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票选帽子王

大清不能没有帽子王,这是京里王公大臣们的共识。

因为,这是祖制,也是权力分配的必要。

原本大清有八位帽子王,礼亲王代善系传承就有三个,一是康亲王系(礼亲王本支);二是克勤郡王(岳托系);三是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系)。

代善系传承的帽子王控制了两红旗。

由太宗长子肃亲王豪格传承的显亲王一系,为镶白旗大旗主。

由郑亲王济尔哈朗传承的简亲王一系,为镶蓝旗大旗主。

由豫亲王多铎系传承的信郡王一系,为正蓝旗大旗主。

如此加上雍正年间册封的和硕怡亲王系,被雍正改宗的庄亲王系,这八位世袭罔替的亲郡王组成了大清帽子王委员会。

宫乱事件中,遭到毁灭性打击的一共有五家。

分别是康亲王府、显亲王府、简亲王府,庄亲王府以及克勤郡王传承的平郡王府。

康亲王永恩、庄亲王永瑺、简亲王丰讷亨、平郡王庆恒死于养心殿,显亲王蕴著则于自家王府被杀。

五家之中,庄亲王府、简亲王府、显亲王府包括平郡王府又是举府被诛,独康亲王府得以逃过一劫。

没有受到波及的则是怡亲王府、信郡王府同顺承郡王府。

原因是宫乱时怡亲王弘晓并没有响应简亲王、庄亲王的号召入宫,而是在家中做了缩头乌龟。

顺承郡王恒昌宫乱时并不在京城,而是奉了乾隆旨意去关外祭陵,等他回来的时候已经尘埃落定。

信郡王淳颖能够安然无恙,当然是同他的妹夫有关系。

贾佳氏,还是念亲情的。

事实证明,权力斗争一定要快,也一定要乱,因为只有又乱又快才能让对手反应不过来,否则一旦局面清晰并且稳定下来,就有很多人会回过味来,继而提出个人的权力要求。

现在京中的局面就是如此。

没有参与宫乱,但却通过宫乱获得下五旗满洲领导权的恒亲王弘晊、裕郡王亮焕、和郡王绵循三人拉拢了原本不想掺和是非的怡亲王弘晓等一帮宗室,通过自身影响力同急于稳定局面,把控朝廷的富勒浑、色痕图展开了多次谈判。

一系列谈判中,并没有哪位亲王、郡王,或者固山贝勒们提及过皇上怎么办。

原因是宗室对乾隆包括他的阿玛雍正都是恨及。

圣祖爷这一脉,除了怡亲王一支,其它各支对雍正父子的恨,刻骨铭心都不足以形容。

这也是为何贾六安心离京,认为乾隆哪怕还有秘密势力暗中潜伏,但短期不可能翻天的原因所在。

在三巨头之前,这个老四鬼子最大的敌人就是爱新觉罗。

登基四十年,对爱新觉罗宗室的打压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如果说雍正年间宗室还能参政问政,对朝堂有些影响力,那么乾隆朝不管是帽子王还是宗室,大抵就是个吉祥物。

说白了,宫乱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简亲王、康亲王、庄亲王他们之所以敢带兵逼宫,就是宗室被压到极点的反弹。

曾经参与过夺嫡的康熙诸子的子孙,也在宫乱中干的最起劲,要不是贾六和色大爷及时弹压,指不定紫禁城中闹成什么样呢。

可惜,这帮宗室为王先驱,成了第三方的炮灰。

话说回来,要不是王爷宗室们铤而走险,贾六也不会从宫乱获得这么大的好处。

所以,挺感谢这帮爱新觉罗的。

不是他们跳的欢,他贾六弄不好现在还在东陵挖康熙坟呢,哪里有机会成为大清最年轻的封疆大臣啊。

一开始,他真就是随便造造谣。

就是不管有枣没枣,先打上两杆再说。

哪晓得这两杆就把乾隆这个纸老虎给戳穿了。

历史,就是这么的随意。

根据京中传来的消息表明,现在围绕的问题是帽子王是七还是九。

怡亲王、信郡王同顺承郡王这三个本来的帽子王肯定是保留的,新晋了一个色大爷的安亲王。

老富一心当储君扶持的老十二永璂被老富矫诏封为和硕理亲王,如此,京里现在一共五个世袭罔替的王爷。

乾隆四子永珹虽也是亲王,但不是帽子王,加上被老富看得死死,人身自由都没有,自然没有说话权,也就是失去竞争帽子王的资格。

老富这边也没有食言,三月份的时候就让国史馆为国初三王事迹重新编史,并着手恢复国初三王爵位。

一来是不想失信于六子贤弟,毕竟六子贤弟将京师控制权交还给了他,老老实实到保定上任。

二来也是政治需要。

国初三王并非太宗一脉,且与太宗一脉有诸多历史恩怨,因此恢复三王爵位传承,有助于老富压制太宗一脉的传承。

同时还能得到多铎、阿济格后人的赞颂与支持。

利人利己的事,他老富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基本肯定,经军机处、礼部等多次开会讨论,信郡王也就是贾六的大舅子淳颖将承袭多铎的豫亲王爵位。

