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子房,屈才了

“出来了,出来了,出来了!”

宣传司外官署,一阵急促的声音冲了进来。

一名小吏气喘吁吁的趴在了大门上,焦急的喊道:“西进议事主要章程出来了。”

闻言。

一个秀面书生模样的中年男子迎了出来,迈着急促的步伐急忙问道:“具体议了什么内容,快快快,说来听听。”

“子房,莫要着急才是。”粗壮的淳于越也迅速的走了过来,说着不急,可还是目光迅速落在小吏的身上,问道:“快说快说,西进议事之上,到底说了些什么。”

不怪他着急。

西进之事可以说是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

尤其是在了解清楚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之后,那更是让他们迫切关心着西进之事的决策。

在他们认为。

西进之事是朝廷转移勋贵视线,调节与勋贵矛盾的重要手段。

勋贵能否安定下来,对大秦有归属感,并支持赢氏朝廷,关乎着大秦天下能否稳定下来。

儒家经典之中有太多关于百姓的论述。

只是对于真正掌权者的描写,却少之又少。

因为。

儒家根本就不敢写,不敢深入的涉入世家,勋贵,贵族,豪门这个可怕的利益体。

他无比清楚这个道理。

而这,也就意味着,此次西进议事的重要性。

“回禀司正。”小吏气喘吁吁的道:“在此次议事上,监国提出了三不限制,三禁止。”

“哪三不限制,哪三禁止?”张良似乎非常着急的问道。

小吏看了一眼这个宣传员傍身的青年,虽然不满这人只是一个乡里宣传员,竟然堂而皇之的坐在司署之内,但还是面带愉快的回道:

“不限制控制地域,

经营地域,占领地域。”

“不限制扩张地狱和不限制手段目的。”

“禁止任何方式的私斗,禁止任何形式的金银铜外流,禁止建立诸侯国。”

小吏一口气说完,张良便沉吟了起来,开始反复琢磨。

倒是淳于越,口快的道:“这是要让勋贵在异域之地建立自己的领地啊,朝廷好大的决心,虽不是分封,却形同分封。”

勐然间,淳于越反应过来,急忙拍着小吏的肩头,从袖口抹出来了一块一吊铜币道:“幸苦了,幸苦了,快里边坐,慢慢道来。”

“谢司正大人。”小吏连拒绝之色都不见,便将铜币塞进了袖筒之中,跟着淳于越走了进去,道:“关于这三不限制,三禁止。”

“监国也解释了不少,具体小的也记不住,只是监国重点强调了一件事,不管是领地也好,还是占领地盘也罢,在异域的人,不能收取赋税。”

“原来如此!”淳于越恍然大悟,又继续问道:“那还有呢,还商定了什么事?”

“太多了,不敢隐瞒司正,此次西进议事,从辰末己初开始,直到申末才结束,整整四个时辰,中间没有歇息半分。”

“这其中不止有监国决议,还有三公九卿的公卿们决议,而决议之后,诸多的勋贵还对西进之事进行了提问,不管是监国还是诸位公卿们,都对提问进行了一一解答。”

“可以说,将西进之事的细枝末节全部都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整体来说,各公卿府均对西进之事做出了决策性的政令。”

“这其中,如张公,便决议,允许异域的镖行可以自采矿产,但是,却对金银铜进行了……”

小吏说的口干舌燥。

终于是将整个西进议事的大体事宜说清楚。

也没有隐瞒什么。

既然收取了好处,而且这件事也不违法,自然是记住多少,便说多少。

尤其是。

在大律府内有不少如他这种打杂的小吏,均是竖起耳朵努力的记忆。

虽然。

朝廷允许他们这种小吏进入大律府并不打算隐瞒,甚至说在此次议事结束之后,明天关于西进之事的决议就会公布出来。

但正如淳于越这种重臣,密切关心着议事,想要第一时间知晓内容,这才有了他们这种收取少许钱财第一时间前来告知贵人情况。

只不过。

淳于越这人出手阔绰,给的比较多一点而已。

“多谢相告!”淳于越诚恳的道谢。

虽然这个消息明天他就能知晓,但他还是花钱买消息。

在大秦,最难渗透的公卿府,当属郎中令府,这个卿府掌握着大秦最核心的事务,记录着包括始皇帝内朝议事在内大大小小的议事内容,记录着朝堂之上所有的议政内容,记录着各个公卿府机要密文,同时,还是始皇帝制令,诏命诏令口谕的发行之地。

