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项梁:莫非,天命真的在秦?

第116章 项梁:莫非,天命真的在秦?

殷通,齐人也,曾经在郎中令进修,做过郎官,后被分配至会稽郡为郡守。

成为会稽郡郡守以后,殷通和本地大贵族项家搞到一起,成为了项梁的至交好友,私卖铠甲武器,成为了项家官面上的保护伞。

作为回报,项梁凭借项家在楚地的威望,帮助殷通坐稳了于楚地的统治,还帮殷通刷了不少政绩。

历史上,陈胜吴广先后起义,掀开秦末乱世序幕以后,殷通也并不安分,打算以自己为主,召项梁恒楚于会稽起兵反秦。

可惜殷通高估了自己,项家并不打算屈居人下,在殷通全盘托出自己的造反大计以后,项梁丝毫不讲武德,召项羽杀殷通于郡守府,起兵造反。

殷通从来不是一个安分之人,在和楚地余孽媾和外加上天高皇帝远的情况,作为一郡首脑,他的心也早就开始动摇。

历史上的殷通或许有些志大才疏分不清自己的地位外加有些识人不明。

但能够从众多郎官之中脱颖而出,并且成为一郡首脑,就说明他并不是一个傻子。

亩产五千斤……殷通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六国,早已经被始皇帝覆灭过一次,六国已经失败过一次,六国余孽说一千道一万没有人敢在始皇帝还活着的时候揭竿而起。

就连说出来彼可取而代之的项羽,也是在始皇帝的驾撵经过以后才从地上爬起来开口。

亩产五千斤,足够砸碎所有的小心思了,甚至于殷通都禁不住有些怀疑,天命是否真的在秦!

那可是亩产五千斤啊!

就连都江堰附近的良田,现在也只不过是堪堪两百斤罢了!

别说五千斤,就是五百斤都已经有些超出常理了,五千斤……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只有天命可以解释。

“自朕而始……千世万世,一脉相传!”殷通脑海之中莫名回荡着曾经的话语。

以至于现在的殷通,竟然有些后怕……

人的胆子并不是一开始就会膨胀起来的,殷通在郎中令做郎官的时候没有半点小心思……是后来成为了会稽郡郡守,一次又一次微不足道的试探和逾越,让他越发明白什么叫天高皇帝远。

原来……在这里骂始皇帝,他也听不见啊。

但是当亩产五千斤的天命加于始皇帝之身,殷通莫名有些瑟缩起来,说不清道不明,总有一种自己的一切都尽被看穿看透……自己今日之事总瞒不过始皇帝眼睛的感觉。

殷通知道,自己该收一收自己的小心思了。

最起码……亩产五千斤的粮食在,六国余孽是万万翻不了身,自己,需要和他们保持充足的距离。

甚至在必要时刻,卖掉自己的至交好友,用项家成全自己的一切,杀人灭口,也不是不行。

……

而另一边的沛县……

四十多岁的刘邦卧于板车之上,周围众人环绕。

“说笑话呢,我的萧县丞……五千斤……天底下要有五千斤的粮食,哪至于道生劫匪,民不聊生?”刘邦将草杆从嘴里吐出来开口说道。

“逃役的都跑了多少去了?”

“他秦王要真有亩产五千斤的粮食,只要给发种子,天底下的人怕不是抢着去做劳役,莫说阿房宫,他就是修十座阿房宫,把整个天下修个长城围起来,都有的是人应役。”刘邦笑眯眯的看着萧何,很显然,言谈之间,对始皇帝没有多少敬意。

“我不过一狱吏,哪来的县丞之说?”萧何摇了摇头尔后认真的开口说道。

“亩产五千斤的粮食是真的,听说是徐福出海寻仙的船队回来的,自海外带回来的仙种。”萧何开口说道。

“县丞已经发奏于咸阳讨要仙种,听说一百亩地,出了数十万斤种子。想来用不了多久,咸阳就会发来仙种,如今县衙已经传开了。”萧何笑着说道。

“还真给徐福找到仙人了?那岂不是秦王要长生不老了?”樊哙胡子拉碴的脸上露出震惊之色。

“那咱这税岂不是再也减不下去了?”夏侯婴在一旁补充了一句。

“还减啥税,真要是有亩产五千斤的粮食,交一半还剩两千多斤,就算是交多半也够一家人上下吃喝能存下来不少。”刘邦翻了个白眼。

“真有这些个粮食,哪来那么多浪荡子!”刘邦从板车上跳下来笑了笑。

“这话倒是,若真有此仙种,县狱里恐怕犯人要去一多半。”萧何认真的点了点头。

秦法严苛,赋税甚重!

