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足够的箭矢和意志坚定的长矛兵,也只是有能够防御的手段,不会再像以前遭遇汉军骑兵时连抵抗的方法都没有,”余樊君真的不想泼冷水,但是他害怕田广不知轻重酿下大祸:“有了防御的手段,可是步军在遭遇骑兵时,对骑兵的高速机动性依然是无解。”
无论是在骑兵新兴崛起的年代,还是在骑兵坐稳路上霸主兵种的时代,步兵打得赢骑兵但是无法扩大战果就一直是个无解的难题。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两宋时期宋军对项党人和契丹人的交战,每次都是宋军战胜了这两帮人,但是作为失败一方的项党和契丹战败后撤,宋军两条腿追不上四条腿,以至于虽然打赢了但是战果总会不怎么样的结局。
步军对上骑兵,步军损失惨重从来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特别是在运动中的交战更是这样。
田广一再的试探可以说是不计成本和代价,齐军运动中遭遇汉军骑兵的突然袭击,很多次都是来不及结阵就被杀散,被形成掩杀之势后经常就是一路的尸横遍野。
丢了近万部队的齐军试探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两面性的极致,要么就是丢出数量足够的斥候被清理干净,在得不到斥候有效的情报下被突然袭击;要么就是乌龟一般地形成自保阵形在移动,一天能走上十五里就算是速度不错了。
军中斥候非精锐不可,往往也不是什么精锐都能够胜任斥候的角色,步军对步军的斥候洒出范围一般也就是十五里左右,而步军在对上骑军的时候十五里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警戒范围。齐军是接二连三吃过亏才明白对于骑军来说。十五里也就是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就能抵达,往往是己方斥候回来禀告的同时敌军骑兵也尾随过来了,压根就没有给步军多少时间用来结阵。
斥候洒的范围远一些?齐军当然有这么干,可是面临的情势更加悲惨,洒出去的斥候基本就是个失踪的下场。完全失去眼睛之后干脆就连个发出警报的人都没有了。
田广所说骑兵不足为虑,那是建立在步军用龟速的速度移动的情况下。
一支步军以结阵的姿态在行军,对于精锐部队来说或许并不是太困难,例如秦军中的精锐和习惯结阵行军姿态的汉军一天行走个二十五里以上是常态,但是但是对于大多为新兵的田广兵团来说一天能走十五里已经能算是超常发挥。
普通状态下的步军在春秋时期一天是走一舍(三十里),到了战国时期步军每天行走四十里到五十里变成了基本姿态。十五里啊……说实话,不是龟速是什么?再则齐军也不是每支试探部队都能达到这般速度,更多的是溃散和被消灭,余樊君真的不知道有什么好开心的。
“有应对方案远比一筹莫展要好。”田广如此说。
作为齐国的核心,田广何尝不知道因为遭遇汉国不同模式的战争齐国全面陷入被动?但是总不能因为被动就坐下等死吧?作为一军的统帅。哪怕是应对方式不怎么样,他总是要表现出美好的一面,不然连统帅一直摆着一个愁眉苦脸的模样,岂不是要更沉重的打击士气?
田广这边还能有城池作为依托在寻找步军对付骑兵的方法,齐国东海郡的南部区域却是一片哀嚎之声。
徐志从泗水北部穿插行军之前,汉国的第三混编军团分别从九江郡的东城向和会稽郡的丹徒向东海郡发动攻势。
第三混编军团的总编制是战兵五万,随同的辅兵却是达到了十万。他们进攻的两路,一路的目标是盱台。另一路是广陵。
所谓的混编军团当然就是各类兵种都有,不过骑兵的编制最多也就是二个曲作为游骑兵和斥候存在,其余皆为步军和器械部队。
盱台和广陵都不是什么坚城。汉军又先是大规模集中往泗水郡相县,齐国大部分注意力都被集中往那个方向,第三混编军团从调动到集结,又从集结到突然发动袭击,整个过程也就是十来天的时间。
十来天在有电台的年代或许能够快速传递消息,但是在依靠腿走路传递的时代十来天也就是某某谁得到消息跑着去禀告。结果这个人刚刚抵达某个位置敌军在后面也跟来了。
