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招降纳叛,也是生意

阎大元帅就是营兵出身的阎吉仁。

此人极为悍勇,王伦决定起事时就是阎吉仁带着几十人用白布缠头,在看守城门的衙役刘焕等人的接应下一举攻入寿张城,吓得城中的满洲游击赶福翻墙逃走。

时有千总孙云龙带营兵二人,外委把总韩永忠带兵四人在游击署前与阎吉仁遭遇,结果被阎吉仁用短刀捅死三人,骇得孙千总和韩把总撒腿就跑,从此一闻阎吉仁的名字就望风而逃。

王伦有感阎吉仁悍勇,收其为义子,封大元帅,命与另一元帅王经隆一起统兵把守临清旧城。

只是据可靠消息表明,阎吉仁对义父王伦坐困临清,既不北上也不南进的做法十分不满。

加之其本是官兵一员,贾六便对阎吉仁开展思想动员,若能令其率部投诚,对于瓦解常胜军将起大用。

只是,林三毛在旧城外喊了两三天,嗓子都喊哑了,城内的阎吉仁却是没有任何反应。

“大人,这些个汉奸冥顽不灵,还是莫费口舌,待索伦兵到杀进城中,将这帮汉奸统统宰了便是!”

中央军副将、参赞大臣、御前二等侍卫英济图是满洲好战分子,且也十分悍勇。临清首战,各部皆退,独他领前锋营集队以排枪击退常胜军马队,从而保住总理大臣原本打算丢给常胜军的几十门火炮,令得总理大臣惜才之余,暗中将其加入阵亡名单。

此人口中汉奸乃指“汉人中的奸贼”,是官方对反清分子的定性,而不是民间普遍认为的给鞑子当二狗子的汉奸。

同样一个词汇,在对立阵营指称的却是不同意思。

但有一点很明显,就是贾六这个总理大臣于汉人眼中是汉奸,于满人眼中同样也是汉奸。

只是,不曾暴露。

“自古用兵,战抚相宜,今常胜军拥众数万,不从内部使之分裂,一昧以官兵血肉之躯强攻,非良将所为。杀敌一千,自折八百,于国有何益?我之阵亡每一个士兵,皆是家中顶梁柱,有父母,有妻儿,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轻言牺牲。”

总理大臣的话听在一众旗汉军官耳中,都是暖心。

尤其绿营官兵,对年纪轻轻的总理大臣,更是发自内心的拥戴。

不说珍惜他们生命,便是足额给饷,办事给赏,就足以让各省绿营对贾佳大人感恩戴德了。

“大人,阎贼数日不予回应,看来其是不肯弃暗投明了。”

身穿七品把总官服的林三毛虽是满头大汗,眉宇神情却是神彩奕奕的很。

贾六的看法同英济图、林三毛却是不一样,他认为没有回应反而证明阎吉仁有投诚之意。

因为其真的没有投诚之意,大可使人怒骂林三毛,如你这个叛徒神气什么之类,又或说些与城共存亡的话。

今毫无反应,恰恰表明阎的内心正处于煎熬之时。

需加大火侯。

让林三毛继续喊话,范围扩大至全体常胜军士卒。

“城里的教匪听着了,大清总理山东军务钦差大臣贾佳大人说了,只要你们出城来降,不计前番罪过,一律赦免归乡!”

“你们跟着王伦是没有好下场的,临清已被大清兵团团围住,外无援军,内无粮草,临清城破是迟早的事!”

“想想伱们的老婆孩子,想想你们的爹娘投降吧,总理大人优待你们,说话算数!”

“.”

林三毛喊的嗓子眼都冒烟了,城中还是没反应。

“大人,还要不要喊了?”

林三毛的嗓子倒是还能使,可就是天太热,晒得人心发慌。

贾六挥手示意三毛退一边去,思索片刻,亲自上前喊话:“城内的人听着,本官乃大清总理山东军务大臣贾佳世凯!尔等本是大清良民,奈何从王伦做贼!今大军十万将你们重重包围,难道你们以为还能逃出生天!”

“本官现在代表皇上,代表朝廷,给你们最后一个机会,凡出城来降者即可领取盘缠回乡,地方不会另眼相待,从前务农继续务农,从前做工继续做工!”

喊完,想了想,最后再说一句:“以今日为期,三天之内出降者具此办理,三天之后再降者一概不受,皆以反贼定处,且牵连家人,望尔等好自为之!”

令林三毛继续喊话,自个回营吃西瓜。

深夜,贾六刚要入睡,外面就来报了,说是有几十名常胜军士卒爬墙而下前来投诚。

喊话攻心之策终是有了效果。

“好嘛,好嘛!”

