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爱孙则计之长远

第432章 爱孙则计之长远

现在!

始皇帝对赵泗的喜爱已经没有任何争议了。

就不说别的,哪怕是为了这个孙子,也没有任何道理不立储君。

冯去疾见始皇帝脸上已经露出满意的笑容,因此起身开口直奔主题。

“陛下,臣有事要奏!”冯去疾上前执礼。

始皇帝闻声点了点头示意冯去疾开口。

“陛下少时继位,使二十六年,方灭六国,一统天下,如今时局清晰,虽有小乱,却不至于危害大局,天下之间,四海升平,指日可待,像六国余孽的叛乱,是不值一提的,如果非说什么事情是有危害的,那就是到现在大秦都还没有册立储君,陛下已知天命,虽年富力强,但亦需思索身后之事,陛下曾言,欲使大秦万世一系,故称始,为皇帝,这个时候,正应该挑选才德兼备之人册立储君,才能够让朝堂更加稳定,天下更加信服,大秦国祚才能够更加……”冯去疾开口就是一长串。

国无储则人心难安,这是公认的事实。

倘若换个皇帝,拖这么久还不立储朝臣早就已经开始和皇帝激情对喷了,哪还需要像冯去疾一般小心翼翼遣词造句,生怕引起始皇帝不满。

但始皇帝到底是不同于其他帝王的,因此冯去疾不敢火力全开,只能先夸,先把现在的局面说的欣欣向荣,在始皇帝的带领下未来一片大好,再将立储的事情单独摘出来说。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如此也不至于让始皇帝太过于不满。

冯去疾自问自己说的已经很不错了,而且也自认为时机已经合适了,偷偷观摩始皇帝的神情,虽然有冕旒挡着,但也能够感觉到始皇帝听的很认真,冯去疾说完以后站定,心中大喜。

始皇帝听完以后似乎在认真的思索考虑冯去疾的话,让冯去疾心中愈发振奋。

却不料,始皇帝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冯去疾的汗毛竖立了起来。

“冯大夫的意思是,朕五十多岁,老了,所以要尽早立下储君,以免朝堂不稳?”始皇帝说话之间,情绪并无太多波动,但威势自重。

“陛下,臣绝非此意!”冯去疾闻言立马否认。

虽然他心里是这么想的,道理也确实是这个道理,但是他绝对不能承认。

“卿不必如此,朕非有问罪之意。”始皇帝摆了摆手。

“近段日子,朕批阅奏折的时候,劝立储君的奏疏越来越多了,可是现在天下的纷乱还没有停止,朕不明白,这种时候朝堂公卿思索的难道不应该是让天下尽快安定么?怎么劝立储君的奏折越来越多了?

难道在这个时候立下储君,天下就可以立刻安定么?

倘若如此,朕倒并不吝啬现在立下储君,但诸公都是智仁,须知此等事情非易事也。

朕只不过是担心皇储立下太早,储君会心生懈怠,以致失德,缺少磨炼,故而未急立储之事。”

始皇帝算是给了群臣一个交代。

作为,群臣请立赵泗为王的交代。

起码也算是正面回应,而不是留中不发,起码给了群臣一个自己会立储的态度。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这件事。

主要是赵泗封王的事情太离谱了。

首先是打破了大秦一统以后定下来的规矩。

其次始皇帝给赵泗封王,几乎摆明了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而且是先有萝卜的那种。

专门为了这点醋包了这盘饺子。

大家因为储君之事,也都顺着始皇帝,可是如今始皇帝轻描淡写带过,冯去疾可以接受,不代表性子烈的人就能够接受。

譬如西支仑……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和戏耍群臣没有任何区别。

冯去疾见西支仑眉头紧皱,身子就要迈出去和始皇帝硬钢,连忙不动声色悄悄扯住了西支仑的袖子。

一个老头,愣是爆发了小宇宙,让西支仑这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在原地抖了一下没出去。

冯去疾严肃的看了西支仑一眼摇了摇头小声开口:“大局为重!”

