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二章 莫府是怎么组成的

夜,朔方部帅帐。

李恪睡不着,便是折腾了吕雉半宿,累得精疲力竭,该睡不着,还是睡不着。

他索性披衣起来,细心地给吕雉掖好被子,转步重回到外帐,也不想什么,就是瞪着那两幅密旨怔怔发愣。

如此也不知过了多久,吕雉醒过来,在帐后看了眼李恪的模样,取件厚衣,轻轻披到李恪肩上。

李恪眉头微皱。

“妾可是吵到君郎深思了?”

李恪苦笑:“你明知道我甚我也没想。”

“妾愚昧,安可知?”

李恪当即一个白眼甩过去:“这话你该跟你阿姊去说,她喜欢听。”

吕雉瘪了瘪嘴:“阿姊很聪慧的,只是面皮薄,心气高,这才让妾有机可乘。”

感情你也知道……

李恪无奈地瞪了吕雉一眼,拍一拍身边的席,让吕雉入席同坐。

吕雉依言坐下,看着面前两方密旨,啧啧称赞:“君郎有天下为棋之志,陛下有海纳百川之量,如此君臣相得,来日必成佳话。”

“佳话?明明是睁着眼说瞎话。”李恪指着密诣第一条,“你见过哪份恩诣的头里写着,若事有败露,当夷卿三族这种话?”

“换了旁人,陛下岂能开诚布公?”

“我谢谢他!”李恪在心里呸了一口,“一无所有立郡治,五千人马开莫府,也亏那群硕鼠想得出来……”

吕雉听出李恪满腹怨气,掩着嘴笑得打颤。等笑完了,她才问:“君郎可有思绪了?”

“归化游牧,归属军,化从政,看似军政同重同举,其实却有主次之分,先后之别。”

吕雉眼睛一亮:“妾明白了,君郎想开府!”

在大秦,唯有三公和军将才有开府的特权。

三公之府为文府,以各自事别,称丞相府、御史府和国尉府。其类型大同小异,都是聚集幕僚、属吏协助主官处置政务,就如同是后世专为管理层所设的秘书处。

而军将之府则称为莫府。

军将专指领军之将,其位在副将之上,包括副将、裨将、上将三类,属于临时军职,只有他们才可以在领兵期间配建莫府。

除此之外,无论是朝堂上的尊号将军还是同样有领兵之责的中尉与卫尉,都不具备合法的开府的资格。

换句话说,他们可以把门客当成莫府来用,也可以把莫府当作门客来养,但是朝廷不管饭。

这种限制是为了防止军人用官府财物蓄养私人,既是廉政防范,又是安全防范。

莫府的职能说来复杂,大体集参谋、仓库、勤务、运输、保卫、军法、文宣、训练、考评、徭戍甚至是军妓、军乐等一系列杂七杂八的事务于一身,若是全置齐了,可能比后世的战时军区司令部管得都宽。

然而秦时的规范化军事理论毕竟还在启蒙阶段,世上也没有正规的军事学府供将领们学习进步,如此多的杂项,许多将军别说是用,就连听或许都不曾听说过。

莫府的大小配置历来只看将军开心。

譬如说武王荡时期的将军孟贲,生性豪勇,不喜军务,他的莫府只有五百力士,唯一的工作就是陪着将军饮酒,陪着将军食肉,陪着将军角?,简称三陪。

再譬如有周一朝战功最盛的王翦,其以治军严谨闻名于世,莫府上下近五千人,细分出十七专务,堪称事无巨细,无所不包。

再再譬如说,商鞅也客串过将军,而他的莫府就是相府。大战期间,莫府全力助商鞅处置政务,让他能在维持住秦国政务不过夜的基础上,偶尔抽出一丁点时间来料理军务,然后秦军就赢了。强魏喊着爸爸丧师失地,从此再也拦不住大秦的崛起。

由此可见,莫府无常形,是实现将领需求,弥补精力不足的重要工具。

昏黄的油镫下,吕雉研墨,李恪执笔。

考虑到未来的河间郡军政皆集在他一身,且政事并不弱于军务的原故,他的莫府应当兼顾军政两面。

行政方面,司法,行政,徭戍,财政,监察,基本就是提前把未来郡治班子的框架搭起来。

而军事方面,则是参谋,军法,亲卫,将作,后勤……

除此之外,还有课考,武装,人事,专司农工商事,各地战部人选等等等等……

区区一个初步的构思而已,李恪已经感到人手上的巨大缺口,除了从库不齐外开动脑筋,旁的路子全无办法!

想到这儿,李恪泄气似叹了口气,那气一泄,居然就困了。

“雉儿,睡吧。”

吕雉研墨的小手一僵:“君郎是不愿写字,还是真想安寝了?若只是不愿写字的话,妾陪君郎对弈可好?”

怎的?大半夜还不许人睡觉了?

