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活学活用伟人思想 以牙还牙主动出击

蒙古人自明初正统黄金家族被明军击溃,失去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之后,各大部落之间就没了约束,一直为了争夺大汗位互相残杀,弄得四分五裂。

仅内蒙古就有大部落二十四个,而且各不统属,削弱了整体力量,这才被满清皇太极利用,名义上算是归顺了满清,被皇太极编成为蒙古四十九旗。随后,为便于管理,又由若干个旗编成一个“盟”,盟主就是各属下旗的召集人。

胡琏器的情报说,这些来犯的蒙古人,属于内蒙古四十九旗中的一些小旗。这些小旗一般是依附于担当盟主的大部落,但大部落也没闲工夫搭理他们,除非打仗征召他们,其余时候也不会管他们生死。

这些没人管的小旗,多数时候是靠自己的牧场放牧为生,遇到天灾,牧场收入不好,无法维持生计,就由牧民变做马匪,靠南下抢掠汉人渡过灾年。

这两年气候不正常,他们生计更加艰难,时常南下抢掠。

王烁刚刚平定甘肃,事务繁忙,一时顾不上边界的事情,让他们多次偷袭得手。看看得着了不少好处,他们就以为王烁软弱可欺,竟各旗联合起来,组织大规模兵力袭击甘州、肃州一带,抢夺百姓和牲口,前锋甚至到了兰州附近。

这些蒙古人自幼生长在马背上,弓马纯熟。派大军征剿,他们借着马速,很快就逃得无影无踪。

用步兵对付他们肯定不成,只能以骑军对付他们。

王烁占领青海之后,有青海明军遗留下的马场支持,再加上祁庭谏的茶马市盈利可观,换来了大量战马,骑军他可不缺。

他现在能作战的骑军就有五万,以后他还打算除了火枪兵之外全部发展成骑兵,不要传统意义上的步兵了。

他命令第一集团军骑兵军长哈克什出肃州,第二集团军骑兵军长马三喜出甘、兰,务必包围、歼灭蒙古所有骑军。象霍去病打匈奴一样,不打则已,打就打个狠的,让他们再也不敢正眼看甘肃!

想法倒是挺好,效果却不咋地。这些蒙古人其实就是些牧民,算不上什么军队,打仗不怎么样,可是马术好,逃跑的本领却大的很。不等王烁的骑军赶到包围他们,他们早就跑的无影无踪了。

甘肃虽然不大,但几万骑军撒出去也守不了多大点地方,到处是缺口和漏洞。两个骑兵军不但没打着蒙古人,到让人家抽冷子偷袭,损失了不少人马。这下蒙古人胆子更大了,根本不拿王烁的骑兵当回事了。

连几个蒙古马匪都对付不了,还想着对付满清呢?这下可把王烁愁坏了,给军官们上了半天课,结果还不如不上呢,连土匪都对付不了了,越学越倒回去了。

蒙古人的法子,说白了就是现代说的游击战。怎么对付游击战呢?还得从伟人思想里找啊。

王烁想半天,想到了解放初期的云贵剿匪。从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开始,上千年都无法彻底杜绝的匪患,解放后被有着伟人思想的人民军队给清剿干净了,这不是偶然的,这是伟人思想的又一大胜利。

想对付他们,第一就得知道他们确切的位置,这就要有情报系统。但仅仅指望胡琏器手下那几个人,在甘肃这方圆上千里的边界上盯住这些蒙古人,就像老蒋指望军统盯住全国人民一样,根本就不现实。这就要用到伟人思想,充分发挥百姓,也就是人民的力量。

要发动边疆上的百姓,提高他们的觉悟,把他们充分组织起来,让每一个人都变为军队盯住马匪的眼睛。

有了百姓的支持,打仗也会变得简单。经过学习的军官们,都知道从百姓嘴里问敌情。就是他们不问,当地的村官也会告诉他们。

第二,发现马匪,就不能让他们跑掉。如何缠住他们,消灭他们?王烁把两个骑兵军的军官们召集起来,集思广益,加上他具备的现代知识,这个问题也很快解决了。

接着,王烁改变了策略。骑军不再大规模出动,而是以骑兵团为单位。也不再以防守为主,而是主动开始进攻。

这骑兵团也不全都是老兵,而是一半老兵带着一半新兵,他把他的骑兵由五万人一下就扩大到了十万人,而且将来待这五万新兵成熟了,他还要再扩大十万人。

这些新骑兵就由老骑兵带着,轮流与蒙古人作战,权当是以战代训了。这边五万骑兵打累了回去,那边在内地修整的五万再出来换班。

这下这些蒙古小部落惨了,不等他们到甘肃一带抢掠,王烁的骑兵直接就进了蒙古草原。

他们几百人一群,在草原上驰聘,遇到大队蒙古骑兵就放号炮报警,然后自己就在蒙古骑军附近游弋。

很快,四下里都开始响起号炮,一股股的小队骑军从四面八方赶来,溪流汇聚成大河一般,很快就汇集成大队骑军,把蒙古骑军死死包围住。

吃过几回亏以后,蒙古人知道惹不起这些狼群一样的骑军,开始躲避他们,可是草原上到处都是他们的影子,往哪儿躲呀?

