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标点符号的推广,《自然与科学》风

翌日,早朝……

三公九卿照常汇报政务,几个被特别恩准的郎官和博士作为陪同人员一脸兴奋的出席了该次会议。

始皇帝日常点评加问询……

一切结束之后,赵泗顺带在这场大秦帝国的最高级会议中展开了书籍推销。

“近段日子,匠作局那边的学者写了一本书,叫《科学与自然》,孤看了一些,讲的是什么科学,简单易懂,颇为新奇,究天地万物之理,格物致知,还运用了一种新颖的断句方式,孤刊印了一些,诸卿可以一观,以作点评。”赵泗开口说道。

一旁的宫人应声捧着书上来,人手一本下发过去。

诸公卿闻声接过书籍开始翻阅……

毕竟是太孙殿下亲自开口推销,不管有没有兴趣都得装出来一副有兴趣的样子,就算不想看也得看,不然等会点评牛头不对马嘴岂不是有问题?

当然,这是一本将近十万字的“句作”,受限于时代因素,这个时代的书籍字数普遍偏少,老子的《道德经》拢共也就五千多字,字数过万都可以称得上长篇,十万字,仅从字数上来看当然算得上是巨作。

三公九卿不是闲人,身上都还尚有事务在身,自然不可能当场看完。

因此也只是草草看了一些,约摸过去两刻,李斯当先开口。

“虽然用词用语稍显粗劣,但胜在简单易懂,不停留在事物表面,而去追求其背后的道理以证求真之事,断句之法,亦颇为新颖实用,如此一来,再也不用担心断错句,意会错意思以产生误会,和以往的文章确实大相径庭,别有一番滋味,只不过此篇字数稍多,因此一时半会,臣也不好详评。”

赵泗闻声笑着点了点头。

不愧是李斯,给面子……

实际上论遣词造句文章立意,所谓的《科学与自然》真的是输给这个时代的书籍太多太多了。

简单易懂通俗白话意味着文字不够精炼,语言过于粗劣,这种行文方式不得不说是对这个时代的一个挑战。

李斯身为三公,有他亲自开口定场,其余人自然不会没有眼力见。

说破天不过一本书罢了,太孙殿下觉得有意思那就有意思呗,顺嘴夸两句,又不会影响朝政。

冯去疾紧随其后开口夸赞。

尔后九卿也紧跟着发表意见。

随后是一众郎官博士……

因为有李斯和冯去疾定场,因此总体点评赞扬居多,持中立态度说话模棱两可的占一小部分,持批评态度的也在少数。

“其余科学,朕所知不详,因此便不作点评,但此断句所用之字符,在朕看来颇为有用,如此一来,倒不必担心上下沟通不利,文字之上难揣摩心思,朕打算于官吏之前推行此断句之法,乃至于推行于诸子百家,天下学子,诸卿以为何?”始皇帝开口问道。

“陛下圣明!”李斯当先开口!

这件事李斯当然赞同!

