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有钱赶紧来买官

第21章 有钱赶紧来买官

英廉为什么将宝贝孙女嫁给家道败落的和珅,就是因为他看出勤奋好学的和珅将来必定不凡。

这个孙女婿也的确不凡,昨日过来说贾家的事时,便将皇上为何要修贰臣传记的想法给猜了个大不离,因此建议英廉可以顺势提出为明季殉节诸臣修史,如此必能为皇上所喜。

果不其然,皇帝连想都没想便一口准了,这让英廉对自家孙女婿越发看重。

历来体察上意,才是为官者的不二窍门。

和珅又建议可奏请根据贰臣对大清的实际功绩分甲编、乙编,国史馆修书时同样依据甲、乙之分给出合适定语,而不是一昧进行否定,尤其是对甲编当予以一定程度褒扬。

因为这样做的话,可以让提出这个建议的人得到那些甲编贰臣之后的感激。

要知道如今贰臣之后做官的不在少数,且有不少人做的是督抚重臣。

英廉深以为然,对孙女婿更是刮目相看。

官场之上最是讲究人脉,何为人脉?

实则不过一个情份。

今日英廉为那些贰臣之后的祖上求得甲等,半恢复名誉,于这些甲等后人而言,便是天大的情份。便是乙等贰臣之后,英廉照样可以通过太后万寿这事为他们子弟求点恩泽。

有了恩泽,贾家出旗这种小事自是迎刃而解。

如此一石三鸟,既能讨了皇上欢心,又能得了那贰臣之后的感激,顺便帮孙女婿还了人情,何乐而不为呢。

乾隆也是示恩,给贰臣之后子弟一个拜唐阿的前程,于他看来不过是极小的赏赐,但这个赏赐却能抵消修贰臣传于贰臣后人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个极妥的法子。

忽的想到什么,问英廉哪些人能入甲编,哪些人入乙编。

英廉忙道:“奴才以为入甲编者当看两样。”

乾隆问:“哪两样。”

英廉答说一是在明朝为低级官吏却是最早降我大清,且此后因忠贞效力得以高升的。

“如在明朝为抚顺游击的李永芳,此人不仅是降清第一人,对大清也是忠心耿耿,功勋卓著,奴才认为理当入甲编。”

乾隆微微点头,理当如此。李永芳的重孙子李侍尧现任两广总督,若将李永芳列为乙等,未免不妥。

“第二种是在明朝位居高官,降我大清后得朝廷信用,为我大清平定中国立下大功的,如洪承畴”

英廉给出的两个标准还是非常符合实际的,一是最早降清;一是于我大清真有大功。

“洪承畴大节有亏,实能忠于本朝。”

乾隆一语便给定了,尽管他内心最是厌恶洪承畴,但也不能真的抹杀此人的功绩。已经定为贰臣便就让其入甲等,稍作弥补就是。

续问入乙编当以何标准。

“奴才以为凡在前朝与本朝均为高官,但两朝皆系奸臣者,当入乙编。如冯铨在明朝是阉党,到处招权纳贿,声名狼藉,此类人绝不能入甲编。”

乾隆欣以为然:“冯铨等人当时属于不得不加以录用以靖人心,再仕之后,却唯务高官厚禄,毫无建树,不入乙编难道要入甲编不成?”

“另有先降流贼,后又降本朝,失节不止一次,为清流所不齿,奴才以为这类人也当入乙编。”

英廉接着又说降了本朝的那些东林党人,如房可壮、党崇雅之流当尽为乙编。又如孙可望、左梦庚之流同样入乙编。与于我大清并无建树,实是携兵来降诸官迫于形势给予恩赏者,也当为乙编。

乾隆听得不住点头,显然英廉所奏极合他心意,当下便同意英廉所说法子,接着竟是授英廉议政大臣,赐他紫禁城骑马特权。

“你本就兼着《四库全书》副总裁,国史馆的事再熟悉不过,朕授你议政大臣,此事便由你担起来。”

“奴才谢主隆恩!”

英廉未想梦寐以求的议政大臣衔竟如此简单落在他头上,内心当真是激动万分,同时对孙女婿和珅更是赞许连连。

“你好生做事便可,朕这里是相信你的,”

正说着,乾隆突然想到一人,连忙叮嘱英廉:“那个钱谦益有才无形,倘为明朝死节,以笔墨讥讽我朝,尚有情可原。然其身为明臣却降我大清,身为清臣却将狂吠之语刊入集中,意不过欲借此掩其失节之羞,尤为可鄙可耻。

更为可恶的是钱谦益竟然暗中通逆,欲颠覆我大清,着实让人憎恶,你给我把他丢进乙编,叫世人耻笑万世!”

英廉忙领命:“奴才遵旨!”

“不过眼下太后万寿的事乃户部当务之急,贰臣传及明季殉节诸臣的事倒不急,”

乾隆负手缓步来到英廉面前,“太后为天下母四十余年,国家全盛,亲见曾玄,实古今未有之福人。故朕有意将太后万寿办得举世无双,意使西华门至西直门十数里长街皆粉饰一新,成京中游玩圣地,你以为可好?”

“主子至诚至孝,盛世华章,必将感天动地,奴才英廉敢不竭力筹办!”