李恪不明就里看着她,越看,吕雉的脸越红。

就这么盯着看了半晌,李恪终于明白了。

朔方部的夜,帐暖,莺歌……

……

第二天,李恪直睡到日上三竿才起身。

他抻着腰,鬼鬼祟祟地叫阿狄使唤夏女给吕雉沐浴,自己则叫上沧海,乌鹤敖等,准备去一趟杭锦亭察勘进度。

将行出中营营门,李恪看到李左车领着韩信守在门边,似是恭候,就跳下车,奇怪问:“兄长,你们若要寻我何不去帅帐?似这样守在营门多生分呐。”

李左车斜眼瞟了一眼沧海,正色道:“主从有别,我既做了尊上的刀笔,便是你我有兄弟血亲,在这营中亦不该逾矩。”

他的话说得太凛然,凛然到李恪一听就知道古怪。

“听兄长的口气,你们去过帅帐了?”

李左车咬牙切齿:“三趟!”

“三趟何以无人报我?”

“恶奴!”

李恪一脸郁闷,回头瞪了沧海一大眼。

沧海脸上正气凛然:“主从有别,左车既做了主公的刀笔,便是事务在紧,在主公晚睡时,亦不该逾矩。”

李恪赞赏至极地不住点头。

他对李左车和韩信说:“兄长,信君,可愿随我往后营一探?”

李左车奇道:“为何要去后营?”

“因为有将作军侯名泰者,因公废私,竟为磴口渡那点小事就延误了霸下碑楼之修缮,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当笞!”

二人说的显然都是玩笑,李恪的行程也仍旧是杭锦亭,三人同车而座,李恪只觉得韩信今天特别安静,不同以往。

“信君莫非是有不可言说之事?”

韩信的脸上浮起挣扎,片刻后,自袖子里掏出李恪的那枚荐书,双手递给李恪。

李恪不知这是何意,就问:“信君可是已有了心属之地?”

“确实。”

“地在何处?”

“库不齐,杭锦原。”韩信的声音由轻而重,正肃中平,“草民韩信,不才无德,堪可持刀笔,通古今。今闻贤君外事,尚缺守书,斗胆仿毛遂旧事,自荐于君前,望君……成全!”

第二九三章 博浪沙击锥第五四三章 大蒐田猎第七五八章 秦关百二第三五四章 老人家要哄第七五三章 马耶?鹿耶?第一七九章 剑名遂愿第七十二章 工作报告第二一三章 死地脱生第四一八章 齐王建的亡灵第四一五章 仙山在扶桑第六二一章 名将之姿第三四五章 屠睢问计第二九七章 棋局,命局第二七二章 堂堂之兵第一六五章 弈棋之道第二七四章 天火流星第七十五章 举贤荐能第五二五章 库不齐的义渠王第六九二章 舆论导向战第三八一章 大善人朱家第七五二章 香饽饽第五二一章 志在改秦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国之愿第三八五章 战神英布第五五零章 李恪就是河间郡第六三三章 头曼的决心第七十一章 仪仗雄风第四五二章 改革的声音第七七九章 渑池会之二,请君第七三五章 死战之四,赵过楚受第三五二章 咸阳!咸阳!第七七二章 天下第二战神第六零四章 萤惑守心第五三八章 祖宗这种事,无所谓第六五三章 戎狄上将军第五一七章 造纸术只有看起来美好第七十九章 又见旧识第五十八章 公审大会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来第六一零章 斗祖龙,二伐匈奴第七六三章 武关之五,胜与败的分水岭第七五一章 穷奇毁城《荡风云》卷尾感言第七十一章 仪仗雄风第六五零章 圣躬安第二三四章 沉冤得雪第五五二章 莫府是怎么组成的第一七零章 民夫千五第六二三章 虎毒食子第四七八章 为吏之道第三一五章 机关兽蝎第一七七章 伯益螺旋第一三零章 奴隶之思第六五六章 三个皇子第一七一章 收拢人心第五三五章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当代用法第二八零章 显贵盈门第四八一章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第四四五章 娘子,美甚第七二九章 重启沙丘宫第二一八章 生死追击第六零四章 萤惑守心第二八五章 苍居第三三五章 少年营第四零九章 项籍说话就是有道理第五十八章 公审大会第五六八章 宅男始皇帝救赎计划之一,氐日第一二二章 盖均无贫第七八三章 渑池会之六,口舌第七七九章 渑池会之二,请君第五五二章 莫府是怎么组成的第二一九章 墨者登场第七零六章 文斗,武斗第一一一章 有条不紊第一八八章 嫉恶如仇第六九八章 群雄第八十一章 没完没了第二二八章 安阳君柏第四六二章 觐见第二四七章 言之无用第二八七章 修身之意第三六四章 湘离大渠《荡风云》卷尾感言第四九四章 王离走得很安祥第二六四章 曲道伏兵第二七一章 合军共谋第四零零章 苍居人人会仙法第二六九章 右衽披麻第六五八章 天崩第五四八章 虎躯一震第五六六章 请诸公顺从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双手养活自己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三零三章 陈平分肉第一七八章 扑朔迷梨第四零一章 少年营毕业考试第四七八章 为吏之道第四八九章 扶苏失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