剑奴第282章:楚国将士起矛!围杀大秦天子!第259章:五千将士逼宫!好大的胆子啊!第452章:两万大军入境!共同守城!第195章:先手回马枪!大河之剑天上来!第381章:局势动荡!大秦早已不复当年!第337章:善恶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第353章:冲城?楚国死侍身陷囹圄!第376章:齐魏合盟?终是唇亡齿寒的道理第29章:无人能敌!一人独战六剑奴!第245章:自作聪明!朕一直喜欢成人之美第2章:铁鹰卫效忠,公子赵祁当继承大统第38章:拿命换藩王!试问值不值?第436章:你们不用跑,当然也跑不掉!第143章:奉命办事,琅琊郡郡守的恶行!第397章:整顿三军!军纪懒散的琅琊郡!第479章:各怀鬼胎第6章:盛怒的祖龙,终究大势已去!第341章:刀剑之争!此战过后马踏江湖!第70章: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各取所需罢了第342章:温酒入喉!满腔剑气荡人间!第100章:北行艰险,请诸君护公子安平!第123章:鬼市交易!换取十一万石糟糠!第268章:血染白袍!大战陷入白热化!第120章:百姓苦,帝王亦苦,天下皆苦!第427章:人神共愤!第6章:盛怒的祖龙,终究大势已去!第206章:芦苇荡递剑!一剑之下几近无敌第361章:云中郡求援!北方匈奴南下伐秦第415章:赶赴九江郡!踏碎齐国脊梁!第361章:云中郡求援!北方匈奴南下伐秦第431章:人多欺负人少?好大的阵仗!第170章:天子出城!百官送行!第136章:魏国残党的拉拢!计谋一石二鸟第232章:祖龙震怒!挥师百万血溅天下!第82章:独坐高楼,月下饮酒,不知其醉第430章:齐国皇子的手段第242章:此去见天子,必将有去无回!第85章:一国谋士,为国落子,落子无悔!第251章:包藏祸心!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第333章:大动干戈!听风寨身陷囹圄之地第383章:蝗灾当道!百姓家中尚有余粮!第239章:墙倒众人推!许老爷子的手段!第110章:三百死士齐握剑,何人敢劫囚?第458章:北方匈奴之主,耶律洪才!第285章:入琅琊郡!郡内百姓皆恭迎!第137章:纵使是死!绝不与亡国畜生为伍第477章:讨要交代第98章:燕国大将战死,孤注一掷的燕国!第135章:咸阳禁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第423章:天子手段!齐国大军不过如此!第200章:破后而立!置之死地而后生!第274章:大战落幕!小乞儿,后会有期!第109章:庙堂震动!有君如此,大秦永昌第434章: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第169章:卧龙于山野,龙吟天下惊!第132章:卧龙诸葛亮!求其出仕一朝宰辅第485章:武道宗师,拓拔野第279章:权衡利弊!小心行事方为上策!第89章:祖坟冒青烟,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第80章:孤注一掷!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335章:火上浇油!齐国皇子的硬气!第276章:押回咸阳!全部问斩!以儆效尤第337章:善恶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第430章:齐国皇子的手段第47章:欺君之罪!就问你怕了没有?第46章:上书三十二封,蝗灾肆虐三郡!第87章:布下天罗地网?实则不值一提!第433章:鱼死网破?你也配?第432章:厉鬼降临!蛰伏在暗中的姬先生第469章:人性!所有人不过都是棋子!第299章:蝗虫来袭!人人祭剑护天子!第226章:江湖规矩?江湖道义?又是何物第174章:七万酬劳!此番誓杀大秦天子!第462章:攻城之战,率领大军前去叫阵!第463章:龙椅,多少人的断头路!第448章:认罪伏法!大秦律法无人可触!第331章:大秦境内!听雨楼有什么面子?第454章:各方援军!十万大军赶赴东海郡第219章:落魄公子?黑夜驰援的赵云!第189章:引蛇出洞!伺机而动的死士!第485章:武道宗师,拓拔野第70章: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各取所需罢了第438章:今日破局便为魏国马首是瞻!第216章:祸水东引!楚国与二水潭合盟!第82章:独坐高楼,月下饮酒,不知其醉第484章:兵力相差悬殊第341章:刀剑之争!此战过后马踏江湖!第104章:燕国余孽大败!斩草需要除根!第240章:同仇敌忾?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