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 章仲父当国_二 卑劣老伎在腐朽国度生出了惊人成效

二 卑劣老伎在腐朽国度生出了惊人成效

大雪纷飞,特使王绾的车队辚辚出了咸阳。

一路东来,王绾心绪总是不能安宁。如此老谋在魏国行得通么?使命若是失败,自己永远只能做个书吏事小,毁了丞相声望岂非永生负罪?王绾是这次被革职为吏的丞相府行人,敦厚端方而又不失聪敏灵动。三年前吕不韦初署丞相府,简拔王绾于一班书吏之中,做了职掌邦交事务的行人。战国邦交为要职,各国皆为丞相亲领,行人只是开府丞相处置邦交大计的事务专署而已。虽则如此,行人也是丞相府属署中最显赫的官员之一了。对于一个年轻的书吏而言,不啻由士兵而将军一般的超拔。王绾记得清楚,吕不韦在整肃相府吏治时说:“政事如人,唯生生不息而能步步趋前也。丞相开府,为国政枢要,下联百官上达王城,梳理朝野总摄万机,最要紧者便在实效。今相府官吏不可谓不能,然老暮过甚理事缓滞,可当谋划,而不当任事也。本丞相简拔后生裁汰老弱,唯以国事为本。超拔任事者毋以升迁为喜,虚位谋划者毋以去职为悲,如此人人同心,秦国有望也!”王绾敬佩吕不韦,也敏锐看出了吕不韦在这次处置战败事端中的艰难,慨然自请解职,成为丞相府唯一陪吕不韦受到处置的官员,虽则革职,却受到了丞相府所有官员大吏的敬重。吕不韦也全然没有将他做革职官员对待,依然命他在行人署“以吏身暂署事务”。这次出使山东周旋大梁,也破例地派给了他。

所谓破例,在于王绾职任邦交事务,却从来没有出使过山东六国。依照传统,官员首次出使只能做副使。首使而正,独当一面,在秦国邦交中还从来不曾有过。唯其如此,王绾不能不又一次敬佩吕不韦的用人胆识,也不能不心绪忐忑。

也是王绾的使命实在奇特——谣言离间,陷信陵君于死地。

据实而论,离间计实在是老掉牙的伎俩,纵能坦然行之于敌国,可成效如何便难说了。远古之世,蓄意制造谣言而中伤对手,历来都是失败者无可奈何的发泄,对手无一例外地嗤之以鼻,从来都没有真正击倒过谁。当年殷商旧族与周人叛逆对周公大肆流言中伤,不是连周成王那样的少年天子也没有相信么?然自春秋之世天地翻覆,士人崛起智计大开,这谣言攻敌竟莫名其妙地渐渐成了正宗计谋,被堂而皇之地写进兵法,谓之离间计、反间计!虽则如此,春秋之世三百余年,真正使用离间计反间计而收成效者,也是寥寥无几,名君名臣名将中此伎俩者几乎一个也没有。

战国之世,流言离间的卑劣伎俩却轰然发作屡见奇效。

第一个落马者是名将吴起,一生三中谣言而终致惨死。先背“杀妻背鲁”之流言逃鲁入魏;再中魏国长公主“恶女”离间计,拒绝迎娶少公主而被魏武侯猜忌,不得不离魏入楚;最后中楚国反变法贵族的“谋反”流言,为示忠心而离开大军孤身回郢都,终被旧贵族在楚王灵位前乱箭射死。

第二个落马者是名将廉颇。此公比吴起更甚,一生四中流言恶计,终致客死异国。第一次是长平大战,秦国贬低老廉颇的流言击中赵国君臣,廉颇被罢黜抗秦统帅之职而愤然隐居。第二次,赵国大败后六年廉颇被迟迟起用,刚打了一场胜仗便被一班将军流言恶攻。老将军这次怒火中烧,愤然起兵猛攻接替他兵权的乐乘。虽然乐乘逃走了,廉颇却也不得不逃亡魏国。第三次,廉颇客居魏国,又被“其心必异”之流言中伤,不为魏国所用。第四次,赵王因屡次败于秦国,又想起用廉颇,不意却被仇人收买的使者郭开造了一通离奇谣言,说老将军“一饭三遗矢(屎)”,哄得赵王居然信了。于是一世名将终于逃隐楚国愤懑而死。