断字断句的字符对官吏上下级之间有效沟通当然是呈提升作用的。

李斯作为百官之首自然要高举双手赞成。

忌讳莫深自古是帝王的特权,始皇帝觉得可以,他李斯当然不可能反对,这样一来问责追责起来只会更加方便。

赞成不是什么大事,反对才是心里有问题,因此三公九卿高举双手赞成。

其实到了他们这个地步,当然是希望上下沟通更加有效。

于上,对于始皇帝,他们也希望始皇帝下达的最高指示能够更加清晰的分辨。

于下,他们作为各部门的领头羊,自然也希望能够更加强有力的掌握自己部门的下属官吏,以强化自己的权利。

全票通过……

推行诸子百家天下学子之事暂且还要往后缓缓,但是大秦的行政部门可以预见要全部掌握字符断句的应用。

因为大秦行政部门强有力的沟通,赵泗估摸着用不了多长时间,现代标点符号将会快速的流通应用起来。

而作为官场必备的知识技能,诸子百家也会自发适应。

学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嘛……

这个时代大部分人学习为的还是做官,既然要做官就不可能不掌握这个技能,赵泗又没有封锁这项技能,甚至还特意推广,又不是太难,没道理不学。

因此,在上层带动之下,用不了多久时间,也就会跟着在天下学子之间流通并应用。

“诸卿尚有事务在身,孤也不好耽误朝政,这些书籍便当孤送于诸卿的礼物,诸卿若觉有趣,闲暇之时可以看看以作消遣。”赵泗笑了一下示意散场,尔后和始皇帝告别以后带着一肚子骚主意来到匠作局。

“殿下,这样宣传,会不会不太好?”

在赵泗说完自己的宣传骚主意以后,一众科研人员持怀疑态度,小心表达着自己的意见。

什么(陛下看了都说好,竟将其中之法用于朝堂官吏,推行天下!)(右相李斯看完以后惊为天人,言其简单易懂,别开生面,蕴藏真理,和以往的诸子百家的文章竟然大相径庭!)(八岁稚童看了都能学会的真理)

这样的宣传方式对于这个时代实在是太超前了一点。

最关键的是,这是借的始皇帝的名头和三公九卿的名头。

这可是大秦帝国实际的操控者,作为行政编的一员,他们心里还是有很深的敬畏的。

“怕甚么?又不是骗人!”赵泗挑了挑眉。

“官吏之间虽然孤可以做主,以孤之手推行于朝官之手,但出了朝堂,孤也不能做主,不如此宣传,如何打开销量?

况且就算出问题,那也是孤出的主意,谁不知道匠作局是孤亲手带出来的机构?

难不成李相还会找孤问责不成?

况且尔等难道不希望卖的更多一些么?”赵泗笑眯眯的问道。

再怎么说,这也是著书立说啊!

怎么可能不想?要知道他们都是在上面留名的人。

这种方式的著书立说,大佬多半是看不上的,甚至求着他们署名他们也未必看的上。

但是……匠作局这群是什么?

学术上吊打他们的多了去了,墨家的本是思想,而不是技巧,若不是赵泗的出现,论地位他们在墨家内部都排不上号。

流量有好有坏!

金玉缠身者自然看不上垃圾流量。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管是通过任何方式,只要红了就够了。

经历过信息爆炸的赵泗很清楚流量意味着什么,功成名就以后,铁铁就不giao了,开始跟你讲起来道理了。

论学术环境,在这个时代,科学终究是处于极大的劣势,哪怕有赵泗的帮助也是如此。

如果没有外部的压力,当权者大概率是不在意所谓的科学进步星辰大海的。

对于他们来说,如果摆烂可以长治久安,他们宁肯烂死在王座之上。

所以也就只能用这种方式去为科学的诞生培养一片土壤,加速他们的成长。

只要基数够大,就一定会收获足够多的拥趸。 这就够了!

经过激烈的讨论以后,最终匠作局通过了赵泗的宣传方式。

“定价呢?你们怎么打算?”

“收支平衡即可吧……”拙木楞的说道。

“能卖多少算多少,不赚钱也成,这是大家的意思。”

赵泗笑着点了点头:“也是孤的意思。”

于是经过一致商议和决定以后,最终定价五千秦半两的价格。

是的,五千秦半两!

一本书!

贵!很贵!

但是,相比较于这个时代的书籍均价来说,已经几乎相当于白送了。

事实就是如此,知识从来都是昂贵的,尤其是尚处于知识封锁的秦朝,一本书,一段经典,甚至是传家之本!

