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悄然离开

王烁满世界找不到梁敏的踪迹。

这么一个大活人能跑哪儿去?

他不由火冒三丈,坐在青海临时政府的院子里,冲着梁敏那些部下发火:“她是你们的最高长官,去了哪里你们不知道,连她的警卫连都不知道,你们是干什么吃的?找,去给我找!找不到她,我,我把你们都交到军事法庭,按渎职罪处理!”

大将军发了火,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一家人什么也不用干了,纷纷出动,四处寻找他们的最高执政官。

终于有人找到点线索,西宁有人亲眼看见,梁敏大清早就带着鲁小钰和鲁小钰的二百女兵出城了。

又是这个鲁小钰!

你爹尸首还停在家里来不及发送,你没事不在家里守灵,满世界跟着梁敏瞎跑什么?

梁敏出城肯定是办比较紧要的事,估计一时半会儿是回不来。

他让梁敏那些下属待梁敏回来告诉她,立刻到他那里去。

然后,他就回将军府议事厅,那里有总部的所有军官在等他做决定。

在此之前,一接到胡琏器的情报,总部就开始派出哨探监视敌军动向,调动军队分段据守,策划每个阶段的作战方案,等等一堆的事都已经开始运作。

这些事情当然都有具体的官员来负责,但最终做出决策的,却是王烁。

王烁一直焦头烂额的忙活到晚上,梁敏也没有回来。

梁敏是青海最高民事长官,有时候还要兼管军事上王烁顾及不到的地方,也是公务繁忙,晚上不回来是经常的事,王烁也不在意。

辛思忠刚出陇中,离得还远,撤退的事晚一点办也来得及。

商议一天军事调度,听取侦骑汇报各处敌军动向,研究对敌防御措施,直到深夜,王烁才回到自己卧房内休息。才要躺倒,却发现床上放着一封信,一看字迹,是梁敏写的。

王烁迟疑着将信拆开观看,这一看不要紧,只吓得他楞在当地动弹不得!

原来,马守应残部进入陇中的事,留守在漳县的梁定国,也就是过去的梁墩子。梁敏嫌这名字难听,都是高级将领了,得有个大名,就给他取名梁定国了。那个前军主将梁安国,也是梁敏给起的名字,就是跟梁敏一同跟随王烁的梁三娃。

梁定国在马守应部队刚刚进入陇中的时候,就派人携书信极速飞报了梁敏。

那时候,王烁和贺锦激战正酣,她怕打扰王烁的思路,才把这事压下来没有说,却暗中派出亲信回到陇中,严密监视辛思忠的一举一动。

辛思忠起兵为贺锦报仇,她几乎是和胡琏器一同得到的消息。

军队刚刚经历了残酷的大战,还没有恢复,根本无力对抗辛思忠的十五万大军,这一点梁敏十分清楚。

在漳县的时候,辛思忠到漳县她的辖地里调查,她也知道,即便后来辛思忠在自己辖地里学漳县搞土改她都知道。

她之所以能和辛思忠和平共处,就是因为辛思忠仰慕漳县的治理政策,也是真心为穷人谋利益。

梁敏觉得,从辛思忠的本心来讲,他是不愿和王烁为敌的,至于为贺锦报仇,完全是个人恩怨。

她不能眼看着两股都是为天下百姓争自由的军队再一次互相残杀。更何况,在她眼中,只有她的大将军王烁,才能为天下百姓带来和平和幸福。

她决定去说服辛思忠,不要进军西宁卫,应该和王烁联合起来,共同奋战,为天下百姓打出一份安宁!

辛思忠虽然和贺锦一样,也同情和赞成王烁和他的军队,但他也是李自成的心腹爱将,让他背叛李自成,恐怕和劝说贺锦一样困难。

更何况,王烁刚刚杀了辛思忠的老统帅和兄长,要辛思忠不给贺锦报仇,反而要和王烁联合起来,困难恐怕更大。

梁敏深深知道,自己去闯辛思忠大营的危险有多大,但不这样做,王烁危险更大,甚至有在辛思忠大军围剿下,全军覆没的可能!

梁敏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去见辛思忠。

她能想到见辛思忠有多大危险,王烁当然也会想得到。所以,这件事情不能让王烁知道。

王烁若是知道,定然不会答应,甚至会派人看住她,不许她去冒险。

她只能背着王烁,偷偷去见辛思忠。

不让王烁知道,就不能动用任何身边的军队,暴露行迹。不然,不等自己走到辛思忠的大营,王烁就从后面追上她了。

可是,从这里到陇中辛思忠那里,相隔甚远,一路之上并不太平。她一个弱女子,恐怕到不了辛思忠那里,半路就会出危险。

带上阿依古丽来保护自己?

不成,别说阿依古丽会不会和王烁说,这一去是有危险的,万一说不动辛思忠,再把阿依古丽也搭上,王烁非急死不可!