第三个落马者是变法诗人屈原。此公忠正激烈热血报国,却在张仪的离间流言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后来张仪淡出了,旧贵族的流言却始终紧紧纠缠着屈原,以致昏聩的楚怀王总对这个最大的忠臣投以最怀疑的目光,临死也没有相信这个后来跟着他死去的千古人物。

第四个落马者是名将乐毅。此公两中流言,第一次侥幸躲过,第二次终于落马。从此隐居赵国,终身不复为将。这两次流言都是老对手田单、鲁仲连的离间计。第一次流言离间,说乐毅野心勃勃要做齐王,其时恰逢燕昭王在位,非但没有罢黜乐毅,反倒杀了那个被齐国收买的造谣者。第二次是新王即位,田单故伎重施,而且依旧散布流言说乐毅还是要做齐王。这个新燕王不可思议地相信了,乐毅被罢黜了,燕军也立即一败涂地了。

第五个落马者是孟尝君田文。此公赫赫豪侠却一生不幸,自封君领国终生被流言恶计纠缠,多次罢相复相,危机时便逃回封地薛邑拥兵自守。最后还是在齐湣王、齐襄王两代被流言困扰而不得其用,终是郁闷而死。

第六个是后来成为秦国应侯的范雎。此公才智非凡,以使节随员之身出使齐国,在无能的使节须贾被田单冷淡时,挺身而出力陈大义,维护了魏国尊严促成了魏齐结盟。田单器重人才,劝范雎留齐任事,范雎婉言谢绝。如此一件大功,却被须贾以“齐吏私云”编造流言,生生说范雎“私相通敌”。魏国丞相立即相信,当众对范雎极尽侮辱拷打,“尸体”几乎要被喂狗。若非事有巧合死里逃生改名换姓到了秦国,范雎准定当即死于流言恶计且永远地不为人知。

还有几个赫赫人物虽也是终生受流言恶计纠缠,倒而起起而倒,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再不敢放开手脚做事。一个是纵横家武安君苏秦,一个是楚国春申君黄歇,一个是赵国平原君赵胜,一个是兴齐名将安平君田单。其后还有名将李牧与诸位看官马上就要见到的魏国信陵君。说也是奇,凡此种种奇迹,竟然尽出于山东六国。而六国之使节、商旅、斥候从来都是不惜工本地在秦国制造流言,却从来都是泥牛入海,秦国竟从来没有因流言错处过一个大臣将军。自商鞅变法之后百余年,以“人言”之法说秦王者只有一次,这便是几乎被谣言杀死的范雎见秦昭王。范雎的说辞是,人皆知秦国有太后、穰侯,而不知有秦王也。后来,秦昭王虽与范雎结君臣之盟铲除了太后穰侯两大政敌,然究其实,根本之点在于秦昭王原

本便要夺权归王,无论范雎如何说辞,秦昭王都会跨出这一步。一方借“人言”激发秦王早日夺权,一方要倚重范雎之才整肃秦政,实在算不得离间计之功效。因了秦国不为流言左右,于是山东六国有了公议,说“秦人蛮蠢,不解人言”。千古之下,令人啼笑皆非。

明乎于此,吕不韦坚执一试,图谋用这卑劣的老伎俩除却一个劲敌。

身为如此特使,王绾的难处是不知如何造谣。临行请教,吕不韦哈哈大笑:“你个王绾也!只管拣最老的谣言去说,要你创新么?只有一样,必须说得像,说得煞有介事。”王绾做事认真,恍然大悟之余,对战国以来的离间流言作了一番梳理揣摩,最终选定了两宗最常见的流言利器:

