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北京蠢蠢欲动 西北召开大会

唐通挑动叛乱之后,山西北部门户大开,清军叶臣部自晋北而入,直逼太原。

在太原,同为降顺明将的河南人陈永福率兵坚壁清野,据城坚守,清军在城下损兵折将,损失惨重。

叶臣多次进攻受阻,只得向北京多尔衮求援。

多尔衮审时度势,令莽古尔泰率三千士卒,带上从山海关那里弄来的二十门红衣大炮,赶来助战。

二十门红衣大炮集中在太原小北门猛轰,城墙终于塌陷,清军遂入。

陈永福致死不降,率军逐条街道血战,死于乱军之中。

在大明降将纷纷叛顺降清的时刻,陈永福是唯一为大顺朝尽忠死难的将军。

开封战役时,陈永福曾经射瞎了李自成的一只眼,后来李自成在招降走投无路、心有顾虑的陈永福时,曾折箭为誓,决不相害。

陈永福感激李自成以诚相待,用自己的生命回报了李自成的真诚。

如果李自成在襄阳称王之后,仍旧保持他这种艰苦朴素,与众将士同甘共苦,以诚相待的作风,是不会有今天的失败的。

不是他贪污腐化,不是他缺乏智谋,也不是他手下没有大将谋士,是他的心变了,放纵了自己,率性而为,再不能和他的将士们一条心,再不能容忍别人与他意见不一致,才导致了他的彻底失败。

一个陈永福,一个姜瓖,两个不同时期投降的明军将领,李自成的两种不同的对待降将态度,似乎可以说明一切了。

山陕一片混乱的时候,王烁正在兰州召开他的第一届西北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一百多号决策委员,挤在兰州陆军学校的一间大教室里,挨个的发言。

没办法,没有扩音设备,大家只能挤在一起,要不然台上说什么,台下听不见。

首先是由王烁提名,选举出第一届常务委员会。

在举行会议之前,王烁和梁敏已经挨个和决策委员们谈了话,开了几次预备会议。

大家都拥护王烁的提议,第一届决策委员和决策常委的选举没有什么悬念。

王烁任第一届决策常委会总管,王平任副总管。梁敏、宋献策、李岩为常务委员。

接着,王烁做报告,确定了西北政府的组织制度和决策委员会及常务委员会的制度,选举模式,将永久写入律法。

然后,确定了本届委员会的总任务和总目标,那就是以西北根据地为基础,逐步发展壮大新政权,走向天下,解放全国。将新政权推向整个天下,解放所有受剥削,受压迫的所有民族的人民,建立一个民主法制的自由国家。

这些任务和目标的具体实施,由常委会总负责。

梁敏代表西北临时政府做了政府工作报告,从根据地财物、税收、教育、生产、制度等各方面,阐述了根据地的进步,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存在的困难,号召大家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团结实干,让新政权不断发展壮大,最终走向天下。

王平做了未来军队的任务和编制改动以及任务情况的报告。

鉴于根据地的实际财力、物力和生产能力,军队目前只能保持十万地方保安部队和二十万正规军的规模,待以后根据地逐步扩展,再视情况逐步增加。

由于原材料获取的困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骑兵只能保持十万,火枪兵也只能保持两万人,多了后方根本没有能力生产供应粮食、草料、辎重和弹药。

地方保安部队由梁敏任总执政的西北临时政府统一领导,按照实际情况分散驻守根据地各处,负责维护地方治安,打击盗匪,抵抗小规模敌军入侵,统称保安军。

对二十万正规军,做了重新部署和划分:

辛思忠率原第二集团军第一骑兵军和第二、第三步兵军驻守陇中,向东向南防御,改称陇中兵团。

党守素率原第二集团军第二骑兵军和原第一集团军第二步兵军驻守西宁,防御边界,改称西宁兵团。

哈克什率第一集团军第一、第二骑兵军驻守甘肃,防御边界,改称甘肃兵团。

剩余总部原直属骑兵军,原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共两个火枪军,第一集团军第三步兵军,组成机动兵团。

机动兵团共计四个军,加上个各特种部队总计十万人。李岩任司令员,副司令红娘子,政委梁定国,就是那个当初的梁墩子。

骑兵军军长梁安国,两个火枪军军长,分别是王建国和马玉亮。

王建国自然是王烁给改了名字的王小二,马玉亮是老回回马守应的小儿子。

步兵军军长李达。

所有军队归新组成的决策委员会常委会统一领导,总负责人王烁。

为与外部统一名称,便于外部势力理解,王烁仍称大将军,对外的文告,来往书函,仍旧以大将军的名义发布。

军事部署大体就这样划分,视以后发展和作战情况,再做改动。

会议一开就是半月。大家对这种新的政府组织形式都还不熟悉,是边干边理解,边干边摸索,边在细节上做相应改动。

委员们分组讨论常委们的报告,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再举行全体会议,将各组的意见归纳整理,由各组组长在大会上发言阐述。

然后常委们根据委员们的具体意见,再次修改报告,直到形成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决议。

一百多人七嘴八舌,难免拖延时间。但效果大家都看到了,那就是可以充分集思广益,把所有人的智慧凝结到一起。

同时,在不断争论和解释中产生出来的决议,大家理解的更加透彻,以后执行起来更加准确。

最后,宋献策做总结报告。

他和李岩来这里比较晚,王烁怕他们不能适应根据地的工作方法,原本是没有打算让他们发言的。

这位原来的大顺军师,现在王烁西北军的总参谋长,却因这次会议而激动的面红耳赤,非要讲两句不可.

