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涅石

第292章 涅石

再往北走就进入太原郡地界。

沈兵有意在这里停留了一段时间。

在此停留不是为了别的……太原郡也就是现代山西省省会太原市。

一说到山西肯定就会联想到这里的煤。

山西不但有煤,而且还有大量的、煤种齐全、煤质优良的中厚层煤,且埋藏浅十分适合露天开采。

因为山西有许多煤,且人们渐渐在生活中发现它可以燃烧,于是对煤已有初步利用,比如生火做饭之类的。

沈兵在太原停留就是为了打听煤情况。

不过当然不是沈兵亲自打听,而是派出骑军四处询问。

只一个时辰的时间就有了结果。

王贲进帐来报道:

“将军,我等在城东寻到一户人家,发现他们正是用石炭生火。”

“只不过他们将其称作涅石。”

沈兵“哦”了一声,暗道原来是称作涅石,这名字倒也贴切,“涅”是染黑之意,涅石也就是黑色的石头。

沈兵又问了声:

“可有问过哪有涅石?”

王贲回答:

“晋山、贲门二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说着王贲就在地图上指出这两山的位置,沈兵点了点头没说什么,然后就下令部队继续北上。

途中扶苏有些奇怪的问了声:

“将军为何途中打探涅石?此物有何妙用?”

沈兵回答:

“公子可知我等此去北地,首重何事?”

扶苏想了想,就回答道:

“自是抵御匈奴。”

“可是以将军之能,还会怕了那匈奴?”

沈兵摇了摇头,回道:

“今趟匈奴或与以往不同,公子不可轻敌。”

扶苏奇道:

“将军何出此言?”

沈兵回答:

“日前我问过那王柏和雷桧,从北地传来的消息是去年北地极寒。”

“匈奴牛羊冻死冻伤无数。”

“如此一来……”

扶苏“哦”了一声:

“如此一来匈奴便会大举南下劫掠粮草以供补给?”

沈兵点头道:

“正是,尤其若李牧身死的消息传至匈奴,而赵王嘉又放弃北地迁往代国……”

扶苏闻言也慎重的点了点头。

中原七国要说有能真正打败匈奴的就只有李牧了,但现在李牧已死,匈奴又饿得眼冒金星,北地又空无一人,此时不取更待何时?

但扶苏转念一想,又问道:

“可这与涅石又有何关系?”

沈兵只回答了两个字:

“冶铁。”

扶苏一脸懵。

他虽然知道冶铁需要燃料也知道涅石可以燃烧,但冶铁为什么一定要涅石呢?木炭不行?

这也是这时代煤虽然有但却一直没有被重视的原因之一。

大家都像扶苏这样想,都在用木炭炼铁,于是就有大量的煤被发现却只是百姓自行开采用于做饭取暖。

另一个原因,就是有人试过用煤冶铁,却发现以煤冶铁会产生更多的杂质使铁的质量下降,于是弃用。

这种情况直到数百年后才有所转变。

不过显然,沈兵不会等到那时候。

继续沿着黄河北上,总算是十余日后赶到了北地。

河套地区其实有三块平原:

一块是在黄河“几”字的一撇中部,一块在第一个转折处,还有一块在第二转折处。

这三块地区分别被称为“西套”、“后套”和“前套”。

沈兵的军队就驻守“后套”和“前套”以阻北面南下的匈奴。

其中主要是“前套”地区,因为“前套”直接连着雁门郡(今山西右玉县南),是匈奴入侵中原的必经之地。

而“后套”往西,则是河西走廊,通过河西走廊就是不为中原所知的西域了。

所以古时的事有时还真说不清,中原与西域其实一直都有某种联系,比如商人或难民在中原与西域来往。

然而这种来往十分稀少且仅限于民间,再加上道路难行又有匈奴阻隔,于是中原各国竟一度不知道有西域这片地区存在。

前来迎接的是个叫笳(jiā)的军候。

笳是一种管乐器,流行于塞北和西域,这个笳的父亲就是一名乐手,给他起这名是希望其继续其衣钵,谁想他居然成为一名秦军军官。

笳是王翦旧部,他所领的三千余名秦军是之前王翦奉命来此疏通黄河时留下的,所以当然知道沈兵的大名。

他见到沈兵之后就赶忙带着置下一干人等上前迎接,见到沈兵后就如释重负的说道:

“有将军来援属下就放心了。”

“这些日子总有匈奴小队人马前来试探,属下三千余人守北地只怕力有未逮!”