其一,“诸侯只知有某,不知有王”。此流言暗寓:某人功业声望远远超王,有可能取王而代之。此等流言的厉害处在于,一言将某人的功劳变为威胁,可使国君立起狐疑之心,纵不收当时之效,亦准定埋下内讧种子。功业赫赫的田单,便是中此一击而萎靡不振。

其二,“闻某称王,特来贺之”。此计之操作方式为:先无中生有,以“闻”(听说)法造出一个某某要称王的消息;其后,隐秘赴某府祝贺其称王;再其后,无论某人如何否认,只找要紧人物四下秘密询问某人称王日期,并叮嘱被询问者万勿外泄。此乃杀伤最强之行动流言,且做得越是隐秘,流言传得越快。名重天下的乐毅,硬是倒在了“贺王”流言之上。只要耐心贺去,被贺者一次不倒,二次必倒。

揣摩一定,王绾好奇心大起,决意要品尝一番这从未经历过的新鲜使命。

窝冬之期,大梁呈现出多年未见的消闲风华。

六国胜秦,老魏国是主力,信陵君是统帅,魏人大觉扬眉吐气。官市民市都破了“冬市逢十开”的成例,冬日天天大市。大梁人原本殷实风华,今冬遇此喜庆更是心劲十足,眼看年节在即,天天上市转悠,买不买物事倒在其次,希图的是三五成群海阔天空地交换传闻议论奇异。如此一来,大市日日人山人海,联袂成幕挥汗成雨,直与当年最繁华的临淄大市媲美。国府官署也破例,往年窝冬是三日一视事,今年改成了五日一视事。官吏们欣欣然之余,日每抖擞精神进出酒肆绿楼,或聚酒痛饮或博戏设赌或听歌赏舞醉拥佳人;一番风流之后纷纷聚到两家最大的酒肆,或名士论战或对弈品茶或引见拜会;然无论如何,最终都是兴致勃勃地议论朝局褒贬人物,欣欣然悻悻然直到刁斗打得五更,方才踏雪而归酣睡直过卓午;一顿不厌精细的美餐老酒之后,又车马辚辚踏雪而出了。

风花雪月之时,大梁口舌流淌出一个惊人消息:信陵君要称王了!

薛公皱着雪白的双眉叙说了这则神秘传闻,信陵君哈哈大笑:“秦使何其蠢也!如此荒诞不经,谁却信他!”薛公连连摇头:“信陵君莫得掉以轻心,久毁成真,流言杀人者不知几多也。朝局清明固然无事,然目下之魏国,公子以为清明么?”信陵君默然良久,拨着燎炉木炭火喟然一叹:“然则奈何哉!魏无忌能去大喊一声不称王么?”

“君若犹疑,大祸至矣!”毛公一顿竹杖霍然站起。

“卑劣离间,此等雕虫老伎,魏王断不会相信。”

“信陵君差矣!”毛公急迫嚷嚷,“老夫旧话重提,为今之计唯六字:清君侧,真称王!非如此魏国无救,君亦无救!君固不念己身,岂能不念魏国!”

薛公冷冷补上:“非毛公言过其实,老魏国大厦将倾也。”

信陵君连连摇头:“无忌耿耿忠心可昭日月,魏王岂能无察?”

“恕老夫直言。”薛公正色道,“君子之心,不能度小人之腹也。日前老夫已从王城内侍口得知:秦使王绾面见魏王请求结盟。魏王笑问其故。王绾回道,‘秦国所畏者,信陵君也。公子亡在外十年,天下惜之。一朝为将大败秦军,六国军马皆听其号令,诸侯唯知有信陵君而不知有魏王也。秦国安能不惧?’魏王听罢,良久无言,其后也未召君入宫商谈对秦邦交。信陵君但说,魏王信得你么?”

