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孙可望狼子野心 李定国忠心耿耿

孙可望接到李成栋的求救信,看在过去兄弟的面子上,关键还是看在十万两黄金的面子上,他决心帮李成栋。

他找来刘文秀,让他带领本部十万人马,赶去广东,调节郑、李两军冲突。

同时,以永历帝的名义下旨,责备郑成功不该“窝里斗。”

都是大明臣子,不去打敌人,自己个儿在家里耗子扛枪窝里横,像话吗?

郑成功必须退出侵占李成栋的土地,向人家赔礼道歉,以后好好合作,不可再次内斗。

这事本来郑成功理亏,但都是大明国土,凭什么梅州、潮州就是他李成栋的?

仅凭一道旨意,郑成功绝对不会退兵。

关键时候,还是军队说了算。这就是自古以来,中国军阀混战的真理。

刘文秀带着十万大军来的,这可不是一股小力量。

郑成功也不敢同时得罪两个强大的敌人。他给刘文秀写信,表示尊重朝廷的旨意,愿意退兵。

他主动退出了梅州和潮州,心里不痛快,就不想北上去和清军打仗。

你永历不向着我,我干嘛为你卖命?

这时候,那位原先弘光帝死了,在绍兴监国,和隆武政权“窝里斗”的鲁王朱以海,派人来联络郑成功了。

清军南下攻克绍兴,朱以海手下有个人叫张名振,这人原来是台州游击,后来扶保鲁王,被鲁王封为定西侯。

在清军攻克绍兴之前,他保着鲁王逃到海上当海盗去了,鲁王政权因此得以生存。

听说郑成功在永历朝廷吃不开,张名振就以鲁王的名义来拉拢他。

要不要舍了永历,和鲁王合作?郑成功犹豫了。

之所以犹豫,不是他舍不得永历,他知道永历让孙可望控制了,现在是孙可望在朝廷上说了算。

关键还是鲁王势力太小,将来肯定要指望他。他这十几万人马,和永历朝廷孙可望比,就差的太远了。

孙可望有李定国,刘文秀,金声桓和王得仁也表示服从永历朝廷,还有西边这个李成栋,加起来接近百万大军啊!

万一永历朝廷赶跑鞑子再建新朝,他跟了鲁王,可就是叛逆了。

正犹豫不决,湖南李定国派使节来了。

原来,永历帝被孙可望接到安龙后,寄人篱下,看人家脸色,没人拿他当咸菜,日子太难了。

“永历”现在只不过是孙可望用来颁发对其他军队的圣旨的一个名号。

他把永历君臣囚禁在安龙,自己则在贵州省城贵阳,大造宫殿,设立文武百官,完全用自己的人把永历朝廷取代了。

看这架势,用不了多久,孙可望就会自己称帝。

为了保住帝位,也是为保住性命,永历得想办法脱离孙可望才成啊。

孙可望手底下也有明白人,他们看着他这么着作死也不服气。

看守永历的白文选心里就同情永历君臣。他偷偷派人把李定国写信劝孙可望尊重朝廷的话,告诉了永历的大学士吴贞毓,并告诉他,李定国将军是忠于大明的。

绝望的时候,终于逮着救命稻草了。吴贞毓立刻偷偷去找永历帝,两人密谋,派使臣往湖南召李定国护驾。

李定国接到密旨,放声大哭。

他当即对使节道:“定国不死,断不忍陛下受此屈辱!然定国力量弱小,须缓图之。陛下亦须暂忍一时,万不可触怒反贼。定国宁可背负孙可望,定不会背负陛下!”

打发走使节,李定国开始思考如何救出永历。

现在,能出手帮他的,在他看来,只有北面的王烁和东南福建的郑成功了。

永历立朝之后,曾给王烁发去诏书,封王烁为辽东王,人家什么也没说,把使者给打发回来了。

王烁都搞常委决策制了,心里哪会有皇帝这概念?看着永历的诏书,除了呵呵,也只有呵呵了。

听说李定国要救永历,王烁这回给回信了,说一大堆明王朝早该灭亡的大道理,鼓励李定国向北进军,和他打通联系,他将在物资和军事上,给予全力支持。

观念不一样,简直是鸡同鸭讲,各说各的,风马牛不相及。

郑成功接到李定国的来信,态度就不一样了。

啊,原来这李定国是忠臣,太好了,总算有知己了!

他立刻决定,只要李定国那边一动手,他立马反攻广东,拖住李成栋。待将反贼肃清,誓师北伐,共复大明。

总算有一个一条心的,李定国心下稍安,顾不得北上灭清,先南下灭了孙可望吧。

他还没动手,贵阳那边出事了。

你不说,什么事都是败在奸臣手里呢。永历手底下,有个文安侯马吉翔,这小子看孙可望势大,早就打算另选码头了。这正好成了他讨好孙可望,立功授奖,改换门庭的大好时机呀!

他跑到孙可望那里,把永历朝廷这点秘密全给抖搂出来了。

孙可望一看,嘿嘿,永历你小子行啊,到这时候了你还不老实,不死心,你就等着李定国回来救你吧!