基本上一年到头下来,交完赋税应完劳役,剩下的粮食也节存不下来。

但凡遇上一点事情,稍有不慎就会举家沦为氓隶。

贫瘠的土地难以养活大量的人口,故而这个时候浪荡子游侠成风,盖因为家中耕地,最后只能落在一个人手中,其余孩子,多半是要自谋生路。

萧何作为狱吏,对此深有体会。

犯人众多,很多人还是知法犯法,盖因为实在是没有路走没有饭吃。

“嗨,要是此仙种为真,我分上十几亩田,也能做个富家翁,讨个好婆娘。”刘邦靠着板车哈哈大笑。

刘邦家中兄弟三人,家里的田地实在不够分,这也是刘邦成为游侠浪荡子年过四十依旧孤身一人的根本原因。

地分开后养活不了那么多家庭,刘邦这般兄弟多的只能自谋生路。

秦朝赋税太重,哪怕刘邦是基层干部也不能幸免于难。

“真要是有此仙种,人人种之,你又如何算得上富家翁?哪里讨来好婆娘?况且,秦法严苛,不会相富于民,待此种推行地方,恐怕又不知要多收多少赋税,增派多少劳役。”萧何摇了摇头皱眉开口。

“便是做不得富家翁,能养活一家老小,照我这般伟男子,还怕讨不到婆娘?”刘邦笑着拍了萧何一巴掌。

“苏秦曾言,使我有洛阳二顷田,焉能配六国相印?倘若仙种推行地方,百姓得以活命,不再继续增派劳役,地方也能相持安稳啊……”萧何低声感慨。

“是啊,家中凡有两顷地,曹夫人只怕早就以身许兄了!”樊哙笑哈哈的开口说道。

刘邦闻言樊哙居然提起自己的寡妇老相好,老脸一蚌:“瞎说,届时我怎还看得上这般寡居之妇?如我这般伟男子,非得要水灵灵的小娘子相配才妥当!”

“是也是也!只是兄在曹夫人那里白吃了那么多顿酒,总不能弃之不顾!”夏侯婴也跟着调笑起来。

“那便让她做小!”

说罢,几人相视之,皆捧腹大笑!

事实上,天底下的野心家并没有那么多,并不是所有人都天生想要做游侠。

哪怕是浪荡子的刘邦也有成家立业之心。

能够活下去,成家立业,天下自然承平,倘若有亩产五千斤的粮食,就算有五六亩地都能养活一家老小,便是按照如今的劳役制度去服役,亦不会有太多怨言。

怨言无外乎,干的多,得的少,举目抬头,四下无路,苦于现状不可更改,苦无晋身之资。

贵族何以圈养那么多门客和游侠?难道是这些人都喜欢寄人篱下看人脸色么?

一群人七嘴八舌聊天打屁,甚至于曾经目睹始皇帝驾撵,曾经开口说出大丈夫当如是的刘邦,此刻心里居然也幻想起来。

是啊……亩产五千斤的粮食推行地方,自己也不问大哥要太多地,要个十亩就行,其余兄弟,大家都分一点。

刘邦知道老爹一直喜爱大哥,刘邦也知道大哥照顾了自己许久,也念大哥的恩情,将大头留给大哥刘邦心甘情愿。

只要分给自己一些能够养活全家,成家立业的田地,刘邦心里就没有任何怨言了。

嘿!到时候找个水灵灵的小姑娘,还是将曹夫人纳入房中,这是一个问题。

……

而另一边,项家。

项梁皱眉看着项伯和项羽。

“殷通拒绝了购置兵器……”项梁手指于案几之上叩动。

“家中帮他维持地方,推行政令,有求无所不应,便是购置兵器,也都倍付其金!”项伯于大厅之内来回走动,看得出来气的不轻。

始皇帝覆灭六国以后收天下之金,尔后推行官山海之政,以前项家作为大贵族掌握的矿脉几乎全部被收走,还被收缴了大量铜器武器。

目前项家做为地方大贵,能够掌握的金属矿脉也实在不多,大头都得从殷通这里购买。

项家从来没有屈服,项梁是这样告知项家子弟的!

