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道貌岸然实无赖 复社坑死社稷臣

复社通过前文咱说的这些手段,加上他们里面也确实有些文化功底高深之徒。

比如咱们说的复社四公子,也确实写得几篇不错的文章,这名气自然是象吃了大粪的狗尾草,蹭蹭往上长。

而这名气,又给四公子傍名妓提供了便利,而傍名妓,又反过来给了他们更大的声望。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许多名妓也被他们的所谓声望所迷惑,争送秋波。譬如冒襄与陈圆圆、董小宛。

幸亏陈圆圆被田弘遇给弄北京去了,后来让王烁抢了去,要不然死的会很惨,就跟董小宛一般,非死冒襄手里不可!

那个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爱上了另一位“公子”侯方域,二人如冒襄、陈圆圆一般,确立了恋爱关系。

李香君亦如陈圆圆一般,一直等着那位侯公子帮她赎身,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搭上了性命!

而这位侯大公子,凭着文人的三寸不烂之舌,凭着复社强大的舆论系统,竟然把这事生生赖在了阮大钺身上,自己摆脱了个一干二净!

真是无赖中的极品,地痞中的地痞啊!

正义满满的面孔下面,是一肚子不讲诚信,连妓女都不如的下三滥道行!

而到了各类集会上,这些个人却是精神抖擞,把自己的祖国,大明,骂了个狗血喷头。

他们最主要的活动,就是“社集”,也就是全体成员的大型集会。

这时候就彰显出人数多的优势来了,有金主给砸钱,摆开盛大豪华的阵仗,然后邀请名号响亮的精英,外加好几千普通会员到场捧场,精英在上面卖命骂,热心观众齐心协力鼓掌捧场。

从崇祯二年到南明初年,一共二十三次社集,每次都闹得天下震动。

这高超的运作水平,足可以技压老谋子好几头,轻松导演奥运开幕式!

崇祯正是看透了这帮家伙,才宁可死在北京,也绝不去江南!

其实,明朝中后期,政治风气是相当宽松的,颇有要民主立宪的意思。这样的政治团体,原本也不稀奇,骂朝廷的方式,也很没新意。

但复社却有两条,远远超过前辈。

第一就是严密的组织,从创办第一天起,就有了详细的家规。

凡是入了社的,既不能乱说话,更不能目无尊长,一切行动听指挥,复社让干啥就干啥。

犯错了不但有惩罚,还有规模化管理,每个地区都有负责人,谁犯了错就要连负责人一起罚。

而就内部关系说,复社的成员关系,更鱼龙混杂,既有名门子弟,也有寒门子弟,前者基本是领导,后者大多是走狗。

而且相互之间的关系,还有父子师生等各种情况。

当然这师徒关系,是其中最注水的。最早收的还是实打实的师徒,后来陆续收进的,基本都有个师徒的名分。

以同时期文学家归庄的说法,后来复社新收的徒弟,求的就是一个师徒名分,以拿出去撑门面炫耀。

至于说到学问,基本是狗屁不通,一问三不知了。

发展到后来,《复社纪略》里自己都说,阿猫阿狗,只要能给够赞助,装够孙子,就能顺利加入。

有了复社的招牌,就能在地方上胡作非为,抢男霸女,干什么官府都不敢过问。

复社的核心成员,则借着复社壮大了的势力和遍布每一个角落的关系网大搞腐败。

每到科举的时候,却暗地里暗箱操作谋私利。“嗜名躁进,逐臭慕膻之徒,亦多蹿于其中矣。”

张溥这些家伙,最终要达到的效果,正是这个!

他们苦心经营,一步步在朝堂上渗透亲信,在党争中不断的蹚浑水,逐步掌握了大明朝廷的发言权。

崇祯登基,在经过了早期一次次失败的瞎折腾后,终于选定了能干的温体仁作为首辅。

而这位温体仁大人,被后世史书,普遍划为奸臣。因为他不仅勤奋,而且清廉,最要命的,是这人足智多谋,坏主意多的不亚于张溥,甚至为达目的,比他更加不择手段。

他容不得东林党人祸乱国家,坑惨了政敌钱谦益,捎带手还把周延儒这蠢货也打发回家了。

这就彻底得罪了东林党和复社。您想,在东林党和复社掌握着发言权的情势之下,他能落好名声吗?

强大的复社让温体仁蜇这下子,岂肯善罢甘休?那是上窜下跳啊。复社首领张溥愤而辞职回家,其实也是要耍计谋,以退为进。

接着就是大规模的虎丘大会召开,数千会员云集,义正词严声讨温体仁,场面绝不亚于伟人发动的那场大革命!

然后各路有复社背景的官员,特别是在言路里占有分量的言官们,立刻抖擞精神,放大镜似的找错,鸡蛋里挑骨头渣,非把温体仁参倒不可!

于是奇葩的场景上演了,崇祯皇帝惊奇的发现,大明王朝内忧外患,外面后金一个劲闹,内部农民起义可劲的造,可是广大号称爱国的青年精英才俊们,拿不出建设性意见倒也罢了,骂人反而精神抖擞。

朝廷遇到啥困难事,哪怕前方十万火急,几十万军民生死悬于一线,这群人统统不管,只是在扯直了嗓子,破口大骂朝廷昏庸,大臣无能!

朝廷和大臣不行,您行您倒是上啊,把满清给赶出去,把李自成给灭喽,您有那本事吗?