多尔衮的睿亲王爵位、阿济格的英亲王爵位虽然一定是从多铎、阿济格后人中挑选,多尔衮这一边各方有共识,就是从过继给多尔衮的多尔博(多铎五子)中择一人承继,但阿济格的英亲王爵位竞争的人太多,包括贾六通过吏部尚书阿思哈、礼部尚书奎尼推荐的九成。

由于竞争人选过多,暂时没有办法确定。

不是老富和色大爷不愿意给六子贤弟面子,而是的确有诸多考量。

此外,恒亲王弘晊、裕郡王亮焕、和郡王绵循三人提出的要求就是世袭罔替,也就是分别晋升为和硕恒亲王,和硕裕亲王,和硕和亲王。

三人都要求当帽子王,老富和色大爷必然是不同意,他们只倾向于恒亲王弘晊晋升帽子王,两位郡王可以恢复其祖上的亲王爵位,但不能世袭罔替。

如果按老富和色大爷的意思,帽子王就是七个。

可亮焕和绵循非要竞争,那就是九个。

到底是八,还是九,争得不可开交。

另外下五旗满洲的五位大旗主由谁出任,同样也是各方势力争相角逐的关键。

“实在不行,就票选吧。”

看过阿思哈的密信后,正带人赶海的贾六放下手中的小铲子,不无头疼的揉了揉脑袋,让栓柱给阿思哈写信,就是由他提议在京议政王公大臣,侍郎以上,在外督抚、都统符合条件的都进京参加帽子王票选会议。

也算是给大清搞一次民主试验,要是行的通的话,将来就票选皇帝。

第268章 下一个办谁?第31章 八旗是汉军的八旗第86章 我有罪,我对不起朝廷第185章 小春子,你还年轻第59章 贾大人的队伍刚开张第951章 这个送我家去第212章 我在紫光阁等你们!第1002章 皇上是不是得意思一下?第720章 谁敢将朕的江山让人!第1024章 六子,你下来了?第159章 专办旗员贾领队第178章 大清贼将录第1019章 形势大大的好第262章 天大地大,不及钱大第184章 我要这位姑娘第618章 北洋水师第477章 我,乾隆,打钱第978章 狗皮帽子出关城第33章 等级森严是八旗第860章 阿祖,你变了第149章 又红又专贾图鲁第995章 别说了,干吧!第357章 贾大人上了!第44章 六爷不缺德,缺钱第50章 马夫,很有前途第1011章 汉光一号第770章 造反,有证么?第871章 浙江什么情况?第313章 少保杨遇春第942章 钦命提督丐帮帮主第306章 圣祖仁皇帝,睡得真是好第40章 今天是个好日子第419章 我们都是忠臣第304章 男克清,女文静第554章 丰升额的大网第653章 武运在天,钢甲在前第523章 六子,你跟爹来真的!第554章 丰升额的大网第848章 我人多,我就是朝廷第425章 老富,过份了第168章 人不能太出名第57章 大人,恭喜发财第372章 贾大人魂被勾了!第820章 大人要不要跑路第797章 谁能比我忠!第667章 为兄给百官打个样第309章 吉宫渗水 社稷大乱第257章 贾图鲁有种第699章 炮打紫禁城,活捉富勒浑第832章 老表,讨论一下鼎重不重吧第267章 好纯正的味道第739章 以大将军王为榜样第125章 有事先向领导汇报第988章 血战大凌河第436章 皇上,有把握吗?第126章 这也是为了大清第396章 反清,必须专业第623章 老徐,要支持我的工作啊第154章 收钱办事是忠臣第909章 六子,谈谈嘛第16章 孝顺儿子要进步第579章 预备称帝第404章 破宫城,乱杀人第73章 贾队长升了...第850章 别开枪,我是会长!第271章 气氛到二二六了?第971章 别说了,再说朕就信了第256章 我是个满清人第615章 刺贾第891章 去大清化工程第63章 贪生怕死鬼子六第179章 老头子多疑第742章 八旗出征第173章 有种一起上啊第430章 大人,做工程么?第137章 我们才是忠臣第551章 爱新觉罗六子第191章 为了大清,尽忠报国第306章 圣祖仁皇帝,睡得真是好第244章 皇气无敌第302章 老太爷埋哪了?第761章 旗开得胜第981章 老陈,要坚持啊第65章 队长,你不能跑啊!第408章 黄带子红带子,都是呆子第580章 第五百八十九文章 中国第三个圣人贾第295章 做官就是做生意第467章 老太爷乔迁之喜第840章 贤弟起步价一个仁宗第542章 总是为了你心痛第116章 我是通敌,不是叛国!第596章 大人要三思第919章 老陈不太对劲啊第660章 请十五阿哥来喝酒第424章 让皇上再等等第1024章 六子,你下来了?第1020章 我帮你们问问第696章 六子,我给你开支票第507章 死在巴图鲁刀下,幸哉第275章 故乡的桃花是否绽开?