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览明臣叹崇祯愚蠢 观农耕恨自成混账

公元1644年,农历甲申闰年,也是崇祯十七年,这位活宝皇帝明思宗的最后一个年头,又是大清顺治元年,还是李自成的大顺永昌元年。这一年,中国一下就有了三个皇帝,三个年号。

1644年4月11日,农历三月初五,王烁带着直属警卫团团长施大柱和精心挑选出来四十个护卫,从兰州启程,向北京出发了。

其实,对明末这段历史,王烁并不十分了解,只是凭借着从电视上和杂书里知道的那点东西,再加上自己的揣测。

电视导演的随心胡诌,杂书的信口由缰,真实的历史早就给歪曲的一塌糊涂,甚至风马牛不相及了。

临行前,他找来胡琏器,专门打探崇祯大臣们的情况,看看有没有他需要的有大局观的人才。

胡琏器在北京做过官,虽然是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但北京城里都有那些大臣他还是知道的,一口气说了十几个官员的名字。

王烁问这些官员都做过什么事?胡琏器捡着自己知道的说了不少。王烁根据这些官员做的事情挨个进行了一番判断,竟没有一个他认为是人才的。

怪不得崇祯做不出什么英明的决断,原来他用的这帮家伙全是一群废物,极简单的事情也做不好,反而能搞得越来越复杂!

不是这些人都是废物,而是王烁经过这一年多的锻炼,思维和眼光已经大不一样,一般人等已经看不到他眼里了。

英主不会用庸才,所以事业才会蒸蒸日上。

象皇太极,他绝不会去用杨嗣昌,而洪承畴这样的人,他却会想方设法笼络,搭上自己的老婆都在所不惜。这也是范文程这样的汉人人才会对他忠心耿耿的原因。

而崇祯,多少英才都会被他浪费掉!袁崇焕,熊挺弼,袁承宗,卢象升,孙传庭……任何一个人站出来,都能为他保住江山社稷,他却一个也没有用好,让这些名臣一个个屈死,甚至死无葬身之地!

而剩下的崇祯这些个大臣,如果真有好的,崇祯也用不着去煤山上吊了。

大隐隐于市。真正的人才,不善于巴结,更不屑于搞那些亡国败家的党争,是当不了大官的。

也许,他需要的那个人,正象古代先贤一般,在北京的哪个城门口守城门,或者在哪个酒肆饭馆里畅饮高歌呢?

胡琏器看出王烁对自己提出的这些大臣并不感兴趣,就道:“属下原本没读过什么书,是当不了官的。属下和当今国丈周奎周太师沾些亲戚,算是他的远房外甥。

属下老父见属下整日与一般市井无赖鬼混,唯恐属下学坏,才花了一万两银子送周太师,在东厂为属下谋了个校尉的职。

原来在京师时,常去周太师府上问安,是以周太师还是记得属下的。大将军到京师后,可打属下的名义去拜会周太师。这人颇好钱财,只要有钱,什么都可以打问出来。”

王烁便让他将北京的大致街巷画个地图出来,便于他将来在城里行走,顺便将周奎住在哪里也标在地图上,说不定将来用的上。

此去北京,从兰州过宁夏,走山西最为方便。但山西有李自成的两路大军近一百万人马,万一碰上,被夹裹进战场就麻烦了。

王烁还是决定从安定向南,一路沿渭河向西,出伏羌,过天水,经陈仓到陕西,然后出潼关,从开封渡黄河北上。

这样就避开了大顺兵力密集的地方,而且这些地方都属于李自成的大顺政权,相对太平不少,已经没有大的战斗。

虽然远点,但出意外的机率明显要少许多,他再挑选一些好马,走快一点,也就弥补了路远的不足了。

一行人在王烁带领下,加紧赶路,第二日就到达了天水关。大家不进城,远远绕过关口,奔向陈仓。

傍晚的时候达到陈仓。王烁依旧不让大家进城,而是在南面山里找个地方,大家露宿过夜。

一路行来,出了伏羌,就是大顺的地盘。

伏羌以西王烁的地盘上,田野里百姓已经在村官们的带领下,从渭河取来水,给地里浇水施肥了。返青的麦苗遍布了田野,连沟茆山畔上,都开垦了一层层的梯田。

王烁多少有些农业知识,知道冬天要积肥,要修水渠。守着渭河,不能把水都浪费掉吧?

而这个时代,农民们对积肥施肥竟然知道的甚少,这很让他吃惊。

这个时代,粮食决定一切!从占领漳县开始,他就把自己知道的农业知识都发挥出来,强令农民执行。并把县里的种地好手都集中起来,设立专门机构,修造梯田,推广因地制宜,积肥施肥,开水渠,挖沟槽,尽量扩大水浇地面积,不完全靠天吃饭。

陇中统一以后,农民们学习漳县的经验,冬天不再闲着赌博扯闲篇,而是在农业监管人员的监督下,组织起来,建河坝,挖水渠、开梯田,积肥,制造水车等先进一些的农具,整整忙活一个冬天。

第二年天气一转暖,整个陇中的田野上便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而过了伏羌,进入大顺地盘,情形就完全不一样了。

大片的土地没有人播种,都荒芜了,露着黄土和新长出的稀疏的青草。

即便有播种,出的苗也是稀稀拉拉。只有到了山里隐蔽些的地方,才能够看到出苗整齐的小块田地,看的王烁一路摇头叹息。

这么大一块好地方若是属于他,只要能打一季粮食,就足以支撑他击败满清,占领全国!可惜呀!