东海郡各县的守军是不是有事先得到关于汉军来袭的情报不清楚,但是汉军第三混编军团兵逼城下的时候。盱台连城门都来不及关就被汉军先驱骑兵闯门杀了进去,后续的汉军还没到来。二千守城的齐军很干脆地弃城而逃。
广陵原先是齐军逼迫楚国的前线,经过多次的修补,驻守的齐军数量相对多也比较精锐一些。汉军使用先驱骑兵冲门的时候,广陵守军倒也是来不及关其中的一个城门被杀了进去,但是在汉军后续部队赶来之前,守城的齐军成功地消灭突进城内的百余汉军骑兵,总算是免了城门被夺的危险。
第三混编军团军团进攻盱台的那一路不过是一万战兵和三万辅兵,是按照兵法云“攻城五倍之”的概念安排的一万战兵对二千守军。广陵的驻守分为三个部分,一万是驻守主城也就是广陵本身,一千驻守于邗沟河滩的营寨,三千屯驻于广陵西边的一个小型瓮城,进攻广陵的汉军这一路兵力便是四万战兵和八万辅兵。
汉军进攻之前已经将情报做到最好,没有成功使用骑兵夺得城门,后面分批抵近城下的汉军也不是那么轻松如意地进行部署,在第一支汉军步卒抵达广陵城下时,广陵三处守军的瓮城驻军率先出动,双方在广陵城下的首场厮杀也就开始了。
首支抵达广陵城下的汉军步卒为数是一千预定中的夺城先锋,该支部队能够续骑兵之后第二部分到达,注定不会是什么行动缓慢的兵种,正是一些以装备皮甲的轻便步兵。他们距离广陵城大约三里地的时候,作为广陵掎角之势西边的瓮城守军最先出战,两千余齐军也算是抓住了汉军赶路而来疲劳的疲劳期,普一交手也算是打得有声有色。
齐军率先主动捕捉战机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也足以证明齐国按照在这里的守将不是愚蠢之辈,若真的是愚蠢的家伙才会坐视汉军站稳阵脚。
广陵守军主将在瓮城一部与汉军交战时,他又从城中调出三千人,其中的二千五百齐卒是直奔瓮城而去,另外的五百齐卒则是往邗沟方向而去。
在汉军后续部队出现在广陵可及视野的时候,原先与汉军前驱交战的齐军脱离战场,撤退的方向却不是来时的瓮城,是广陵主城。
突袭方案宣告失败,周文当然是觉得可惜,不过他也没有纠结太多,取巧突袭不成无外乎就是以实力破城罢了,对于事先早就做好充足准备的第三混编军团来说,一场硬实力的攻城战也是检验部队的机会。
作为第三混编军团的军团长,也就是中郎将周文,他的轻松心里是有底气的。他很清楚这一次汉军北上是做好很多作战部署方案,并不是第三混编军团在唱独角戏。
第一骑兵军团在徐志的率领下成功阻击了田广南下兵团,随后就向东海郡的东南方向运动,此时此刻数万骑兵正驰骋于淮水北岸,大规模的骑兵穿插作战不是为了攻下某座城池,主要目标就是将东海郡南部与北部切割开来。
从一些渠道证实而来的消息,齐国朝堂所理解的是整个东海郡已经变成一个大战场,汉军看上去无所不在,几乎每个能够传递军情的地方都在上报发现汉军大规模部队。
齐国不是没有努力进行抵抗,可是就如同田广遭遇骑兵显得两眼抓瞎不知道该怎么应对那样,经常就是命令下达给某个地方的驻防齐军去哪里支援,结果这支齐军在半路上就是遭遇汉军骑兵的突袭,要么是崩溃要么就是被歼灭,让齐国朝堂显得无所适从。
直至汉军第三混编军团拿下盱台和围攻广陵期间,齐国原先在东海郡的十来万驻军,只要是出城向某个方向运动,那么该支军队不是消失在编制上就是被打残,吓得后面接到命令的齐军压根就不敢再冒险出城,被逼迫得急了干脆派上少数部队应付式去送菜的也不是没有。
汉军第五骑兵军团加入参战序列的时候,泗水郡北部的齐军遭遇跟东海郡的部队如出一辙,若是安生待在城内驻守还没什么,一旦出城离得稍远一些,立刻也是招来大队汉军骑兵的突袭。
军队出城会招来汉军骑兵的突袭,这样一来不成兵团规模的部队压根就在旷野待不住,齐国临时想在战场进行大兵团集结又需要从各个城池抽调兵力,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只能是从战区外面抽调部队,而无法让战区内的齐军动弹。
显然,吕哲对于骑兵的第一阶段运用没什么复杂的地方,不过是利用骑兵的高速机动性进行搅乱战争态势,针对性的布置就是用在吃掉任何一支敢于出城的齐军,将整个大战场进行局部分割和封锁,再用非骑兵军团来一场个个击破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