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先楚后齐

第187章 先楚后齐

沈兵猜的没错,王翦接着就说道:

“此外,项燕又向寿春求援。”

“照想楚国会以黄河天险设防守曹州,陈城又布下重兵且封锁河道。”

“如今是先攻楚还是先攻齐……”

沈兵略一迟疑,就在这时一员秦将站起身来向王翦拱手道:

“大将军,末将有话说。”

王翦点头道:

“李将军请讲。”

马商在一旁介绍道:

“这位便是王翦置下将军李信。”

“曾任司马,好读兵书且勇猛善战。”

沈兵“哦”了一声,原来这家伙就是李信。

史书有载:

嬴政问王翦灭楚要多少人,王翦说要六十万。

又问李信灭楚要多少人,李信说要二十万。

于是嬴政以为王翦老了,便派李信带二十万兵灭楚,结果大败而归。

正想着,就听李信说道:

“齐楚两国皆是大国。”

“然两大国相比,又有不同:楚国地广人众,齐国地狭人寡。”

“论士气民心,楚人多战而精悍顽勇,齐人多年浮华偏安,人多怯战。”

“伐楚伐齐孰先孰后……臣以为该先易后难先伐齐。”

应该说还是有一定的道理,自古作战都是先易后难,尤其齐国还正对着秦军防线腹地……楚国曹州往上几里便是齐地。

也就是齐地威胁牵城的安危。

如果齐军在秦楚大战的关键时刻背后插上一刀,那秦军就会面临两面夹攻的危势。

王翦不说话,只是将目光投向沈兵。

马商笑而不语,自顾自的喝着酒,就像是看戏的身外人似的。

沈兵想了想,就回答道:

“上将军,属下以为应先攻楚……”

话还没说完,李信又跳了出来:

“先攻楚,齐国便有暗中援手之可能。”

“到时我军便是以一敌二,胜负实乃未知之数。”

沈兵反问了一声:

“难不成我军先攻齐便不是以一敌二么?”

李信回答:

“校尉此言差矣!先攻齐,楚国未必会援齐。”

“只因齐国多次拒绝楚国合纵抗秦之请,致楚国几欲与齐国断绝邦交。楚人怨齐久矣!”

沈兵虽然知道齐国多次拒绝合纵,却不知道“楚人怨齐久矣。”

所以这点无法反驳。

见沈兵语塞,李信就有些得意的接着说道:

“是以齐国遇攻楚国必不来援!”

“我军一举下齐之后便没了东方之患。”

“此时再全力南下江淮,水陆并进,楚国便可一鼓而下!”

众将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想了想,沈兵就回答:

“属下不知齐楚有何恩怨。”

“但便如大将军所言,此时天下只剩齐楚两大国,便是魏国被攻楚国也会来援,齐国被攻楚国又如何会置身事外?”

“属下以为项燕断不是如此不明事理之人。”

沈兵直接就说项燕而不说楚王负刍。

因为此时的楚国起决定作用的其实是项燕。

王翦微微点头表示同意。

但他却又补了一句话:

“既然如此,便无论先齐后楚还是先楚后齐我军都要以一敌二。”

“校尉为何以为我等该先楚后齐?”

沈兵回答:

“若我先攻齐国而楚国全力援齐,那么齐国便会与秦一决死战。”

“于是大秦便当真以一敌二。”

这个很容易理解。

谁都不愿意亡国,齐国也不例外。

如果只是齐国,秦国当然能轻易将其击败。

但若齐国之后再加上楚国相助……就可能会是场像即墨一样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六国里如果论军事最强,毫无疑问是赵国。

但论综合实力最强,则是楚国。

楚国最不缺的就是粮、兵器装备,所以可以全力助齐。

这时李信反问:

“难道先楚后齐便不是真的以一敌二?”

沈兵问:

“敢问将军,楚国可缺军粮或是兵器?”

李信摇头道:

“自是不缺。”

沈兵又问:

“楚国可缺兵士?”