只要让他们小股部队碰上,他们就会粘上你,不断放出号炮召集周围部队,直到把你包围。不投降就只有死路一条。

他们带着一种随时可以吃的东西,叫炒面,据说是他们大将军发明的。

用青稞面、鸡蛋、熟肉和蔬菜加食盐和油脂炒熟晾干的,用长条口袋斜背在肩上,一口袋粮食能坚持十几天,不用生火做饭,一下就解决了草原上最困难的,连蒙古人都解决不了的补给问题。

所以,只要有水,他们在大草原上不怕饿着。打下小部落,吃的就更不用愁了。

关键是他们还鼓动部落里的奴隶造反,这个受不了!

造反的奴隶跟着他们就像着魔一样,再不听部落首领的,跟着他们返回甘肃就再不回来了。反正连年战争,到处都缺人,关内也一样。

这样搞下去,不但蒙古人不能到汉人那里去抢劫,他们连自己的牧场都保不住了。

小部落首领们原来指望着抢汉人点人口、财物补充自己,这下好,人家反过来抢他们的了,他们只好再向草原北面和西面迁徙,离的甘肃越远越好,再不敢靠近一步了。

王烁得意了。小样儿的,敢来算计老子,这下让你知道老子的厉害!老子孬好不济也是四百年后的智慧,还整治不了你们?

133.闯王骄横不合作 作茧自缚捆手脚172.震惊之下难突破 熟能生巧另寻法374.马屁拍到马脚上 领袖原来无自由147.泣不成声81.怒气难平30.白云踏雪380.丧心病狂守坚城 一筹莫展论偷袭99.哪家更好78.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143.强强相遇科技胜 机关算尽徒损伤60.据理力争74.野性十足抱佳人 圆圆不爱吴三桂132.大会闭幕群情振奋财力有限心急不得14.我本善良333.急火攻心难续命 老天报应是应该268.赦免法顺利通过 旧官吏体会平等96.计划出逃115.兴亡都是百姓苦 后军儿郎皆英雄197.宣传新政92.进军西宁11.义愤填膺388.为争自由身先死 光辉永照清老巢372.亲自下厨哄夫人 密保措施不能少26.城门激战8.思大明越想越气 拒满清苦无良策92.进军西宁179.真假历史154.时机不到须忍耐 设法造炮坑大清10.谈观念夫妻拌嘴 躲婚姻有家难回60.据理力争356.避免扩大限洪水 复社变成过街鼠153.王烁斗嘴失败 众人想笑不敢5.自寻死路388.为争自由身先死 光辉永照清老巢2.这边君臣赌气 那边王烁瞎侃298.保障穷人生存权 一点一滴皆学问144.古代春晚136.两面受敌顺军南逃眼馋辎重王烁出兵339.定下决策下江南 先说名士倒黑白283.伟人方略力无穷 沙洲会谈促和平25.偷袭宁远324.居庸关成一片废墟王烁反对强攻北京296.脸皮不要耍无赖 小学中学学十年72.活着回来164.真正劲敌398.定国老城苦战 李过进攻受阻75.军师啰嗦明心迹 山海之战拉序幕122.过宛城突遇敌兵 思脱困军师有招61.恐吓族人108.百废待兴京师乱 约法三章文程功281.四百年思维差距 致共和立宪之争256.只来照顾不陪睡 王烁早上变狗熊332.天现异象何兆 大火烧了粮仓169.信心全无44.人民力量166.出征之前小聚会 四个老婆可咋整290.沙洲比武双枪举 全羊招待家乡人171.拖延战术失败 看四不像发威95.一席长谈释疑虑 为邀大功坑同胞118.更大危险375.人怕出名猪怕壮 难填战争无底洞276.木船顷刻成火海 冷笑一声夏变冬255.满清气象为之振 王烁蛋疼造军舰51.分兵以对吃喝不足 为谁而战铁匠不满34.施大计进城面君 京片子吓坏杜勋255.满清气象为之振 王烁蛋疼造军舰22.部总出巡98.微服私访140.青史留名110.吓坏土司283.伟人方略力无穷 沙洲会谈促和平175.铁开花弹380.丧心病狂守坚城 一筹莫展论偷袭344.广告造神不亚现代真才实学堪比傻瓜81.关宁军悲壮突围 多尔衮见死不救306.苦苦支撑拖时间 等待王烁出漏洞57.命中注定有此难 厄运难逃空盘算98.重义轻色忘美人 王烁返京救圆圆79.死马暂当活马医 三桂不降不出兵62.避免冲突20.杀人训练159.奴隶制度263.决策层想出新案例金王闻直接脑袋大85.心不死仍欲决战 不经意赚出太子296.脸皮不要耍无赖 小学中学学十年371.冒才子学习新理论 陈美人迫切访江南197.北方未定南方叛 狼不吃肉纯扯淡107.决战西宁(6)127.王烁重返根据地 颠鸾倒凤遮羞恼336.不分民族分阶级 青出于蓝胜于蓝67.忍辱负重为救太子 危急时刻女子发声311.炮兵阵地失守 江南骑军危殆21.男女有别181.王烁退守太白 李过坑死清军140.青史留名150.四镇只知内斗急 阁部犹梦借清兵79.死马暂当活马医 三桂不降不出兵125.官是百姓勤务员 礼是中华民族根404.覆巢之下无完卵 大清忠臣亦有数138.西方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