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千里不运粮

此间事罢,嬴政对赢子戈点了点头,得到示意的嬴子戈转身离开议事厅。

赢子戈离开后,赢政看着蒙恬闻到:“蒙恬,你有三年没有见到家父了吧!”

三年前,蒙武和王翦一举扫平楚国后便一路南下去往了百越之地。

百越虽为楚国属地,但是楚国兵败后百越兵没有闻风而降。

当年越人并不是没有辉煌过,春秋末期越国国君勾践撃灭吴国后北上与当时中原诸国会盟并雄视中原,成为最后一个春秋五霸。

不过好景不长,传承了一百七十年后,越国为楚国所灭,自此百越彻底成了楚国的属国。

但是因为地势原因,楚国虽然征服了越国,但是并没有把百越之地彻底消化。

秦灭掉楚国后,在接管了楚国的国土后也接过了曾经困扰历代楚王的难题。

不过和历代楚王不同,横扫了六国的嬴政明显不会像历代楚王那样与百越“和平相处”。

而且郡县制是秦国定下来的国策,断然不会因为百越身处不毛之地就改换分封。

有这样想法的不止赢政,王翦和蒙武也是这么想的。

在灭楚期间,匈奴趁着秦国举国之兵南下伐楚之际袭扰陇西,虽然那一战由翁仲率领的三千守军挡下了匈奴的袭扰,但是匈奴的袭击给赢政和整个秦帝国敲响了警钟!

灭楚之后,嬴政让李信带十万大军北上驻守陇西,另派蒙恬率领二十万大军回守中原并图谋仅存的齐国。

而剩下的那三十万大军则由王翦率领着逼向百越之地,与之随行的还有灭楚一役中招降的十万楚军。

针对百越,王翦和蒙武策划了一个平越方针。

他们计划兵分三路,一路从江东吴地南下,进入会稽山地,平定瓯越诸部;一路从洞庭郡南下,进入闽水山地,平定闽越诸部;一路从湘水南下,攀越五岭进入南海之地,平定番禺的百粤诸部。

二人的作战计划得到了嬴政的首肯,但是平越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粮草。

楚国之所以不能有效归化治理百越,其根本原因与其说是兵力不济,毋宁说是后援不济。

自秦昭王起,秦军多远征大战。久经战事后,秦国朝堂上下都深知后援畅通之重要。

此次万里迢迢远离中原深入百越不毛之地,其后援通道与以往的灭国大战比起来无疑更加的艰难。

军谚有云:千里不运粮。

之所以有此一说,盖因为千里输送粮草,其输送人马本身便足以耗去自身所运之大部粮草,成本之大,任何邦国无以承担。纵然秦国有关中和蜀中两大粮仓,但是也经不住这样的消耗。

秦军若想再度南下,其后援根基必然只能设在故楚江南之地,而且越靠南越好。但是如此一来,建立仓储营地,建立兵器衣甲作坊,征发相应车马民力等等,实在都是前所未有的巨大运筹。

最重要的是其中还牵涉一个看似不大却又极中要害的难题,那就是秦军将士十有八九都是北方人,惯食麦面豆谷与牛羊猪肉。而若以江南为后援根基就近征发,输送的军粮便只能以鱼米为主。

民以食为天,军队更是如此。在军中,士兵用饭状态与他们的战力息息相关。

但若是为了满足士卒的“口腹之欲”从河外安陵后援大营将北人食物运至江南大营,而后再越五岭下南海,则消耗将呈十数倍增长,秦国根本无以承受。

王翦也深知此事的为难,面对这一问题,身为土生土长关中大汉的王翦亲自带头吃以鱼米为主军粮。在主将的带头下,尽管对于鱼米类的军粮不那么接受但是耐苦的秦军将士还是和那十万楚国降兵吃起了同一种吃食。

军粮的问题当年没有解决办法,但是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秦国早已不再是吴下阿蒙。来桑海之前,赢政派人去把负责秦国路政的郑国给请了过来。

经过郑国两年的奔波劳碌,秦国的驰道已经陆续开工。这次赢政的车驾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天内从咸阳赶到桑海正是享受了驰道的便利。

问出蒙恬问题后,赢政自己反而陷入了三年前和王翦、蒙武商议平越大计的回忆。

在场的众人见状也不好提醒,就在气氛逐渐尴尬起来的时候,赢子戈带着赶到桑海的水工郑国和他的随从前来复命!

“老令,两年未见,你老了许多啊!”

听着赢政口中的玩笑话,风尘仆仆的郑国拱手道:“老夫高年,虽有心力,不足跋涉山水了!”

听出郑国口中有撂挑子的意思,赢政忙道:“老令年高,朕本应体谅,但是眼下有一件水事非老令不可。还望老令莫要推辞!”

说完,赢政起身对着郑国郑重的躬身行礼。

“大王折煞老臣了!”说完,郑国自己也躬下了本就弯曲的腰背。

站在台上的嬴政见状不再坚持连忙走过来亲手将郑国扶起,从赢政的动作中察觉出赢政意图的郑国拱手道:“老臣谁不堪大任,但是老臣给君上带来一人,足堪水事大任。”

“噢?是何人?”

