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掩行迹分兵疾进 睿亲王名不虚传

即便满清已经决定了要进关争夺天下,这时候的多尔衮,根本就没有想到要打过长江,灭亡大明。

能象当年大金一样,占领黄河以北,已经是他的最高理想了。

他让杨坤回去告诉吴三桂,答应他以黄河为界的条件,让他坚守山海关,等候他前去救援。

接着,他下令两黄旗和两白旗骑兵八万,跟他星夜兼程,改道直扑山海关,无论如何,也要在山海关丢失之前赶到那里!

其余军队,仍旧向中胁、西胁前进。

济尔哈郎不明白,问道:“为何要分兵进击?”

多尔衮微笑道:“此赴山海关,敌近我远。两黄两白乃我精锐,马多走的快,其余步兵多。

大军从翁后一出,敌军必以为我欲攻中西两胁,遂不敢全力以赴山海关。

我轻骑则可趁敌犹豫,星夜驰奔,以弥合我远之弊。

待我山海关得手,其余各部再突然由翁后转连城,向山海关急进。

如此,李自成就是发现我的目的是山海关,他也无力阻挡我大清铁骑了。”

济尔哈郎不由点头,这位睿亲王就是聪明。

这样安排,就算李自成不顾中、西两胁的清军主力,大军全力以赴山海关,多尔衮在山海关受阻,清军主力仍旧可以不转连城,由中西两胁发起进攻,让李自成首尾不得兼顾。此万全之策也。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大战在即,北京城里却丝毫也没有感应到这场大战的到来,反而比往日清净了许多。

大顺军兵都被刘宗敏撵到城外去了,牛金星也派出官员在街道上巡视,严禁抢劫,没有承天府的衙票,谁也不许私自抓人。

早这么干的话,北京应该可以保住。抢完了再维持秩序,大家心都寒了还有个屁用?

有人心中不愤,在南城张贴告示,声称太子已经从外地调来兵马,不日即可反攻北京,号召大明旧官吏、军兵,做太子内应,拿起武器,在太子打到北京时里应外合,将李自成的强盗军轰出京师。

这分明是蛊惑人心,心怀不轨。于是追查贴告示者,逮捕旧官吏,审讯原大明士卒,又是一阵风声鹤唳,人心惶惶,鸡犬不宁。

李自成原本打算,在派出去山海关的使节后三天便率士卒开拔,结果未能如愿。

各营军官趁京师大乱的时候,也趁机抢掠,把京城大宅子的主人赶出去,自己住进去。

有些干脆让宅子里的旧人也住在里面伺候他,把人家的妻女弄来玩乐,再不去军营报道,荒天下之大极!一个这么干,其余纷纷仿效。

法不责重,刘宗敏不能把这些军官都抓来杀了,他只能撒出人去,满城的寻找这些军官。

前脚把这批军官弄回来,后脚找其他人的时候,这批军官又跑了一多半,三天都没把人凑齐。

其实,刘宗敏也不上心。把陈圆圆抢到他的将军府,他自己也只顾着享受,又哪里有心思管军队的事?

李自成这些天也是如此。他多年打仗吃苦,一旦安逸下来,后宫佳丽三千,还不天天歌舞升平?

既然军队暂时无法出动,拖几天也没什么,一个吴三桂,翻不起什么大浪。

这些军官士卒跟着他尽是吃苦受罪了,就再让他们享受几天吧。

牛金星本就是地主出身,享受惯了,跟着李自成受罪是迫不得已。现今进京了,自己已经贵为丞相,当然也想享受几天好日子,他比那帮土包子更懂得享受。

剩下的宋献策,李岩早就对李自成失望了,再懒得多管闲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真是一点不假。

王烁是知道吴三桂要降清,满清要进关的,李自成这样整日的贪图安逸,按兵不动哪儿行?他对李岩和宋献策讲自己的担忧。

宋献策为此也找过李自成。李自成令刘宗敏向长城以外派出侦骑,却丝毫没有清军大部队的影子。

从种种迹象上,反而表明,满清没有要施行大动作的意思。

而且,吴三桂已经派出使节到达三河,迎接李自成的送饷使者。他原则上已经答应投降,只是希望保留他的关宁铁骑。

另外,吴三桂还提出一些诸如给他的军队一些封地,以便于其修养和自谋营生,养活军队家属之类的细节。

这只能看出,吴三桂投降应该是真诚的,不然他提出这么多细节干什么?

连宋献策和李岩都对吴三桂放心了。

再说,没有真凭实据,宋献策和李岩也不好到李自成那里胡说八道,催着他率兵东进。

李自成会想,你没事干催着我出北京干什么,你是不是想把我撵出去你好谋划什么事啊?这就成没事找事了。

一切都显得越来越安宁,包括北京城里的百姓,都在劫后慢慢适应,开始按部就班的过自己的小日子。

街道上又出现了各种小商贩,前门大街,棋盘街,廊坊一条二条,商铺在陆续开门营业,行人在逐渐增多,京师的繁华又在逐渐的恢复。

难道,这个世界的历史当真和他原先所处的那个世界的历史不一样?

