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郑芝龙扶保隆武 朱聿键立志中兴

代替颜思齐之后,郑芝龙不断从大陆向台湾输送移民,继续拓垦大业,势力不断壮大,成为当时海上最大的武装集团。

后来,他甚至直接武装登陆厦门,打败了明官军和投降了明朝的另一个海盗头目,他的宿敌许心素,占据了整个厦门地区。

郑芝龙海上势力的日益扩张强盛,引起明朝统治者的恐惧,多次派兵追剿,但均失败。

明政府既无力剿灭郑芝龙,又为了利用这支海上势力与荷兰人抗衡,镇压其他海盗,只好对郑芝龙施行绥抚。

崇祯元年,郑芝龙表示以“剪除夷寇、剿平诸盗”为己任,九月就抚于福建巡抚熊文灿,率部降明,诏授海防游击,任五虎游击将军。

此时,郑芝龙有部众3万余人,船只千余艘。在老家安平建置豪华府地,历时3年又2个月告峻。

从此,安平成为郑芝龙拥兵自守的军事据点和海上贸易基地。

郑芝龙受明朝招抚后,还是做了一些好事的,剿灭了不服从朝廷管理,四处袭扰的海盗,打败了荷兰人,迫使其与他合作,不敢再肆意进出中国海,把海上力量纳入地方官府体制,取得制海权,合法掌控东西洋贸易制度的运作,成为东方海洋世界的唯一强权。

崇祯十三年,明廷擢升郑芝龙为福建总兵官,署都督同知。

“从此海氛颇息,通贩洋货,内客外商,皆用郑氏旗号,无儆无虞,商贾有二十倍之利。芝龙尽以海利交通朝贵,寖以大显。”

他在自己老家泉州安平镇大建豪宅,直通海口,做为航海和经商基地,打破官方的海禁,繁荣海市。

他的武装船队旗帜鲜明,戈甲坚利,航行于中国沿海、台湾、澳门和日本、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地之间,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势和财力,扩大海上贸易,几乎垄断了中国与海外诸国的贸易。

“自就抚后,凡海舶不得郑氏令旗者,不能往来。每舶例入三千金,岁入千万计,芝龙以此富可敌国。

自筑城于安平(今晋江安海),海舶可直通卧内,可泊船径达海,八闽以郑氏为长城。”

弘光帝继位之后,加封郑芝龙与其三弟郑鸿逵为安南伯及靖鲁伯。

弘光政权灭亡,郑芝龙、郑鸿逵与福建巡抚张肯堂、巡按御史吴春枝、礼部尚书黄道周等,拥立唐王称帝于福州,改元隆武。

郑芝龙受封平虏侯,掌握军政大权;旋晋平国公(二弟郑芝虎前战死),三弟郑鸿逵(原名郑芝彪)为定西侯,旋进定国公,四弟郑芝豹(小字莽二)封澄济伯,侄儿郑彩亦封永胜伯,郑家官居极品。八月,隆武帝诏赐,晋平国公郑芝龙加太师。

由此可以看出,郑芝龙人不仅人聪明能干,而且实力非凡,加之其海上之利,物资、财富不缺,是足以和满清抗衡的。

郑芝龙要保的那位隆武帝朱聿键,可以说是朱家这些子孙里,唯一不贪图享乐,有大志气的好皇帝。

朱聿键为宗室唐王,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

朱聿键的爷爷老唐王嫌世子(朱聿键之父)嘴舌上长个大瘤子,生的难看,又爱小妾生的儿子,就暗中把朱聿键父子囚禁起来想活活饿死他们(当时朱聿键才十二岁)。

幸亏暗中有人帮忙送饭,父子在囚房中过了十六年。

眼看就要熬到头,朱聿键的父亲又被急切想袭唐王王位的弟弟毒死。老唐王不久病死,作为嫡孙,朱聿键终于在朝廷恩旨下袭封唐王。

此时正值崇祯末年,国家多难。朱聿键报国心切,竟不顾“藩王不掌兵”的国规,率兵从南阳北上,中途和贼兵交手,互有胜负。

明成祖朱棣是以藩王身份反叛得天下的,有此先例,明朝对藩王防备极严。

藩王尽可在王府内无法无天的淫**乱吃喝,醉生梦死,惟独不能兴兵拥将离开藩属。

也怪不得这些藩王一个比一个不长出息,明朝的制度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长出息。

即使朱聿键动机纯粹,聚兵掌旅,仍旧违反了皇帝家的祖制。

可翻过来说,国家都摇摇欲坠了,能有个帮着出力的就不错了,还管什么祖制啊?

脑子坏了的崇祯帝不这么想,他勃然大怒,派锦衣卫把这位唐王关进了凤阳皇室监狱。

直到弘光帝继位,可怜的朱聿键才被放出来,但已经又被关押八年多。

这位金枝玉叶真是倒霉,活到四十三岁的年纪,在囚牢里倒有二十四年之久。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苦难经历,才使朱聿键不同于其他藩王,有了远大的志向。

弘光帝虽然放了他,却并未恢复他的王爵,责其往广西平乐府居住。

朱聿键刚刚走到杭州,短命的弘光朝已经玩完,朱明又一个王爷潞王在众人推戴下于杭州自称“监国”。

监了三天国,清军就杀过来了。一直被寄予厚望的潞王爷朱常芳真是痛快,与属下没做任何抵抗,直接向清军献城投降了。

就在此前一天,朱聿键才离开杭州。潞王被俘消息传来,黄道周等明臣上疏,劝朱聿键监国。

这时候,一向善于把握机会的郑芝龙又看到了机会,唐王奇货可居呀。他立刻北上,迎接唐王进了他的地盘。

在郑芝龙兄弟的拥护下,朱聿键在建宁(今福建建瓯)称监国,二十天后,他又在福州正式称帝,改元隆武。

由于身世坎坷,隆武帝和弘光帝迥然不同,他善于抚慰群臣,乐于纳谏,甚至同意招纳大顺军余部,共同抵抗清军。

同时,针对明军杀害剃发的平民,他发诏阻止:“兵行所至,不可妄杀。有发为顺民,无发为难民。”

这一谕旨使得一般百姓欢呼鼓舞,纷纷来投。

这时候,多铎因为过于残暴,放纵士卒抢掠,把个江南搞了个民不聊生。

多尔衮也看出来了,再让他这活宝弟弟这样闹下去,江南非给他折腾没人了不可!没人了大清还统治谁去?

