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秦法,亡国之法

“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赢城甩开了膀子准备大干一场,并没有半分的顾忌。

更不怕他说的这些话被人听了去,生怕别人听不着还往更大声了喊。

看着李瞻想要反驳他。

赢城往高处站了站,站的比李瞻更高的继续怒斥道:

“法治的目标在于爱民,礼仪的目标在于方便国事。”

“既然你身为廷尉,就更该清楚,看看现如今之天下,

百姓究竟是拥戴秦法而遵从秦法,还是畏惧秦法而遵从秦法?”

“且不说这个,我大秦律法好啊,好到让你没有修改的余地,照搬天下。”

“然而,孝公于商君,遇到的是一个破碎而几近灭亡的大秦,打碎乾坤,以商君之法而耕战四方!”

“使我大秦积六世之余烈,有了这一统乾坤之底蕴。”

“而今始皇陛下于李公,遇到的是一个定乾坤,震天下,统环宇,御四方的大秦,天下何须再耕战。”

“而这天下万民,何须再打碎重造。”

“继续行商君法,廷尉不觉得,是你,是丞相大人,懒惰成性,胸中无半点法墨的原因?”

“亦或者,你父子二人,根本没有如昔日商君于孝公定战时之法的才学,只能效仿先法,而不制定出更加有利于今之一统天下的大秦的大秦律法!”

“昔日商君因商君法而被车裂而亡,难道说,你们要看着我大秦因为商君法而亡国?”

“我现在,就确确实实的告诉你。”

“承袭自商君法的大秦律法,已经不适用于今日一统天下的大秦,不做改变,便是亡国!”

“而你李瞻,丞相李斯,便是我大秦亡国的罪魁祸首。”

“这样的大秦律法,我称之为狗屁不如,都是我之侮辱了狗屁!”

滴答!

滴答!

滴答!

院中的一处竹泉漏下来水滴滴打在顽石的声音清晰可闻。

树叶随着微风抖动的飒飒声成了院中最大的声音。

一只飞雀在大院上空掠过,扑腾扑腾的犹如音爆。

所有人。

李瞻,李贤,李管家,李斯,仆从,密谍……

仿佛所有人。

都在努力的忘记什么,可那一字一句的声音却犹如刀刻在他们的脑海,挥之不去。

甚至所有人都在自问。

这是造反的言论吗?

是吗?

是吧!

可所有人。

都忘记了动作。

只剩下脑海中轰鸣着的……赢城的怒斥声。

那无比肯定而坚定的声音。

滋滋!

不知是哪个仆从,传出了滋滋滋的声音,最后犹如惊天雷一样炸了一声,恶臭可闻!

可所有的仆从。

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抬头去嫌弃。

即便是身为家主的李斯。

即便是闻到味道的李管家。

李府大院仿佛在此时静止了。

而院中的李贤彻底的慌了。

噗通一声就倒在了地上,双腿发软,站不起来。

“我,我儿,天哪!”

反应过来的李贤卧倒在地穷毕生之智慧想要挽救当前之局面,穷一生之所学想要替长子挽救一二。

可她。

可她实在智力欠缺,

不知该如何去挽救。

哪怕挽救一句话,也不知该如何说。

绝了!

因为她清楚。

赢城把事情,办到了没有丁点挽回余地的死路。

这番话一出。

不是我死,便是你亡!

绝无第二种可能!

“强秦于六世,助秦统六国的秦法,被说成是亡国之法!”

李贤木呐的自语。

和公子扶苏十余载,那位夫君虽处处为民请命,在朝堂之上时时喧哗,因谏言触怒始皇陛下而被罚。

甚至究极大臣修改秦法。

可那也从来没有,从来没有过一次,将秦法贬斥到如此程度,哪怕十分之一都没有。

秦法是亡国之法。

李斯是亡国的罪魁祸首。

当今天下大秦震动环宇,天下一统,兵锋所向,无不臣服。

如此恢宏磅礴之伟业,竟是亡国。

此等言论,如何找补!

绝望的李贤无以为继,瘫坐在地。

可明明已经形似完胜的李瞻,却也瘫坐在地,难以置信。

不是他无从反驳。

是他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若不改变秦法,便是亡国。”

这是何等叛逆之言论啊。

当今天下,敢说出这句话之人,不用他动手,坟头草都三十丈高了。

即便是公子扶苏,敢说出这样的话,那也只有葬入皇陵的份。

可这样的话。

竟然被这位十岁的外甥给说了出来。

不用争了。

从此之后他们李家根本不用和公子扶苏争什么了。

因为从这一刻起。

扶苏府,将彻底的在大秦皇朝,除名!

就是因为扶苏嫡长子赢城现在的这番话。

到现在他才明白。

以前公子扶苏的那些小动作,都是小打小闹,算不了什么。

什么阻止分封,什么重修律法,什么反对刀兵,什么当朝咆哮……

那公子扶苏所有所有的事情加一起,不敌一个赢城半刻之言论。

甚至,他现在有点可怜公子扶苏。

那姐夫一辈子闹来闹去都没有被始皇陛下严惩。

却在这里,彻底的栽了!