“史禄。”

“是老令弟子么?”嬴政很是惊喜。

“不。史禄史禄,一个御史。”

“没有本名?”

“史禄史禄,官名叫了多年,老夫也早忘了他本名。”

“臣知此人。”久久不言的李斯拱手道,“此人本名午禄,乃是洞庭郡人氏。”

郑国闻言慨然道:“还是长吏记性好,怪不得能做我大秦的丞相!”玩笑一句后,郑国回忆道:“老臣与长史当年领工泾水,君上下令各郡县工师全数调来做工长,这史禄,便是其中一个!其时,他在陈仓县做田啬夫。因他与老臣几个弟子多言水事,后来便成了老臣属下的得力水工之一。河渠完结后,老臣见他文墨出众,又稳健干练,便举荐给了王丞相。后来,据说做了一个御史。”

“既然陛下点名要老令你担当大任,你推荐的这个御吏可堪大任?”李斯笑问道。

“老夫说行便行!”

郑国与李斯交谊笃厚,一句武断指斥,不禁惹得在场众人一阵大笑。

笑声落点,嬴政问道:“贤士目下何在?”

郑国对站在一旁的嬴子戈顿了顿首,赢子戈快步出厅,片刻间又领进了一个人来。

李斯和赢政一打量,不禁相视一笑。

来人活生生一个当年的郑国:黝黑干瘦,阔嘴大眼颧骨高耸,草鞋斗笠粗短布衣,手中一支探水铁尺点地如同竹杖。

若是在山野间偶遇此人,任谁也不会想到他是一个王室御史。

第二百一十二章 谋一世还是谋万世第一百七十四章 争或不争第三百五十八章 子明、子羽第十二章 论道大会第四百四十五章 千里不运粮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路和新路第五十四章 暗流第六十二章 以身作饵,调虎离山第四百零九章 软硬皆施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字密事,失者灭族!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明的小九九第二十七章 隔阂第四百九十六章 孤独是成功的引导者第四百七十章 糖衣炮弹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只有失去了才会珍惜第三百一十二章 似剑非攻,墨梅无锋第四百七十七章 若有事端杀身灭族第二百四十八章 鹦鹉学舌,现学现卖第五十八章 想知道?打赢我再说!第七十一章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第三百九十四章 相生相克第一百二十三章 吃醋是女人的天性第二十四章 冲冠一怒第一百四十二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第三百零八章 实力不够,用命来凑第二百六十八章 抱薪救火第四百九十八章 不咬饵,鱼怎么上钩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路和新路第三百八十章 小孔成像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回长乐侍君王第二百零五章 左前方,跟我来!第四百七十章 糖衣炮弹第二百一十章 嬴政的君臣之谊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在屋檐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姓什么?第八十五章 与女无瓜第一百八十章 求仁得仁第二百零一章 闷声发大财第四章 杀机第二百六十六章 夏姬八砍第四百三十六章 死马当活马医第四百八十二章 宴无好宴第二百七十三章 书同文:学渣的福音第三百六十章 我让大叔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第一百三十三章 叛徒才有价值第九十五章 一人不成,那就三人成虎第二百七十五章 一神带两坑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发现第一百九十三章 韩国张良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是敌人太强大,而是队友太智障第三百八十九章 愿者上钩第四十一章 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第二百六十八章 抱薪救火第二百五十七章 聪明人的调情手段第七十八章 是像人一样死去,还是像猪一样苟活第五百零二章 刚出虎穴,又进狼窝第一百零六章 得赐赵姓的赵高第三百七十二章 欲拒还迎第一百零七帐 别人拼爹,我拼我自己第二百四十二章 真香定理,人人适用第四百七十七章 若有事端杀身灭族第四百章 人的名,树的影第五十六章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第二十三章 沧海月明珠有泪第六十八章 守株待庄第三百七十九张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第三百二十一章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第一百六十章 感同身受第四百六十五章 突如起来的背叛第四章 杀机第二百四十章 永远不要和女人犟嘴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处不留爷第三百二十章 治标不治本第一百五十五章 以毒攻毒第一百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九章 噩耗第三百九十五章 无间道第三百零八章 实力不够,用命来凑第四百九十一章 酒无好酒,筵无好筵第四百九十八章 不咬饵,鱼怎么上钩第一百八十七章 焱妃的小心思第四百四十四章 神同祀第三百零二章 一力降十会第二百九十六章 强到让你无话可说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谁给你的勇气第二百八十章 百分百闪避技能:驴打滚第四百一十三章 在说做不到之前,我没有放弃第五十七章 偶遇第四百三十一章 天明牌内力充电宝第四百六十八章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第三百零一章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第一百四十九章 羊再多终究也还是羊,成不了狼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圣贤庄第一百三十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十七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三百六十六章 好心办坏事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宗晓梦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只有失去了才会珍惜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他蛋第九十章 只因在暗中多看了你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