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运河

在大家看来,要想解决大秦南北之间的交通运输困局,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不过……

眼前的这个人是谁?他可是李阳!独具通天之智,身怀旷世绝学,智慧卓绝,精通百家学问,无所不能。

以往的每次困局,不都是在他手中将不可能变为了可能吗?

所以,众人都一脸期待的看向李阳,心想如果真的要解决大秦南北之间交通运输的困局,这世上唯一眼前的这位镇国君才能有想法了。

看到众人好奇的目光,李阳点点头道:“办法我倒是有一个,不过要想实现,却也非易事啊。”

“哦?大人果真有办法!”一听,大家顿时大喜。

扶苏也很开心,赶紧催问道:“太傅是何办法,您快说来一听。”

李阳道:“修运河!”

“修运河?”

一听这话,大家不由一怔,因为李阳的这个办法,确实不失是一个好办法,但是……一想到修运河,这工程可就大了。

李阳点点头:“没错,如果能将大江、黄河,乃至整个大秦南北几大水系全部连通,形成一个庞大的水运枢纽,那么这物流运输的困局便可得到彻底的解决了。”

众人微微点头,不过却也都沉思了起来。

很快,李斯便道:“镇国君,你所描绘的运河若一但连通,那确实可以使我大秦南北之间的货流运输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这工程可是十分浩大啊!”

萧何等人也纷纷点头。

扶苏亦道:“是啊,长城已然是倾举国之力在修筑了,如若此时又修这个比长城还更加浩大的运河工程,那百姓甚苦。”

李斯等人也点点头,很赞同扶苏的话。

其实,扶苏仁慈,心中第一想的就是百姓,这一点李阳还是颇为欣慰的。

不过……

对于运河工程,李阳却有着以他们不同的看法。

李阳道:“运河,乃是千年计,利在千秋万代之事,自然也非一朝一夕来完成。只是……我们不能因为眼前的难,而便放弃这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我们可以循循渐进,慢慢地来修。”

众人微微点头。

其实,李阳也知道修运河,无疑是对大秦百姓的一种苦。

但是,运河对华夏民族来说,确实是千年大计。

而李阳构建的水运网,其实差不多就是后世的京杭大运河了。

整个运河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这种作用,不仅是在于中国古代,而是延续至今的。

比如,在现今的21世纪,哪怕动车、火车、汽车、飞机等物流交涌如此高速发达,但是大运河依旧有不可替代的货运作用。

也就是说,大运河的作用,并不是一时的,而是长达千年之久的,这种工程就算劳民伤财,但对华夏民族来说,也是值得去承担的。

特别是,现今的秦朝,一没火车,二没汽车,更没有飞机,那么这种内陆的水运网就对物流运输来说就显得是为重要了。

在李阳看来,修宫殿,可以说是劳民伤财。

但是修运河这种利在千秋,利在万世子孙,甚至对整个华夏民族的经济都能起来腾飞作用的伟大项目上,这就不能用劳民伤财来形容了。

这就好比,牺牲数十万将士,去驱外敌值得吗?是一样的道理。

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在一些对民族有着重大意义的事情上,做出一些牺牲,是不可避免的。

想到这里,李阳又补充道:“如若陛下在的话,其实我会提议中止长城项目。”

“中止长城项目?”众人微微一惊,大感意外。

“没错。”李阳点头道:“起初,我大秦以举国之力,修筑长城,其目的乃是为了以长城防御游牧民族的侵扰。而如今,匈奴、东胡、夫余、肃慎,皆已成为我大秦之北方的蒙古、辽宁、吉林诸行省,它们已经是我大秦疆域了,这长城自然也就失去了其作用。而且,在自己的国内,修筑一道城墙,将本属于自己的疆土隔离在长城之外,这……看似是一道墙,但对于长城外的蒙古、辽宁、吉林各省的人来说,这却是筑在人心之中的一道墙,弊大于利。”

对于这一点,大家倒是纷纷点头。

李斯道:“镇国君所言极是,只是……如今陛下不在秦国,这长城……我等不好擅自停工啊。”

这时,扶苏道:“父皇离开之前曾说过,朝中国事,皆由太傅与国政院决定,只要太傅与国政院诸位大臣皆认为长城可以不用修筑了,那自然可以停工,孤相信父皇不会怪罪。”

“这……”李斯显然没有那个胆。

萧何倒是一笑,道:“我倒认为长公子此话不无道理,陛下乃明君圣主,既然长城防御外敌的功用已经失去了,那么继续劳民伤财修筑长城,显然不可取。我相信陛下也会认同镇国君的提议的。”

“那明日我们与冯、蒙二人在国政议听听他们二人的看法?”李斯道。

李阳点点头:“可以。”