大喜的贾六觉也不睡了,披着单衣就去接见投诚士卒。

他就说嘛,没理由一帮乌合之众组成的农民军会是块铁板的。

到地一看,几十个白布裹头的常胜军士卒正忐忑不安的蹲在地上,看到清军大官出现,皆是把头抬起,目中既有期望,也有畏惧,更多的是担心。

这是人之常情,毕竟这些常胜军士卒并不确定清军方面是否会信守诺言。

“都起来,都起来,本官既说不追究你们,就不会食言,你们尽管把心放进肚子里,若本官食言坑杀你们,便是天地不容,人神共愤!”

在贾六这个总理大臣的再三安抚后,众降卒才算定了心神。

接着又命给这些人发一百文盘缠,给予三天干粮,待天亮之后派人送还本县本乡,为使这些人回乡之后不为地方歧视,从而再生事端。

贾六更是以钦差关防给这帮人出具“无事归乡证”,凡持此证者,地方官胆敢刁难,那便是同总理大臣过不去,必用遏必隆宝刀取他狗命。

一通手续办下来,降卒算是彻底放了心。

“大人真是我等再生父母!”

带头的降卒王常拿着盘缠、干粮以及自己的归乡证,激动之余不禁扑通跪下给贾六磕了一个响头。

众人见状,纷纷磕头。

贾六坦然受之,问那王常在常胜军中任何职。

王常忙道:“回总理大人,小人只是个普通人,不曾封官。”

“噢。”

贾六点了点头,命人将王常等降卒安置,天亮准其归乡。

待人走后,扭头对栓柱低语:“记,有常胜军总兵王常率众七百来投,赐王常赏银三千两,余众一人二十两。”

招降纳叛,也是生意。

第686章 姑爸爸最大!第815章 皇上口谕,好生伺候第233章 老爷炮真冲第218章 六子,大局为重!第340章 没钱,谁卖命!第105章 要做,就做到底!第715章 富哥,朕不干了第925章 恐怖如斯,上皇竟有高祖之姿!第647章 额驸这里加倍第971章 别说了,再说朕就信了第529章 六子,你又造谣了第476章 没钱可以借第928章 我们当中有叛徒!第663章 先灭绿营,再平八旗第537章 和尚有心了第813章 史上第一政变第67章 见死不救是本份第111章 是条好清狗第173章 有种一起上啊第345章 招降纳叛,也是生意第307章 大人我是来发财的第987章 鬼子六又有喜第300章 乾隆你不能污我清白!第261章 大人就是朝廷第614章 请弟兄们给我撑个场子第518章 大姐夫也叛变了第935章 有什么话跟六皇帝说!第404章 破宫城,乱杀人第1001章 怕什么,全是我!第960章 六皇帝的全面开放第969章 东进兵团第625章 劳驾,写几个字第499章 这是朕的皇爸爸?第120章 老乡,我们是好人第564章 你卖国了?第663章 先灭绿营,再平八旗第264章 大人英明第374章 他们连太后的谣也造啊!第945章 我要见太上皇!第306章 圣祖仁皇帝,睡得真是好第833章 罢了,这个皇帝朕当了第771章 本王不高兴第764章 那么,谁才是反贼?第48章 给少爷开开荤第857章 你们对朕不够忠诚?第607章 我笑不出来啊第46章 谁是鬼子六!第350章 你小子想养寇自重?第193章 先生是知心人啊第103章 我与反贼不共戴天第552章 额驸赛太宗第680章 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第81章 六子,你别走!第329章 六鬼子真的六第594章 有黄马褂了不起?第875章 乾隆优待条件第884章 朕的朝廷终于开张了第74章 前锋满地走,蓝翎不如狗第849章 炮打牛心寨,活捉鬼子六第326章 恭请老祖出关!第865章 好阿玛第1014章 维新兴废,在此一战第422章 乾清宫有梯子么?第636章 打八旗 分田地第425章 老富,过份了第737章 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第989章 我就是列强第260章 本官是不收钱的第106章 温中堂的茅房在哪?第950章 都来,有好事第322章 孝出天际好重孙第401章 只要皇上不是汉人就好第604章 曲线救国和稀泥第591章 弟兄们,来活了第31章 八旗是汉军的八旗第468章 先帝,我来了第327章 番贼出川第721章 只要八旗在,大清就在!第100章 大人死了,我就是大人第382章 乾隆,你跑不掉了!第119章 私人恩怨第765章 别了,爱新觉罗第571章 盯着我眼睛说第268章 下一个办谁?第313章 少保杨遇春第164章 欢迎贾图鲁载誉归来第672章 大清风水已坏第65章 队长,你不能跑啊!第203章 敢说皇上是胡儿!第758章 要打第900章 皇上,直捣黄龙吧第121章 回去把账结一下第924章 太上皇在那边!第629章 这回你七我三第241章 贾佳额驸,人傻钱多第1017章 鬼子六私访记第965章 陛下,这不是造反,这是革命第247章 贾军座第228章 额驸要参与竞争第546章 我跟你很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