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刘全来访

吴承鉴和周贻瑾游了一圈水景,回到曼倩蓬莱,只听戏台那边曲声飘来,竟然正在开戏。

这个戏班子,他两人都不在时,谁能调动?两人对望一眼,都觉得多半有事发生。

上了码头,远远就看见观戏亭垂了珠帘,望上去十分古怪。

吴七已经迎了过来,吴承鉴看了他一眼,道:“你让开的戏?”

吴七低声道:“呼塔布来了。”

吴承鉴就明白了,问周贻瑾:“你跟我过去,还是我自己去?”

周贻瑾道:“人都到这里来了,我怎么好不去迎一迎。”

两人走近观戏亭,就近了看,隔着珠帘,吴承鉴依稀看出是刘全的身形,呼塔布却不在,不知道躲在哪里。

吴承鉴挥手让吴七吴小九等也走开一些,笑容满面,跟周贻瑾走了进去,叫道:“全公,怎么有兴致来这里听戏,也不先知会一声。”

刘全哈哈一笑,站起来跟两人还礼——他不管内心怎么想,礼貌上还是做得挺足的。

吴承鉴又给他引见道:“这位是我的好朋友,叫做周贻瑾。”

周贻瑾作揖:“见过全公。”

刘全转头瞧着周贻瑾,心道:“这就是吴承鉴的谋主了,长得也忒俊了。若不是听说过他的一些手段,一定以为他是靠脸吃软饭的。”

嘴上哈哈笑道:“周师爷名播粤海,老朽怎么会不晓得。”也与周贻瑾见了礼,对周贻瑾也像对吴承鉴一般的亲热。

他这亲热,没让周贻瑾感到欣然,反而让他暗暗感到不安。

这时观戏亭的桌子上早有热茶、点心,也不知道是刘全不客气,还是呼塔布暗中让吴七安排好了。

三人坐定,刘全指着戏台,笑道:“这个戏班子很是不错。我便是在北京城也罕有见到腔调这么正的。”

周贻瑾道:“就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这个福分能上京给全公唱曲儿。”

他这话就是要将戏班送给刘全了——吴承鉴已经将戏班送给他了,周贻瑾对这个戏班也着实喜爱,这些时日着实下了不少心血,所以这事得是周贻瑾开口。当然在刘全他们看来,周贻瑾送的,也就是吴承鉴送的。

刘全哈哈笑道:“不成不成,我可养不起。不过嘛,我可以问问中堂大人。”

吴承鉴脸上就现出“更是欢喜”的神情来,既然周贻瑾已经开口,他就接着道:“如果他们能有机会到和府露上一手,那更是这些角儿的福分了。”

刘全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

这个戏班子价值何止千金,然而刘全肯替和珅收这份礼,反而是送礼的人要受宠若惊。

三人又听了一小段,刘全笑道:“这戏是不错的,不过再好也好不过昊官的两场戏。”

吴承鉴笑道:“全公说笑了,我哪会唱戏。”

刘全道:“去年粤海关监督府里头那场大戏,我就看得很是过瘾。十三行大火之前那一场没能亲眼见到,就有些可惜了。”

吴承鉴和周贻瑾听了这话,同时就有些坐不住了,刚才见刘全肯收戏班,还以为事情过去了,没想到转眼之间形势急剧直下,刘全这是准备摊牌么?

刘全仿佛一点都没注意到他们的紧张,依旧笑着。

吴承鉴道:“全公这话,吴承鉴不懂。”

“哈哈,没错没错,就是应该这样。”刘全笑着说:“做戏嘛,就要做全折。很好,很好。”

吴承鉴正色道:“全公,我是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刘全道:“昊官啊,你就这么一直游走在悬崖边上,不肯真的投效中堂大人,说实在的,老朽其实是有些失望的。”

吴承鉴低着头,不承认的话说两遍就够了,再多说说不定刘全就要着恼。

“可是呢,谁让昊官做的干净呢。”刘全道:“不只是那批红货没了,连整个十三行全都灰飞烟灭了。好,好,大手笔!”

他转头又对周贻瑾说:“周师爷不愧是蔡师爷的门生,干出来的事情一脉相承,只不过青出于蓝,气魄更加雄大!”

周贻瑾忙道:“全公这话,叫人既惶恐又不解啊。”

刘全直打哈哈:“蔡师爷摸不准红货藏在哪里,于是干脆就不摸了,以力破巧,把整个十三行都围了,果然搜到了红货。周师爷嘛,眼看红货取不走,单烧兴成行又不行,干脆了,一把火把整个十三行给烧了。烧了自家的货仓,那就是自绝财路,不但自绝财路,还连带着把天下人的财路差点都给绝了。天底下,任谁也干不出这种近乎自杀以杀天下的事情来,所以你们干得出来,别人还不大敢相信你们敢干!”

吴承鉴道:“全公,您这话,吴承鉴承受不起。这个谣言如果传出去,我吴承鉴会让满广州的人给撕了。”

刘全笑道:“现在谁敢撕你?整个粤海湾,都等着你从洋人那里弄钱呢,谁敢撕你?所以昊官你最厉害的,不但在于你敢放火、能放火,更在于你放完火之后还能重建废墟。所以这把火啊,放得厉害,烧通天了!”