话是如此说,但走出养心殿后的英廉心头却是沉得很,因为十里长街粉饰一新一项恐怕就要百万两巨资。

故即便他奏请开了大捐,所得也最多数百万两,缺口实在太大,看样子还得敲打下各地盐商才行。

“李玉,传朕的话,朕要去趟园子。”

英廉走后,乾隆没有再继续欣赏各地进献的贺寿礼,而是准备去园明园看看给太后修建的长春仙馆建成的如何。他想万寿节后便携太后在园明园居住,那里比起高墙宫内可是怡人的很。

李玉赶紧让小太监传旨备驾。

不一会乾隆便从养心殿出来,銮仪卫同粘杆处都已经侯着了。

“万岁爷,您慢着些。”

李玉刚把主子扶上銮轿,主子却没有进入轿内,而是疑惑的看着銮轿后面,问左右:“伞盖哪去了?”

李玉抬头一瞧:咦,黄罗伞盖还真没有。

“回皇上话,奴才”

粘杆处管理大臣海宁此时已经是急得一头汗水,因为他早就发现黄罗伞盖丢失,可是带人找来找去都没有找到。

皇上又来得急,无奈只得先放下伞盖的事,指着皇上没注意好把这事糊弄过去。哪想,皇上还是发现了伞盖丢失的事。

“皇上,伞盖丢,丢了奴才,奴才.”

海宁结结巴巴的样子及伞盖竟然丢失的事令得乾隆不由大怒,有些生气的随口说道:“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孰之过?”

銮轿周边一众侍卫见皇帝恼怒,吓得均是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

这众侍卫都是上三旗子弟,最多粗浅认识几个大字,有的更是连字都不认识,又哪里晓得皇帝所说是什么意思。

而且伴君如伴虎,皇帝这会在气头上,谁又敢在这个关口乱说话惹来杀身大祸。

然而不远处同样跪着的一个年轻人在听了皇帝说的那句话后,心头竟是猛的一震,继而壮着胆子抬头,发现四周所有人都在跪着,皇帝也是一脸怒气的看着时,这年轻人心中如天人交战般,终是颤抖着鼓起勇气大声说道:“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

一片寂静中,和珅的这句话格外引人注目。

吏部衙门口。

贾六看来看去,那榜上所列的官缺都不中他意,而且价格真如二姐夫高德禄所说贵的离谱。

无奈只得准备怏怏离去,正烦燥着,却见有笔贴式从衙门捧着一张大红纸奔了出来,朝着看榜的一众志在买官的“土豪”喊道:“皇上有旨,太后万寿,普天同庆,着开大捐,着开大捐!”

感谢大龄叼丝、银色溪流2000、静闪三位贤达慧眼识珠,给予积极捐输。

第970章 好,很有精神!第105章 要做,就做到底!第205章 大人想当中堂大爷么第185章 小春子,你还年轻第898章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第50章 马夫,很有前途第524章 老当益壮贾大全第807章 贾世凯反大清小团伙第673章 研究研究才行第925章 恐怖如斯,上皇竟有高祖之姿!第919章 老陈不太对劲啊第646章 不是,这唱哪一出?第315章 这才叫考古第908章 老富出马,一个顶三第376章 额驸心里要有准备第887章 顺治以来的历史问题第910章 组织出了叛徒第203章 敢说皇上是胡儿!第796章 你先拿去用第132章 给钱我才走第917章 破坏龙正在接近京都第511章 大清的救火队长第768章 本王的钱去哪了?第532章 老富,你个扑街第83章 好有道理噢!第539章 少爷也认罚第785章 无向湖广浪死歌第916章 老富叫破喉咙也没用!第246章 四川提督鬼子六第539章 少爷也认罚第756章 西线无战事第435章 朕不是汉人!第54章 这事队长有经验第404章 破宫城,乱杀人第174章 跟贾大人干真带劲第519章 我们是帮朝廷分忧第418章 老富,要加钱啊第503章 老太爷放心吧第891章 去大清化工程第263章 胡汉三又回来了第964章 朕就是个二道贩子第947章 皇上,该烧纸了!第667章 为兄给百官打个样第347章 乾隆的亲女婿第336章 大清铁拳的力量第880章 没蛋争个屁第680章 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第154章 收钱办事是忠臣第236章 八旗不打八旗第465章 冤有头,债有主第462章 地动山摇啊,大人!第26章 放心,爹给你办妥了第637章 要让百姓为我建生祠第386章 好孝孙!第445章 汉八旗团结起来第47章 分配单位有五个第782章 终于能做一回庄了第555章 职业拖后腿第763章 无辫为难民,有辫为良民第778章 本王又进步了第398章 火烧紫禁城第785章 无向湖广浪死歌第427章 皇上又嘚瑟了第932章 老陈不糊涂第238章 谁打的第一枪!第821章 窃国大盗陈家洛第879章 请立太子第251章 朝廷的体面只能用钱衡量第192章 千秋臣子心,一朝日月天第784章 睿亲王捉逃兵第522章 不出钱也敢说忠君?第470章 铁证,先帝是被毒死的!第878章 后宫不干政第38章 朋友一生一起走第1022章 那位是我们的领导第174章 跟贾大人干真带劲第938章 罗马正统在大清第37章 恭喜少爷,三试甲等第400章 皇上是圣祖爷生的第85章 职苦战不得进第610章 西洋考察团第450章 我与贵人有缘第801章 自绝于大清!第173章 有种一起上啊第174章 跟贾大人干真带劲第768章 本王的钱去哪了?第711章 别说了,朕也附议!第687章 你有点不对劲第556章 业务上的事我熟第591章 弟兄们,来活了第815章 皇上口谕,好生伺候第786章 两个大清第145章 好个紫禁城,他妈真不错第993章 各位,想不到吧!第823章 讨逆一事,全仗诸君第79章 做官必须手下强第509章 黑旗杨遇春第122章 忠心护主贾大林第289章 请大将军上路第769章 王爷,金凤送喜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