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两面夹击

第248章 两面夹击

“浮桥?”昌平君不解的问:“浮桥为何会有问题?”

项燕指着淮河上游解释道:

“秦军只是占领了南照,便以为控制了淮河上游。”

“但淮河支流众多且这些支流大多在我军手中。”

“若我军能将这些支流截流……”

昌平君听着有些稀里糊涂的,问:

“这又与浮桥何干?”

项燕继续说道:

“浮桥是以木筏浮于水中,再用绳索相连系于两岸木桩之上稳固。”

“淮河水量若是没有变化,浮桥倒是可用。”

“但若水量突然变小……”

于是昌平君就听明白了:

“若水量突然变小,绳索便会崩断,于是浮桥便不复存在?”

项燕点了点头道:

“正是。”

“如此一来,至少要有段时间秦军淮北、淮南无法互相支援。”

“而淮北只有沈兵所领的两万‘大梁军’。”

昌平君恍然大悟:

“上将军是想突袭沈兵的‘大梁军’?”

项燕点了点头:

“我等应联系好大王,着他做好准备。”

“到时里应外合打大梁军措手不及……不仅能报一箭之仇还能救出大王。”

昌平君沉默了一下,就说道:

“只是……这‘大梁军’装备有狼筅似乎也不好对付,我军就吃过几次亏。”

大梁军的狼筅此时对楚军来说早就不是秘密了。

最早项梁吃亏时还新鲜,之后楚军又数次与大梁军对阵,一次又一次领会到这狼筅的厉害。

不过昌平君却并不是担心狼筅,他是担心项燕能把楚王给救出来。

因为这的确有可能。

首先是联系的问题。

项燕一早就知道寿春会被秦军包围,于是离开寿春时就带出许多信鸽。

此时即便秦军已将寿春围得滴水不漏,但信鸽这种从空中飞进城的东西还是能轻松做到的……

那种用箭射下信鸽的情节只有在电影、电视里才有可能出现。

其实信鸽飞的高度往往在弓弩射程之外,且不知何时会有信鸽出入不可能全天十二时辰让弓弩手候着,尤其如果是在夜里飞进城就更是两眼一抹黑。

其次就是如果以项燕这计策,那就是寿春的八万人及项燕的十万人夹攻沈兵的两万大梁军……这兵力之悬殊只怕连沈兵也无力回天。

至于狼筅,项燕自有对付的方法:

“狼筅不足为虑,我已让人制出了秦人的投石机。”

昌平君反问:

“以投石机克狼筅?”

项燕点了点头,然后用几个竹筹在案上摆开了阵势,说道:

“我以为狼筅之所以难克,并非因为狼筅本身而是因为投石机。”

“秦人的投石机既远又准,于是我方投石机皆无法近敌。”

“如此一来,我等只能以步兵强攻狼筅。”

“而狼筅既可让兵士迷失其中又混有枪阵,于是我军便全面陷于被动。”

这番分析可以说是入木三分。

狼筅的确就是这作用,它对古时步兵的人海冲锋战术有奇效,若以步兵硬冲、硬攻几乎就是排着队往枪口上撞。

项燕接着说道:

“但若我等也有与秦军一般的投石机情况便截然不同了。”

说着项燕就摆上一道竹筹当投石机。

“秦军有投石机我军也有,若两军投石机射程相若而秦军投石机又在狼筅之后……”

“则当我军投石机大破狼筅之时,秦军投石机必够不到我方投石机。”

昌平君闻言不由叹服:

“上将军此言有理。”

“如此一来,狼筅确是不足为虑。”

“狼筅一破,那么大梁军便没有幸理。”

这很容易理解。

大梁军主要就是依靠狼筅防御,他们甚至连盔甲都没有……事实上只有一部份人有盔甲。

这些盔甲一部份是来自之前黑甲军缴获的,另一部份则是这段时间缴获的。

秦律虽是有规定战场缴获的物资应上缴之后统一分配,但实际上这条法律并没有那么死板、生硬的执行。

因为战场往往会出现特殊情况。

比如沈兵一行人攻占汝阴时缴获了仓库里的大批物资,是不是也不能使用需要上缴等待统一分配?