“卑劣之尤!”信陵君愤然拍案,“知某不知某,何其可笑也!当年齐国佞臣以此中伤田单,平庸的齐襄王半信半疑,被貂勃严词批驳后便不再相信。你说,魏王连齐襄王也不如么?”

“君非差矣,大谬也!”毛公点着竹杖冷冷道,“流言离间之际,当思破间救国之法为上。君怨离间者何益?寄望于他人知我何益?王果知君,岂有君十年亡外也!”

“毕竟魏王已经与我和解,无忌岂能负君?”

“信陵君也!”毛公真是哭笑不得,“身为国家重臣,耿耿忠心远非唯一。事之根本,是君王是否相信你之忠心。君王狐疑,纵有忠心于国何益!于事何益!于人何益!自命忠心谋国,却一任君王被奸佞包围而误国亡国,耿耿忠心能值几钱!”

薛公肃然接道:“信陵君目下军权尚在,若不称王,老夫出一最下之策:发军除却一班佞臣,派遣公忠能事之干员入王城各署,以确保时时有人在君王之前陈明君之忠正,君自领政强国可也。非如此不能救魏,亦无以立身也!若以迂腐之心操国家权柄,因自身忠正而不铲除奸佞,最终必被奸佞流言吞没,其时悔之晚矣!”

毛公苦笑道:“若得如此,老夫也不劝君称王了。”

“二公苦心先行谢过。”信陵君拱手一礼,“然兹事体大,容我进宫与魏王晤面一次,再行决断如何?”

毛公突然大笑一阵:“老夫有眼无珠也!原以为信陵君乃救国救民之大才,谁料只是一个将兵之才耳!君好自为之,老夫告辞也!”笃笃点着竹杖拉起薛公长笑去了。

信陵君愕然不知所以,思忖良久,终于登上轺车进宫了。信陵君想不到的是,魏王冒雪迎出,殷殷执手百般询问,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书房品茶,魏王坦然将秦国使节的诸般言语和盘托给了信陵君,还请信陵君权衡决断对秦邦交。信陵君心中大石顿时落地,回府之后立即派出门客去寻访毛公薛公。三日后门客回报说,两公已经离开了大梁,不知到何处游历去了。信陵君

心下颇觉不安,却也很快忘记了此事,毕竟,处置好秦国邦交是目下当务之急。

在信陵君要会见秦使时,王绾也请与信陵君密谈和约。有鉴于这是战国邦交常例,信陵君依例在书房密室与王绾会商。谁知说得一个时辰,王绾却尽是称颂信陵君功业盖世或绕着不相干的话题絮叨,和约条款只字未提。信陵君明知其意却不阻拦,只冷笑以对,寻思老夫偏要你秦国看看魏国君臣如何破你离间计。

这番密谈之后,多有神秘人物争相邀王绾酒肆聚饮,海阔天空话题百出,唯独不涉秦魏和约。王绾更是只顾痛饮,醺醺之际辄凑近身边人物低声神秘地问得一句:“公子称王,君何贺之?”及至听者惊愕不已反问穷追,王绾狠狠打自己一个耳光,从此只饮酒不说话。一次,王绾终于酩酊大醉,博戏连输三局,赌金三千悉数堆在了一个“老吏”案前。王绾叫嚷再来。老吏笑云:“无金不赌。然大梁有赌言风习,公若说得一个老朽从未听闻之消息,三千金悉数归公,当可再来博戏也!”满面通红的王绾哈哈大笑:“本使为秦王密使也!足下知道么?”老吏摇头笑云:“是使皆密,谁人不知?算不得。”王绾愤愤然拍案大嚷:“本使之密你知道?说出来也!”老吏笑云:“公醉也,不说也罢。”“醉?谁醉?没醉!”王绾连连拍案大嚷,又一把拉过老吏将热烘烘喷着酒气的嘴巴压上了老吏耳根,“公子要自立为王,请秦国为援,秦王要十五城为谢,公子只割十城。本使是来交涉此事!你却知道?知道么?说!”老吏哈哈大笑,连说不知不知,老朽服输,再来博戏便是。神态犹如听风过耳,只管连连赌去。王绾着意再输,却鬼使神差总是赢,三千金硬是堆在了自己面前,引得王绾只是叹气。

