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伟人胸怀学不来 坑杀鞑子最痛快

豪格的二十万大军,几天来在峡谷里和王烁反复冲杀,死伤惨重。

在李岩率机动兵团主力赶到太白平地的时候,豪格连十万人都不到了。

王烁的机动兵团主力那可不是盖的,行动整齐划一,作风勇猛顽强。

甫一进入平地,两万火枪军立刻正面排开阵势,蓝烟一排排的冒起,枪声有节奏的在盆地中回荡,清军一片一片的被击倒在地。

与此同时,四万骑军健儿左右分开,宛如两列快速奔跑的火车,撞向清军两翼,把清军本就乱七八糟的军阵撞的四分五裂。

紧接着,骑军开始穿插包抄,分割敌人,把清军刚刚建立起来的军阵彻底打乱,割裂成一块一块的,再无法组织反击。

随后,两万步军士卒迅速插入已经完全乱套的敌军后阵,专门寻找敌军指挥系统攻击,大刀长矛并举,箭矢如雨,将敌军最后的抵抗意志彻底瓦解。

整个围歼战打的干脆利落,没到天黑,战斗就彻底结束了。

清军最后的两万人马被迫投降,豪格被俘,谭泰死于乱军之中。巴呀喇纛章京以下军官多半战死,星讷、图赖投降,莽古尔泰被俘。

这些鞑子做为清军主力,曾多次进入中原烧杀抢掠。可以说,每一个士卒手上,都粘有中原百姓的鲜血,都曾侮辱过中原百姓的妻子儿女。

王烁的意思,这些鞑子都该死,应该自豪格以下,就地挖坑活埋!

李岩不同意他的主意。

俗话说,圣人至仁。您做为抗清复国的领袖,将来更是整个华夏的一代明主,当效仿圣人,施以仁义才对。

满清的残暴,是满清朝廷造成的,跟鞑子百姓无关。

这些鞑子士卒,他们也是执行满清朝廷的命令,他们也有妻子儿女,他们的父母,也会在家里盼着他们平安出征归来。

您做为仁义之主,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怎可效仿满清残暴,以暴易暴呢?

想当初,秦坑赵军,残暴流于百世,虽有统一欧夏之功,无足抵其过也。楚霸王……

“行了,”王烁就有点恼,打断李岩道,“你烦不烦?我怎么看你不学好,净跟宋献策学绕口令呢?”

但他心里知道,李岩是对的。

当初小鬼子比清军也好不到哪里去,可伟人仍旧执行了俘虏政策,好吃好喝对待他们。

坏的是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日本人民无罪。

他问李岩道:“那你说,我们该咋办?留着这帮混蛋,还得安排人看管,还得给他们饭吃。咱们本来就人手不够,自己还吃不饱饭呢,再省出粮食来喂这帮畜生,亏不亏?”

李岩坚持道:“那也不能把人家挖坑活埋呀,这不是仁义之师干的事情呀。还是先找个地方拘押着,待常委会做出决定再说为好。”

李岩的意思,当然是觉得自己一个人劝不了王烁,到时候五个常委凑在一起,少数服从多数,王烁就犯不成混了。

毕竟常委中,除了王烁蛮不讲理,其余都是有理智的人,估计没人支持王烁活埋俘虏。

王烁转转眼珠,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要他像伟人一样,好吃好喝招待这帮畜生,打死他也做不到,他没伟人那么宽广的胸怀。

他想起老毛子对付德军和日军俘虏的办法来了。

中原经过多年战乱,人口骤渐。他要搞现代工业,就得开矿山,挖煤。

养个畜生还得喂粮草,老子就把这帮混蛋当畜生养着吧。弄到深山里去,给老子开矿山,挖煤炭,什么活脏,什么活累让他们干什么。

想到这里,他眉花眼笑,对李岩道:“大公子,我刚才态度不好,您别生气哈?”

王烁就这点好,脸变的比月娃娃都快,没羞没臊。

李岩让他弄的哭笑不得,说道:“想法不一样,吵两句正常,我本来就没生气。”

王烁笑道:“没生气就好。那这么着,你把这帮混蛋都交给我。我保证,一个不少的把他们都带到兰州,交我媳妇手里。您还是稍事休整,赶紧去陕北支援李过。”

就问道:“您看,这么着,总成了吧?”

李岩用怀疑的目光上下打量王烁。心说把他们都交你手里?我前脚一走,后脚你就让你的兵挖坑,然后就把他们都填坑里了。

王烁知道李岩不相信他,连忙道:“那这么着,我给你写个字据,按上手印。你数数交给我多少人,到时候你再回兰州过数还不成吗?李过那里指望你去救援呢!不过咱可说明白,这一路上逃跑,生病死了的,可不算数。”

李岩心说,你还按上手印,你就是连脚印都按上,到时候你把他们都杀了不认帐,你是大将军,我能有什么办法?

