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处处危急敌军迫近舍命坚持最后时刻

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大家费心极虑许久制定的作战计划失败,甚至导致整个西北根据地遭受满清大军重兵进攻,面临覆灭,这是李过无论如何不肯接受的结果。

在这个关键时刻,军校的教育起了作用。

他没有像以往跟着李自成的时候一样,危急时刻大脑发热犯浑,死守延安。

他继续派出小股部队骚扰敌人,延缓敌军进攻速度,自己则率兵团主力,主动放弃延安,向南面的富县,洛川一带撤退。

他撤到南面,还是考虑利用高原的有利地形,和占有兵力优势的敌军纠缠,争取利用地理优势,阻击多铎和阿济格于富县、洛川之间的沟壑里,让他们无法到达西安。

但这样做就有一定危险了。他必须把这个情况详细报告在西安的宋献策,让他提前做好最坏的打算。

这时候,宋献策正集结自己手里的兵力,准备去斜谷道支援王烁,闻听李过丢了延安,不禁大惊。

延安的重要性,宋献策当然十分明白。

战局发展到现在,延安是绝对不能丢掉的!

尽管李过一再解释他还有把握把清军阻挡在洛川以北,宋献策还是不放心。

考虑再三,他一面把情况派人通知王烁,一面命令西安的半个军,一万人马出发,跟随自己去洛川汇合李过,帮助他尽力守住洛川。

王烁接到宋献策的书信,也犹豫了。

一招失算,满盘皆输。如果清军从北面杀过来,自己还不能在这里消灭掉豪格,那么,他就要被清军合围消灭了。

是放弃整个战役计划,下令全军撤退回根据地,还是赌一把,继续执行战役计划?他还真有点头疼了。

骆养性的情报系统,已经从北京传来消息,多尔衮已经亲率大军进入河南,直扑潼关而来。

在他的身后,吴三桂已经进关,率十万汉军绿营兵紧随多尔衮之后,也是奔着潼关来了。

辛思忠那边是不能往外抽调兵力了。不要说往外抽兵,就是不抽,五万对二十万,就算有潼关之险,能不能抗住多尔衮的进攻,都没有把握。

而他这面,豪格已经疯狂进攻五天了,多处险关都是几次易手,双方反复争夺,死伤累积。

手下的士卒已经牺牲过半,虽然精神可嘉,疲累至极都还在大呼酣战,互相鼓励,但他知道,就是再有精神力量武装,人总有坚持不住的时候。

就是他自己,也几次亲自上阵,身上多处带伤,快坚持不住了。

今天是第六天的清晨,如果李岩还不能赶到,褒谷他就守不住了,只能撤退到斜谷道里,做最后一搏!

思考许久,他还是决定,相信李过能够守住洛川,继续执行战役计划。

因为除此别无他法。不趁敌人分散的时候各个击破,龟缩回去,让清军重兵合围,会死的更惨!

清军不给他喘息的机会,天刚刚亮,便全线发动了进攻,山谷里,四周山上,到处都是喊杀声。

王烁就坐在离火炮阵地不远的一处山坡上,看着漫山遍野的清军攻击而来。今早敌军进攻的时间提早了半个时辰,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给他。

早就早吧,早来早打发。几天来,他对清军的进攻已经麻木了,不再考虑自己士卒的伤亡,也不再顾及自己的生死。

他和所有士卒都明白,守是死,不守死的更快。

守住了,等到李岩的大军,他们还有活命的机会。守不住,把豪格的骑军放到平原上去,外面已经没有了援军,就他们这两三万人,根本无法从敌军马蹄下逃生。

不仅如此,平原上还有根据地派出来的工作队、医疗队、运输队,这些人,也会因为他们的败退而被残暴的清军杀死。

所以,他们死也要死在这里,死在阻击敌人的阵地上!

上午巳时刚过,西侧中段阵地失守,502团团长以下全体官兵阵亡。

接着,西山山头阵地丢失,505团大部阵亡,其余在团长带领下,仍在激战,试图重新夺回山头。

半个时辰之后,西山全部失守,官兵八千人,只回来不到一千。

敌军正通过占领的西山,向谷口阻击主阵地运动。

由于西北军残余官兵撤退时炸毁了修葺的道路,敌军前进缓慢,但最终还是会到达主阵地上方。

那时敌军在山上投下巨石,再配合正面进攻,主阵地就守不住了。

王烁终于决定,放弃谷口的这个阻击阵地,向太白县的平地转移。

他留下在主阵地的三千人,准备随他出击,然后命令炮兵和其他步兵准备撤退。

他带三千士卒出击之后,拖住敌人,其他军队要利用这个机会,撤回褒谷口,在口外设立半圆形阵地,大炮沿着半圆形阵地均匀排列,将谷口死死封住。

待他出击敌军返回,留一半人马据守半圆形阵地,一半人马返回斜谷道,利用前面阻击部队阻击的时间,建立起新的防线,继续坚守。

他这类似于丢尾战术。清军虽然死伤更惨重,但人数远远多于他们。

留在最后阻击的士卒,在清军蜂拥而来的情况下,能够跑回下一道防线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

这也是无奈之举。不层层阻击着撤退,被敌军一举击溃,谁也没有活命的机会。

所有官兵都知道留下来阻击的危险,但大家依然争着留下来,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战友的生存。

这就是战场,就是生死与共的战友!