而匠作局的定价之所以如此低廉,那还是因为匠作局分币不挣,自负盈亏,为爱发电。

同时,匠作局作为大秦的研发部门还掌握了大秦最先进的造纸技术和刊印技术。

两相结合之下才能定出来五千秦半两的低价。

五贯钱,不算便宜,但是很显然,识字也不是一般阶级能够涉及的事情,对这部分知识分子来说,五贯钱,买一本没看过的书,哪怕是春宫,都不算亏本了。

于是,在怀揣着著书立说传颂天下的匠作局学者的鼎力支持之下,扬名驱动着他们加班加点的赶工刊印。

因为始皇帝要求朝官要掌握断句字符的原因,因此初期生产和刊印将作少府也有参与,主要是刊印好供给百官的,至于雕版当然是匠作局提供的。

有将作少府这个全国最大的工业部门的支持,因此一个月的时间在咸阳的朝官几乎就人手一本,霎时间风靡咸阳。

很快吏员等政府工作人员也开始购入,因为《科学与自然》不是什么禁售知识,相反还有赵泗的鼎力支持,雕版也有现成的,将作少府再完成官方任务以后自然也有顺手赚一笔的心思。

因此将作少府再结束朝官供给以后以三十贯的定价发行出售。

然后……

被匠作局砸了场子……

匠作局技术先进,但是产量肯定比不上将作少府,但是定价太低了……

五千钱啊!

哪怕是薄利多销,哪怕是将作少府因为集群化生产成本大大压缩,也没多少赚头。

因此将作少府很快宣布停售,并且对匠作局表示了严重的谴责。

玩锤子,匠作局就奔着不赚钱去的……

事实上,从一开始赵泗就没打算走高端市场。

五贯钱和三十贯钱,差距真的太大了!

因为价钱的差距,销量自然也会拉开很多。

而赵泗,要的,只是纯粹的销量!

这是宣传,而不是生意!

因为低价销售再加上赵泗提供的堪称炸裂的宣传术语,因此很开《科学与自然》就在关中掀起一场风暴和讨论。

因为采用的是白话文外加断句字符的原因,读起来通俗易懂,也没有传统文章的高深莫测,因此但凡是识字的,都能够参与到这场讨论当中。

另外因为定价足够低,获得人足够多的原因,不是什么珍贵东西,因此自然不乏抄录借阅之人。

像什么《论语》《五蠹》这些顶尖文章属于学术论文,安身立命之术,不是顶级交情自然不肯借阅。

可是《科学与自然》说白了就是一杂书,又实在便宜,因此稍微有点交情也都愿意借阅出去。

于是传播量再一次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当然,这也导致口碑迅速下降……

毕竟面相的是低端市场,口碑差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不过因为其不涉及学术之争,也不涉及什么朝堂之事,虽被视为杂书,胜在通俗易懂言之有物,而且好奇心人皆有之。

因此很快也掀起了对于《科学与自然》上面记载的小实验的复制。

“竟真的有倒影!”有学子发出惊呼!

“虹彩!竟真可以人力复制出来虹彩!”

“用这滑轮组,果然省力,若能够用在城池建设,岂不是事半功倍?”

这就有点相当于冷知识科普……

对于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来说真算不上高大上的东西,可是却是一种潮流。

一种新奇的探索的潮流……

当然,这其中自然也不乏有人真的因此产生了对于追究事物背后的道理的想法。

一个士子在树下观摩着《科学与自然》,正在地上写写画画,运用书中的知识计算自家田亩的面积。

砰的一声,一颗枇杷落在了他的脑袋上,令他发出一声痛呼。

他郁闷的捡起来枇杷,咬了咬牙扒皮放在嘴里,尔后抬头看了一眼树上的硕果,忽然陷入了沉思。

“枇杷,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呢?”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缩影,他自然不是牛顿,但不可否认的是,有许许多多的人因此产生了对于世界万物的求知欲。

知道的多了,心里的疑问反而更多了。

为什么?

不是追名逐利,不是什么为了天下苍生,仅仅是为了心中的好奇和真理!

而最直观的表现是,关于匠作局的询问和议论程度不断提高,已经有不少士子表现出想要加入匠作局的意愿。

而这,就是赵泗想要看到的!

