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招降纳叛,也是生意

阎大元帅就是营兵出身的阎吉仁。

此人极为悍勇,王伦决定起事时就是阎吉仁带着几十人用白布缠头,在看守城门的衙役刘焕等人的接应下一举攻入寿张城,吓得城中的满洲游击赶福翻墙逃走。

时有千总孙云龙带营兵二人,外委把总韩永忠带兵四人在游击署前与阎吉仁遭遇,结果被阎吉仁用短刀捅死三人,骇得孙千总和韩把总撒腿就跑,从此一闻阎吉仁的名字就望风而逃。

王伦有感阎吉仁悍勇,收其为义子,封大元帅,命与另一元帅王经隆一起统兵把守临清旧城。

只是据可靠消息表明,阎吉仁对义父王伦坐困临清,既不北上也不南进的做法十分不满。

加之其本是官兵一员,贾六便对阎吉仁开展思想动员,若能令其率部投诚,对于瓦解常胜军将起大用。

只是,林三毛在旧城外喊了两三天,嗓子都喊哑了,城内的阎吉仁却是没有任何反应。

“大人,这些个汉奸冥顽不灵,还是莫费口舌,待索伦兵到杀进城中,将这帮汉奸统统宰了便是!”

中央军副将、参赞大臣、御前二等侍卫英济图是满洲好战分子,且也十分悍勇。临清首战,各部皆退,独他领前锋营集队以排枪击退常胜军马队,从而保住总理大臣原本打算丢给常胜军的几十门火炮,令得总理大臣惜才之余,暗中将其加入阵亡名单。

此人口中汉奸乃指“汉人中的奸贼”,是官方对反清分子的定性,而不是民间普遍认为的给鞑子当二狗子的汉奸。

同样一个词汇,在对立阵营指称的却是不同意思。

但有一点很明显,就是贾六这个总理大臣于汉人眼中是汉奸,于满人眼中同样也是汉奸。

只是,不曾暴露。

“自古用兵,战抚相宜,今常胜军拥众数万,不从内部使之分裂,一昧以官兵血肉之躯强攻,非良将所为。杀敌一千,自折八百,于国有何益?我之阵亡每一个士兵,皆是家中顶梁柱,有父母,有妻儿,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轻言牺牲。”

总理大臣的话听在一众旗汉军官耳中,都是暖心。

尤其绿营官兵,对年纪轻轻的总理大臣,更是发自内心的拥戴。

不说珍惜他们生命,便是足额给饷,办事给赏,就足以让各省绿营对贾佳大人感恩戴德了。

“大人,阎贼数日不予回应,看来其是不肯弃暗投明了。”

身穿七品把总官服的林三毛虽是满头大汗,眉宇神情却是神彩奕奕的很。

贾六的看法同英济图、林三毛却是不一样,他认为没有回应反而证明阎吉仁有投诚之意。

因为其真的没有投诚之意,大可使人怒骂林三毛,如你这个叛徒神气什么之类,又或说些与城共存亡的话。

今毫无反应,恰恰表明阎的内心正处于煎熬之时。

需加大火侯。

让林三毛继续喊话,范围扩大至全体常胜军士卒。

“城里的教匪听着了,大清总理山东军务钦差大臣贾佳大人说了,只要你们出城来降,不计前番罪过,一律赦免归乡!”

“你们跟着王伦是没有好下场的,临清已被大清兵团团围住,外无援军,内无粮草,临清城破是迟早的事!”

“想想伱们的老婆孩子,想想你们的爹娘投降吧,总理大人优待你们,说话算数!”

“.”

林三毛喊的嗓子眼都冒烟了,城中还是没反应。

“大人,还要不要喊了?”

林三毛的嗓子倒是还能使,可就是天太热,晒得人心发慌。

贾六挥手示意三毛退一边去,思索片刻,亲自上前喊话:“城内的人听着,本官乃大清总理山东军务大臣贾佳世凯!尔等本是大清良民,奈何从王伦做贼!今大军十万将你们重重包围,难道你们以为还能逃出生天!”

“本官现在代表皇上,代表朝廷,给你们最后一个机会,凡出城来降者即可领取盘缠回乡,地方不会另眼相待,从前务农继续务农,从前做工继续做工!”

喊完,想了想,最后再说一句:“以今日为期,三天之内出降者具此办理,三天之后再降者一概不受,皆以反贼定处,且牵连家人,望尔等好自为之!”

令林三毛继续喊话,自个回营吃西瓜。

深夜,贾六刚要入睡,外面就来报了,说是有几十名常胜军士卒爬墙而下前来投诚。

喊话攻心之策终是有了效果。

“好嘛,好嘛!”

