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上书三十二封,蝗灾肆虐三郡!

“陛下,微臣有一事启奏!”

就在众人松了口气之时。

一声苍老的声音颤颤巍巍地响起。

众目睽睽之下,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在一位同乡大臣的搀扶之下。

从人群中慢慢悠悠地走了出来。

一路走来皆是踉跄,整个人好似全然没了精气一般。

“陛...陛下...微臣有事启奏!”

这位须发皆白的朝中重臣在地方为官多年,只不过因为其不知官僚之道,故此一直不受重用。

事实上就连始皇帝在位时期,也是未曾注意到这位兢兢业业的臣子。

“何事?”

原本已经准备起身离去的赵祁看到此人。

皱起了眉头。

即便是他,对此人也是毫无印象。

只见这位朝中之臣在同乡的搀扶之下缓缓跪在了地上。

从始至终皆是不敢抬起头看向那位年轻天子。

“还请陛下......救救大秦!”

这位自大秦开国之始便从未上书过一封的文臣此时说出了让所有人都意料不到的话语。

只是他接下来的话语,更让在朝堂上为官的众多文官武将身躯一颤。

“陛下,微臣乃是琅琊人士,按照官职,本无法出现在此地。”

“只是抛开了多年的脸面,求了一位大人,方才能够站在此地。”

“微臣...微臣想与陛下诉苦啊!”

诉苦?

赵祁皱了皱眉头,并未说话。

而是示意这年迈官员继续说下去。

“陛下...如今我大秦时局动荡,我大秦百姓生活本就贫苦,只是天灾人祸,此番我胶东、琅琊、东海等地皆是闹起了蝗灾!”

“百姓耕种五谷更是颗粒无收。”

“此番微臣能够进京,乃是靠着同乡各官员凑出来的干粮啊!”

说到这里。

这位本就清贫,一心为民,从未搜刮过民脂民膏的年迈官员泣不成声。

“这是怎么一回事?”

赵祁皱起的眉头更是难以舒展开来。

蝗灾?

要知道蝗灾可是重大灾情,但是在这段时间上书的奏折里面,可是丝毫没有提到过所谓的蝗灾啊。

倘若真是爆发了蝗灾,那绝不会仅是胶东、琅琊等地受到灾害侵袭。

必然会接连往内地而来,蝗灾过境,乃是民生大忌!

“陛下,微臣曾上书三十二封,皆是讲述蝗灾之情。”

“只不过三十二封灾情奏折,却是没有丝毫回响,故此微臣不惜拖着已经垂垂老矣的身子来到咸阳。”

“只求陛下能够还我大秦百姓一个安宁!”

这位年迈官员话音在不断的颤抖。

整个人在说完这几句话后,气喘吁吁。

最后竟是只能以双掌撑在地上,艰难地让自己不在咸阳宫内倒下。

伴随着这位年迈官员的话语出口。

胶东、琅琊、东海等一众郡县大臣则是纷纷脸色大变。

几位在地方之上执掌重权的文官,此时却是屏气凝神,大气都不敢出。

而在他们的心中却是在暗暗咒骂这位不知天高地厚出言的年迈官员。

要知道他们几人可都是清楚这件事的利害关系,皆是害怕被追究起来丢了官帽。

甚至昨日夜里,他们无一例外皆是递交了辞呈。

想要将这个烂摊子交给后面的人管理。

只是此时这位年迈官员的出言,无异于是将他们推上了火坑!

听到这位年迈官员话语的赵祁脸色逐渐阴沉下来。

原本他以为自己对于大秦的这群朝堂之上的老鼠屎了解够多了。

但是谁能够想到还远远不够!

只见他怒声道:“胶东郡守,琅琊郡守,东海郡守可在?”

话音落下之际。

原本便已经将心提到了嗓子眼的三位郡守大人都清楚大事不妙。

相互之间交换了一个眼神过后。

便是在彼此的心中有了一个主意。

三位郡守大人缓缓走出文官之列,来到了赵祁的面前。

跪伏于地,神色惶恐。

幸得今日是赵祁登基大典,但凡在地方上有头有脸的官员都被请入咸阳宫中。

不然的话,这三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郡守大人可未必就能见到。

“微臣胶东郡守见过陛下!”

“微臣琅琊郡守见过陛下!”

“微臣东海郡守见过陛下!”

三声见过陛下齐齐响起。

看着眼前三位本应该为一方父母官的郡守大人。

赵祁的眼中满是怒意,沉声道:“朕倒是很想知道,这位大人口中所言是真是假?”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总不能听取他人的一面之词。

赵祁之所以让胶东郡守、琅琊郡守与东海郡守出列,就是想听一听他们口中又是怎么一回事。

三位郡守大人面面相觑。

深吸一口气后,竟是齐声道:“回陛下,此人所言皆是一派胡言!”

“我胶东郡五谷丰收,并无蝗灾过境一说。”

“陛下,我琅琊郡虽说产值不如先前,但是百姓依旧丰衣足食,粮仓之内五谷堆积。”

“东海郡虽然粮产不足,但是还是足够百姓吃食。”

三位郡守大人的话语出口。

那位仅能够用双掌撑地方才能够不倒下的年迈官员顿时间瞪大了眼睛。

他万万不敢相信眼前掌管着一方百姓死活的郡守大人居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语!

“不!不是这样的!”

这位本就气数耗尽的年迈官员抬起一只手指向三人之中的琅琊郡守。

咬牙切齿道:“郡守大人,你可不能够睁着眼睛说瞎话啊!”

“住口!”

“我琅琊百姓生活富足,岂容你在这里诬陷本官!”

“难道你是想要借此将本官拉下马,取而代之不成!”