他也不含糊,立刻行动,以“欺君误国,盗宝矫诏”的罪名,把吴贞毓等十八名参与密谋的大臣都抓到贵阳,杀了个干干净净。

这下好,永历基本变光杆司令了,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呀!

为防备李定国返滇,他派部将刘镇国、关有才立刻率军北上,将湖南往贵州来的关口全给封死了。

盼不来李定国,大臣也给孙可望杀了个七七八八,永历帝也不想就这么等死。

有奸臣就有忠臣,又有侥幸躲过一劫的大臣,愿意冒死出贵州,去找李定国求救。

永历这回下了血本,咬破食指,挥挥洒洒,写一道血书圣旨,让那人缝在衣服里,连夜出城,去找李定国。

使臣风餐露宿,历尽艰险,总算到达了李定国在长沙的大营。

李定国接到永历的血字诏书,“伏地痛哭不能起”,表示誓死为永历帝铲除奸逆,恢复江山。

永历帝已经危在旦夕,李定国顾不得许多了,派人联系郑成功的同时,火速率军南下,决心拼死一搏,救永历出牢笼。

183.前军覆没后军告急以暴易暴罪有应得255.满清气象为之振 王烁蛋疼造军舰55.以毒攻毒175.惟有壮志多牺牲 王烁发疯追鳌拜18.跃跃欲试7.还得逃命114.家庭新规402.嫌不专业教死尸 密谋夺城施诡计339.定下决策下江南 先说名士倒黑白83.虎威再现斩敌酋 天幸大明有英雄386.形势严峻困城下 不破城池势难存339.定下决策下江南 先说名士倒黑白274.内部筹划造舰队 王烁亲率舰出海163.清真羊肉85.青出于蓝126.整编军队153.王烁斗嘴失败 众人想笑不敢153.王烁斗嘴失败 众人想笑不敢124.转眼变脸95.一席长谈释疑虑 为邀大功坑同胞43.使命未完李岩不走 兵不血刃自成进宫410.四位夫人寻放松 交出权力不可行327.老友重逢像搞基 奇思妙想惊若望235.义愤填膺杀鞑子 不管汉人与满人86.火枪迎敌223.为保长袍出良策 王烁初提闪击战121.大军过处皆废墟 中原遍地长野草286.财力不济无力灭清 王烁发展金融帝国130.豪格攻占山东 唐通搅乱晋北62.汉奸努力劝旗主 满清终于定大计14.我本善良301.先灭满清后治江南一顿美酒卖了自己104.决战西宁(3)155.远见卓识得管家 偈语言中变历史178.李过学会游击战 清军高原兜圈子85.青出于蓝7.还得逃命104.醒悟晚事后诸葛 圆圆叹红颜祸水369.中华惨祸何时休 圆圆谈论君主制176.清军拼死进攻 李过败守洛川66.被迫妥协83.虎威再现斩敌酋 天幸大明有英雄168.越战越勇392.关口前激战继续 玩悬的死伤更惨43.白衣秀士59.家族势力123.王烁升帐314.心如焚亲自上战场 是元首首先是丈夫111.各有所思12.灵光闪欲进京 免失误觅诸葛153.成功成仁29.陇西已失191.伟人胸怀学不来 坑杀鞑子最痛快148.不忍英雄冤枉死 王烁写信泄天机22.追诸葛险中偷袭 救李信奋不顾身180.马老回回131.北京蠢蠢欲动 西北召开大会139.知识无穷363.哄梁敏吃闭门羹 坐书房自投罗网387.突击队空降城头 冷兵器再次交锋264.财物女子要归公 投降有点不划算336.不分民族分阶级 青出于蓝胜于蓝109.华北平原激战鼾 输光老本才心甘395.大玉儿清空大殿 范文程要出绝计150.疯狂报复320.忍无可忍先逃命 出乎意料鬼现形364.两情相悦战书房 有情有义奇女子380.丧心病狂守坚城 一筹莫展论偷袭238.二帝并立图火并 关键时刻靠文程50.嬉笑诙谐论明弊 朝无幸位考王烁49.自成早朝洋相百出 军师无奈大兵进城299.小军官得吧新政府 李定国吓出白毛汗354.干柴终于等到火 复社官员手脚乱255.满清气象为之振 王烁蛋疼造军舰301.先灭满清后治江南一顿美酒卖了自己248.无中生有吹牛力 王烁气死多尔衮193.不能有清58.安定变天126.小钰震撼宋献策 延安精神放光芒224.穷斗嘴惹烦梁敏 施大柱伤好来归159.奴隶制度121.大军过处皆废墟 中原遍地长野草37.守土将军4.投降无门109.华北平原激战鼾 输光老本才心甘58.安定变天315.大度认错讨人喜 一味推脱难重用155.在劫难逃226.国家形象最重要 梁敏整治不着调160.无遗类张献忠屠城防王烁多尔衮狡猾173.城里城外21.身后难说忠奸事 看透昏君不与谋397.攻城战昼夜不熄 灭清战提前打响17.故土难离84.青海危急22.追诸葛险中偷袭 救李信奋不顾身166.出征之前小聚会 四个老婆可咋整195.喝酒拖延时间 回军吓坏诸酋70.后悔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