再比如战场上兵士打完一场仗剑折了缺了,是不是也不能从战利品中换一把?

这明显是不合理常理甚至会影响军队战斗力的。

尤其是打完一场胜仗之后,敌人尸身上有大批大批的装备可以重新利用,若是不用便是傻子。

大梁军就属这种情况,所以一仗仗打下来,虽然兵力少了两万,但盔甲装备却是越来越齐全了。

只是那面藤盾所有人都没舍得换……重点是它轻,且防护力还相当不错,这对步兵来说几乎就是一件神器。

但即便如此,大梁军若失去狼筅的优势,只怕依旧很难抵挡项燕的攻击,尤其是项燕还有绝对的兵力优势。

不过此时昌平君心里却是矛盾的。

他希望楚军能打赢这一仗,最好是能将沈兵除掉。

因为此时沈兵已成为他成为楚王的一块绊脚石。

但他又不希望楚军能打赢这一仗。

因为如果楚军赢了这一仗,就意味着项燕能救出楚王。

如果楚王负刍被救了出来……他又何年何月才能当楚王?

昌平君沉默了一会儿,问了声:

“却不知大王可愿出城?”

“若大王还是坚守不出,我等此战岂不是白费心机?”

项燕迟疑了下,就说道:

“此一时彼一时。”

“我想此时的大王已明白敌我形势。”

“只要我等回报大王各族不愿出兵……大王也会知道坚守寿春只有死路一条。”

项燕说的对。

楚王负刍之前之所以不愿出城,皆因对攻击秦军补给线抱有一线希望。

现在这已经无望了,那还留在寿春等什么?

再加上被秦军这么一围吓得六神无主,此时有机会逃哪还会反对?

昌平君面上虽是不敢表现出来,但心下却暗道一声不好。

不过想了想……此战如果能除掉沈兵的话未必不是好事。

因为只要有沈兵在,楚国就没有希望。

但如果沈兵不在呢?

相比起楚王负刍,昌平君更忌惮的反而是沈兵。

(本章完)

第447章 恨铁不成钢第528章 擒贼擒王第16章 变局第212章 急功好战第459章 讨价还价第535章 先机第408章 难题第332章 骚扰第197章 活路第402章 劝降第336章 配方第131章 淳于越第68章 督阵第216章 截杀第433章 复国第508章 霍木桑第425章 交河第22章 一雪前耻第75章 乐趣第258章 不战而降第80章 薄礼第549章第111章 暗渡陈仓第91章 代田法第496章 塞琉西帝国第510章 联盟第424章 将在外第517章 文明第55章 伐木第95章 宣传攻势第536章 龟兹王第193章 密信第87章 翻车第392章 独轮车第145章 楚军第349章 直道第219章 战法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129章 变数第332章 骚扰第418章 援兵第406章 骑军第184章 包围第291章 二选一第205章 冲阵第348章 羡门子高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375章 野人第145章 楚军第8章 公士第433章 复国第95章 宣传攻势第276章 传单第444章 沙尘暴第1章 谁扔的炮仗第270章 道德规范第116章 百利而无一害第205章 冲阵第95章 宣传攻势第461章 改革第189章 上将军第51章 错有错着第203章 陈城第418章 援兵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493章 补给第288章 请降第467章 龙城第181章 打草惊蛇第231章 擒贼擒王第423章 请神容易第434章 将计就计第166章 钱第329章 训练第501章 炮战第506章 霍木桑第454章 大将军第24章 矛盾第520章 小试身手第100章 由头第285章 议和第403章 月氏王第286章 难题第540章 将计就计第314章 织布机第324章 补贴第388章 月氏王第49章 许昌第111章 暗渡陈仓第105章 真相第28章 能人第151章 破冰第158章 骑兵第19章 为师老了第268章 仁义之道第2章 笑话第306章 攻守兼备第65章 厚礼第51章 错有错着第378章 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