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亩产五百斤的意义!

第5章 亩产五百斤的意义!

大九州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难以证实。

毕竟这个时代徐福赵泗这一批人才是真正踏足过九州之外的人,甚至于只有赵泗进行了环游世界的壮举。

始皇帝询问过后,并没有再说什么,这个世界地图的意义更多的是对大九州说的一种补充,而非大秦未来的征战方向。

当然,前提是建立在面前的少年没有骗人的情况下。

始皇帝将地图递给身旁的蒙毅,尔后看向地上沾满泥土的作物。

“此乃何物?”始皇帝开口问道。

“此物民命名为红薯,生熟皆可食,生食味甘且脆,熟食口感软糯,味道香甜,亦有通气饱腹之用。亩产几百斤!”

“此物民命名为土豆,食之饱腹,可为口粮,熟食味香。亩产亦有几百斤!”

“此物民命名为玉米,可为主粮,亩产虽逊色于红薯土豆,但产量倍多寻常农种。”

“此物民命名为辣椒,味辛辣,极佳,食之甚美!”赵泗脸上露出了笑容。

赵泗这次出海归来,除了搜集红薯土豆玉米以外就是收集大量可食用蔬菜香料水果种子。

赵泗虽然历史学的不是很好,但是也知道,在汉朝凿通西域之前,中原的农副产品和调味品都是比较单一的。

如胡椒,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波菜、黄瓜、石榴等都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

而辣椒玉米红薯土豆的原产地更是远在美洲。

实际上现在的中原只能称得上宜居,开发程度和文明程度远超其他地区,但是地大物博还得等到汉唐时期屡次开扩塞外,进行大量的农副产品引进和文化交流之后。

而这些东西,赵泗最看重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水果种子和香料蔬菜种子。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食用的很多水果,都是经过人工育种培育优选的。

故而实际上赵泗在这个时代找到的水果吃起来并没有现代味道那么好,有些甚至于难以下咽,也就外表看起来好像沾亲带故。

大部分都是偏酸偏涩,水分也不如现代的水果充足,可食用部分也没有现代那么多。

农副产品,也属于人类驯服自然的一部分。

哪有甚么水果会恰好长在人的口味之上,只是恰好这个东西可以吃,吃起来还凑合,经过漫长时间的人工挑选,味道更甜的,水分更多的,果食更大的,才会被留下来继续播种。

而在现代,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会出现市面上的某些水果的果实从口味乃至于外观和野生水果近乎是两个物种。

现在赵泗带回来的种子,大部分都属于野种,基本没有经过人工培育。

除了一部分香料和蔬菜等比较符合人类口味的可以直接栽种食用,有很大一部分水果都需要通过时间来进行培育。

总之,现阶段赵泗就算栽种下去,收获的果实大概率也是又小又难吃。

和原始时代,人类通过漫长的时间把狼驯服成狗是一个道理。

相比较于红薯土豆玉米这三种新型口食粮,赵泗明显对于辣椒等香料更加看重。

很正常,毕竟没了红薯土豆玉米这个时代还有别的农作物,麻、黍、稷、麦、菽,总之饿不死赵泗。

红薯土豆玉米这些高产农作物的意义更多是普世意义,对诸夏的农业生态格局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而辣椒胡椒等调味品对于赵泗的意义就比较直接了。

作为一个四川人,赵泗可以说是无辣不欢。

而在辣椒泊来中原之前,中原只有麻椒,韭花等调味的农副产品。

相比较于辣椒对味觉直白的刺激,这些都逊色三分。

然而站在始皇帝的角度,哪怕能够明显感觉出赵泗对于辣椒这等作物的喜爱,他的注意力依旧放在了红薯土豆玉米之上。

“亩产,几百斤?”始皇帝重复了一下。

秦朝,虽然是大一统的开端,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是个春秋战国混为一谈。

这个时期虽然也采用精耕细作的农耕方式,但是不管是种子也好,还是耕耘经验也罢,都远不及后世。

秦朝时期的粮食亩产量,普遍停留在一百斤上下。

亩产一百二十斤往上都算耕种得力,一百五十斤往上都要烧高香了。

而至于宋明清时期,没有自然灾害的影响下,平均亩产两百斤往上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赵泗知道,两千年前的种子和两千年后的种子不一样。

现代红薯土豆亩产三四千斤是常态,某些地区甚至能够做到亩产八千斤……

但那是建立在打虫药,化肥,乃至于种子本身就经历过了科学的人工培育。

故而,赵泗只敢往少了说。

这等东西意义重大,与其往多了说,倒不如往少了说。

毕竟相比较于这个时代平均亩产百斤的粮食产量,几百斤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约莫?五百斤上下?”赵泗很保守,他甚至连亩产千斤都没有说。

五百斤上下……这是个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普及开来,全天下饿死的人将减少大半。

而从始皇帝的角度出发,一个亩产五百斤的粮食农作物,无疑是为秦朝的统治添砖加瓦,增加了极高的政权稳定性。

“至多五百斤?”始皇帝甚至多问了一句。

“大约五百斤。”赵泗开口回答到。

五百斤的平均产量很高,五百斤的最高产量那水分可就大了去了。

人和人不能一概而论,粮食和粮食也不能一概而论。

秦朝时期,商鞅改法以后鼓励生产,彼时都已经有记录有人能够亩产两百五十斤。

都江堰修建成功以后,最高亩产记录甚至达到了317斤。

有没有水分不知道,但是彼时秦国地区的平均亩产依旧也刚刚跨过百斤罢了。这还是得益于秦国的耕战制度,种地也有赏罚,故而农业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高于六国。

而始皇帝一统天下的现在,甚至还有很多地区亩产不足百斤。

客观的说,一统天下以后的秦朝,平均亩产反而下降了十斤到二十斤左右。

粮食生产也是上下相差极大,唯有平均值最为靠谱。

平均亩产五百斤,放在这个时代是什么概念?

