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分家

便听六叔公道:“国英啊,当初承钧病糊涂了,才会在那种情况下把家业交给他三弟,当时你就不该心软,放任承钧私心行事。”

蔡巧珠一听这话涉及丈夫,当下冷冷插口道:“六叔公,我们承钧病是病着,却怎么糊涂了?又怎么私心行事了?这种罪名可别乱扣。”

六叔公本来想吼她一句“妇道人家怎么乱插嘴”,但想想日间薄四友的待遇,就忍了下来,说:“他们三兄弟,明显承构年纪大些,为人沉稳些,行里行外的事情

也更熟悉些,可承钧这个做大哥的却不考虑这些,只因为不是一母同胞,就硬是把家业交给了吊儿郎当、不务正业的三弟,这不是私心行事是什么?”

蔡巧珠一股气涌上来,正要说话,吴国英已经道:“六叔的意思,是应该将宜和行交托给承构?”

“没错!”六叔公道:“他们兄弟生母不同,所以亲疏有别,但是国英啊,对你来说,那却都是你的骨肉,都是一样的。我们是生意人,不像读书人那般讲究什么嫡庶,只要是自己的骨血,又有出息,那就行了。”

吴国英点了点头,说:“六叔是觉得,我家老二更有出息?”

六叔公看吴国英点头,便认为是他也认同自己的看法,说道:“承构肯定是不如承钧的,但至少比昊官好得多。”

吴国英又问其余族人:“你们都是这样想的?”

众族人都点头,只有十五叔公在旁边冷笑。

吴国英转头问吴承构:“你怎么说?”

吴承构讷讷道:“这是叔公、叔伯们抬举我了。”

却没有推让,这句话反而像在谦虚。

吴国英呵呵两声,道:“那好,如果现在我做主,把家业交给你,你打算这么做?”

吴承构“呃”了一声,嘴角一抽,说:“现在都到这个时候了,我哪里还有办法!”他可不想在这关键时节,代吴承鉴进粤海关监督府去送死。

蔡巧珠眼看这个二叔只想拿好处,却不愿意扛担子,心中更是鄙夷。只是这时吴国英既把话接了过去,她也不好再插口了。

“宜和行搞到现在这个样子,的确是难以回天了。”六叔公叹出一口气:“别说承构了,就算承钧现在忽然间病好了,他也挽不回这个局面。”

吴国英道:“那六叔的意思是?”

六叔公道:“如果昊官今晚进粤海关去,做一次像样的一家之主,抗得起这个责任,那宜和行也不是没有救。”

吴国英道:“这话,恕我耳拙,没听懂。”

“你一定要让我将话说的这么明白么?也罢,这坏人就由我来做吧。”六叔公道:“国英啊,宜和行可以倒,但在西关的福建吴氏不能倒,昊官一个人可以出事,但满西关的吴氏宗亲,不能跟着陪葬啊。”

十五叔公冷冷道:“你这意思,是打算让昊官进监督府,把债务全扛起来,然后让吴氏全身而退么?”

“全身而退,只怕是不可能的。”六叔公道:“但如果今天晚上,在昊官进监督府之前,把家业分割清楚,保下一部分产业给大房、二房,那不但国英你的子孙可以东山再起,我们满西关的吴氏宗亲,将来也都还有指望。”

说到这里,才算是图穷匕见了,蔡巧珠总算全听明白了,道:“六叔公,你这是要让我们家分家么?”

“唉,劝人分家是恶事,我也知道,这个坏人不好做。”六叔公叹出一声,“可是现在不是寻常时节啊,到了这个田地,还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么?分出去一个人,就保住了一个人,分出去一份家产,就保住了一份家产。国英你说是吗?我这为的还是你的子孙啊。”

六叔公说着,老眼就有些见湿,也不知道是眼泪还是眼油,另外桌子上,一起来的吴氏宗亲纷纷附和:“六叔说得对!”“六叔说得在理!”

吴国英沉默着,良久不说话,但蔡巧珠却感到他呼吸似乎有些不稳,就在她担心公公要生气发作时,吴国英却心平气和地说:“老二,你怎么说?你也想分家吗?”

吴承构忙道:“没有,我从没动过这个心思。”

吴国英道:“那么你是反对了?”

吴承构慌忙道:“这…六叔公说的,也有道理。儿子本不想分家,但现在我们吴家,能保住一个人是一个人,能保住一份钱是一份钱。如果把我们摘出去,我也就算了,主要是光儿那边也能保住啊。”说着他转头问蔡巧珠:“大嫂,你说对吗?”

他想着分家这事如果能成,不但自己能得利,大房那边也能保全,大嫂一定会帮着自己说话。

不料蔡巧珠却断然道:“承钧虽然病了,但他和昊官骨肉相连。我知道他的性子——从来只有他这个做哥哥的代弟弟的扛灾挡难,断没有躲在后面让弟弟的去送死的道理。”

这句话说出来,吴承构的脸就热辣辣的,几乎要挂不住了:“大嫂,你这说的算什么话!”