最终,她想到了鲁小钰。她偷偷向鲁小钰借她的二百女兵,悄悄出城。

鲁小钰不傻,见梁敏放着那么多兵将不用,偏偏向自己借女兵,就知道事情非同寻常,非要问明白梁敏去干什么,要不然女兵不借。

梁敏只得告诉她自己的想法。

鲁小钰却一定要跟她一起去。

父亲鲁胤昌是为王烁的新政府死的,她鲁小钰也不是孬种,也要建立功勋,让父亲死的安心。

时间紧迫,辛思忠的大军已经到了庄浪。

梁敏无奈,只得带上鲁小钰。

两人商量好,第二日天还不亮,就带着女兵悄悄出城了。

梁敏临走,给王烁写了封书信,原本打算放在自己屋里,等王烁来找她时能看到,以免他找不到她着急。

但王烁也是忙的团团转,万一没时间到她屋里来,就看不到书信了。

梁敏琢磨半天,临走时将书信放在了王烁屋里床上。王烁只要回屋就会看到书信,知道她的去向。

王烁白天没有时间回后院,等晚上他回来看到书信,她已经出发一天,他无论如何追她不上了。

339.定下决策下江南 先说名士倒黑白152.临行托孤329.王烁高兴乱吹牛 吓跑两个传教士88.不丢弃不放弃 热血热同敌忾273.艰难困苦造军舰 鸣响礼炮谢辛劳56.无解之时求军师 扁鹊难医绝症人196.漫天黄尘退蒙古 王烁专想坏主意400.关键时刻再出奇招 热球运兵突袭盛京48.制造火药55.忠君爱国全是假 保住地盘才是真274.内部筹划造舰队 王烁亲率舰出海97.战永平身份暴露 骆养性星夜传警157.聪明伶俐郑一官 结交权贵成大器140.青史留名369.中华惨祸何时休 圆圆谈论君主制96.治伤兵小钰施秒收 不听劝自成失京师336.不分民族分阶级 青出于蓝胜于蓝24.决心已定372.亲自下厨哄夫人 密保措施不能少238.二帝并立图火并 关键时刻靠文程377.债券销售一空 大炮震慑南洋39.知己难觅35.皇上如热锅蚂蚁 大臣似木雕泥塑129.范文程文过饰非 多尔衮欲霸中原195.独身劝降220.庄稼遍地遮渭河 军容军姿穷讲究44.损大将闯王动怒 怀希望军师鼓舞91.希望渺茫380.丧心病狂守坚城 一筹莫展论偷袭72.活着回来71.王烁好过岳爷爷 三桂欲投李自成192.水到渠成390.预感老城出大事 鳌拜率军攻要塞235.义愤填膺杀鞑子 不管汉人与满人410.四位夫人寻放松 交出权力不可行186.民族英雄99.哪家更好257.惦记好事没本事 灰头土脸没酒喝271.道听途说新鲜事 奇迹震惊四君臣314.心如焚亲自上战场 是元首首先是丈夫98.重义轻色忘美人 王烁返京救圆圆176.清军拼死进攻 李过败守洛川93.出乎意料259.众将糊弄大王爷 要让定国当老大81.怒气难平191.伟人胸怀学不来 坑杀鞑子最痛快266.美梦破灭气黑脸 西北士卒接皇帝313.定国亲自寻小钰 献策不惯独尊病374.马屁拍到马脚上 领袖原来无自由405.破了大清就得宝 王烁四处忙点火270.养成所军事化 朱以海受不了120.土官流官280.定国自造立宪法 王烁摇头不赞成178.这算什么154.两个老子298.保障穷人生存权 一点一滴皆学问136.两面受敌顺军南逃眼馋辎重王烁出兵262.得到金王很重要 然而律法更重要142.青海变天146.舍身相救41.话天下君臣论得失 说后事死志早已蒙237.金王迎光武还都 永历催定国北伐191.伟人胸怀学不来 坑杀鞑子最痛快153.王烁斗嘴失败 众人想笑不敢17.故土难离37.表忠心欲救王驾 持异议大臣互殴209.不打清军窝里斗 永历有病乱投医161.避免被动主动出击常委部署歼灭豪格76.将士献血染红石河 献策猛醒密云营中155.远见卓识得管家 偈语言中变历史89.意气风发谈军校 不说御敌说科学172.惨烈对决187.攻潼关受阻 多尔衮变策161.辗转反侧349.问半天不得要领 不出招无的放矢295.发愁定国搞分裂 献策惊醒梦中人78.机敏如狐184.慷慨陈词58.安定变天159.奴隶制度167.西北军全面出击 宋献策计赚都类181.王烁退守太白 李过坑死清军388.为争自由身先死 光辉永照清老巢91.不成气候才可用 汉奸闻之当汗颜200.人才难求169.信心全无147.挑拨激将坑大清 李过南下寻闯王323.王烁讨好鲁小钰 杀头不成点天灯50.嬉笑诙谐论明弊 朝无幸位考王烁138.奴血染红渭河水 多铎不知有王烁68.鼻涕眼泪横流 观伤脸红心跳395.大玉儿清空大殿 范文程要出绝计300.定国成功撂挑子 顾南收北难抉择39.知己难觅78.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100.府中才见心中人 危险接踵跟随来162.扒皮抽筋179.打仗还靠亲兄弟 两面受敌陷危机121.鼓动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