“此等作物?可好操弄?”始皇帝的下意识认为这是一种比较金贵生长条件要求较高的农作物。

没办法,亩产量太大了,条件不高一点总觉得不真实。

“好养活的很!”赵泗咧嘴一笑。

哪怕是始皇帝,面对未知的信息也有很大的极限。

亩产五百斤……只是赵泗的保守说法罢了。

(本章完)

第2章 假如给秦始皇一张世界地图第269章 将项羽收为己用的可能性第459章 赵地平定,萧何亮剑!第543章 火枪火炮和火药,郦食其出使归来!第1章 琅琊港口,出海归来第363章 联胡抗秦第359章 应对策略,举国抵制,项家虞家跳反第460章 赵泗哭穷第70章 摊牌了,我就是长生不老药!第22章 王离,被撕下了标签第299章 纳妾虞美人(1)第318章 金手指都是我抢来的?第6章 玉米是可以成为主粮的!第288章 始皇帝脸上的姨母笑第426章 始皇帝亲自教孙处政第96章 金丹有毒!第549章 五年后的大秦!(大结局!)第351章 贵胄啊!第170章 身世!赵泗:我还有家人?第168章 给李相一点小小的震撼!第312章 入冬第420章 父与子,爷于孙。(为暖阳1314大佬第8章 始皇帝的安排第178章 农家大佬的震惊,始皇帝的小心眼!第518章 赵泗我选择双赢!第404章 扑朔迷离,身份线索。第53章 赵泗需要一个合格的老师第68章 赵泗堪称炸裂的骑兵战术第385章 沧海君被捕!第352章 当迁贵胄入关中!第455章 你想一统百家?第502章 始皇帝开溜,太孙监国!第495章 始皇帝让权,两圣同朝,政治格局的第264章 游说!第523章 不耐烦的始皇帝第25章 赵泗的人生规划第228章 匈奴!陇西!大战在即!大秦的战前第221章 迁贵令给张苍的震撼,张苍的决定!第41章 你果然善射!第46章 局外人第331章 赵泗不畏死,始皇帝纳谏!第278章 父亲,我和二哥现在谁的产业更大呢第44章 赵泗成了最靓的仔第165章 扶桑的收获,朝议召开!第476章 恒楚死,攻心计!第408章 我是外交官,不是许愿机!第131章 赵泗的身世,始皇帝的想法。第479章 张良死,天下定!第444章 张苍归心!第395章 冒顿:摇人,给我摇人!第260章 李斯陷入了沉思!第276章 入职就送保时捷?第134章 陛下,这就是战争!第218章 张苍:来捉我真的要这么大动静么?第376章 叶调国使者接洽,棉花到手。第394章 五口之家的收获之年第301章 离去第366章 李斯告状第199章 石见银山和左渡金岛找到了!远海探第300章 纳妾虞妙戈(完)第139章 墨家弟子的震惊!赵侍郎真神人也!第47章 极限大师始皇帝第417章 赵泗,可不一定仅仅是赵国宗室之后第56章 疲民,弱民第489章 赵泗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啦!第79章 和王翦的第一次会面第70章 摊牌了,我就是长生不老药!第135章 赵泗:那臣就只能死给陛下看了!第215章 衣锦还乡!第493章 匈奴欲和亲?赵泗的霸道!第199章 石见银山和左渡金岛找到了!远海探第495章 始皇帝让权,两圣同朝,政治格局的第440章 新吏和新法第145章 始皇帝身体改善成果第254章 心思各异!第461章 始皇帝汝可欲为皇帝呼?第239章 蜂窝煤和土灶的诞生,煤炭收为国有第106章 始皇帝眼中,赵泗开了美颜!第81章 王翦的指点。第259章 病重第261章 赵泗李斯赵高三权分立第372章 邹奉,我走了,但没完全走。第464章 融洽的爷孙关系!第64章 关于书友群和求追读第503章 开诚布公,上阵父子兵!第284章 拧巴的项家第301章 离去第28章 始皇帝绝不会容许旁人染指!第1章 琅琊港口,出海归来第190章 赵泗名声大噪,始皇帝生日临近。第517章 父于子第189章 百官惊诧,赵泗再升爵第544章 如今之大秦!第204章 东郡杀戮!特务机构命名!第49章 阴阳家好啊!第304章 钱荒的大秦第404章 扑朔迷离,身份线索。第377章 墨家拯救者,赵泗!第283章 第一百零八 项家有项籍,朕有赵泗也第255章 璞玉光环的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