说也说了,做也做了,王绾心中却实在没底。

神秘人物传来消息,说魏王已经将王绾说辞悉数托给了信陵君,君臣亲密无间地聚谈了一个多时辰。王绾蓦然想起信陵君密谈只听不说的冷笑,分明便是将计就计要看秦国出丑。如此情势,留在大梁岂非等着落入圈套为秦国丢丑?思忖之下,王绾派员兼程回咸阳呈报:周旋无望,请准离魏返秦。旬日之后,吕不韦亲笔书简到来,简单得只有两行字:“汝能安居大梁而魏王不杀,足见功效。一任周旋,少安毋躁,来春归秦可也。”显然,丞相是详细向信使询问了他在大梁的诸般细节,评判是“足见功效”,并对他的躁动不悦,要他沉住心气等到来春。上命如此,王绾又能如何?只有在酒肆府邸间继续周旋,时不时将老话问问将老秘密吐吐,在场的显耀官吏们无论是第几次听说,都立刻一副莫测高深的模样你看我我看你相互一笑,也立刻不再搭理王绾而争相慷慨激昂地争论起如何抗秦强魏的话题。王绾顿时郁闷不堪,深感被人戏弄,几乎每次都是悻悻而去,决意只挺到开春之后,届时不管丞相允准与否他都要离开这莫测高深的鬼地方。

冬雪茫茫,王绾忽然觉得自己滑稽之极。

ωwш ▪тTkan ▪c ○

自嘲的王绾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年节将尽河冰未开之际,大梁坊间酒肆的口舌长河突然流淌出一则惊人传闻:称王公子将被免将!听着官吏士子们淡淡地笑谈相传,王绾既惊讶又疑惑,几乎无从评判了。惊讶者,若是真事,干城将毁,魏人竟能如此麻木!疑惑者,若是虚假,如何高官显贵市井无赖都是言之凿凿?

未过旬日,终于水落石出——魏王下书:信陵君年老多病,太子魏增代掌上将军印,虎符收归王室。王绾得闻,惊愕得无以复加,竟不敢走出驿馆,生怕魏人迁怒于他将他活活当街撕扯。不想正在惊惧之时,却有一班大吏来邀他聚饮。车行街市,无一人指点王绾的黑色秦车。席间痛饮,一班大吏争相表明是自己最先预言了魏国隐患,而今验证了恰恰如此。众人议论相和,窃窃之情尽去,公然弹冠相庆,纷纷祝贺公子生也命厚竟得颐养天年,纷纷喟叹魏国躲得一劫终是天命攸归也。

王绾直觉面对一群怪物,酒席未完惶惶告辞了。刚刚回到驿馆,快马信使送来吕不韦密信:国有要事,立即返秦!王绾如逢大赦,立即吩咐连夜整顿车马,又留下一名书吏代向魏王书信辞行,次日天色未明,冒着料峭寒风出了大梁西门。

大梁西达函谷关的官道名为河外大道,堪称当时天下最为闻名的交通轴心。所谓河外大道,是十丈宽的车马大道沿着大河南岸横贯东西千余里,主干道直抵大梁,分道则东至临淄、北至邯郸、西南分别伸入新郑洛阳。大道两边树木葱茏,十里一亭,旅人歇息酬答极是方便。冬日之时树木萧疏,大河南岸的茫茫芦苇簇拥大道,隔着道边林木恍如帘外长浪,实在蔚为冬日旅途之奇观。