楚国覆灭以后,项家并没有被覆灭,甚至于也没有禁绝项家参军从政的道路。

但是……原本项家是楚地一等一的豪门世家,如今却要从零开始,何其难也?

本是国家级的富豪,一国顶梁柱,如今只能沦为地方性的贵胄,甚至大多数财产都被收缴,政治势力还要从新经营,对于项家来说,落差何其之大?

而毫无疑问,这些仇恨,全部指向了秦国,指向了秦始皇。

对于黎庶来说,始皇帝灭亡六国,和他们关系并不是很大。

对于小贵族而言,始皇帝灭亡六国,对他们来说也没有太多影响。

唯独对于那些一国之内的顶尖贵胄,如项家还好,起码还能维持一个地方贵族的体面,如张良,家道衰落的难以估量。

秦国繁重徭役和赋税让黎庶心怀怨恨,大贵族家道中落,秦国也给不了他们复起的机会。

而不够广泛的用人渠道,也让小贵族和寒门士族,不得不倒向对秦国心怀怨恨的大贵族。

最后就导致了出关中以外,秦国政令难以通达地方,秦国负面形象深刻人心的结果。

“不若戮之!”一旁的项羽冷不丁来了一句。

“杀了殷通,会稽换了郡守,再行沟通!”项羽开口建议。

“只要季父开口,籍一人可以事之!”

项梁闻声皱眉拍案而起:“胡闹,我是怎么教你的?”

“杀一个郡守罢了,我和恒楚有旧,大不了流亡大泽,秦人抓不到恒楚,自然也抓不到我。”项羽脸上满是自信。

“秦有连坐之法,恒楚孤身一人,项家难道要为你一人连坐?”项梁站到项羽面前,惊觉那个常跟在自己身前的小屁孩,如今居然已经需要自己仰视了。

“就算要杀,也用不着伱动手,这并非杀一个会稽郡守能够解决的事情。”项梁摇了摇头看向项羽。

“倘若殷通说的不假,有亩产五千斤的粮食在……就是杀了一个殷通也解决不了问题,只知杀而不知为何而杀,让你读的兵书却全然忘了!”

“我们手上有殷通的把柄,殷通就算不愿同我们共事之,也需要仰仗我们安顿地方,不能购置兵器,其他地方还能行个方便,做事也不敢太过。倘若换个郡守,可就不一定了……”

项梁摇了摇头……

殷通就算不再暗中贩卖他们兵器,可是互有把柄之下,事情总不会做的太过。

项家依旧可以练自己的私兵,依旧可以维持自己大贵族的体面,依旧可以把加在项家的赋税转移给周边的百姓,然后告诉他们是秦王定的赋税。

反正天高皇帝远,始皇帝也看不到这里的蝇营狗苟,黎庶对地方贵族也没有任何反抗手段。

秦法定的再好,但是执行的却是人,秦法的解释权在郡守,在县丞,在他们这些地方贵族手中。

项家弟子,楚地贵族,多少人散入行政体系为吏员?谁不知道给自己家行个方便?

难不成真把自己家的地的五成粮食给秦国当赋税?开玩笑,他们什么时候交过税?

庶民最多也就一两百亩地,五成粮食不过交个几千斤罢了…

他们的地可都是按顷来算的……一交都是几万斤几十万斤。

殷通的态度转变只是其次,怕的就是……亩产五千斤的粮食推广地方,人心思动啊……

那些家中尚且有几亩地,十几亩地的人……会不会想着好好种地?

以往项家的日常手段就是将一部分税收转嫁给百姓,百姓活不下去,再找他们借粮卖地,最后项家再反过来供养这群人为自己的野心所用,甚至还能落个好名声。

殷通的态度改变只是其次,项梁怕的是那群黎庶,人心思动……

一旦亩产五千斤的粮食推行地方,他们的这套逻辑,还能否使用,可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的问号了。

最关键的是,项梁矢志不渝反秦灭秦的心,也有些动摇了……

这是古代,这是天命迷信大行其道的古代。

驺奉已经为秦正过一次天命,言秦代周而立是天命所在。

现在……

项梁的心,有些乱了。

“莫非?”