西支仑闻声,眉头皱的更高,脸上满是不喜,但冯去疾抓的紧,西支仑挣了几下愣是没有挣脱,最终只得气呼呼的别过脑袋。

冯去疾见状这才舒了一口气。

始皇帝是极有主见的,向来是说一不二。

既然已经表明了现在不会立,那今天说破天也定不下来。

别说西支仑上去硬钢了,他就是辞官威胁,撞死在这朝堂之上也没有半点卵用。

怕只怕,西支仑冒冒失失的,反而惹的始皇帝不喜,引起了反效果。

再怎么说,始皇帝今天也是给予了回应,起码不算是全无所得,最起码,听了个响不是?

况且赵泗封王是好事,到底赵泗是长公子的儿子,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冯去疾不爽归不爽,不至于生气。

至于西支仑?这货是孤臣,和冯去疾他们尿不到一个壶里。

他支持扶苏立储不代表他行事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扶苏。

他支持扶苏立储出发点在于国,而冯去疾一行人,出发点在于己。

西支仑这个头铁的也被冯去疾拉住了,王翦李斯本来就不care扶苏,因此今日朝会立储之事,也就这么无疾而终。

赵泗封王,但扶苏立储终究还是没立上。

因为彼此之间僵硬的气氛,也没人打破僵局,因此半天不到,这次小朝会也就仓促结束。

宫内复又剩下始皇帝于赵泗二人。

众人散尽,始皇帝坐于案几之上,看向一旁在自己身边做的端正的赵泗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天不假年……”

实际上始皇帝确实很在乎权利。

或者说但凡雄主,没有一个不在意权势之重。

因为唯有权势皆在于自己手中,一切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

当然,因为专权,始皇帝的风评也很不好,朝臣也因此更爱钻研帝王的心思……

就像立储之事……

专权的君王错非是父子亲密无间,否则少有早早定下储君的,就算定下储君,大多数也会生出各种各样的波折。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是会老的。而随着君王的老去,朝臣自然而然也就会将心思放在储君身上。

争斗也因此产生……

始皇帝虽然自问身体现在十分健康,可五十多岁的年纪,按照现有的常识来看,已经要开始走下坡路了。

故而,才会发出如此的感慨。

诸臣言及立储之事,群情滔滔比之过往更甚。

说到底,还是始皇帝年龄上来了。

长生既然虚妄,始皇帝也不得不考虑自己的身后之事。

“大父说的哪里话?”赵泗闻声嘿嘿笑了一下。

“如今大父身体康健,定然能够长命百岁。”赵泗认真的说道。

很认真,也很有底气,因为赵泗但凡在始皇帝身边,他的璞玉光环都无时无刻不在笼罩着始皇帝,况且,现如今赵泗就居住在宫中,始皇帝让赵泗住在宫里贴身教导也算是歪打正着,属于是把泉水直接搬到了自己家。

“呵呵……”始皇帝轻笑了一声。

“朕已知天命,六十是花甲,七十就能够称为长寿之人,过了八十就算得上人中祥瑞了……”始皇帝目光幽幽。

这是这个时代的认知常识。

哪怕始皇帝身体很健康,哪怕有璞玉光环滋养,但不妨碍这个社会常识已经在始皇帝的脑海里根深蒂固。

在始皇帝看来,这就是现实。

他的人生已经走过大半。

“你如今也已经二十多岁,已经不能算作少年,于国家诸事,该更加上心……”始皇帝看着嬉皮笑脸的赵泗开口说道。

赵泗很好,可是或许是因为出身于民间,总觉得缺少了几分威仪。

人性的部分太重,而帝王之性的部分太少。

这是始皇帝真正喜爱的地方,但在始皇帝看来也是必须纠正的地方。

必须得承认的是,赵泗,是他的孙子,他们之间相差了三十多年。

他没有多少时间能够让赵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了,要知道,赵泗长于民间那么久,接受的真正意义上的帝王思想太短了。