大喜的贾六觉也不睡了,披着单衣就去接见投诚士卒。

他就说嘛,没理由一帮乌合之众组成的农民军会是块铁板的。

到地一看,几十个白布裹头的常胜军士卒正忐忑不安的蹲在地上,看到清军大官出现,皆是把头抬起,目中既有期望,也有畏惧,更多的是担心。

这是人之常情,毕竟这些常胜军士卒并不确定清军方面是否会信守诺言。

“都起来,都起来,本官既说不追究你们,就不会食言,你们尽管把心放进肚子里,若本官食言坑杀你们,便是天地不容,人神共愤!”

在贾六这个总理大臣的再三安抚后,众降卒才算定了心神。

接着又命给这些人发一百文盘缠,给予三天干粮,待天亮之后派人送还本县本乡,为使这些人回乡之后不为地方歧视,从而再生事端。

贾六更是以钦差关防给这帮人出具“无事归乡证”,凡持此证者,地方官胆敢刁难,那便是同总理大臣过不去,必用遏必隆宝刀取他狗命。

一通手续办下来,降卒算是彻底放了心。

“大人真是我等再生父母!”

带头的降卒王常拿着盘缠、干粮以及自己的归乡证,激动之余不禁扑通跪下给贾六磕了一个响头。

众人见状,纷纷磕头。

贾六坦然受之,问那王常在常胜军中任何职。

王常忙道:“回总理大人,小人只是个普通人,不曾封官。”

“噢。”

贾六点了点头,命人将王常等降卒安置,天亮准其归乡。

待人走后,扭头对栓柱低语:“记,有常胜军总兵王常率众七百来投,赐王常赏银三千两,余众一人二十两。”

招降纳叛,也是生意。

第62章 八旗侦缉贾队长第322章 孝出天际好重孙第403章 鬼子六动手了!第731章 鬼子六杀人了第910章 组织出了叛徒第728章 鬼子六,你个活秦桧!第336章 大清铁拳的力量第423章 我又叛变了第559章 我的富爸爸啊!第47章 分配单位有五个第766章 老陈,龙头棍在我这第511章 大清的救火队长第476章 没钱可以借第908章 老富出马,一个顶三第552章 额驸赛太宗第629章 这回你七我三第367章 复兴第一城第576章 贾富私人条约第417章 贾大人说话才管用!第988章 血战大凌河第240章 贾大人代表大清第492章 你这个满洲叛徒!第592章 我为元婴断青天第446章 汉军前锋营第454章 这回真是水太凉第294章 我也是会员啊!第492章 你这个满洲叛徒!第80章 说一不二贾大人第484章 白马之祸第676章 我们当中有叛徒第425章 老富,过份了第184章 我要这位姑娘第886章 没有世祖,就没有大清第569章 六子,要团结第1025章 老阿崛起了第971章 别说了,再说朕就信了第374章 他们连太后的谣也造啊!第137章 我们才是忠臣第353章 我打还不成吗!第1024章 六子,你下来了?第662章 十五阿哥不得了第507章 死在巴图鲁刀下,幸哉第620章 票选帽子王第540章 妈妈,来老客了第951章 这个送我家去第965章 陛下,这不是造反,这是革命第92章 手拉手共同进步第675章 第六百八十一票 天地江海不及额附一第709章 看在大清份上拉兄弟一把第488章 八旗不死绝,大清不会亡第401章 只要皇上不是汉人就好第868章 老纪,国家有任务给你第847章 东阁,悬崖勒马吧!第846章 从龙之战第233章 老爷炮真冲第975章 谁敢封狼居胥第188章 叫阿玛第488章 八旗不死绝,大清不会亡第107章 少爷,人家是不是要杀我们第283章 请立即平乱第333章 搞个大工程第371章 宁死不割辫第776章 老陈,你要把握机会第191章 为了大清,尽忠报国第656章 世袭罔替的生意第939章 老陈,不要有思想负担第198章 法定唯一继承人第852章 军前贾皇帝第107章 少爷,人家是不是要杀我们第27章 临阵必须要磨刀第603章 竖子,焉敢污我清白!第14章 中堂拉兄弟一把第706章 不要上皇上的当第690章 第九次议政王公大臣会议第629章 这回你七我三第834章 全民拥戴,一个不能少第1007章 朕去打个招呼第209章 督抚互助会第508章 少爷,你咋想造反的第631章 反清复明集团大案第454章 这回真是水太凉第7章 世风日下人心坏第910章 组织出了叛徒第30章 说你几等就几等第950章 都来,有好事第715章 富哥,朕不干了第313章 少保杨遇春第693章 我投自己一票第894章 贤婿,阿玛讲几句第1011章 汉光一号第766章 老陈,龙头棍在我这第615章 刺贾第339章 贾总理第808章 大清临时政府第920章 泰陵岂可一日无主!第821章 窃国大盗陈家洛第55章 鬼子六有话要讲第780章 大过年的,别给王爷添堵第488章 八旗不死绝,大清不会亡第630章 好圣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