而这个小吏,便是郎中令府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吏,做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并没有什么权柄。

但是,身在郎中令府,其价值就不是其他公卿府的吏员可以相比的。

就如此次西进议事,除了勋贵族长,内侍,三公九卿之外,只有郎中令府参与其中。

而因为诸事复杂,需要很多人手,郎中令府核心吏员不足,这才将麾下的小吏全部调遣到了议事之上。

送走了小吏。

淳于越便将目光落在了汤游,江富,林天,冯小天的身上。

“怎么说?”淳于越笑问着,率先道:“看的出来,此次朝廷可谓是下定了决心要西进。”

“虽然对西进之事进行了各种限制,但是,河西,西域依旧是一块巨大的肥肉,尤其对于各个勋贵而言,朝廷的政令,还是对勋贵极其有利的。”

“毫不夸张的说,是朝廷在前面开路,勋贵在后面赚取利益。”

淳于越可谓是说的十分露骨,不过,虽然宣传司各有纠葛,但随着淳于越的地位逐渐提升,在宣传司内的话语权也逐渐大了起来。

即便是汤游和江富二人,在旁枝末节上,也没有明显的反对。

而且。

这样的结论,并没有错。

“看的出来,朝廷此次对西进之事极其的重视,若非如此,诸多勋贵族长们,也不会提出那么多的疑惑,而这,正是因为朝廷的重视,才要问清楚。”汤游也是点头称是,迅速的得出自己的结论。

“这么看来,今后朝廷的重点,将是河西和西域啊!”江富忍不住的感慨道:“开疆拓土,是每一位雄主毕生之梦想。”

听着几人的总结。

张良忍不住的眉头紧皱了起来。

虽然小吏并没有将西进议事所有的过程说清楚,但其中关键还是说的清楚,让他犹豫的,要不要当着汤游和江富这二人的面说出来。

其实,他并不认可三人的结论,或者说,大相径庭,完全不同。

“子房这是怎么了,为何是这般表情?”汤游也算是对张良有了一定的认识,见张良面色不对,便问道。

被汤游察觉,众人的目光也是落在了张良的身上。

“这!”张良见此,微微犹豫,心中快速盘算,还是道:“下官与几位大人,有着截然不同的结论,只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这是什么话,子房有话但说无妨,我等且来听听,毕竟,朝廷已经做了决策,我等也只是议论朝政而已,没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江富俨然一副欣赏张良的道:“况且,子房已经用事实证明,你对朝廷的认识,甚至要超过我等。”

“有话直说!”淳于越也微微皱眉的道。

能够让张良说出大相径庭这种话,他不知晓,他们的理解究竟与张良有何偏差。

“是啊,子房兄,你的见解,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一旁的林天和冯小天也忍不住的道。

可以说。

他们二人此时对张良,可谓是相当的信服。

“子房愚见,也并不可信。”张良已经思虑清楚,先给自己的言语兜底,这才道:“其实,良认为,朝廷并不重视西进之事,甚至于,是要放弃西进,至少在十年内,良以为,朝廷绝不会发动对河西大规模的作战。”

“至少西征军,在良看来,是防守之主,进攻为辅,而不是如朝廷所言,雄视西域。”

张良话音刚落。

“???”

“???”

汤游,江富,林天,冯小天四人便一脸错愕的瞅着张良。

就连淳于越,若不是深信张良的才学,此时已经满眼不敢相信的瞅着张良了,但即便是如此,淳于越还是眉头紧锁,心中不信的率先出声问道:“这是为何,子房有何根据说出这等结论?”