王烁也开始糊涂了,但心里仍旧是隐隐感觉到不安,以至于心绪烦乱。

趁着最近街上不乱,他一个人走出李岩在裱褙胡同的住所,出去散心。

他记得这裱褙胡同里有明代名将于谦故居的,不知现在是个什么光景?倒不如到那里转转。

刚刚走下李岩府邸的台阶,站到大街上,就听身后有人喊他道:“王将军,王将军!”

他吃一惊,自己一直很谨慎,除了李岩和宋献策,根本不可能有别人认识他,这人为何喊他将军?

他手伸进怀里,握住左轮手枪,猛然回头,见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正快步向他走来。

那人走至他近前,悄声问道:“王将军还识的在下么?”

王烁仔细打量那人,忽然想起来,是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他在武英殿劝崇祯逃走时见过的。当下忙道:”原来是骆指挥使。”

骆养性见王烁识的他,就悄声道:“此处不是讲话之地,请随我来。”说罢往前面走了。

王烁颇感奇怪,他找自己什么事,而且还表现的这么古怪?

170.假传王命骗豪格 忘了满清有发辫308.防线岌岌可危 要死先死老的159.奴隶制度126.小钰震撼宋献策 延安精神放光芒175.惟有壮志多牺牲 王烁发疯追鳌拜207.大西死灰复燃 兄弟心怀各异141.初试锋芒创清军 违反规律不科学40.方桌会议134.茶马证券(2)342.魏忠贤含冤而死 东林党死灰复燃360.釜底抽薪去复社 恢复生机花光钱144.王烁坑惨大清军 英王郁闷追闯王318.鬼影逢夜必来 清军人心惶惶313.定国亲自寻小钰 献策不惯独尊病268.赦免法顺利通过 旧官吏体会平等355.乡村燃起反抗火 王烁防止扩大化84.青海危急385.破庄园解放奴隶 早暴露老城难下189.斜谷道最后时刻 紧追击心急如焚116.琴瑟和谐293.好法令过江变馊 定国改革再失败127.后门进虎102.决战西宁(1)282.各执己见难统一 长江沙洲初相会382.故布迷阵猜不透 赫图阿拉迎末日295.发愁定国搞分裂 献策惊醒梦中人120.话凄凉圆圆忆身世破重围梦中人来到266.美梦破灭气黑脸 西北士卒接皇帝123.王烁升帐51.势均力敌49.自成早朝洋相百出 军师无奈大兵进城400.关键时刻再出奇招 热球运兵突袭盛京332.天现异象何兆 大火烧了粮仓150.四镇只知内斗急 阁部犹梦借清兵128.西北筹划新体制 北京宣布剃发令112.大有不同161.避免被动主动出击常委部署歼灭豪格318.鬼影逢夜必来 清军人心惶惶349.问半天不得要领 不出招无的放矢184.慷慨陈词162.扒皮抽筋345.道貌岸然实无赖 复社坑死社稷臣148.不忍英雄冤枉死 王烁写信泄天机141.反省大会53.无钱休想留得命 一代鸿儒死牢中68.城头鏖战320.忍无可忍先逃命 出乎意料鬼现形67.初战失利120.话凄凉圆圆忆身世破重围梦中人来到40.方桌会议66.管小钰继续踢皮球 救太子王烁当傻子233.窘迫无路欲投降 犯困打盹送枕头1.想法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96.计划出逃386.形势严峻困城下 不破城池势难存93.出乎意料167.气人战法218.国人自古窝里斗 献策依样画葫芦153.成功成仁23.实战教学60.图大计执意救太子 情独钟冲冠岂无凭310.平原相遇争胜负 满清无惧江南兵273.艰难困苦造军舰 鸣响礼炮谢辛劳236.李岩请罪得嘉奖清军投明成幻想178.李过学会游击战 清军高原兜圈子180.马老回回3.发飙把神父侃晕 把自己侃迷糊146.舍身相救234.金王要做嫁衣裳 以今推古忧徐州134.茶马证券(2)180.处处危急敌军迫近舍命坚持最后时刻273.艰难困苦造军舰 鸣响礼炮谢辛劳287.定国立志要富民 任嘛不懂瞎折腾100.鱼水一家61.三桂演戏拖时间 旗主不忿现转机33.以少胜多232.南受阻西被围 大清军迎末日206.可怜文人难掌兵 错了一步步步错102.决战西宁(1)108.百废待兴京师乱 约法三章文程功74.民选村长240.制定方略对敌计 李达攻破青疃集110.吓坏土司204.骨头进嘴不肯吐 不信肱骨耍聪明358.律法推行运动熄 行政机构悄然生65.图改变骆养性进宫 集众将李自成防清197.宣传新政113.将心比心45.说律法李岩佩服 没盯住跑了小钰262.得到金王很重要 然而律法更重要310.平原相遇争胜负 满清无惧江南兵152.满清暴行天下惊 誓不与其共戴天250.慢慢融入搞整编 千年真理是谬误132.川茶湖茶111.各有所思187.嘟囔大法116.圆圆歌喉助兴 王烁引火烧身104.决战西宁(3)82.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198.知府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