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百越

第211章 百越

说实话,沈兵也迟疑了下。

因为他想到一个可能:这要是在自己的帮助下楚国打败秦国呢?

这推翻秦帝国王朝的可不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吗?

史上的秦国只有十几年的命,自己是否可以跳过秦国直奔楚汉相争……如果这样的话,那就该先占着楚国然后去找刘邦了。

但想了想,沈兵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楚国之所以败于秦国并非实力不如秦国。

事实上,就算秦国先后灭韩、赵、魏几国拥有了更大的土地和更多的人口,但与楚国相比还是稍显逊色。

王翦举全国之兵灭楚时只有六十万大军。

而楚国若是加上贵族手里的兵六、七十万那是不在话下,再紧急征召一些就要到八十万。

楚国之所以会被秦军所灭,归根结底还是其内部分权形如一盘散沙。

到时自己任楚国相邦难道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了吗?

怎么解决?

攘外必先安内?

攘外必先安内或许是对的,但当外有强敌时再“安内”就已经太迟了。

因为安内必然需要经过一场血与火的厮杀,必然进行内耗使实力大减。

如果没有外敌那还行,可以放手先“安内”,然后国内才有办法团结一致。

但在外敌已经在旁虎视耽耽随时想要灭了楚国的时候,还想着“攘外必先安内”那就是脑子进水了。

如果无法“安内”,又如何对抗秦国这个已是高度集权,简单的说就是团结一致全国上下就士气高涨着要统一中原的虎狼之师呢?

所以昌平君画出的饼是不现实的。

别看沈兵是个穿越者,但真要是降了楚面对楚国这状况也是无力回天。

想到这,沈兵就叹了口气道:

“属下能理解昌平君,但是,昌平君若是依旧抱有这想法,只怕……”

昌平君笑了下,道:

“只怕如何?副将要将本君的首级砍了献与大王么?”

“若副将要的是这结果,那么尽管动手吧!”

“本君迟早也是一死,死在副将手里也算是了了心愿!”

沈兵摇头道:

“若属下想这么做便不需等到此时了。”

“自上次与昌平君详谈之后,属下就可带兵包围王宫将昌平君等尽数拿下。”

昌平君微微点头,想了想又问:

“那为何……”

沈兵打断昌平君的话:

“昌平君以为楚国还有希望吗?”

“昌平君乃秦国相邦出身,自然知道秦军胜在何处。”

“若没有秦法,没有晋爵制度,昌平君以为属下能约束得了这些魏军降兵?”

“是以,别说由沈兵治楚,便是有一百个沈兵,只怕也无法救楚于危难……”

昌平君却不以为然:

“副将过谦了。”

“当年秦赵对阵时,若无副将,秦军又怎能计杀李牧灭赵?”

“且副将又有天下无敌的车轮战船和黑甲水军,这些在楚国水网密布之地都大有可为……”

沈兵摇了摇头打断了昌平君的话:

“属下只想问问昌平君,这些黑甲水军为秦军时立功便能晋爵受赏,为楚军时又能如何?”

昌平君想也不想就回答:

“一样可以晋爵受赏,便如秦军一般。”

“我若为楚王,便全力支持副将变法!”

沈兵反问:

“那些贵族又岂能答应?”

“昌平君可知楚国贵族可有多少兵力?”

这么一问昌平君就没了声音了。

当年商殃变法之所以能够实施,一方面是因为商殃有变法这才,另一方面则是秦孝公手里有兵权。

于是秦孝公说什么就是什么,贵族就算心里有恨不赞同变法也无可奈何。

但楚国的情况却完全不一样了,楚国贵族手里握着能与大王匹敌的兵权,大王敢不顾贵族利益变法?

而让秦国变强的这些“法”,其实就是剥夺了贵族的利益和权力把它们下放给平民百姓。

比如食邑,又比如以战功晋爵。

试问哪个贵族会甘心同意这些“法”?