王绾心中有事,任是景观也熟视无睹,只是催着车马辚辚赶路。将过韩国岔道之时,突有一支马队从车队之后飞插前来,为首骑士对轺车上的王绾低喝一声:“有人追杀!使节快走!我等断后!”言未落点,已见道林外茫茫苇草边飞骑纵横刀剑挥舞分明正要上道。王绾不及多想,方喊得一声急车,驭手已经将驷马青铜车哗啷啷飞了出去。那支十骑马队飞也似卡住了上道岔口,身后便有了喊杀声。不消半个时辰,王绾车马已经进了洛阳地面,也就是秦国三川郡边界。王绾正在思忖要否进入洛阳,一队黑衣铁骑风驰电掣般从洛阳道飞来,遥遥一声高喊:“使节尽管回秦!善后有我!”王绾见是秦军接应,心下顿时轻松,扬手一谢辚辚西去了。

然这个追杀谜团,王绾一直未能解开。

若干年后,王绾做了秦国丞相,灭魏之后进入大梁视察民治,留心访得信陵君旧日门客,方知当日情形:直到魏王王书到府,信陵君尚蒙在鼓里。良久愣怔,信陵君哈哈嘎嘎狂笑不止手舞足蹈陀螺疯转,终是昏厥了过去,旬日后方才醒转。其时,信陵君门客们义愤不能自已,立即追杀王绾,要给信陵君洗冤,不想却遭秦国黑冰台密骑截杀,终究未能成功。此后门客渐渐散去,信陵君闭门不出,将写就的兵法一片一片地拆开烧了,终日拥着酒桶与几个侍女昏天黑地,没过四年便脱力死了。魏王如释重负,下书厚葬信陵君。大梁倾城出动,送葬人众绵延数十里哭声震天动地……

(本章完)