他们的大将军,也将带头出击,把最危险的任务留给自己。

为保卫大将军建立的新政权,为天下百姓能够像人一样的活着,他们必须付出代价,付出牺牲!

惟有牺牲多壮志,留取丹心照汗青!

王烁跨上自己的白云踏雪兽,将亮银枪从得胜勾上摘下来,看一眼身前准备出击的三千士卒,大吼一声道:

“此一去,活着回来的机会几乎没有,怕不怕?”

一个少尉连长抖动一下手里的长枪,大声回答他:“二十年之后,老子还是一条好汉,还要跟着大将军,解放天下所有的受苦人,有甚可怕的?不怕!”

身后三千士卒跟着大吼:“不怕,不怕!”

王烁点点头,再吼一声道:“放栅栏,出击!”

384.一路行军一路收 深山穷人得解救133.闯王骄横不合作 作茧自缚捆手脚227.主战场誓师宣战 辛思忠横扫微山246.王烁要建蓝海军 编个册子臭大清17.先进武器发威 小钰功不可没192.水到渠成272.郑家不肯帮忙 王烁急造战舰145.吓破胆弃守襄京 输红眼难纳忠言358.律法推行运动熄 行政机构悄然生216.孙可望狼子野心 李定国忠心耿耿190.太白大捷豪格灭 王烁执意学伟人209.不打清军窝里斗 永历有病乱投医258.王烁无奈回西安 众将要坑大王爷165.琢磨贺锦37.守土将军361.无力出关干着急 旧事重提惹梁敏128.西北筹划新体制 北京宣布剃发令174.拼死争夺制高点 按捺不住亲上阵233.窘迫无路欲投降 犯困打盹送枕头256.只来照顾不陪睡 王烁早上变狗熊69.绿叶红花映美人 这朵鲜花我来拱107.小钰发明网络语 香河失却太子踪52.坤宁宫里君臣定计 承天府中宗敏拷官71.县城难保304.总攻击令下达 更损招在后面332.天现异象何兆 大火烧了粮仓364.两情相悦战书房 有情有义奇女子26.舒大志李岩钦服 跩文言美人归心39.知己难觅232.南受阻西被围 大清军迎末日104.决战西宁(3)30.白云踏雪113.将心比心153.成功成仁87.连续击发236.李岩请罪得嘉奖清军投明成幻想402.嫌不专业教死尸 密谋夺城施诡计92.清军彪悍世无双 占据中华非侥幸130.储备粮库388.为争自由身先死 光辉永照清老巢62.避免冲突25.偷袭宁远49.自成早朝洋相百出 军师无奈大兵进城104.醒悟晚事后诸葛 圆圆叹红颜祸水261.算来算去都不对 金王要投西北军193.不能有清43.使命未完李岩不走 兵不血刃自成进宫276.为找银钱慌开门 夫妻房内忙斗法48.制造火药135.危在旦夕仍不悟 潼关绝唱成笑柄31.天命难违尽人事 初见裹脚好新鲜329.王烁高兴乱吹牛 吓跑两个传教士122.过宛城突遇敌兵 思脱困军师有招296.脸皮不要耍无赖 小学中学学十年356.避免扩大限洪水 复社变成过街鼠119.鸡同鸭讲差万里 明末才子须风流50.两军对垒92.进军西宁181.梁敏失踪345.道貌岸然实无赖 复社坑死社稷臣280.定国自造立宪法 王烁摇头不赞成40.方桌会议142.愣王爷发誓要改姓重甲兵驱降卒试枪107.小钰发明网络语 香河失却太子踪55.以毒攻毒337.开会一天议对策 外面已经变了天21.身后难说忠奸事 看透昏君不与谋360.釜底抽薪去复社 恢复生机花光钱34.撑起蓝天8.又饿又冷124.转眼变脸151.扬州十日心怀忿 南京城破复忧伤2.时空错乱369.中华惨祸何时休 圆圆谈论君主制41.抢粮计划60.图大计执意救太子 情独钟冲冠岂无凭366.一朝天子一朝臣 破罐破摔失意人365.养成所皇帝见皇帝 训管教政策对政策214.战场僵局难打破 王烁难为吴朗西6.活学活用伟人思想 以牙还牙主动出击106.鲁小钰束手无良策大将军只认女人唇320.忍无可忍先逃命 出乎意料鬼现形369.中华惨祸何时休 圆圆谈论君主制186.蒙古陈兵十万 王烁到最后关头85.心不死仍欲决战 不经意赚出太子107.小钰发明网络语 香河失却太子踪189.意犹未尽34.施大计进城面君 京片子吓坏杜勋187.嘟囔大法117.惴惴不安14.览明臣叹崇祯愚蠢 观农耕恨自成混账205.再坑大清出潼关 两头兼顾两头乱142.青海变天68.城头鏖战289.修旧如旧防骂名 王烁定国会沙洲231.罗洛辉陷入重围 何洛会自顾不暇90.兰州失陷170.假传王命骗豪格 忘了满清有发辫101.王府外斗关宁兵 宣武门遇汤若望360.釜底抽薪去复社 恢复生机花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