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据险而守

第407章 据险而守

史上的月氏其实是因祸得福,因为其从秦国学会冶铁,对其在西域成为强国乃至西迁至蓝氏城轻松立国都有较大的影响……

此时的西域还处在青铜时期,而月氏到汉朝时冶铁技术也逐渐成熟。

至于电视剧中说西域的冶铁技术比中原更先进,甚至匈奴从西域学习了冶铁技术于是装备比中原更先进……那纯粹是为了将敌人塑造强大,中原能击败它便越显中原的智慧。

西域的冶铁技术其实是汉朝开辟丝绸之路后从中原带去的。

另一个冶铁技术比较发达的地方是在中东,现今土耳其一带,出土铁器比中原还早一千年。

虽然土耳其是亚洲国家,但因为与欧洲不过隔了一条海峡,于是在亚述帝国灭亡了赫梯古王国之后,就将赫梯古王国较为成熟的冶铁技术带往欧洲使原本落后的欧洲瞬间就进入了铁器时代。

此时的中原则还处在春秋时期,过了几百年到战国末期中原铁器还没能广泛用于军事。

不过沈兵的出现改变了这现状。

此时的沈兵在考虑一个问题,西域也可以说是中原潜在的对手,那么他是否应该将新铁技术教会月氏以提高其生产力?

若这新铁技术扩散到西域而另一面的中原却因人为限制……比如秦始皇因为担心百姓谋反而收尽天下金属制成铜人,使冶铁技术的发展陷于停滞,那么将来西域是否会反过来对中原形成技术优势?

思虑再三,沈兵觉得还是应该在西域发展新铁。

首先在西域发展新铁有个好处,那就是更安全、更容易保密……西域山高皇帝远不说,周围的百姓对冶铁技术大多没多少兴趣也没经验,甚至就连月氏的冶铁工人都是中原奴隶。

其次,秦军所需的铁如果都要从中原运来,那运输成本就太大了,尤其军队对铁的需求可以说是永无止境。

所以沈兵没多想,当下就一道命令让欠带着一个冶铁团队随商队从河套赶到西域。

沈兵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在沙州建筑两个城寨并各布下五千军力驻守。

这两个城寨的位置其实就是现代人们所熟知的“阳关”及“玉门关”。

古诗句有“西出阳关无故人”及“春风不渡玉门关”。

这其中的“阳关”和“玉门关”指的就是这两个关卡,它们几乎可以说是中原能完全控制的最远端,也是沙州对外最重要的两个交通枢纽。

守住这两关用木栅按地形连接起几座山,再修筑起一些简易的工事和土堡,就大概的可以阻止匈奴进入河西走廊。

之所以说“大概”,是因为汉朝时可是在这一带修建起长城才能彻底阻住匈奴。

于是肃州那一万驻军也不需要了,只留下一千在原地,余者尽数调往沙州。

沈兵也有想过在沙州修筑长城完善其防御。

事实上沈兵认为这是有必要的,因为河西走廊的地形十分特殊,其两侧是山脉只有东西两个出口。

西面出口是沙州,东面出口西套。

若以历史走向发展,蒙恬在西套就修筑长城以阻匈奴进犯中原了。

但既然沈兵已控制了西面的沙州自然就不需要在西套修建长城。

于是在沙州修筑长城就是有必要的,因为其一旦完工,就可保沙州立于不败之地……游牧民族不擅攻城,不管是匈奴也好西域三十六国也罢,面对长城只能无可奈何。

这就是兵法所说的“进可攻退可守”,到时沙州就可以放心的发展。

难处就是秦军才刚在沙州站稳脚跟,补给、物资和兵力都不足,在这时劳民伤财修筑长城是否合适?

若是从月氏征劳工,是否会引起月氏乃至西域各国的反感?

想想沈兵觉得此事还是应再作打算,至少应等到秦军在沙州的统治地位无法撼动时再开始这工程,否则一个不好搞得天怒人怨造起反来,那就前功尽弃了。

这时王贲匆匆走进帐篷向沈兵报告道:

“大将军,大事不好,匈奴已攻占姑师和楼兰两国。”

沈兵不由大感意外,反问了声:

“攻占?你是说……匈奴占了两城并驻守?”