这么着由着多铎作不成,他把多铎调回北京,换多罗贝勒博洛为征南大将军,洪承畴为江南经略,辅助博洛,安抚南京一带受难地方的同时,继续南征。

博洛年青,面对刚刚建立的隆武政权,面对一帮不畏生死的海盗大军,他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

隆武政权有富可敌国,身经百战的郑氏兄弟辅佐,有这么一位施志中兴的英明皇帝,中兴该有希望了吧?

唉,可惜呀,满人虽没有办法对付隆武政权,可博洛身后还跟着个一肚子道道的汉奸洪承畴呢。

71.县城难保96.计划出逃220.庄稼遍地遮渭河 军容军姿穷讲究150.四镇只知内斗急 阁部犹梦借清兵183.独闯敌营202.一石激起千层浪 南方纷纷反大清329.王烁高兴乱吹牛 吓跑两个传教士182.游击运动战再发威宋献策损招接连出197.不是不报想损招 时候未到挨胖揍7.军事威慑蒙古宾服 京师危急三桂不救109.决战西宁(8)64.形势严峻51.分兵以对吃喝不足 为谁而战铁匠不满212.定国消灭孔有德 湖南江西属大明42.骑兵冲锋65.守城之争310.平原相遇争胜负 满清无惧江南兵234.金王要做嫁衣裳 以今推古忧徐州306.苦苦支撑拖时间 等待王烁出漏洞173.城里城外177.大将之死75.军师啰嗦明心迹 山海之战拉序幕412.四轮马车忙出逃 你走我走大家走120.土官流官8.思大明越想越气 拒满清苦无良策60.据理力争311.炮兵阵地失守 江南骑军危殆267.西安看到新世界 各有所想主动学116.琴瑟和谐193.单刀赴会闯大帐 纵横论谈茶马市143.强强相遇科技胜 机关算尽徒损伤390.预感老城出大事 鳌拜率军攻要塞180.处处危急敌军迫近舍命坚持最后时刻61.三桂演戏拖时间 旗主不忿现转机181.梁敏失踪78.机敏如狐15.巍峨关中锁钥 过关陡然遇险119.鸡同鸭讲差万里 明末才子须风流83.忧虑成疾346.土豪东林相勾结 如何应对真头疼313.定国亲自寻小钰 献策不惯独尊病70.不爱江山爱美人 苏词秦腔两茫然90.笑说李岩书呆子 神仙名号不虚传8.思大明越想越气 拒满清苦无良策96.计划出逃213.满清大军重整编 发动反击再相持124.翻天覆地梁家堡 王烁百姓谝闲传65.图改变骆养性进宫 集众将李自成防清115.兴亡都是百姓苦 后军儿郎皆英雄32.家将私兵9.人心险恶110.军师算账闹笑话 小钰买船下运河6.城墙玩命113.圆圆仗义求赦免 王烁信口乱历史3.发飙把神父侃晕 把自己侃迷糊178.这算什么139.知识无穷270.养成所军事化 朱以海受不了98.重义轻色忘美人 王烁返京救圆圆397.攻城战昼夜不熄 灭清战提前打响154.时机不到须忍耐 设法造炮坑大清357.老鼠会不分时代 出损招休赖别人131.亲访土司269.感谢政府大将军 光武从头做新人142.愣王爷发誓要改姓重甲兵驱降卒试枪330.骑军武力不一样 八旗不是杂拌酱62.避免冲突104.醒悟晚事后诸葛 圆圆叹红颜祸水88.不丢弃不放弃 热血热同敌忾146.舍身相救14.览明臣叹崇祯愚蠢 观农耕恨自成混账231.罗洛辉陷入重围 何洛会自顾不暇34.施大计进城面君 京片子吓坏杜勋107.小钰发明网络语 香河失却太子踪86.火枪迎敌200.人才难求169.信心全无76.新军来援237.金王迎光武还都 永历催定国北伐90.笑说李岩书呆子 神仙名号不虚传36.发动群众186.蒙古陈兵十万 王烁到最后关头38.陇中新法375.人怕出名猪怕壮 难填战争无底洞89.老将出马35.贪生怕死一路哭闹 武英殿里面君真容302.不管江南要打仗 李郑调兵灭满清373.不陪圆圆下江南 专心哄好执政官179.打仗还靠亲兄弟 两面受敌陷危机161.辗转反侧190.太白大捷豪格灭 王烁执意学伟人165.紧锣密鼓议出击 王烁送枪坑满清89.意气风发谈军校 不说御敌说科学104.醒悟晚事后诸葛 圆圆叹红颜祸水49.自成早朝洋相百出 军师无奈大兵进城399.清军防御难破 王烁突然发飙108.决战西宁(7)178.李过学会游击战 清军高原兜圈子121.鼓动造反196.漫天黄尘退蒙古 王烁专想坏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