扶苏笑道:“如果冯劫和蒙毅也赞成暂时停工长城项目,那么便可以将长城的工人送去修运河了,如此甚好!这样一来,就不须再去征招民夫了。”

李阳笑了笑,道:“长公子爱民之心,臣万分敬佩。不过,运河关乎大秦,乃至华夏民族的千年之计,自然是越多工人越好,进度越快越好了。修通一条水运,物流运输便能腾飞一次,意义重大。”

李阳倒是不指望能在短时间内将五大水运网全部打通,但是只要先打通一条水运网,那对大秦的物流交通来说,意义也是巨大的。

比如,黄河和长江水运网打通,南北之间就能有一个水运主干道往来了。

然后,再去打通其它几条运河,最后形成一个五大内陆水系的大运河网络,这简直不要太牛逼了。

扶苏一听,又担心起来了:“太傅,您不是说慢慢修吗?”

李阳笑道:“慢,是因为整个内陆水系的水运网非三年五载可完成,但是南北之间的主干水运网则要快点完成。比如,我们先将黄河和大江连通,这样南北之间的货物就可以畅通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大秦要想变强,变繁荣,变富有,就必须发展手工业,商业。但是,物流运输都无法畅通,商品运输困难,这经济又如何能发展起来呀?”

李阳将大秦目前的困境,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讲了出来,这倒让扶苏等人再次陷入了沉思当中。

过了一会儿后,扶苏道:“太傅目光长眼,孤不及也。”

李斯等人也点点头,显然他们没有想到大秦要发展商业,经济,物流交通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发展经济的最一基础。

李阳笑了笑:“要想富,先修路,这路不仅是陆路,亦是水路。”

“要想富,先修路?哈哈,镇国君此话,可谓是至理名言啊。”李斯大笑一声,不由叫了一声彩。

不过,为了不让扶苏担心修运河会劳民伤财。李阳还是补充了一句:“其实,修运河之事,也并非一定就是劳民伤财。在我看来,它反而可以促进社会生产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

“哦?”众人一愣,大感好奇。

李斯赶紧道:“镇国君此话怎讲?”

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月氏第三十八章 可怕的阴谋第二百零二章 精锐铁骑第三百二十九章 胡亥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基建第二章 献药第三百六十章 大秦纸币第一百四十六章 殷地安第二百六十八章 公元十年第二百三十六章 最后一战第三百五十八章 董翳第六十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第一百五十二章 世界势力第一百三十三章 意识问题第一百六十三章 你是谁?第一百七十九章 有大事发生第二百三十六章 最后一战第六章 神效第二十八章 表现的机会来了第三百二十章 英明神武的萨拉王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阳谋国第八十八章 众将鄙视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政之货币政策第一百七十章 不孝子孙第一百八十五章 厚颜无耻第一百零七章 装逼上瘾第五十八章 神物,何人所造?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会再有奇迹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省置设第二百九十章 辣椒基地第三百七十五章 制造业的飞跃第三百四十章 搞事情第七十一章 神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董翳第一百一十三章 疑兵阵第八章 学的有点杂第三百七十五章 制造业的飞跃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阳的传闻第一百三十四章 义务教育第一百九十七章 流血事件第一百六十八章 开机 (为月票增加一千票加更)第三百六十三章 商业税第三十九章 好个锤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敲诈第七十章 牛屎地里的飞翔 (为QQ阅读推荐票满一万票加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文地理学说第一百九十二章 聚众闹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善后工作第二百零七章 搞事情第三百四十二章 这年轻人第四十六章 铁锤第一百五十五章 论计第八十六章 乱象第六十七章 令人发指第二章 献药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将?第二百零四章 皇权特许第二百零九章 吐血第一百三十八章 重用萧何(为盟主有腹肌的园长加更)第三百二十四章 瓦多王第一百三十三章 意识问题第一百七十五章 土地改革第三百一十三章 说出来怕吓死你第二百九十五章 暴利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败匈奴第六十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第二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差钱第二百八十章 农业***第四十七章 可怜的恶汉第二百三十八章 出征夫余第六章 神效第三百零二章 炮第二百六十一章 变天第三百一十九章 萨拉族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基建第五十三章 疯子第三百一十二章 崩溃第二百七十九章 扶苏监国第一百一十章 回家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嬴政,不服!(为月票增加一千票加更)第九章 算了,不装了第五十三章 疯子第二百零二章 精锐铁骑第一百八十三章 秦国新政第二百三十九章 信心高涨的夫余王第二十四章 找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第一百九十二章 聚众闹事第二百一十六章 长城大营第二百零六章 阳滋第二章 献药第三百三十七章 阳滋密谈第二百零六章 阳滋第一百九十二章 聚众闹事第一百零四章 背锅侠第三百三十二章 太平盛世第一百四十八章 地球仪第三百一十章 秦弩第六十六章 给他们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