没办法。

他也要为张良兜底。

张良是目前来说,最适合作为儒家领袖的继承者。

他已经老了,经不起劳累奔波,将来儒家这杆大旗,他觉得张良可以挑起来,甚至比他做的更好。

而此时,与其让张良被汤游,江富几人猜疑,不如他提问让张良解释。

毕竟。

张良好不容易以真才实学入了汤游和江富二人的眼。

不能因为这一番言论,而荡然无存。

汤游和江富侧头瞅了一眼淳于越,也明白了淳于越的袒护之意,便不再追问,静等张良解释。

只是对张良的这番言论,颇有异言。

着实想不明白,这一番言论是如何得出的。

张良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其实,在良看来,朝廷越是规范西进之事,就越说明,朝廷对西进之事越不在意。”

“可以说,这一次的西进之议,将西进诸事的具体章程已经议论的七七八八,至少在五年内,此次章程不会有大改的迹象,而监国也说了,十年内,不会收取关税。”

“关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说着,张良顿了顿,扫了一眼几人的表情,继续道:“不知几位大人可察觉到,虽然说朝廷筹建了西征军,西进外交司等诸多司署。”

“但并没有明确,对河西用兵事宜,也没有言明,镖行要如何配合朝廷用兵,只是言明了以武力威慑。”

“良以为,威慑之意,乃陈兵以摄敌之意,并非主动进攻。”

“也就是说,朝廷在接下来很长的时间内,要以威慑而外交,而非进攻而外交,此二者天差之别。”

“其次,当初朝廷决策西进,良以为朝廷无比重视西域之事,但经此议,良反倒是改变了观点。”

“不知道诸位大人发现没有,西进之事的主力军,是镖行,是由勋贵组建的镖行,朝廷给粮草兵器,允许勋贵招募勇士,但其实,这就是朝廷将西进之事甩给了勋贵去做。”

“而真正让良觉得朝廷不重视西进之事的原因,还是因为朝廷对西进之事做出了太多的规范,仿佛西域已是砧板鱼肉,但其实,目前朝廷对河西的掌控,近乎为零。”

“在此等条件下,朝廷如何敢对西进之事制定规则。”

“只有一种可能,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朝廷对西进之事,不想操持太多。”

“也就是有了三不限制,或者说,就是要让勋贵去打前站,说句不好听的话,朝廷要将勋贵当枪使,为朝廷对河西用兵打基础。”

“一旦勋贵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西进之事,诸位不妨想想,在境内,朝廷是不是可以随意揉捏,甚至勋贵会在其他事情上主动退让,实行所谓的战略大转移。”

“等到勋贵完成的差不多的时候,朝廷在境内,已经完成了布局,届时再对西进用兵,可谓是一举多得。”

“再说了,大秦目前这个状态,怎么可能将政事重点放在西进之事上,要知道,现在的大秦,还在变法之时,而且这才是刚刚开始而已,此时一切政事,皆要围绕着变法展开,不管是何种政令,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变法更加安顺的推进。”

张良口干舌燥的说完。

说真的。

连他自己都不敢往这个方向想。

甚至这样的猜想他不敢说破。

只是。

现在的宣传司,需要一剂勐药来将内部粘合的更紧密。

而这样的猜想。

便是粘合剂。

不管这样的猜想是否是朝廷的真实意图,汤游和江富二人,绝计不敢多言。

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的时候,其实是从拥有共同遵守的秘密开始的。

安静。

随着张良话音落地,整个房间内变得无比安静了起来。

汤游和江富也非寻常人,若不然也不会被李斯和冯去疾派来宣传司制衡儒家。

正因如此。

当张良解释的清清楚楚的时候,他们还是忍不住的颤粟了起来。

如果。

如果。

张良所说的话的为真,那这,将是朝廷站在云层的高度上制定政略,将天下勋贵,乃至天下人都谋算其中。

河西啊, 西域啊,有数不尽的肉食等着拿取,天下人闻言,岂能不人人向往着前往。

可一旦形成这样的局面。

在大秦之内,朝廷推行变法的速度,将会无比的安稳。

有一块肉和一枚鸡蛋,只要是个人都会选择肉而放弃鸡蛋。

而这。

或许才是西进之事真正的目的。

“周易有言,系小子,失丈夫,随有求得,利居贞。如若真如子房所言,此中利害非我等可议,回府之后,在下必将三缄其口,争取忘记此事,绝口不言。”