思想半天,他还是决定,抽出一个团,三千步军,跟着王烁回西北,沿途看管俘虏。

同时,也等于是给王烁增加点人手。毕竟,他回去还要对付十万蒙古骑军。

他铁了心不许李岩分兵给他,这样,借押解俘虏的机会,还能多给他一个团。

王烁心里这个窝囊啊,瞧这人缘混的,连老实忠厚的李岩都不相信他了。

但不管怎么着,李岩总算答应向陕北进军,去消灭阿济格和多铎了。

大家休息一夜,第二天出斜谷道,李岩向北,王烁沿渭河回陇中。

行至半途,宋献策派人快马送来书信。

没想到,宋献策和李岩不一样,他完全同意王烁的意见。

看来,老子在这个时代没白混,想法能和号称诸葛再世的宋献策一致,真不容易!

王烁不由暗自有些得意。须知,在大局把握上,宋献策比李岩要高一筹的。

宋献策给他出了个主意,沿途回军,要大张旗鼓,让所有人都知道,褒斜道大捷,西北军全歼满清两黄旗主力,俘虏肃亲王豪格。

守土大将军王烁,已经胜利凯旋,不日即可到达兰州。

最好,还要整的所有根据地的城镇都热闹起来,庆祝西北军大捷。

关于这一点,宋献策已经写信给梁敏,让她详细布置去了。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镇住北面的蒙古联军,让他们不敢妄动。

至于效果如何,就只有边走边看了。

253.鳌拜化解京师乱 孝庄看事深而远177.大将之死92.清军彪悍世无双 占据中华非侥幸11.义愤填膺59.家族势力143.新年大事37.表忠心欲救王驾 持异议大臣互殴45.篡改明法2.这边君臣赌气 那边王烁瞎侃28.疏散全城160.军官学校208.彼此不服矛盾日深心怀各异兄弟倪墙359.选举考核并举 真正人才不拒391.山上山下同攻击 代价惨重却值得190.醍醐灌顶196.漫天黄尘退蒙古 王烁专想坏主意189.意犹未尽167.气人战法120.话凄凉圆圆忆身世破重围梦中人来到151.扬州十日心怀忿 南京城破复忧伤42.进后宫一无所获 自此后不信史书181.王烁退守太白 李过坑死清军320.忍无可忍先逃命 出乎意料鬼现形4.政军全面改革 叫板不良作风284.想和谈自取其辱 欲拒敌无力防守98.重义轻色忘美人 王烁返京救圆圆145.号炮传警139.知识无穷363.哄梁敏吃闭门羹 坐书房自投罗网63.改进火铳29.陇西已失277.十字架绑满倭寇 蓬莱县彻夜狂欢413.倭国天生恶奴相 长江后浪推前浪412.四轮马车忙出逃 你走我走大家走413.倭国天生恶奴相 长江后浪推前浪249.多尔衮前脚刚死 阿济格后脚夺权100.鱼水一家177.大将之死139.知识无穷235.义愤填膺杀鞑子 不管汉人与满人192.水到渠成179.打仗还靠亲兄弟 两面受敌陷危机110.吓坏土司384.一路行军一路收 深山穷人得解救338.遏必隆俯首就擒 北京城完璧归赵193.单刀赴会闯大帐 纵横论谈茶马市76.新军来援229.假令乱飞混淆视听丰沛大营率先逃跑111.王烁怂恿圆圆放脚小钰感悟愧对梁敏35.贪生怕死一路哭闹 武英殿里面君真容46.人人平等353.强忍悲痛做鼓动 阶级斗争不能忘58.安定变天96.计划出逃204.骨头进嘴不肯吐 不信肱骨耍聪明104.醒悟晚事后诸葛 圆圆叹红颜祸水67.忍辱负重为救太子 危急时刻女子发声63.改进火铳74.民选村长198.遭败绩欲重整兵马思歼敌再画蛇添足195.独身劝降192.防蒙古甘肃大撤退哈克什单骑闯敌营404.覆巢之下无完卵 大清忠臣亦有数177.大将之死313.定国亲自寻小钰 献策不惯独尊病85.青出于蓝174.死守得失333.急火攻心难续命 老天报应是应该317.刑讯女兵寻小钰 营盘之内夜闹鬼79.死马暂当活马医 三桂不降不出兵51.分兵以对吃喝不足 为谁而战铁匠不满253.鳌拜化解京师乱 孝庄看事深而远35.皇上如热锅蚂蚁 大臣似木雕泥塑212.定国消灭孔有德 湖南江西属大明412.四轮马车忙出逃 你走我走大家走310.平原相遇争胜负 满清无惧江南兵125.官是百姓勤务员 礼是中华民族根74.野性十足抱佳人 圆圆不爱吴三桂63.改进火铳314.心如焚亲自上战场 是元首首先是丈夫198.遭败绩欲重整兵马思歼敌再画蛇添足151.苦无良策123.五行阵法困敌军 世外桃源历史变72.左右两难不敢反 冲冠一怒纯扯淡54.娶俩媳妇153.王烁斗嘴失败 众人想笑不敢135.危在旦夕仍不悟 潼关绝唱成笑柄264.财物女子要归公 投降有点不划算78.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195.独身劝降176.清军拼死进攻 李过败守洛川385.破庄园解放奴隶 早暴露老城难下81.怒气难平67.忍辱负重为救太子 危急时刻女子发声187.攻潼关受阻 多尔衮变策294.骑虎难下如何好 重新学习待将来186.王烁退守斜谷道 多尔衮兵临潼关89.老将出马106.决战西宁(5)182.游击运动战再发威宋献策损招接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