观戏亭内,一时沉默,吴承鉴几次要脱口而出,却都被周贻瑾暗中按住,刘全眼角一撇,瞧见了却假装没瞧见。

好半晌,等吴承鉴彻底恢复了平静,周贻瑾才撒开了手。

吴承鉴又沉吟了半晌,这才说:“全公,十三行那场大火,真的是意外,当然大火起来之后,贻瑾和我的确做了一些事情,但那也只是顺势而为。有很多事情,我们真的很为难啊,我想和中堂自己就是做事的人,应该明白这种难处。”

刘全盯着吴承鉴,他对十三行那场大火其实是有疑心的,甚至从获利推断几乎都要认定就是吴承鉴烧的,可是这一切都只是猜测,并无实据。吴承鉴最后的这番辩白,听起来倒也有几分道理,当然刘全也不会就此全信了。

周贻瑾搭腔道:“全公,有些事情,论心不论事,论事天下无孝子,又有些事情,论事不论心,论心世间无完人。昊官他是个孝子,但不是完人。有些事情,他有做得不够的地方,但他有能耐,却又有顾忌,为人处世既有底线,又能把握分寸,这样的人,我觉得还是很好用的。”

这番话,明里是调停,暗中又藏有讽喻:前面两句,一个“孝”字以父子关系暗比北京与广州、乾隆与保商、和珅与吴承鉴,北京是帝皇所在,乾隆是君父,保商是臣子,和珅是上级,吴承鉴是下属,吴承鉴之对和珅,以下奉上,就算真有忠心,也做不到事事都合上峰的心意,但至少他没有真的倒向别人那里去;而后一句则点出吴承鉴的能耐,这是要告诉和珅吴承鉴还是很好用的,你眼下未必能找到比他更好用的人。

刘全哈哈大笑:“周师爷好口才,这话便是中堂大人听了,也得夸赞一句的。”

周贻瑾低头为礼。

刘全眯着眼睛,瞄着这两个人:吴承鉴眉梢如剑,显然其性刚烈,周贻瑾却低眉如柳,显然其质阴柔。这两个人这两年干出来的两桩事情,都出乎他意料之外。

不过正如周贻瑾暗语中所表达的,吴承鉴的确是个知道利益权衡的人,这样的人比起无脑冲动或者全无底线的人,似乎更值得信任,而更重要的一点是,他还有实力。

不管是帝王还是将相,对待真正有实力的人和没有实力的人,他们的容忍程度是可以差很远的。

“也罢。”刘全轻轻地一声冷哼,然后才说道:“我今天来也不是要跟你们算账的,真要算账,刚才就不收你们礼了。然而有一句话我还是要挑明了。”

吴承鉴道:“全公请说。”

刘全道:“这次的事情,不管是通盘计划,还是顺势而为,总之昊官你做得漂亮。既然事情做漂亮了,那老朽也就认了。可是你也得给我记明白了,有道是:事不过三!去年的事情,算是吉山瞎眼招惹了你,你被迫反击;今年的事情,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可是再往后,不管论心还是论事,都不许再有第三回了。我刘全言尽于此,望昊官自重。”

吴承鉴站了起来,一揖到底:“全公厚爱,吴承鉴永铭于心,有些事情,吴承鉴也只盼这辈子都不要再遇到。”

刘全轻轻一哼,道:“希望如此罢!”

第一百七十五章 逼父第一百零七章好久不见第二百四十章 传讯第二十四章吴二少的密谋第七十四章最后的晚餐第七十一章洪门上门第二百二十七章 生死不弃第七十章逼债第九十章清算盘点第八十四章定局第八十章围仓第二十二章后院第一百二十五章软禁第二百一十四章 英军抵澳第二十章佛山陈第二百二十三章 粤海危机第二百一十四章 英军抵澳第一百七十八章 罅隙第二十二章后院第九十九章父女姐弟第三十二章一家哭第二百零二章 道歉第十七章回门第二百章 步骤第二百四十二章 买命第八章指定家主第七十八章攻陷仓库第二章花魁第五十六章叶家之姝第五十章奸细第二百五十六章 乾隆驾崩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抚第一百零二章协议婚姻第七十七章分家第八十八章庶女的反抗第一百五十二章 搜仓第十六章众兽分食之局第十五章天子南库第六十四章卖船第一百零九章议亲第一百三十六章洞房第七十一章洪门上门第七十八章攻陷仓库第九十四章金钗传承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定能赢!第二百一十五章 爆发第九十二章家风门风第一百七十一章 交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两个提议第一百九十七章 相送第九十四章金钗传承第一百二十九章闯园第一百五十一章 挤兑第五十二章老姜毒眼第三十二章一家哭第一百八十七章 保商会议再启第三十九章拒绝第一百九十八章 分猪肉第一百六十二章 蔡士群的建议第一百八十七章 保商会议再启第一百四十四章护身符变索命咒第二百三十七章 人命最不值钱第二十八章卢关桓问:上头是谁?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探监第二百一十三章 猜疑第一百零四章惊闻内禅第一百三十三章佳人嘉客第一百六十五章 儆猴之鸡第一百二十一章再开保商会议第一百三十九章番夷炮轰事件第一百八十五章 初步协议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雨已来第二百五十三章 雍和宫第三十章一个信封,一个数字第一百四十九章 封仓第一百一十一章吴老病夫欺人太甚第九十五章新四大花魁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家都是鸿毛第九十八章光儿回家第六十章留意第二百一十四章 英军抵澳第四十章论商第一百四十章过年第九十二章家风门风第二百五十五章 无家可归第二百章 步骤第二百四十二章 买命第二百零二章 道歉第一百一十九章义庄第一百九十章 万宝行倒了第一百零四章惊闻内禅第四十三章叛将第四十六章跪求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皆谓汝附逆岂知竟是忠良第一百九十五章 红白同作第一百四十六章报喜第十章家中行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挤兑第二百零九章 英国东侵第一百六十一章 长线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