琅琊郡守怒视着那位同乡官员。

旋即对着赵祁恭声道:“陛下,此人心中图谋不轨,想要动摇我大秦民心。”

“还请陛下降下责罚!”

伴随着琅琊郡守的话语出口,身旁胶东郡守与东海郡守皆是附声道:“还请陛下降下责罚。”

看着眼前已然同气连枝的三人。

赵祁的嘴角微微翘起。

慢慢悠悠地从龙椅上站起身来。

俯视着下方跪伏在地面之上的三人。

冷声道:“胶东郡守、琅琊郡守、东海郡守,你们可知欺君之罪当如何?”

第427章:人神共愤!第463章:龙椅,多少人的断头路!第111章:众将起矛!大秦风骨一直在!第34章:二连签到奖励?白袍军和虎贲军?第169章:卧龙于山野,龙吟天下惊!第95章:不是浮水房强,而是河东郡驻军弱第424章:与大秦合作者,方能保全性命!第96章:赵云强悍出手,一战即定乾坤!第220章:你强任你强,清风拂山岗!第167章:始皇帝劝阻!东行势在必得!第166章:大秦风起!自春秋起何曾止歇!第60章:帝王将相皆无情?不知人间几抔土第19章:奸臣赵高的嘴脸第458章:北方匈奴之主,耶律洪才!第96章:赵云强悍出手,一战即定乾坤!第48章:蝗灾将至,各郡县三成余粮入国库第94章:鱼儿尚未咬钩,自当多下点饵料!第444章:锁定胜局!两处城池失守!第476章:大军回城第382章:通敌叛国!身陷险境的公子高!第140章:君臣相宜!自当以君为上!第335章:火上浇油!齐国皇子的硬气!第458章:北方匈奴之主,耶律洪才!第350章:公子扶苏?龙椅不坐也罢!第138章:大秦风骨仍在!誓死也不叛国!第103章:大秦新帝赵祁,愿为先生送行!第187章:破釜沉舟!孤注一掷!背水而战第130章:新任郡尉!定不负陛下所托!第311章:做人嘛,贵在有自知之明!第332章:横竖皆死!无非死相好看一点!第491章:蠢蠢欲动的赵国与韩国第56章:河东郡变故!大秦暗流涌动!第261章:屠夫出手!曾独战五百重装铁骑第66章:计划泡汤,一万大军北上入河东!第132章:卧龙诸葛亮!求其出仕一朝宰辅第91章:戏做全套,四万驻军皆畏战!第457章: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第22章:真刚与乱神加入战局第453章: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第153章:子午门问斩!天下苦!君臣皆苦第279章:权衡利弊!小心行事方为上策!第280章:签到任务完成!奖励太初龙气!第337章:善恶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第257章:鱼死网破!浮水房死士愿赴死!第369章:众志成城!蝗灾源头彻底根除!第24章:六剑奴的计划,高处不胜寒第377章:魏国底气所在,联齐抗秦!第476章:大军回城第269章:援军赶到!三千铁鹰卫齐拔刀!第333章:大动干戈!听风寨身陷囹圄之地第170章:天子出城!百官送行!第134章:流言四起!陛下杀人如草芥?!第98章:燕国大将战死,孤注一掷的燕国!第358章:江湖武人驰援!浮水房败退!第194章:浮水房出手!赵云战姬先生!第433章:鱼死网破?你也配?第167章:始皇帝劝阻!东行势在必得!第495章: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第472章:苟且偷生,叛变的齐国将领!第193章:想要取朕性命?浮水房何在!第160章:剑仙李白!卧龙府吟诗作赋!第211章:诸葛亮锦囊妙计!七十二绝阵!第162章:锦囊妙计!岌岌可危的大秦!第142章:纵使天子犯法,亦与庶民同罪!第25章:天命所归?拥有水龙脉的胡亥第468章:心怀鬼胎第213章:我有一剑!山河破碎!日月俯首第224章:士可杀不可辱!问罪姬先生!第427章:人神共愤!第419章:两万黑甲禁军?禀报大秦天子!第216章:祸水东引!楚国与二水潭合盟!第175章:颍川郡许家阴谋!江湖高手双瞎第383章:蝗灾当道!百姓家中尚有余粮!第167章:始皇帝劝阻!东行势在必得!第206章:芦苇荡递剑!一剑之下几近无敌第151章:老骥伏枥?大秦庙堂太过死气!第423章:天子手段!齐国大军不过如此!第351章:死去之人,不过是一抔黄土罢了第177章:五万两酬劳!欲杀大秦天子!第312章:杯水车薪?我以人力抗衡蝗灾!第261章:屠夫出手!曾独战五百重装铁骑第374章:区区齐国!踏碎其脊梁与骨气!第259章:五千将士逼宫!好大的胆子啊!第382章:通敌叛国!身陷险境的公子高!第387章:九江郡内,一千齐国骑军出现!第143章:奉命办事,琅琊郡郡守的恶行!第143章:奉命办事,琅琊郡郡守的恶行!第246章:老夫许乌生,求见大秦天子!第165章:纵使前方荆棘,可朕是大秦新帝第22章:真刚与乱神加入战局第203章:天子一怒当如何?遍地皆尸骨!第368章:大火弥漫!众将携水控制火势!第146章:同气连枝?不见棺材不掉泪!第292章:高高在上?不过是阿谀奉承之辈第313章:扫蝗行动!我以蝗虫换精米!第293章:再起风云!死去多日的两具尸体第367章:煤油燃火!誓将蝗虫屠戮殆尽!第350章:公子扶苏?龙椅不坐也罢!第293章:再起风云!死去多日的两具尸体第471章:人活一生,入土为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