“天命真的在秦?”

(冇了,明天不吊水,恢复更新。)

(本章完)

第72章 始皇帝浅试躺椅第186章 胡亥的拉拢,继承人的问题!第360章 难道到了现在您还在心存侥幸么?第370章 叶调来使!第8章 始皇帝的安排第253章 宠物第344章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第216章 又要get两个五马分尸的小伙伴咯!第30章 王家需要朋友第427章 我看长公子立储时机已到!第31章 长兄如父!第223章 始皇帝从不苛待臣子,只是对主公有第275章 张苍对沛县八人众的高度评价第527章 赵泗打算一统百家?第14章 种地第503章 开诚布公,上阵父子兵!第102章 赵泗没来的第一天……第511章 赵泗的霸气,儒家的异动!第505章 泗诏即朕诏第249章 矛盾对象的置换(补更新)第121章 就算不能归秦,兄也能找到我们!第222章 头好痒,好像要长脑子了!第70章 摊牌了,我就是长生不老药!第355章 王翦:你要老婆不要!第302章 从秦之将亡到国祚绵长第286章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泗之神勇,尤第236章 入冬第504章 五十天能言,组建执金吾!第155章 祖龙今年死!第176章 赵泗神勇,千古无二!第369章 崔家族灭,刘邦建杀业第131章 赵泗的身世,始皇帝的想法。第383章 为科研砸钱!第348章 对家人的安排第346章 坏了,秦国要好起来了!第309章 蒙恬的示好第140章 赵泗:我活不久,那就都别想好死!第343章 农家入驻五谷园第224章 一个月第364章 兽苑进展和成效第410章 为(君子如珩羽衣昱耀)盟主加更第211章 物理意义上的打包带走!第95章 始皇居然再磕药?赵泗震惊!第393章 天下竟已危急至此?李信动摇!第534章 逼宫?龙王……始皇归来!第324章 门客封官!第350章 当今大秦可称得上国泰民安么?第524章 传国玉玺到手!第333章 你小子要立地成圣了!第232章 郦食其归心!第368章 哪怕是贵族也会慌乱无措第548章 兵临孔雀国王都!第426章 始皇帝亲自教孙处政第74章 大一统自此而始第436章 始皇帝催生第187章 纸!始皇帝的惊喜!第291章 酷刑折磨,虞家被曝!第119章 始皇帝续命计划30最终版!第43章 始皇亲至第274章 睡不着,根本睡不着!第416章 坏了!主公不会是公子歇的儿子吧!第388章 铁器和火炮第284章 拧巴的项家第203章 赵泗康复啦第233章 匈奴战况,冒顿被擒!第279章 刘邦归心第103章 沙丘?这地方可不兴走啊!第71章 这小子真是个福星!第212章 真香!第283章 第一百零八 项家有项籍,朕有赵泗也第340章 忙碌的赵泗第156章 始皇帝原来是个猛男哎!第249章 矛盾对象的置换(补更新)第247章 胡亥沦为笑柄,赵高黑化在即。第379章 哄皇帝开心是个技术活。第335章 世上岂有七十年太子乎?第301章 离去第111章 张良初闻新粮产量,心态爆炸!第134章 陛下,这就是战争!第194章 移石过路,锁定目标,赵高,就是你第450章 始皇观月第203章 赵泗康复啦第486章 标点符号的诞生和准备溜溜球的始皇第104章 为了始皇帝的命,赵泗操碎了心!第530章 龙凤之姿,天日之表,黄石公的震惊第195章 赵泗喜欢的话,那就随他吧!第165章 扶桑的收获,朝议召开!第341章 时光飞逝第138章 始皇帝认为赵泗不是忠臣!第60章 没听说过富二代花钱花穷的第405章 赵泗一定会滑跪认亲!第302章 从秦之将亡到国祚绵长第503章 开诚布公,上阵父子兵!第269章 将项羽收为己用的可能性第5章 亩产五百斤的意义!第497章 腾李斯他这分明是剽窃!第339章 卢生和黄石公第245章 伯乐善相马,而我善相人!第396章 韩信和项羽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