第十二章 收复河西_二 魏国庙堂的名将与老将《大秦帝国》·史源_第四部 《阳谋春秋》诸子百家_兵家大秦帝国第四部《阳谋春秋》第六章 滔滔江汉_一 碧水风雪云梦泽第十一章 雄杰悲歌_四 雄心错断 陡陷危局第八章 失才亡魏_六 缓贤忘士者 天亡之国也第六章 秦军悲歌_三 河北危局 天下复辟者面临绝境第四章 风云三才_二 傲岸两布衣 论战说邦交第四章 风云三才_五 清一色的少壮将士使秦国大军焕然一新第十一章 文明雷电_一 欲将何等天下交付后人 我等君臣可功可罪第四章 暴乱潮水_七 项梁战死定陶 复辟恶潮骤然颓势第二章 国耻昭昭_一 金令箭使者飞驰栎阳第六章 秦军悲歌_六 巨鹿大血战 秦军的最后悲歌第五章 冬战河内_二 咸阳宫夤夜决策第六章 乱政亡赵_二 赵迁郭开 战国之世最为荒诞的君臣组合第九章 孤城血卜_七 齐燕皆黯淡 名将两茫茫第十五章 万古国殇_一 沉沉夜幕 重重宫闱第四章 鏖兵中原_二 左更白起临危受命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三 明暗双管 张仪巧解第一难第十章 偏安亡齐_三 匪鸡则鸣 苍蝇之声经典大战_燕齐之战第五章 冬战河内_三 商旅孙吴密定策第十二章 不宁不令_六 相逢无由泯恩仇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_二 不畏生死艰途的亘古大巡狩第二章 国耻昭昭_五 国耻刻石血泪斑斑第七章 大成合纵_一 大梁公子出奇策第十五章 长平大决_六 车城大坚壁 白起说阵法经典大战_南定百越、北击匈奴之战第四章 风云三才_三 驱年社火中尉缭突然逃秦名将_孙膑第三章 安邑风云_六 棋室里的六国角逐第六章 滔滔江汉_七 终以身死问苍天第三章 乾坤合同_三 王不立后 铁碑约法第十二章 收复河西_二 魏国庙堂的名将与老将第十一 章仲父当国_一 亦正亦奇 吕不韦破了秦国百年法统第十一章 文明雷电_二 椰林河谷荡起了思乡的秦风第十二章 盘整华夏_三 堑山堙谷 穷燕极粤 帝国大道震古烁今第十五章 长平大决_二 长平换将 赵军骤然沸腾起来第七章 流火迷离_六 冠礼之夜的两代储君第十二章 士相峥嵘_四 将相同心 大将军负荆请罪第十二章 盘整华夏_六 韩楚故地的惊人秘密第八章 失才亡魏_一 一旅震四方 王贲方略初显名将之才第十一章 文明雷电_五 力行郡县制 始皇帝诏书震动天下第六章 滔滔江汉_一 碧水风雪云梦泽第三章 东方龙蛇_三 东海起大蛟第四章 鏖兵中原_三 齐王夜入军营 联军横生波澜第十章 偏安亡齐_五 松耶柏耶 住建共者客耶第十三章 铁血板荡_六 铁血坑杀震慑复辟 两则预言惊动朝野经典大战_燕齐之战第二章 商旅大士_五 吕不韦豪爽地接受了落魄者的托付第十章 张仪风云_四 大才机变修魏齐第十章 偏安亡齐_三 匪鸡则鸣 苍蝇之声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五 张仪遭遇突然截杀第十章 张仪风云_六 四阵三比 秦燕结盟第十章 偏安亡齐_六 战国之世而能偏安忘战 异数也大秦帝国第五部《铁血文明》经典大战_鄢郢之战第十一 章仲父当国_五 庄襄王临终盟约 破法度两权当国第十四章 对峙上党_四 长平布防 廉颇赵括大起争端第七章 帝国烽烟_四 烽烟废墟 帝都咸阳大火三月不灭第八章 失才亡魏_三 坎坎伐檀兮 置之河之干兮秦国官制_武将官制八 秦帝国骤然灭亡的两个最重大原因第四章 秦国求贤令_六 申不害要和卫鞅较量变法第八章 失才亡魏_一 一旅震四方 王贲方略初显名将之才第八章 风雨如晦_四 繁难国葬 学问腾挪第八章 失才亡魏_六 缓贤忘士者 天亡之国也第二章 商旅大士_三 天计寓三杰聚酒第十章 张仪风云_四 大才机变修魏齐第九章 吕氏新政_二 醇醇本色 殷殷同心第二章 大决泾水_五 碧蓝的湖畔 抢工决水的烈焰轰然激发名将_赵奢第二章 国耻昭昭_四 秦国君臣在老霖雨中感谢上苍第十五章 长平大决_七 惶惶大军嗟何及第三章 东方龙蛇_五 两使入秦皆惶惶出版说明第六章 栎阳潮生_五 政事堂发生了尖锐对立第九章 纵横初局_三 门客大盗开齐国僵局第六章 秦军悲歌_四 秦赵楚大势各异 项羽军杀将暴起楔子第十二章 盘整华夏_七 国殇悲风 嬴政皇帝为南海军定下秘密方略第八章 政侠发难_三 黑篷车主与神秘的工匠第十章 蒹葭苍苍_五 洒满阳光的新都工地第十三章 最后风暴_三 英雄之心 恩怨难曲第三章 西出铩羽_四 雄心说长策第五章 冬战河内_五 冬战河内 狂飙拔城六 走出暴秦说误区:秦帝国法治状况之历史分析二 历史实践与历史意识的最初分裂第七章 流火迷离_二 塞上春寒 心变情异第六章 子楚还国_六 长歌当哭兮 大义何殇第十二章 士相峥嵘_三 赵瑟秦盆 蔺相如尽显胆识第十一章 雄杰悲歌_四 雄心错断 陡陷危局第三章 东方龙蛇_一 邦有媛兮 不让须眉经典大战_桂陵、马陵之战第十一章 天算六国_一 神秘天象逼出了楚宣王的妙策第五章 天地再造_三 亘古奇书阴符经第十章 偏安亡齐_二 一统棋局 最后一手务求平稳收煞第二章 大决泾水_五 碧蓝的湖畔 抢工决水的烈焰轰然激发第一章 无妄九鼎_四 大雨落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