始皇帝之前对赵泗的培养也倾向于对臣子的培养,而非对继承人的培养。

简而言之,始皇帝年纪大了,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他必须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把赵泗变成自己最中意的样子。

“大父定然是能够长命百岁的!”赵泗复又认真的强调了一次。

尔后注意到始皇帝似乎心情有些复杂,赵泗选择换一个话题……

“近来天气日渐冷了,等到大雪落定,外寇大概就能够彻底平定了,今年六国余孽不能一鼓作气,使关中兵临城下,往后只会逐渐衰竭。”赵泗笑了一下。

“是啊……”始皇帝点了点头。

“要下雪了……大父的寿诞不也快了?我最近琢磨出来了个好东西。”赵泗嘿嘿一笑。

始皇帝闻声原本的深沉似乎顷刻之间消融,有些开心,但又要挂着面子,只是吭哧吭哧的哼了一声开口道:“匠作局有了,这样的事情嘱咐给匠作局即可,多出来的心思多放在其他事情上面。”

“这不是天气冷了嘛,我怕宫里太冷,让大父受了寒,况且也没花多久时间,只是吩咐一声的事情,涉及整个皇宫的大工程,让我弄我也弄不来。”赵泗忽略掉始皇帝的批评笑着为始皇帝解释地火龙的用处。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煤炉煤灶的普及,有煤矿的地区基本上也都用上了煤炭。

现在大秦对于煤炭的利用赖于官方宣传,已经逐步有了一定的基础。

用的人多了,因此也就有了改良,涉及该行业的商业体系也因此成形。

光是靠着煤矿吃饭谋生的人,保守估计也得有上万人。

因此对煤的利用方式也因此迅速改良改进。

可能不怎么先进,但一定是贴近民生的。

始皇帝看着赵泗绘声绘色的描绘着地火龙的用处,听着赵泗说着诺大的皇宫在冬日里的大雪纷飞之下也能够暖洋洋,心里也暖洋洋的。

始皇帝终其一生感受的人情味只存在于回忆之中……

这样的好圣孙,始皇帝还能有什么好训斥的,只得板着一张老脸说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说罢,想要甚么?”

“这是哪里话……”赵泗挠了挠头。

他能要什么?

始皇帝想给,好圣孙似乎并没有什么要的?

不过既然始皇帝都已经开口了,赵泗忽得也想起来了什么。

最近发生的事情有点多,赵泗用了很长时间消化,以至于,他竟然疏忽了自己的家。

“大父不如准我两天假的……”

这么大的消息,估摸着以张苍的人脉可能已经得知。

不过话说回来,赵泗可还没有真正的第一时间去通知自己的门客。

哦对,还有自己的女人,虞姬。

“朕何时说过你不能出宫?”始皇帝撇了赵泗一眼。

这小子这话说的,好像不让他走一样,始皇帝很早就说过了,赵泗可以自由出入宫禁。

不过说归这么说,事实上这些天,赵泗每天起床去给始皇帝问安,就被始皇帝不容拒绝的拉着去补课,始皇帝又是出了名的工作狂魔,赵泗非得坐那陪始皇帝一天才能把事情处理完毕,哪还有半点空闲时间出去?

“去吧……”

始皇帝摆了摆手。

“你封地于赵,但伱不能去封地,只能让张苍和你的门客代你治理国家,这段时间好好和他们商量清楚,张苍的眼光长远,可以多听听他的意见,萧何的能力不错,可以多多提拔,具体任命你说了算,倘若有拿捏不准的,再回来问朕,明天朕会发诏封王,晓谕天下,你的臣子也得尽快的赶往赵地。”

“我知道了。”赵泗点了点头,总算可以松口气了。

他本就是惫懒性子,身份的变换确实让赵泗体会到了真正的亲情,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家,不过也让赵泗感受到了始皇帝浓厚的令人喘不过来气的爱孙之情。

说实话,只有亲身体验了始皇帝的工作强度才有发言权。

那可不是一星半点的累……

 