李信又摇头:

“不缺。”

如果说楚国缺什么的话,那就是稳定的政局以及像秦国一样统一的指挥……

正如之前所言,楚国各贵族都有自己的封地及相当高的自制权。

出战时军队也是由各贵族派出然后拼凑在一起作战。

这样作战就难免各自为己方利益考虑形如一盘散沙。

反观秦军,却是全国之兵都归嬴政,于是便万众一心抢着立功晋爵。

但这些当然不需要沈兵考虑。

沈兵接着反问:

“既然楚国不缺军粮、不缺兵器,也不缺兵士,那齐国暗中助楚又能有何作用?”

李信哑口无言。

沈兵继续说道:

“若先齐后楚,则需两战而胜。”

“而先楚后齐,亦即我军灭楚,失去楚国暗助的齐国便孤掌难鸣。”

“到时齐国只怕不需我大秦出兵,便会举国来降了!”

王翦点头赞道:

“此言有理。”

“齐国一向偏安一隅,若我军已灭楚……他自知实力与我大秦相去甚远,便是战也徒劳,还不如降了。”

“继而那燕国与代国也会如是想,于是便一战平天下。”

李斯点头说道:

“本相赞同校尉之言。”

“此时燕、代、齐三国都寄希望于楚。”

“希望楚国能挡住我大秦攻势亦或两败俱伤。”

“若我军能大败楚国……便大局已定矣!”

“先楚后齐,与擒贼擒王有异曲同工之妙!”

沈兵暗道果然不愧是一代名相,只三言两语就把沈兵要说的重点说清楚了。

如果把燕、代、齐、楚等不管什么国不国的一古脑儿的看成敌人。

用李信说的那一套“先易后难”一个个打的话,那就是场消耗战。

先灭代、后灭燕,再灭齐。

等打到楚国时秦国军力也已被消耗得差不多兵士也疲惫不堪了,到时就胜负难料。

但是,只要把楚国这个蛇头给砍了,其它各国霎时就失去了希望。

到时就算秦军不攻,让它们再发展个几年又能怎样?

它们还能变出什么花来?

王翦微微点头,不过他还是说道:

“李将军和校尉所言皆有道理,此事选待往后再作讨论!”

其实根本不需要再论,只是有嬴政在下面坐着他王翦无权做主而已。

(本章完)

第36章 暗箭难防第269章 狼 鹿 花第411章 信第137章 围城第526章 玛尔山丘第456章 进退两难第187章 先楚后齐第442章 楼兰兵变第320章 高人第125章 心理第95章 宣传攻势第218章 骑射第354章 攻守兼备第242章 撤军第280章 变法第519章 火器第361章 封禅第431章 利益第362章 天外有天第380章 火神第404章 教育权第43章 知己第506章 霍木桑第30章 禁民二业第154章 谣言第100章 由头第543章 杨婷第485章 迁移第204章 围追堵截第171章 了如指掌第238章 狼烟第37章 借刀杀人第373章 农业第69章 一己私欲第427章 矛盾第134章 困难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550章 大结局第422章 楼兰王第227章 反攻第147章 战略第130章 郑国第347章 驰道第142章 大水第333章 围三厥一第103章 逆鳞第270章 道德规范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78章 七国第354章 攻守兼备第537章 杨端和第482章 不败之地第463章 马镫第160章 匠石运斤第436章 进退两难第56章 北地骑兵第45章 恩威并施第126章 水网第500章 接敌第350章 左右为难第41章 福祸相倚第468章 目标第316章 工业化第277章 结果第221章 回师第210章 拉拢第62章 举荐第196章 昌平君第296章 弩第163章 藤甲第127章 魏獒第413章 射程第132章 最强虎狼第251章 陷阱第94章 荆轲刺秦第231章 擒贼擒王第112章 浮桥第414章 炮弹第493章 补给第190章 降兵第257章 奇人第90章 窘况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191章 点兵第19章 为师老了第428章 骑兵冲阵第352章 心态第308章 胜者为王第1章 谁扔的炮仗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458章 夜袭第359章 通道第380章 火神第424章 将在外第166章 钱第359章 通道第144章 人质第241章 援军第206章 溃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