到时贵族联合在一起起兵对抗昌平君,要求清君侧也就是沈兵……昌平君还能不答应?

若无法变法,那么楚国就算能守得住一时,还能守住一世?

被灭不过就是迟早的事。

想到这里,昌平君就像一滩泥似的跪坐在亭子旁,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

“当真没办法了吗?”

沈兵回答:

“太迟了。”

“只要有一线希望,沈兵也愿助昌平君一臂之力。”

“但是现在……楚国已回天无力,昌平君切勿再抱有妄想。”

“否则……”

否则怎样就不需要沈兵多说了。

昌平君点了点头,说道:

“本君知道该怎么做了,副将请回吧!”

沈兵只向昌平君施了一礼,然后就退了下去。

沈兵相信,以昌平君的能力,只要断了他做楚国大王的心思,就能把接下来的事做好,根本不需要他担心。

昌平君下定决心了吗?

沈兵不确定。

沈兵可以确定的是,未来有一天,当昌平君坐上楚王的位置,又幻想团结楚国各势力抗秦时,他就会想起沈兵今天这番话。

沈兵希望,到时昌平君会好好思量一番,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一点很重要。

并不是说沈兵想救昌平君。

事实上昌平君是死是活对沈兵没多影响。

问题是……昌平君若是知道楚国没前途,知道投降才是唯一活路,那么灭楚就不需要秦国派出大军南下至长江流域甚至进攻百越了。

正如之前所言,楚国有许多军队在贵族手里。

对于秦国来说,灭楚或许只是占领楚国首都寿春并将楚国王室赶尽杀绝。

但真正的灭楚却是任重道远,甚至在号称一统中原之后还在与百越作战……百越并非越南,而是浙江、福建一带。

秦朝是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一共十四年。

但秦灭百越之战却是在219年到214年,历时五年才结束,而且打得极为惨烈。

若真以征服百越才算是统一全国,那么秦国实际统一的时间才只有7年。

同时征服百越的战争也是秦国崩塌的原因之一,如果能绕过这场战争继续由项氏镇着……何尝不是件好事?

(本章完)

第365章 原料第316章 工业化第525章第324章 补贴第189章 上将军第397章 丘就却第266章 喜讯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138章 兵行险着第40章 阻敌第97章 狼来了第500章 接敌第41章 福祸相倚第372章 西套第374章 服务业第446章 巧合第426章 绿洲第509章 唇亡齿寒第147章 战略第504章 援军第148章 办法第436章 进退两难第23章 劓刑第24章 矛盾第186章 仙人第487章 赐婚第428章 骑兵冲阵第292章 涅石第275章 宣传战第515章 罗马的心思第303章 猎鹰第164章 设计第202章 弃城第152章 破冰第170章 收购第530章 兹阳第126章 水网第407章 据险而守第71章 落幕第244章 心计第110章 任务第515章 罗马的心思第315章 定价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547章 暴乱第198章 求降第281章 税率第33章 王柏第399章 三危山第391章 炒面第328章 战车第42章 见坑往下跳第221章 回师第114章 首级第118章 一石二鸟第154章 谣言第186章 仙人第139章 出战第325章 骑军第146章 配给制第137章 围城第81章 高田第400章 算盘第250章 将计就计第158章 骑兵第187章 先楚后齐第393章 肃州第448章 联军第414章 炮弹第111章 暗渡陈仓第117章 兴致寥寥第207章 王贲第375章 野人第343章 资本第335章 头曼之死第240章 渗透战第49章 许昌第522章 奴隶第29章 儿女私情第513章 线式战术第227章 反攻第55章 伐木第452章 英明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227章 反攻第9章 矛盾第155章 水军第252章 消息第337章 发展第311章 工业区第489章 兹阳公主319.第319章 价格战第290章 门客第281章 税率第68章 督阵第503章 选择第520章 小试身手第460章 联军第121章 蒙良第483章 汗血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