“我说的是什么话,你心里很清楚!”蔡巧珠道:“总而言之,昊官今晚进监督府,如果平平安安最好,若有个万一,承钧病着走不了,我也是不会走的。有什么灾劫,我们兄弟叔嫂一起扛。”

吴国英道:“那大房是不打算分了,老二,那就你分出去吧。”

兄弟三人,只分出去一个,吴承构觉得这会子应了,传出去实在不好听,但为了脸面而说一句不分,回头出事就是死路一条,嗫嚅着竟开不了这个口。

吴国英看着他的眼睛越来越冷,摸着胸口,说:“那你打算怎么分?”

吴承构道:“我…我…阿爹,我真不是为了分家产,只是觉得六叔公的话有道理。”

“别废话了!”吴国英几乎要压不住自己的火气了:“说吧,你打算怎么分?要钱?要地?要宜和行?还是要福建的茶山?”

吴承构道:“咱们家的钱…都被封了,地都在县衙有备案,宜和行…既然是大哥的安排,还是给老三吧。”

他不要的这些,眼看都是拿不到手的,至于要的…有些话,他实在不好说。

这时候六叔公道:“国英啊,我听说,这些年承钧除了十三行的买卖之外,还有一些生意产业布置在了暗处,和十三行大买卖虽然没法比,但胜在放在暗处,不如就把这些分给承构吧。”

吴国英冷冷道:“哪些产业?”

吴承构还有些厚不起脸,他老婆暗中扭了他一把,吴承构才从怀里摸出一张纸来。

所谓“狡兔三窟”,吴家这么大的产业,又清楚当十三行保商的巨大风险,岂能不留一两条后路?所以一直以来都暗中布置有一些产业,寄存了一些散钱,以备不时之需,这并不是从吴承钧这里才开始。吴承钧接管家业之后,新添置的暗产也没瞒着父亲,所以吴国英都很清楚。

这时他颤抖着手——也不知道是因为怒还是因为悲——接过看了一眼,就交给吴承鉴道:“你看看。”

吴承鉴微笑道:“大嫂先看。”

蔡巧珠接过看了一眼,上面写的这些她也都知道,便说:“难为二弟了。”仍然将单子交给吴承鉴,道:“昊官你是当家,你说了算。”

吴承鉴这才扫了一眼,对吴承构说:“二哥,这单子有一半是戴二掌柜拟的吧?”

吴承构眼皮跳了跳,没搭腔。

幸好吴承鉴也没深究,只是说:“行,只要阿爹、大嫂没意见,这些就都归二哥了。往后我们兄弟仨就分开过,我和大哥这边一起过,二哥你那边自己过。不过有两件事情我要说清楚。第一,这张纸上的东西,戴二掌柜能知道,那些盯着我们的人兴许也能知道,所以如果宜和行出事,这张纸上的产业能保住多少,那就要看造化了,二哥你得想明白了。”

吴承构道:“这个不用你说,我也明白。”

吴承鉴又道:“其二,茶山是吴家的,但也是宜和行的,又是放在明面的东西,二哥你想要,只怕吉山老爷那边也不会答应,你拿不走的。”

“行行行!”吴承构虽然让六叔公提了一嘴,旦也知道茶山事关重大,多半是拿不到的,所以就认了,相比于牵入逼捐破产事件而家破人亡,能保有那一部分暗产,已经足够让自己做个富翁了。

六叔公这时却急了,道:“那不行,那样咱们福建吴氏宗亲还怎么东山再起?”

吴承鉴笑道:“六叔公打算怎么样?”

六叔公道:“茶山归宜和行的那份子股,多半官府会干涉,但茶山的经营线路,却大可以交给承构,只要承构拿住这条路线好好干,三五七年后,就能再撑起一个新的商行。那样吴家就能东山再起了。”

他这话倒是有几分道理,连蔡巧珠都有些佩服了。要知道福建那些茶山西关吴家虽然占了大头,但茶山的种植经营却全都是福建老吴家在做,外人就算侵占了茶山的股份,但要想如同吴承钧一般把这条茶道经营起来,福建老家那边的族亲未必就能答应,那样吴承构就有很大的机会将茶山所产茶叶的经营权拿到手。

吴承鉴笑道:“行,只要福建老家那边的族亲答应了,这条茶道的经营,就都归二哥你了。但如果他们不答应,那我们也没办法。”

“那当然,那当然。”六叔公心中却想,怎么可能不答应呢。福建人做生意最看重人情与熟人,广州这边若骤生大变,福建那边也得惶惶,到时候吴承构出面承揽,福建的族亲们自然不会放着姓吴的自家人不要,却把茶山茶道的经营拱手让给外姓人。

吴承鉴又道:“既然二哥都已经规划好了,那么诸位叔公、叔伯与宜和行挂钩的生意,不如也一股脑都转到二哥那边去吧。”

六叔公等唯恐被这次事件牵连,正是求之不得,都是应好。唯有十五叔公道:“那份子钱,我就当不要了,我在西关和广州城内还各有一个铺面,日子虽然难过了些,但还活得下去,不用靠算计自家人来吮血吃肉。”

吴承构被讥讽得脸皮僵硬,几乎就要吵架,难为他最后还是忍住了。

吴承鉴道:“只是这产业过户的文书、证明,一时半会弄不好,要不等我从监督府回来再…”

他还没说完,吴承构就急忙摸出一堆东西来,说:“不能等,不能等!”