这个李自成,好多人说他自小无赖,不事耕做,不识五谷,实在活不下去,才去银川做驿卒,王烁还不信。

李自成出身农家,难道连最基本的农桑重要性都不知道吗?

看来,那些人所言非虚呀!从穿越到现在,他对李自成是越来越失望了。

原本还惦记着李自成失败以后,他想办法拖一下清军,不让这一世枭雄就这样冤死在九宫山上。现在,他连这个念头都没有了。

上天不是没给李自成机会,让他占领了关中粮仓,让他拥有了中原腹地。

崇祯内外交困,对付满清都吃力,他的势力已经发展到足以和崇祯相抗衡。

他不利用朝廷奈何他不得的这个机会,发展生产,治理地方,巩固根据地,却一味蛮干,逆天而行。

在后方不稳的时候,他不但不严控部属,反而纵容士卒抢掠烧杀,搞得陕西赤地千里,他却把抢到的粮食都屯聚起来充做军粮。

如此做法,民心大失。都这样了他竟还有功夫惦记着去灭掉崇祯。失败只能怨他自己,自作孽,不可活!

383.定国翻越长白山 防寒装备立大功357.老鼠会不分时代 出损招休赖别人322.游刃有余玩个够 伤心欲绝失声哭58.安定变天38.魏藻德大殿爆发 崇祯变木雕泥塑107.决战西宁(6)347.人无完人择才用 东林死敌再出山336.不分民族分阶级 青出于蓝胜于蓝6.活学活用伟人思想 以牙还牙主动出击86.循循善诱王烁中计 损招兑现李岩升帐130.豪格攻占山东 唐通搅乱晋北45.说律法李岩佩服 没盯住跑了小钰213.满清大军重整编 发动反击再相持312.郑成功败退天津 鲁小钰率队失踪33.以少胜多105.负伤重昏迷不醒 虽戏子有情有义254.胡搅蛮缠自作死 借刀杀人重组阁124.转眼变脸151.苦无良策79.激情演讲83.忧虑成疾122.过宛城突遇敌兵 思脱困军师有招111.王烁怂恿圆圆放脚小钰感悟愧对梁敏388.为争自由身先死 光辉永照清老巢160.军官学校231.罗洛辉陷入重围 何洛会自顾不暇84.震撼之余想损招 忠言逆耳难改观9.人心险恶59.亲人叛太子重入宫 生傲骨不受嗟来食112.大有不同91.不成气候才可用 汉奸闻之当汗颜250.慢慢融入搞整编 千年真理是谬误118.更大危险318.鬼影逢夜必来 清军人心惶惶385.破庄园解放奴隶 早暴露老城难下80.无奈剃发当汉奸 睿亲王临战授机宜261.算来算去都不对 金王要投西北军360.釜底抽薪去复社 恢复生机花光钱366.一朝天子一朝臣 破罐破摔失意人342.魏忠贤含冤而死 东林党死灰复燃31.又失亲人121.鼓动造反196.咱们错了365.养成所皇帝见皇帝 训管教政策对政策10.待宰羔羊229.假令乱飞混淆视听丰沛大营率先逃跑49.新的配比184.慷慨陈词126.小钰震撼宋献策 延安精神放光芒270.养成所军事化 朱以海受不了2.这边君臣赌气 那边王烁瞎侃46.前门大街管闲事 王烁带人揍刘友190.醍醐灌顶151.苦无良策313.定国亲自寻小钰 献策不惯独尊病375.人怕出名猪怕壮 难填战争无底洞18.遭误解有嘴难辨 闻贤士大喜过望94.洪水吓倒多尔衮 汤泉急召范文程277.十字架绑满倭寇 蓬莱县彻夜狂欢249.多尔衮前脚刚死 阿济格后脚夺权42.骑兵冲锋113.将心比心343.复社继承东林党 坑死大明没商量1. 伏羌失陷29.陇西已失305.灭清总攻击开始 前线西北军渡河57.知县胡番34.撑起蓝天178.这算什么168.越战越勇338.遏必隆俯首就擒 北京城完璧归赵227.主战场誓师宣战 辛思忠横扫微山155.在劫难逃238.二帝并立图火并 关键时刻靠文程185.陕北混战成乱局 蒙古趁机袭甘肃185.天降真主248.无中生有吹牛力 王烁气死多尔衮362.无心机不成大事 不追究就是原谅354.干柴终于等到火 复社官员手脚乱39.大臣临事鸟兽散 崇祯原来不糊涂51.势均力敌30.担心城破心急如焚 德胜门下齐呼万岁206.可怜文人难掌兵 错了一步步步错7.还得逃命245.江南吓坏金王 王烁要造军舰200.大清又被王烁坑 大明再演窝里斗58.安定变天128.西北筹划新体制 北京宣布剃发令125.取暖炉子137.吓坏洋人341.培养独立能力 为我华商报仇153.王烁斗嘴失败 众人想笑不敢117.惴惴不安215.定国空有报国志 怎奈军阀内斗急221.大炮响吓傻决策层建基地坑死大清军115.兴亡都是百姓苦 后军儿郎皆英雄209.不打清军窝里斗 永历有病乱投医115.兴亡都是百姓苦 后军儿郎皆英雄5.自寻死路112.大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