第73章 朕之功,何在?第409章 杀!杀!杀!第7章 所求?归家罢了第171章 最高级别保护,人形祥瑞!第489章 赵泗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啦!第2章 假如给秦始皇一张世界地图第513章 始皇帝的快乐生活第238章 始皇帝同意啦第40章 始皇帝抵达了他忠诚的咸阳!第3章 上一次献图的倒霉蛋是谁来着第78章 升爵一级,不再不更。第373章 和扶苏的第一次见面第79章 和王翦的第一次会面第115章 始皇帝的贴身秘书第259章 病重第29章 咱们家不缺钱!第24章 父说不肖父,大父说不必肖父第189章 百官惊诧,赵泗再升爵第105章 造纸术和印刷术!第147章 印刷术和造纸术的作用!第233章 匈奴战况,冒顿被擒!第189章 百官惊诧,赵泗再升爵第427章 我看长公子立储时机已到!第218章 张苍:来捉我真的要这么大动静么?第99章 开海先禁海,始皇帝的表扬!第85章 上架感言第97章 大秦的政权结构第59章 王翦的大方!第125章 送别!第470章 大赦天下之意,赵泗和扶苏的不同待第128章 卑微的墨家,赵泗成了香饽饽!第486章 标点符号的诞生和准备溜溜球的始皇第149章 光阴如梭,时间飞逝第491章 招贤令!第334章 可是这就是始皇帝第508章 赵泗之勇力,征服老上单于!第273章 萧何的猜测和震惊第380章 长公子,你可长点心吧!第349章 赵泗啊赵泗,要注意嘴脸啊!第57章 味对了,但没全对!第55章 爵第336章 轰动第311章 战争开始了!第418章 赵泗是你的孩子?第503章 开诚布公,上阵父子兵!第158章 朕要召开朝议,大巡天下!第307章 琥珀和虞姬第159章 如果有天命,那赵泗就是朕的天命!第280章 求官,上眼药!第540章 抓壮丁的始皇帝!第182章 陛下,您就宠着他吧!第10章 始皇帝很有自信解决这些问题第452章 芈兰破防!第536章 爷孙日常!第248章 李斯再次感受到了世界的参差第302章 从秦之将亡到国祚绵长第131章 赵泗的身世,始皇帝的想法。第208章 抵达阳城,始皇帝寿诞临近。第223章 始皇帝从不苛待臣子,只是对主公有第511章 赵泗的霸气,儒家的异动!第435章 太孙之议!第110章 赵泗的缺点就是太谦虚了!第90章 赵泗向学第336章 轰动第215章 衣锦还乡!第539章 卑微的老秦人!狂喜的老秦人!第257章 那就苦一苦朕的赵侍郎吧!第542章 新时代!火药和火炮!第235章 赵泗和群臣,在始皇帝心中已然区分第35章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第306章 赵泗可为上卿!第407章 赵泗出自于赵国宗室?第426章 始皇帝亲自教孙处政第25章 赵泗的人生规划第496章 生礼,始皇帝对小稚奴的偏爱第313章 航贸军府第327章 英雄迟暮第406章 始皇帝的小开心第258章 赵泗再次成了蒙鼓人第382章 一年结束,新年已至!第37章 大秦时期的第一口锅第350章 当今大秦可称得上国泰民安么?第168章 给李相一点小小的震撼!第25章 赵泗的人生规划第474章 大赦天下!第517章 父于子第47章 极限大师始皇帝第148章 赵高正逐渐被赵泗替代。第470章 大赦天下之意,赵泗和扶苏的不同待说一说剧情争议第237章 赵泗第一次发怒第522章 雇佣制取代奴隶制第302章 从秦之将亡到国祚绵长第133章 赵泗的提议,迁六国旧贵入关中!第289章 让大祥瑞赶紧生个小祥瑞出来。第254章 心思各异!第164章 徐福为大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第479章 张良死,天下定!第127章 赵泗来了,墨家的青天就有了!第17章 大巡未尽,始皇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