第142章 李斯:嘶,这是要我死啊!第115章 始皇帝的贴身秘书第396章 韩信和项羽已经做好了准备。第148章 赵高正逐渐被赵泗替代。第348章 对家人的安排第422章 赵泗竟然是长公子的孩子?(为暖阳第126章 赵泗不在,那是真睡不着!第69章 马蹬马鞍之妙!第38章 说一说后续剧情和求追读第14章 种地第8章 始皇帝的安排第440章 新吏和新法第507章 都是社稷之臣,怎可拖拽?第325章 王翦做出了选择!第441章 韩生料秦王第259章 病重第76章 璞玉光环的新发现。第363章 联胡抗秦第47章 极限大师始皇帝第175章 大秦迷途的未来!(,完!)第141章 始皇帝的评价,绝!断子绝孙的绝!第94章 值守宫门,始皇帝身体素质+1第507章 都是社稷之臣,怎可拖拽?第135章 赵泗:那臣就只能死给陛下看了!第430章 有什么事情是值得始皇帝交换的?第42章 带朕去看朕的大宝贝!第229章 给农家一点小小的现代震撼!第347章 半年已过,秦国变化。第546章 一年的进展!第504章 五十天能言,组建执金吾!第264章 游说!第270章 刘邦等捉,赵泗入沛县第513章 始皇帝的快乐生活第237章 赵泗第一次发怒第92章 史无前例大丰收,群臣失态!第202章 始皇赐弓,赐甲,赐戟!第285章 赵泗举鼎!第495章 始皇帝让权,两圣同朝,政治格局的第36章 两千年前的太阳不是很热第122章 开端!第387章 算缗告缗颁布第273章 萧何的猜测和震惊第182章 陛下,您就宠着他吧!第302章 从秦之将亡到国祚绵长第355章 王翦:你要老婆不要!第393章 天下竟已危急至此?李信动摇!第208章 抵达阳城,始皇帝寿诞临近。第347章 半年已过,秦国变化。第27章 这分明是石头!第213章 从秦王到陛下,从秦王走狗到主公,第103章 沙丘?这地方可不兴走啊!第324章 门客封官!第314章 新年第27章 这分明是石头!第377章 墨家拯救者,赵泗!第351章 贵胄啊!第58章 父与子,爷与孙!第221章 迁贵令给张苍的震撼,张苍的决定!第389章 呦,长大了!始皇帝的欣慰。第463章 我要做皇帝!第313章 航贸军府第9章 总要送大伙归家!第325章 王翦做出了选择!第10章 始皇帝很有自信解决这些问题第447章 赵泗是唯一的选择第501章 稽粥入秦为质,出使孔雀王朝!第485章 三个月,《科学与自然》第397章 又一年丰收,新年将至。第135章 赵泗:那臣就只能死给陛下看了!第540章 抓壮丁的始皇帝!第339章 卢生和黄石公第160章 徐福的意外来了!第520章 大朝会,帅师伐国和单身税第291章 酷刑折磨,虞家被曝!第290章 会稽郡守殷通被补!第448章 主公何不锐意进取?第547章 长大了的小稚奴第488章 人心安定,新年将至第188章 陛下文治武功,将前无古人也!第38章 说一说后续剧情和求追读第339章 卢生和黄石公第533章 大朝会,变革之始!第258章 赵泗再次成了蒙鼓人第77章 恰饭饭第31章 长兄如父!第124章 全员恶人的老祖宗!第347章 半年已过,秦国变化。第219章 张苍陈平,收入囊中!第75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第252章 始皇帝身体素质展示(补欠更)第359章 应对策略,举国抵制,项家虞家跳反第424章 介绍一下,这是朕的孙子!(为暖阳第330章 降徭降税,赵泗疯了?第101章 第一份擦屁股纸的诞生!第515章 这就是老秦人!第481章 始皇帝的悠闲生活第59章 王翦的大方!第50章 蒙毅对赵泗的小好奇第338章 无题今天晚点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