他跟随李自成多年,太明白李自成为什么会失败了。

李自成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独断专行,不能听取和执行正确的意见。

如何避免将来王烁也走到李自成的老路上去?宋献策还没想出对策,人家王烁自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决策委员会制度。

81.关宁军悲壮突围 多尔衮见死不救200.大清又被王烁坑 大明再演窝里斗168.越战越勇296.脸皮不要耍无赖 小学中学学十年13.述理由定要亲往 精选人护夫安全141.反省大会50.两军对垒256.只来照顾不陪睡 王烁早上变狗熊295.发愁定国搞分裂 献策惊醒梦中人222.大本营研究坑大清宋献策分析敌我情246.王烁要建蓝海军 编个册子臭大清263.决策层想出新案例金王闻直接脑袋大106.鲁小钰束手无良策大将军只认女人唇148.上帝保佑325.只给十天难死人 大儒小儒两码事242.西北军疯狂杀清军洪承畴设计巧试探72.左右两难不敢反 冲冠一怒纯扯淡4.投降无门271.道听途说新鲜事 奇迹震惊四君臣69.绿叶红花映美人 这朵鲜花我来拱126.小钰震撼宋献策 延安精神放光芒384.一路行军一路收 深山穷人得解救189.斜谷道最后时刻 紧追击心急如焚317.刑讯女兵寻小钰 营盘之内夜闹鬼37.守土将军52.坤宁宫里君臣定计 承天府中宗敏拷官97.大楚之死28.疏散全城37.表忠心欲救王驾 持异议大臣互殴370.身处高位必须狠 思想著述不署名332.天现异象何兆 大火烧了粮仓37.守土将军392.关口前激战继续 玩悬的死伤更惨371.冒才子学习新理论 陈美人迫切访江南24.与部下不分彼此 查偷袭满清显形145.吓破胆弃守襄京 输红眼难纳忠言67.初战失利250.慢慢融入搞整编 千年真理是谬误197.北方未定南方叛 狼不吃肉纯扯淡86.火枪迎敌56.无解之时求军师 扁鹊难医绝症人179.打仗还靠亲兄弟 两面受敌陷危机270.养成所军事化 朱以海受不了181.梁敏失踪195.独身劝降37.表忠心欲救王驾 持异议大臣互殴43.白衣秀士26.舒大志李岩钦服 跩文言美人归心78.机敏如狐2.时空错乱105.决战西宁(4)284.想和谈自取其辱 欲拒敌无力防守235.义愤填膺杀鞑子 不管汉人与满人199.陕北再次获胜 王烁又出奇招380.丧心病狂守坚城 一筹莫展论偷袭21.身后难说忠奸事 看透昏君不与谋157.聪明伶俐郑一官 结交权贵成大器387.突击队空降城头 冷兵器再次交锋39.大臣临事鸟兽散 崇祯原来不糊涂8.又饿又冷18.遭误解有嘴难辨 闻贤士大喜过望236.李岩请罪得嘉奖清军投明成幻想244.西北要建战犯法 大炮吓傻江南兵165.紧锣密鼓议出击 王烁送枪坑满清190.醍醐灌顶191.伟人胸怀学不来 坑杀鞑子最痛快111.王烁怂恿圆圆放脚小钰感悟愧对梁敏126.小钰震撼宋献策 延安精神放光芒34.施大计进城面君 京片子吓坏杜勋153.成功成仁211.山西叛乱遭屠戮 旧仇未报填新仇96.治伤兵小钰施秒收 不听劝自成失京师198.遭败绩欲重整兵马思歼敌再画蛇添足224.穷斗嘴惹烦梁敏 施大柱伤好来归320.忍无可忍先逃命 出乎意料鬼现形51.分兵以对吃喝不足 为谁而战铁匠不满150.四镇只知内斗急 阁部犹梦借清兵165.琢磨贺锦223.为保长袍出良策 王烁初提闪击战15.白夜无眠102.为美人奋死冲杀 望眼穿圆圆泪奔228.穿插分割包抄 现代战法发威144.古代春晚53.后继无人244.西北要建战犯法 大炮吓傻江南兵155.远见卓识得管家 偈语言中变历史386.形势严峻困城下 不破城池势难存50.两军对垒186.民族英雄358.律法推行运动熄 行政机构悄然生29.陇西已失131.北京蠢蠢欲动 西北召开大会93.出乎意料82.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340.王烁一路瞎得吧 解铃还须系铃人92.清军彪悍世无双 占据中华非侥幸43.白衣秀士374.马屁拍到马脚上 领袖原来无自由243.洪督抚无奈做俘虏大将军不用大汉奸2.时空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