从此之后,扶苏府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赢城,你知不知道你究竟在说什么?”

李瞻生出了同情之心,对着还站的那么高,一副自信满满的赢城叹道。

为之惋惜!

“呵,我嬴氏男儿,一口吐沫一个钉,说出去的话,绝不后悔。”

“就算是始皇陛下在这里,我,赢城,依旧如此说。”

“而我,更想劝劝廷尉长,好好想想本公子说的话,也去告诉丞相大人,认真揣摩。”

“莫要沉浸在曾经的辉煌,自误李府不怕,误了我大秦皇朝他便是千古罪人!”

“你!”李瞻被气到发抖。

“是吗,城公子!”

可就在此时,一道老气横秋的声音骤然响起。

李斯缓缓的从大门口站了出来。

几近花甲之年的容貌尽显老态,却又精气神十足的背着手走了进来。

“爹!”

院中响起两道声音,李贤和李瞻同时面向李斯跪了过去。

一个,为了求情。

шωш ¤ттkan ¤¢ O

另一个,找到了主心骨。

“是的,我的外公,大秦左丞相!”赢城淡然处之。

说着,从高台走下,不慌不忙,离开石刻,走近三步,躬身拜道:

“长公子扶苏长子赢城,见过丞相大人!”

对他来说。

这将是一场极为正式的见面。

意味着。

他和李斯的第一场战争。

在这里,打响了。

第六十七章 大秦的工程图第235章 暴怒的王贲第九十六章 促农业司工作第248章 宗室探访第九十八章 积极响应的农业司第193章 冯世杰陈书第六十七章 大秦的工程图第二十七章 分制秦法,让朕茅塞顿开第九十五章 始皇帝终于被震麻了第188章 大秦帝国之崛起(二)第257章 官员调整第七十章 此心,必可动日月,撼天地!第193章 冯世杰陈书第四十八章 群臣沸腾,为母者忧思第五章 谏逐客令石刻,惹事第一百章 促计划育生司发展第七十九章 万事俱备,飓风的形成第五章 谏逐客令石刻,惹事第156章 嬴城,不过如此!第一十四章 生死之局,一成足以搏命第192章 咸阳府衙的议事第232章 上雒楚系集团第136章 皇长孙嬴城代为监国第144章 张良初见华夏字典第246章 冯劫论兵第155章 富贵与贫贱第205章 嬴城已经天人感应了第273章 一步之外,封王之地第168章 宗室悲壮的谋划第151章 白皮书和三辆马车第199章 下官遵命第209章 大智若愚第218章 均富论第277章 王翦,薨了第一百一十章 大公无私的嬴城第260章 地缘!第192章 咸阳府衙的议事第五十二章 轻松淡定的始皇帝第六十一章 战略布局,宣传司和教化司第九十八章 积极响应的农业司第148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235章 暴怒的王贲第214章 抓抓抓,严重渎职罪第八十七章 纸张的第一次应用第247章 有些事从未被改变第275章 复杂的是人,宣传司之谋第156章 嬴城,不过如此!第八十一章 给郭怀义的建议第三十一章 督促诏命,扬眉吐气的老妈第一百二十一章 家宴趣事第144章 张良初见华夏字典第二十二章 天下权势,才刚刚开始而已第284章 西进问答第239章 被忽略的万世制度第二十六章 绝地翻盘,论自我攻略的重要性第179章 大秦帝国之裂变(一)第七十一章 无伤大雅,闹了个小笑话第167章 真正需要解决的困局第四十章 目标,阿房宫的六十万劳力第六十五章 思考和衡量的依据第153章 梅花世界第五十四章 先声夺人第一百零五章 再拒第三十章 臣还要,大秦朝堂上的滚刀肉团伙第260章 地缘!第四十六章 推动大秦工业前进一千五百年第七十六章 举官令?第139章 朝堂议事之粮债第161章 萧何与张良第257章 官员调整第四十九章 赵高胆寒,大国工匠第165章 新秦法刑事法第三条规定:谋反罪第128章 第四,阅兵第233章 动乱将起?第260章 地缘!第196章 虞子期和复合弓第 160章 乱与静第180章大秦帝国之裂变(二)第177章 夫人们走出了后宫第240章 摆烂了?第164章 暴秦无道,天下伐之第256章 蒙氏商业帝国第六十八章 第一次遭遇刺杀第224章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第169章 地球是圆的还是方的?第二十三章 第一辩法,辩朝堂诸臣哑口无言第八十六章 不如小学生的大秦朝臣第七十三章 举荐老爹当个官第一百二十章 胡亥献礼第263章 分财不均啊!第241章 明日,雍城奏事第七十九章 万事俱备,飓风的形成第一百零一章 已经麻木的始皇帝第222章 女子从政第142章 因为农民,至始至终都是农民第194章 皇帝不下乡第七十六章 举官令?第217章 西进之议第169章 地球是圆的还是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