万一等来的是监督府的查封令,那可怎么办!

众人定眼细看,只见吴承构摸出来的不是转让文书,就是白契稿子。

吴承鉴笑道:“二哥做事果然周全,连这些都准备好了。”

既有准备妥帖的文书,又有宗族见证,当下花了不到一盏茶功夫,吴国英和吴承鉴父子就签押画定,吴承构拿到了这一沓文书,心头大定。今天的这个结果,可比他预料的要顺利得多。

“事情完结了。”吴承鉴笑了笑,对六叔公等道:“我还要梳洗梳洗,回头好押银子去监督府,各位叔公叔伯,好走不送。”竟是下了逐客令,

六叔公等已经达到了目的,纷纷告辞,十五叔公落在最后,道:“昊官…”

“十五叔你不用说了,我知道你跟他们不一样。”吴承鉴笑道:“但也请十五叔公放心,我们福佬有句老话:天地补忠厚。十五叔公为人忠厚,将来必有后福。”

所有人走了之后,吴承构还在摆弄他那一堆的文书,眼睛竟离不开了。吴国英也站了起来,杨姨娘要扶时,不提防被吴国英狠狠打了一个耳光,把她母子二人都打懵了。

却见吴国英一手扶着吴二两,另一只手指着杨姨娘:“你给我生的好儿子!”

杨姨娘跌倒在地上,叫道:“老爷…”

“别叫我老爷!”吴国英道:“既然都已经分家了,以后你也不用在我跟前吧,跟着你的好儿子,过你的日子去吧!”

第一百四十六章报喜第一百八十九章 呼塔布求救第四十四章连夜求人第二十四章吴二少的密谋第一百二十三章红货第八十章围仓第二百五十三章 雍和宫第七章四大掌柜第一百二十四章不是偶遇第一百五十六章 孰重孰轻第二百五十七章 天威海货第九十章清算盘点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定能赢!第二百四十一章 折堕第二百一十七章 跪祠堂第一百五十一章 挤兑第一百七十一章 交心第四十五章委曲求全第一百一十一章吴老病夫欺人太甚第三十四章反计第四十六章跪求第二十三章借钱第一百零一章暗线第一百二十八章鸦片第一百四十九章 封仓第一百二十三章红货第九十八章光儿回家第一百六十六章 再见刘全第七十六章提款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谋第九十三章酬功宴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行入京第二百四十五章 小生意第二百三十六章 芝兰当道不得不锄第七十七章分家第一百六十四章 道义之争第七十章逼债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皆谓汝附逆岂知竟是忠良第五十二章老姜毒眼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蔡家第二百四十一章 折堕第八十三章刘全第一百三十二章我要当这个新娘第一百五十章 唇枪舌剑第二百一十二章 逼你选择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行入京第十七章回门第四十九章护孤第六十章留意第二十四章吴二少的密谋第六十七章提前结款第一百章蔡家分裂第一百零二章协议婚姻第二百一十二章 逼你选择第二百二十七章 生死不弃第二百五十四章 皇上也等钱花第二百三十章 大雨话别第七十五章谢家仓库第八十四章定局第十六章众兽分食之局第七十一章洪门上门第一百章蔡家分裂第二十五章首富们的初登场第八十八章庶女的反抗第一百六十五章 儆猴之鸡第六十三章围饭第一百六十一章 长线大鱼第九十六章三娘的选择第一百八十七章 保商会议再启第五十七章相遇第十五章天子南库第三十六章拦路第一百一十六章日天居会议第一百四十七章茶叶被扣第二百二十六章 万里押解第一百五十四章 难局第一百一十四章你也不为光儿想想吗?第五十六章叶家之姝第五章惊变第二百五十章 临盆第一百二十三章红货第一百一十九章义庄第一百章蔡家分裂第一百六十八章 谁才是鱼第一百五十二章 搜仓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京的势,广州的钱第二百四十六章 无底洞与无量山第二百三十四章 剃头换衣第三十九章拒绝第二百五十六章 乾隆驾崩第十章家中行中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行入京第一百零八章不是纳妾是娶妻第八十一章火胁第二十四章吴二少的密谋第五十九章换玦第十三章作保第六十三章围饭第一百八十五章 初步协议第一百二十章 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