王贲点头回答:

“正是!”

沈兵会感到意外,是因为匈奴从来都是劫掠而不会占据某座城并驻守,如今却一反常态占了两城,难道匈奴是要与秦军打攻防战?

不过这似乎也不奇怪,因为在五原匈奴就有过据城而守的情况,现在不仅没有吸取教训似乎还想尝试。

摊开地图看了看,沈兵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姑师与楼兰两国是通往西域各国的门户,一北一南的将沙州与西域分隔开。

更重要的还是,从沙州出发到姑师和楼兰分别有一千里和一千五百里。

而且这一千里和一千五百里不是沙漠就是无人戈壁……

秦军要进攻这两国首先要通过这片无人区。

正如之前所言,这片无人区即便是对本地沙州人而言都极为凶险,前往经商都要筑洞窟建佛像祈福,常常是一去就不复返。

那么秦军又怎么进攻这两国?

就算赶到了这两国城下,又要以彼兵对阵以逸待劳的匈奴大军。

更严重的还是,匈奴大军必定会守住水源,到时秦军如何在无水的状态下与匈奴作战?

沈兵想的没错,这就是匈奴的想法。

确切的说是冒顿单于的想法。

冒顿单于在知道秦军攻占沙州后大为震怒,他一度想赶往西面亲自指挥此战。

但又担心这会是秦军的声东击西之计,那边将他调了去这边又自狼口出击。

再加上详细了解此战经过后,就知道这并非右贤王指挥失误。

因为即便是冒顿打这场仗只怕也同样想不到秦军会以奇兵突袭沙州。

那么接下来该如何阻止秦军西进呢?

想来想去,冒顿以为,如果还是按匈奴老战术也就是在草原等秦军来攻的话,就只会失去西域。

西域一失,匈奴就会遭到秦军的两面夹击处于被动。

所以,冒顿分析态势后,认为只有主动占领姑师和楼兰据险而守。

(本章完)

第208章 虎父无犬子第514章 训练第417章 补水点第82章 许应第198章 求降第529章 长生不老药第1章 谁扔的炮仗第356章 奴隶第384章 乌氏倮第199章 蒙武第39章 连环计中计第345章 匈奴中兴第167章 良商第348章 羡门子高第482章 不败之地第76章 简在帝心第407章 据险而守第194章 副将第452章 英明第185章 牵城第233章 都城护卫军第93章 姬丹第291章 二选一第428章 骑兵冲阵第426章 绿洲第94章 荆轲刺秦第143章 降兵第463章 马镫第491章 大宛第374章 服务业第72章 面粉第543章 杨婷第438章 巴豆第488章 为难第221章 回师第146章 配给制第14章 水路第382章 猎人第85章 水车第445章 无忧公主第125章 心理第310章 迁民第259章 冶铁作坊第249章 神武军第376章 笼络人心第34章 劝降第237章 围城第550章 大结局第68章 督阵第235章 伏击第310章 迁民第518章 局势第99章 使节第314章 织布机第188章 军魂第86章 样式第514章 训练第542章 补给第231章 擒贼擒王第4章 工丞第82章 许应第158章 骑兵第94章 荆轲刺秦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537章 杨端和第75章 乐趣第55章 伐木第276章 传单第484章 仙药方子第448章 联军第358章 潜力第330章 重点第172章 制法第259章 冶铁作坊第249章 神武军第12章 身卑力微第499章 出兵第248章 两面夹击第369章 进退两难第197章 活路第99章 使节第426章 绿洲第126章 水网第143章 降兵第504章 援军第369章 进退两难第83章 农家第117章 兴致寥寥第90章 窘况第530章 兹阳第401章 暗渡陈仓第338章 人才第545章 擒贼擒王第212章 急功好战第458章 夜袭第516章 围而不攻第293章 收缩防线第416章 方略第251章 陷阱第531章 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