您骂也不要紧,您恩怨分明,秉公而骂倒也成啊。

前线作战的武将,和复社没关系的,不分好坏,不管打胜还是打败,都往死里骂,而投靠了复社的,就天花乱坠的找理由吹,打了败仗就拼命保。

明末混蛋侯爷左良玉,打仗不是落荒而逃,就是处纵兵抢掠百姓,坐视不救,看热闹,坑领导放水农民军,标准祸害一个。

这个人家复社不骂,没看见。左侯爷是东林大佬侯珣选定的人才,复社骨干侯方域又是侯大佬的亲儿。

因此每次左混蛋侯爷一犯浑,立刻就会有官员积极开脱,拼命力保,最终还被封侯!

而晚明最可圈可点,忠心耿耿的一代名将,最后的大明顶梁柱卢象升,为此愤愤不平。

他暗中议论道,那些骂人的既不懂军事,更不知前线军情,而且从来不顾前线军民的生死辛劳,只是凭着自己的妄自猜度,就胡乱的推测谩骂,最后延误的,还是国家大事。

这议论不知怎么就被这帮人知道了,想尽一切办法谩骂排挤。最后,在抗击清军南下的关键战役中,卢象升被杨嗣昌这东林小人抽走了精锐,只剩下老弱残兵。

可怜的卢督师,只能用自己坚定的身躯,面对压境的清军啊,无奈之下心怀绝望,冲入清军战阵,和清军同归于尽!

而就在这个时候,,言官们还在以各种理由,编排各种罪名谩骂他,几个谩骂的主力,都是复社走狗!

卢象升慨然出战,在巨鹿血战中以弱敌强,已经壮烈殉国了,你们怎么忍心还在骂他啊?

噩耗没有传来之前,这帮混蛋,竟然妄自揣测,说他已经投敌叛国,小道消息传的满天飞……

悲哉,卢象升卢大人!

54.娶俩媳妇35.批斗大会130.豪格攻占山东 唐通搅乱晋北113.圆圆仗义求赦免 王烁信口乱历史74.民选村长173.激战竞日难得手 鳌拜偷袭占东山267.西安看到新世界 各有所想主动学52.趁机发展354.干柴终于等到火 复社官员手脚乱24.与部下不分彼此 查偷袭满清显形181.王烁退守太白 李过坑死清军71.县城难保136.两面受敌顺军南逃眼馋辎重王烁出兵19.论官场大失所望 惊晨梦隔壁发声38.陇中新法336.不分民族分阶级 青出于蓝胜于蓝142.愣王爷发誓要改姓重甲兵驱降卒试枪215.定国空有报国志 怎奈军阀内斗急205.再坑大清出潼关 两头兼顾两头乱13.不忍抛弃354.干柴终于等到火 复社官员手脚乱134.中原已是旦夕危 隔江犹唱后庭花168.兵不血刃占西安 被迫无奈行险棋197.宣传新政85.心不死仍欲决战 不经意赚出太子298.保障穷人生存权 一点一滴皆学问206.可怜文人难掌兵 错了一步步步错138.西方教士45.说律法李岩佩服 没盯住跑了小钰149.身心融化214.战场僵局难打破 王烁难为吴朗西37.表忠心欲救王驾 持异议大臣互殴85.青出于蓝125.官是百姓勤务员 礼是中华民族根27.谈时局善意提醒 论兴衰无力回天65.图改变骆养性进宫 集众将李自成防清123.王烁升帐150.疯狂报复379.机构重组王烁出兵 无人可用鳌拜掌权279.大炮发威震海盗 伏击不成葬鱼腹117.惴惴不安1. 伏羌失陷9.鲁胤昌遗嘱托孤 大将军誓死不从125.取暖炉子15.白夜无眠3.尼玛悲催102.决战西宁(1)252.强词夺理欲发动 第一勇士再重生252.强词夺理欲发动 第一勇士再重生76.新军来援344.广告造神不亚现代真才实学堪比傻瓜159.可怜隆武空怀志 大西皇帝太荒唐72.左右两难不敢反 冲冠一怒纯扯淡370.身处高位必须狠 思想著述不署名364.两情相悦战书房 有情有义奇女子238.二帝并立图火并 关键时刻靠文程66.被迫妥协211.山西叛乱遭屠戮 旧仇未报填新仇看破敌谋急传警 不以为意失良机127.后门进虎26.城门激战84.震撼之余想损招 忠言逆耳难改观202.一石激起千层浪 南方纷纷反大清49.自成早朝洋相百出 军师无奈大兵进城153.王烁斗嘴失败 众人想笑不敢3.发飙把神父侃晕 把自己侃迷糊102.为美人奋死冲杀 望眼穿圆圆泪奔161.避免被动主动出击常委部署歼灭豪格82.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50.嬉笑诙谐论明弊 朝无幸位考王烁318.鬼影逢夜必来 清军人心惶惶156.混蛋逻辑202.一石激起千层浪 南方纷纷反大清64.暗探冒死传警讯 王烁十万赌锦衣101.王府外斗关宁兵 宣武门遇汤若望185.陕北混战成乱局 蒙古趁机袭甘肃64.形势严峻18.跃跃欲试316.伏兵诱敌空等待 李岩消灭满清军110.吓坏土司88.千虑一失346.土豪东林相勾结 如何应对真头疼144.王烁坑惨大清军 英王郁闷追闯王217.思报国不顾兄弟情刺墨青以此明心迹24.决心已定102.决战西宁(1)17.故土难离301.先灭满清后治江南一顿美酒卖了自己159.奴隶制度84.震撼之余想损招 忠言逆耳难改观104.决战西宁(3)59.亲人叛太子重入宫 生傲骨不受嗟来食334.遗憾大招没用上 打算连夜突围逃312.郑成功败退天津 鲁小钰率队失踪24.与部下不分彼此 查偷袭满清显形234.金王要做嫁衣裳 以今推古忧徐州383.定国翻越长白山 防寒装备立大功102.决战西宁(1)182.游击运动战再发威宋献策损招接连出113.圆圆仗义求赦免 王烁信口乱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