江富沉闷的盯着张良,久久无法平静。

片刻后,江富道:“子房屈尊乡里,着实是屈才了,若有机会,本官定举子房以重用,如此,才不负寒窗苦读之艰辛。”

第四十四章 杀气腾腾始皇帝,要掀桌子了第255章 固化阶级是必须的第184章大秦帝国之纵横(二)第一十九章 要疯,大家一起疯第二十八章 你不行我可以,扶苏站起来了第七十章 此心,必可动日月,撼天地!第八十七章 纸张的第一次应用第221章 三官法第144章 张良初见华夏字典第134章 绝望胡亥第223章 东线巡视第218章 均富论第247章 有些事从未被改变第二十五章 重头戏,怼始皇帝让其怀疑人生第三十章 臣还要,大秦朝堂上的滚刀肉团伙第一十九章 要疯,大家一起疯第183章大秦帝国之纵横(一)第一百零四章 赵高传召的心路第247章 有些事从未被改变第169章 地球是圆的还是方的?第七十七章 以夷制夷之策第265章 公子怀和公子胡亥第154章 温柔乡,英雄冢第165章 新秦法刑事法第三条规定:谋反罪第一百零四章 赵高传召的心路第227章 农桑第140章 朝堂议事之问诀第145章 宣传大院第四十一章 带兵先进攻一下阿房宫,杨端和第157章 各方反应第五十一章 万事俱备第284章 西进问答第246章 冯劫论兵第一百零七章 雪落无声中,惊起天下风云第148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225章 蓝田议事第256章 蒙氏商业帝国第五十八章 五等九流第245章 始皇之议第九十七章 大秦的三座灯塔第253章 半夜惊雷第175章 婚书第171章 权力第七十九章 万事俱备,飓风的形成第262章 冯世杰的寻政之路第267章 赏赐之论第269章 复巡超级作坊第六十六章 古之谋,始皇帝的犹豫和落寞第205章 嬴城已经天人感应了第五十一章 万事俱备第205章 嬴城已经天人感应了第185章 大秦帝国之纵横(三)第210章 人人大不同第一十三章 始皇帝的平静与淡定第208章 特权等级第220章 长公子扶苏接令第156章 嬴城,不过如此!第193章 冯世杰陈书第281章 第一次西进议事上架感言第219章 大秦军事学府第199章 下官遵命上架感言第150章 商税:宗货交易书第273章 一步之外,封王之地第264章 蠢货第152章 农业改进一道无法跨越的障碍第八十一章 给郭怀义的建议第一百零二章 始皇帝亲自教导扶苏第254章 律法是如何腐朽的第一百二十章 胡亥献礼第266章 万丈高楼平地起第276章 冯去疾的主场第七十六章 举官令?第277章 王翦,薨了第204章天才是怎样炼成的第六十五章 思考和衡量的依据第一百二十三章 发疯的始皇帝第三章 不当儿子了,咱们回娘家第五十章 任重而道远第125章 第一,世界停摆,为我华夏忠魂第140章 朝堂议事之问诀第八十四章 望,诸君共勉第130章 其实,无中生有的事情,并不少第八章 令人自豪的,秦律第179章 大秦帝国之裂变(一)第235章 暴怒的王贲第244章 限制皇权第257章 官员调整第一百一十五章 火堆中的道理第233章 动乱将起?第195章 牛人在监牢第257章 官员调整第131章 火烧胡亥府第165章 新秦法刑事法第三条规定:谋反罪第165章 新秦法刑事法第三条规定:谋反罪第263章 分财不均啊!第三十九章 先把皂河以西的匠作房抬走第235章 暴怒的王贲第八十六章 不如小学生的大秦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