沈兵点了点头。

河套地区总面积有两万多平方公里,三千余人当然守不过来。

然而就算沈兵等一干人赶到了形势也不容乐观……沈兵置下的大梁军、神武军总兵不过一万余人。

其中神武军五千、大梁军六千,再加上笳的三千秦军,勉强只有一万四千余人。

沈兵问着跟在王贲身后的王柏:

“李牧将军当初是如何守此北地?”

王柏一愣,然后就回答道:

“将军,当初李牧将军却是领兵十万守北地。”

“经过数年经营后,已发展至二十万北地精兵。”

“此二十万兵分守前、后两套。”

沈兵一时无语。

战神李牧在此驻守还要二十万人才能让匈奴不敢来犯,而他却只有区区一万四千人。

更严重的还是赵王嘉在建立代国时还将一带的百姓尽数迁走,留下的只是些没有利用价值的老弱,于是沈兵拥有的仅仅只是兵士和一座空城。

唯一的好处,就是这一带有许多原居民留下的房舍,秦军不需再费力建造。

扶苏见此情形就小声自责道:

“却是扶苏连累将军了。”

“此地情形,赵高及李斯只怕早已知晓。”

“他们谴将军前来其实是想借匈奴之力除掉扶苏。”

沈兵觉得扶苏说的有理。

因为笳肯定已经把这里的情况向嬴政报告过,所以赵高就是知情者。

嬴政或许是没把匈奴这蛮夷当一回事。

但赵高和李斯却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于是一着借刀杀人之计就这么横空出世了。

沈兵却镇定的回答:

“此时说这些也无济于事,我等应抓紧备战才对。”

(本章完)

第531章 推测第14章 水路第42章 见坑往下跳第547章 暴乱第453章 拒亲第266章 喜讯第482章 不败之地第87章 翻车第385章 保命第31章 火攻第320章 高人第45章 恩威并施第314章 织布机第475章 龙城第368章 制高点第81章 高田第264章 舂米换屯田第90章 窘况第376章 笼络人心第29章 儿女私情第265章 买涨不买跌第301章 头曼单于第7章 除非……第431章 利益第411章 信第108章 求放过第85章 水车第187章 先楚后齐第496章 塞琉西帝国第207章 王贲第19章 为师老了第151章 破冰第414章 炮弹第329章 训练第229章 闪电战第109章 修桥第199章 蒙武第411章 信第530章 兹阳第77章 脂膏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195章 力量第63章 王翦第261章 劳力第189章 上将军第174章 亲卫第318章 售卖第14章 水路第263章 舂米水车第176章 藤甲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195章 力量第262章 水排第423章 请神容易第121章 蒙良第421章 巫术第249章 神武军第45章 恩威并施第105章 真相第32章 变故第108章 求放过第183章 水战第124章 水攻第159章 希望第69章 一己私欲第535章 先机第452章 英明第461章 改革第12章 身卑力微第112章 浮桥第340章 忽悠第213章 尚在谋划第222章 追敌第459章 讨价还价第302章 鸣镝弑父第254章 突围第122章 浮力第140章 楚军第172章 制法第146章 配给制第157章 选兵第216章 截杀第303章 猎鹰第12章 身卑力微第280章 变法第531章 推测第361章 封禅第130章 郑国第510章 联盟第30章 禁民二业第22章 一雪前耻第440章 希望第231章 擒贼擒王第365章 原料第522章 奴隶第96章 宵禁第394章 智慧第368章 制高点第248章 两面夹击第16章 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